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1845发布日期:2020-07-07 13: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所述箱体(10)包括风道(100)、进风口(10a)和出风口(10b),所述进风口(10a)、所述出风口(10b)均与所述风道(100)连通,所述进风口(10a)与出风口(10b)设置在乘客舱(01)内;以及

主风机(11),设置在所述风道(100)内;

所述箱体(10)还包括至少一块用于将所述风道(100)内的水汽排出所述箱体(10)外的除湿膜(101),所述除湿膜(101)位于所述主风机(11)与所述出风口(10b)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膜(101)为所述箱体(10)的壁的一个区域;

或,所述除湿膜(101)围合形成一个中空管件(102),所述中空管件(102)包括位于中空部的第一侧(102a)以及与所述第一侧(102a)相对的第二侧(102b);所述第一侧(102a)位于所述箱体(10)外,所述第二侧(102b)位于所述风道(100)内;或,所述第一侧(102a)位于所述风道(100)内,所述第二侧(102b)位于所述箱体(10)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侧(102a)位于所述风道(100)内,所述第二侧(102b)位于所述箱体(10)外时,所述中空管件(102)包括多个直线段(103a)以及连接相邻直线段(103a)的弯折段(103b),或所述中空管件(102)呈螺旋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包括至少两块除湿膜(101);

每块除湿膜(101)为所述箱体(10)的壁的一个区域,或,每块除湿膜(101)围合形成一个中空管件(102),所述中空管件(102)包括位于中空部的第一侧(102a)以及与所述第一侧(102a)相对的第二侧(102b),所述第一侧(102a)位于所述箱体(10)外,所述第二侧(102b)位于所述风道(10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件(10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风道(100)的延伸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膜(101)包括相对设置的内侧(101b)与外侧(101a),所述外侧(101a)位于所述箱体(10)外;所述箱体(10)包括导流结构(104),所述导流结构(104)包括用于引导排出的水汽流向车辆外的导流通道(104a),所述除湿膜(101)的外侧(101a)位于所述导流通道(104a)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空调系统还包括吹扫风机,所述吹扫风机设置于所述导流通道(104a)内;或,所述箱体(10)设置有吹扫风阀(105),所述吹扫风阀(105)位于所述风道(100)与所述导流通道(104a)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空调系统还包括压缩机(15)、第一室内换热器(13)、室外换热器(16)和第一节流装置(17),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13)设置于所述风道(100)内,所述除湿膜(101)位于所述主风机(11)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13)之间;

所述车辆空调系统包括制热模式,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压缩机(15)、第一室内换热器(13)、第一节流装置(17)、室外换热器(16)连通形成回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室内换热器(14)和第二节流装置(21),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14)设置于所述风道(100)内,所述除湿膜(101)位于所述主风机(11)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14)之间;

所述车辆空调系统还包括制冷模式,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所述压缩机(15)、第一室内换热器(13)、室外换热器(16)、第二节流装置(21)、第二室内换热器(14)连通形成回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膜(101)包括至少一层选择性透过水汽分子的有机膜或无机膜。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包括箱体以及主风机;箱体包括风道、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出风口均与风道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设置在乘客舱内,主风机设置在风道内;此外,箱体还包括至少一块用于将风道内的水汽排出箱体外的除湿膜,除湿膜位于主风机与出风口之间。好处在于:进风口与出风口设置在乘客舱内,采用内循环方式,避免对外界空气制冷或制热,降低能耗;主风机提高了风道内空气的压强,使风道内的空气与箱体外的空气形成压强差,提高了除湿膜位于风道内外两侧的水汽浓度差,由于除湿膜对水汽分子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因而,风道内的水汽优先通过除湿膜散发到箱体外的环境中。

技术研发人员:胡选哲;徐云根;张盈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6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