一种散热器安装支架与前端框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5136发布日期:2020-04-03 14:41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器安装支架与前端框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地指一种散热器安装支架与前端框架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日趋加大,汽车轻量化技术更加受到汽车企业的重视。塑料前端模块作为“以塑代钢”的典型案例,更是为众多主机厂所关注和研究。散热器作为塑料前端模块中核心部件,其与塑料前端框架的固定和连接结构是研究的重点之一,散热器与前端框架的固定通常设置散热器安装支架。

公开号为cn206797110u、cn107380265a均公开了配合塑料前端框架使用的散热器安装支架,散热器尺寸较大,重量达到20kg以上,从cn107380265a中可以得到,前端框架的上横梁左右两侧设置散热器安装支架、下横梁左右两侧设置安装孔来共同用于安装散热器,散热器上端朝上设置安装销与散热器安装支架配合,散热器下端朝下设置安装销进入安装孔内,这就导致:1.散热器安装支架对散热器只起到限制xy方向位置的作用,z向并不受力,散热器的重量主要由前端框架的下横梁承载,下横梁的结构无法减薄,限制了前端框架轻量化的空间;2.汽车行驶过程中散热器会上下振动,对安装支架造成一定冲击,而安装支架无任何减振功能,使散热器的安装强度大大降低。而且cn107380265a中散热器安装支架在安装孔内嵌有锁紧螺母,用于配合自攻螺钉使其可以反复拆装,但这会导致在模具注塑之散热器安装支架本体之前,需要增加向模具中放置螺母的动作,工艺复杂,增加成本。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减轻下横梁承重的散热器安装支架与前端框架的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减轻下横梁承重的散热器安装支架与前端框架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散热器安装支架与前端框架的连接结构,包括散热器安装支架和设有安装槽的前端框架,

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安装支架包括前端开设水平通孔的支架本体,所述水平通孔内设有限制与支架本体间发生相对转动的内部衬套,所述内部衬套内设有与其过盈配合的环形的橡胶软垫,所述支架本体后端进入安装槽内卡接。

优选的,所述内部衬套外缘与水平通孔形状对应且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凸起,所述水平通孔上设有多个对应的限位凹槽,所述凸起位于限位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部衬套在水平通孔轴向一端设有法兰环,所述法兰环与支架本体轴向贴合限位。

优选的,所述橡胶软垫为一对水平侧面和一对竖直侧面围合形成的方形环状体。

所述橡胶软垫在其中一对对角处设有装配倒角。

优选的,所述支架本体上下两侧向后延伸形成卡爪,所述安装槽的后端面上对应设有卡孔,所述卡爪卡接于卡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上下两侧均设有导向凸起,所述安装槽上下壁均设有一对导向筋将导向凸起左右限位。

优选的,所述支架本体后端面朝前设有正六边形的铆接孔,所述铆接孔内设有铆接螺母,自攻螺钉穿过安装槽与铆接螺母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铆接螺母包括环形头部和与铆接孔形状配合的螺母部,所述支架本体在铆接孔后端设有供头部沉入的沉头槽。

优选的,所述支架本体在水平通孔后方设有多个减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散热器安装支架与散热器两侧水平配合,使散热器安装支架承受散热器的部分载荷,同时减轻散热器下部支撑点的受力载荷,有利于减轻配套的塑料前端框架的重量,进一步提升整车的轻量化。

2.散热器安装支架中支架本体用于连接前端框架,内部衬套用于增加支架本体的自身强度,方形环状的橡胶软垫用于配合散热器的安装销,使散热器在上下振动时橡胶软垫能对其起到减振作用。

3.通过多边形的安装孔与铆接螺母多边形外轮廓配合,防止自攻螺钉打紧过程中铆接螺母转动,铆接螺母采用标准件铆接即可,降低了模具开发的难度,提高了工人生产活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散热器安装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散热器安装支架零件图

