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除湿降温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7583发布日期:2020-07-17 16:06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除湿降温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化除湿降温充电桩。



背景技术:

一种智能化除湿降温充电桩是一种智能进行去除湿气与降温功能的充电桩,随着时代技术的变迁,人们对除湿降温充电桩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现有的除湿降温充电桩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只有充电桩内部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才会进行降温,这样的温差变化较大,会影响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其次,在夜晚时不方便人们操作对车辆进行充电,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化除湿降温充电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除湿降温充电桩,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化除湿降温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支撑底座,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充电连接端口块,所述充电连接端口块的上端设置有散热换气结构,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照明结构,所述照明结构的下端设置有工作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散热换气结构包括散热排气扇、固定安装板、蜂窝式活性炭排气管与遮雨板,所述散热排气扇位于散热换气结构的一侧外表面,所述蜂窝式活性炭排气管位于散热排气扇的一侧外表面,所述固定安装板位于蜂窝式活性炭排气管的一侧前端外表面,所述遮雨板位于固定安装板的一侧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照明结构包括防水盖板、led照明灯板、控制开关、波纹软管与调节铰链,所述防水盖板位于照明结构的上端外表面,所述led照明灯板位于防水盖板的下端中部,所述调节铰链位于防水盖板的后端外表面,所述波纹软管位于防水盖板的后端中部,所述控制开关位于防水盖板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固定安装板与充电桩主体之间设置有安装螺丝,所述固定安装板的另一侧外表面通过安装螺丝与充电桩主体的一侧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蜂窝式活性炭排气管与固定安装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筒管,所述蜂窝式活性炭排气管的外表面通过连接筒管与固定安装板的另一侧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散热排气扇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连接筒管与固定安装板的另一侧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铰链与充电桩主体之间设置有紧固螺钉,所述调节铰链的后端外表面通过紧固螺钉与充电桩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水盖板的后端外表面通过调节铰链与充电桩主体的前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位于充电桩主体的前端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智能化除湿降温充电桩,通过设置的散热换气结构,可以通过散热排气扇的工作将充电桩内部的热量空气排出,还可以由蜂窝式活性炭排气管将充电桩内部的湿气吸收在内部,可以避免影响充电桩内部的电子元器件温度过高,还可以避免内部元器件受潮损坏,有利于充电桩的正常工作,通过设置的照明结构,在夜晚人们需要对车辆进行充电时,人们可以翻起防水盖板,扣动控制开关,使得led照明灯板的电路闭合开始工作,给人们提供照明,可以方便人们操作,避免在充电时插错插孔,避免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有利于人们的使用,整个一种智能化除湿降温充电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除湿降温充电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除湿降温充电桩的图1中散热换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除湿降温充电桩的图1中照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充电桩主体;2、充电连接端口块;3、散热换气结构;31、散热排气扇;32、固定安装板;33、蜂窝式活性炭排气管;34、遮雨板;4、防水支撑底座;5、工作显示屏;6、照明结构;61、防水盖板;62、led照明灯板;63、控制开关;64、波纹软管;65、调节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智能化除湿降温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1,充电桩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支撑底座4,充电桩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充电连接端口块2,充电连接端口块2的上端设置有散热换气结构3,充电桩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照明结构6,照明结构6的下端设置有工作显示屏5。

进一步,散热换气结构3包括散热排气扇31、固定安装板32、蜂窝式活性炭排气管33与遮雨板34,散热排气扇31位于散热换气结构3的一侧外表面,蜂窝式活性炭排气管33位于散热排气扇3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板32位于蜂窝式活性炭排气管33的一侧前端外表面,遮雨板34位于固定安装板32的一侧外表面,可以通过散热排气扇31的工作将充电桩内部的热量空气排出,还可以由蜂窝式活性炭排气管33将充电桩内部的湿气吸收在内部,可以避免影响充电桩内部的电子元器件温度过高,还可以避免内部元器件受潮损坏,有利于充电桩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照明结构6包括防水盖板61、led照明灯板62、控制开关63、波纹软管64与调节铰链65,防水盖板61位于照明结构6的上端外表面,led照明灯板62位于防水盖板61的下端中部,调节铰链65位于防水盖板61的后端外表面,波纹软管64位于防水盖板61的后端中部,控制开关63位于防水盖板61的下端,在夜晚人们需要对车辆进行充电时,人们可以翻起防水盖板61,扣动控制开关63,使得led照明灯板62的电路闭合开始工作,给人们提供照明,可以方便人们操作,避免在充电时插错插孔,避免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固定安装板32与充电桩主体1之间设置有安装螺丝,固定安装板32的另一侧外表面通过安装螺丝与充电桩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可拆卸连接,蜂窝式活性炭排气管33与固定安装板32之间设置有连接筒管,蜂窝式活性炭排气管33的外表面通过连接筒管与固定安装板32的另一侧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散热排气扇31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连接筒管与固定安装板32的另一侧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以便于人们拆装散热换气结构3进行更换新的蜂窝式活性炭排气管33,散热排气扇31的型号为ynf系列风机。

进一步,调节铰链65与充电桩主体1之间设置有紧固螺钉,调节铰链65的后端外表面通过紧固螺钉与充电桩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防水盖板61的后端外表面通过调节铰链65与充电桩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控制开关63位于充电桩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以便于人们调整led照明灯板62的照射位置,方便人们更好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传统的充电桩都是在充电桩内部的温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启动降温装置,这样充电桩内部的电子元器件所受到的温度变化较大,会影响内部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设置的散热换气结构3可以很好的保证充电桩内部的温度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避免电子元器件受到较大的温差变化而减少使用寿命,还可以通过设置的蜂窝式活性炭排气管33将充电桩内部的湿气吸收在内部,避免对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坏,有利于人们的使用,在夜晚时,人们也是紧靠着充电桩上一些微弱的光亮进行操作,在使用很容易出现插错插孔的现象,这样浪费人们的时间,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设置的照明结构6可以给人们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保证人们能够顺利的进行充电操作,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