图4前端框架上安装槽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a局部剖面图

图6为散热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端框架2-散热器安装支架3-支架本体4-内部衬套5-橡胶软垫6-水平通孔7-限位凹槽8-卡爪9-导向凸起10-铆接孔11-安装槽12-卡孔13-导向筋14-铆接螺母15-自攻螺钉16-减重孔17-连接孔18-散热器19-下安装点51-装配倒角141-头部142-螺母部101-沉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安装支架与前端框架的连接结构,包括散热器安装支架2和设有安装槽11的前端框架1,散热器安装支架2包括前端开设水平通孔6的支架本体3,水平通孔6内设有限制与支架本体3间发生相对转动的内部衬套4,内部衬套4内设有与其过盈配合的环形的橡胶软垫5,支架本体3后端进入安装槽11内卡接。本实施例中水平通孔6轴向为图1中左右向,同车身y向。

内部衬套4外缘与水平通孔6形状对应且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凸起41,水平通孔6上设有多个对应的限位凹槽7,凸起41位于限位凹槽7内。内部衬套4在水平通孔6轴向一端设有法兰环42,法兰环42与支架本体3轴向贴合限位。橡胶软垫5为方形环状体且在其中一对对角处设有装配倒角51。

本实施例中,内部衬套4、橡胶软垫5与水平通孔6同轴设置,内部衬套4上凸起41为两个,位于径向两端,法兰环42设置于水平通孔6轴向临近散热器18的一端(图1中为左端)。内部衬套4内缘与橡胶软垫5外缘形状配合,在与装配倒角51对应处设有倒槽。内部衬套4材质为pa聚酰胺塑料,具有自润滑性,可在橡胶软垫变形过程中,减少与散热器间的摩擦力,提高橡胶软垫使用寿命。橡胶软垫5的方形环状体为一对水平侧面和一对竖直侧面围合形成,上下两侧面均为水平面,这使散热器的安装销即使在上下振动时与其仍保持较大的接触面,增强橡胶软垫的减振性能。

支架本体3上下两侧向后延伸形成7字形的卡爪8,安装槽11的后端面上对应设有卡孔12,各卡爪8卡接于对应的卡孔12内。支架本体3上下两侧均设有导向凸起9,安装槽11上下壁在导向凸起9左右两侧设有一对导向筋13限位。支架本体3通过导向凸起9与导向筋13的配合使其在前端框架1上y向限位。

支架本体3后端面朝前设有正六边形的铆接孔10,铆接孔10内设有铆接螺母14,正六边形的铆接孔10可提高铆接螺母14的防旋转能力,安装槽11后端面设有连接孔17,自攻螺钉15穿过连接孔17与铆接螺母14螺纹连接。铆接螺母14包括头部141和与铆接孔10形状配合的螺母部142,支架本体3在铆接孔10后端设有供头部141沉入的沉头槽101。支架本体3在水平通孔6后方设有多个减重孔16。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过程为:

将支架本体3、内部衬套4、橡胶软垫5装配成散热器安装支架2,再两端目视将散热器安装支架2对准塑料前端框架1的安装槽11,向后方推动散热器使上下侧的卡爪8进入对应卡孔12,即可实现散热器安装支架2与前端框架1的预安装。预安装完成后,从前端框架1后方朝前打入自攻螺钉15进入支架本体3,实现散热器在塑料前端框架上的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如图6所示,散热器安装支架2设置于前端框架1的左右两侧上端,散热器18在左右两侧顶部设有方形的水平安装销,与散热器安装支架2的橡胶软垫5配合,散热器18底部的两竖直安装销与前端框架1下横梁上的下安装点19配合,四个安装点均承载散热器18重量,可以减少散热器下安装点对前端框架下横梁的受力载荷,进一步提高前端框架下横梁的轻量化。

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散热器18上下振动,通过橡胶软垫5进行一部分隔绝,由于内部衬套4具有自润滑性,因此在橡胶软垫5变形过程中可减少与内部衬套4的摩擦力,提高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