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用配线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98857发布日期:2021-06-22 17:18阅读:81来源:国知局
门用配线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门用配线模块。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技术:将贯通保持有门用线束的安装片夹设于安装于门的外周缘的密封条的一部分而一体地设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7683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由于密封条是由弹性材料构成的长条且窄幅的带状的防水用构件,因此,根据密封条的不同,门用线束的形状不能固定,难以组装于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配线构件容易组装于车辆的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门用配线模块具备: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在车辆的门中,组装在门板与设计装饰件之间;及配线构件,配线于所述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的主面上的面状部分,与所述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固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容易将配线构件组装于车辆的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门中组装门用配线模块的位置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用配线模块及组装有该门用配线模块的门的概略侧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切断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门用配线模块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门用配线模块的第一变形例的概略剖视图。

图6是表示门用配线模块的第二变形例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图7是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门用配线模块的概略剖视图。

图8是表示门用配线模块的第三变形例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图9是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门用配线模块的概略剖视图。

图10是表示门用配线模块的第四变形例的概略剖视图。

图11是表示门用配线模块的第五变形例的概略剖视图。

图12是表示门用配线模块的第六变形例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图13是表示门用配线模块的第七变形例的概略剖视图。

图14是第七变形例所涉及的门用配线模块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来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门用配线模块如下所述。

(1)一种门用配线模块,具备: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在车辆的门中,组装在门板与设计装饰件之间;及配线构件,配线于所述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的主面上的面状部分,与所述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固定。在组装于车辆的门的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配线并固定有配线构件。因此,通过将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组装于车辆的门,能够将配线构件组装于车辆的门。此时,由于利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对配线构件进行配线并固定,所以组装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时容易保持扩展的状态,组装变得容易。另外,通过将配线构件固定于以其他用途组装的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能够实现门的薄型化,进而能够扩大车厢空间。

(2)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配线构件包括在所述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的主面上并排配线的多个包覆电线。由此,由于能够减薄门用配线模块,从而能够使车辆的门薄型化。由此,能够扩大车辆的室内空间。另外,通过使用包覆电线,与使用柔性扁平电缆或柔性印刷基板等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成本削减。

(3)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包覆电线与所述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被进行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由此,能够省略用于将包覆电线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固定的构件。

(4)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配线构件包括将多个所述包覆电线保持为并排的状态的片构件,所述片构件固定于所述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由此,能够将先成为配线形态的配线构件固定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

(5)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是内装饰件。由此,能够使内装饰件与配线构件一体化。

(6)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是防水膜。由此,能够使防水膜与配线构件一体化。

(7)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是隔音构件。由此,能够使隔音构件与配线构件一体化。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门用配线模块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例示,而是由要求保护的范围示出,并旨在包括与要求保护的范围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实施方式]

以下,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用配线模块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在门10中组装门用配线模块30的位置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用配线模块30及组装有该门用配线模块30的门10的概略侧视图。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切断的概略剖视图。图4是门用配线模块30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门10整体形成为扁平的形状,是在车辆中以分隔车厢内与车厢外的方式设置成能够开闭的部分。设想门10是驾驶席侧门、副驾驶席侧门、后部坐席用门的情况等。门10具备门板12、设计装饰件18和门用配线模块30。

门板12具备外板13和内板14。外板13是设置于门10中的面向车辆外侧的部分,并与车身主体一起构成车辆的外观的部分。内板14设置于外板13的车厢侧。在内板14设置有开口15。

设计装饰件18是设置于门10中的面向车厢内侧的部分,并构成车辆的内观的部分。在设计装饰件18例如安装门把手20、车载设备的操作部22等。

门用配线模块30具备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和配线构件40。门用配线模块30例如通过组装于门板12而组装于门10。

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是在车辆的门10中组装在门板12与设计装饰件18之间的构件。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固定配线构件40。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是除了固定配线构件40以外,还具有针对门10的功能的面状的构件。另外,这里所说的面状的构件是指厚度尺寸比面方向(与厚度方向正交的两个方向)的尺寸小的二维扩展的构件,未必需要在表背方向(厚度方向)上平坦,也可以在表背方向上产生凹凸。

在此,对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为堵塞门板12中的形成于内板14的开口15的内装饰件32的情况进行说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是与开口15相同的程度或比开口15更大地扩展的扁平的部件。该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在组装到内板14的开口15的状态下堵塞该开口15。由此,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能够分隔车辆的内侧与外侧。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安装到内板14的开口15的状态下,通过螺纹固定、卡止构造等保持该组装状态。例如,如果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周边部中的与内板14重叠的部分通过螺纹固定等而螺纹固定于内板14,则能够尽可能地堵塞它们之间的间隙。

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组装到内板14的状态下,在外板13与内板14及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之间形成空间s。在该空间s能够收纳门10的窗24。在该空间s收容有暴露于雨水环境的窗24,另外,在该空间s的上方形成有供窗24出入的狭缝状的开口。因此,该空间s是有可能侵入水的空间。另外,该空间s是有可能与外部空间相连的空间,因此也是有可能侵入来自外部的风噪声等的空间。

因此,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与内板14一起作为将车厢空间与外部空间更完全地分隔的构件而设置。

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例如是以树脂或金属为材料进行模具成型所得的部件。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可以是向模具内流入熔融材料而成型的构件,也可以是使用模具对板材进行冲压成型而成型的构件。

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具有不易向表背方向的刚性为宜。由此,在将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组装于门板12时,缘部等不易弯曲,容易保持为扩展的形状,由此组装变得容易。例如,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形成为高刚性。

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面方向的大小只要是能够堵塞开口15的大小即可。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由于开口15遍及内板14的大致整个面,因此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也形成为与内板14的整个面对应的大小。若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形成为与内板14的整个面对应的大小,则能够将组装于门10的配线构件40的大部分组装到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上。

也可以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形成有收容空间形成部34。收容空间形成部34形成为向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一个主面侧(车厢侧)开口并且向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另一个主面侧(外侧)突出的容器状。收容空间形成部34形成为比开口15小的容器状。

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嵌入内板14的开口15的状态下,收容空间形成部34配设于开口15的内侧。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收容空间形成部34能够装入组装于门10的电气部件17a、17b。

另外,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收容空间形成部34的外周的一部分朝向收容空间形成部34的内侧突出设置有配线支承突部36、38。配线支承突部36、38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中具有高度尺寸从收容空间形成部34的外方部分朝向收容空间形成部34的底依次降低的倾斜面。

配线构件40是设置于门10,并与设置于该门10的电气部件16、17a、17b连接的电气配线。门10的配线构件40通常在门10的铰链侧与车辆连接,并在从门10的前侧朝向后侧时分支而与各种电气部件16、17a、17b连接。配线构件40配线并保持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这里所说的配线是指以与向门10组装时的配线状态对应的形态进行配线。因此,通过相对于门10将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组装于规定位置,由此配线构件40中的配线并保持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部分向门10的配线完成。

在此,在配线构件40形成有分支。配线构件40的该分支部分配线并保持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因此,分支部分通过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而维持其分支形状。

更具体而言,配线构件40包括多个电线41、42、43。作为电线41、42、43,可以使用在由金属构成的芯线的周围形成有包覆层的包覆电线。芯线可以是单芯线,也可以是绞合线。

这里,多个电线41、42、43包括第一电线41、第二电线42、第三电线43。第一电线41设置有多个(在此为三根),第二电线42也设置有多个(在此为两根),第三电线43也设置有多个(在此为两根)。多个电线41、42、43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上并排配线。

第一电线41、第二电线42、第三电线43在各自的一端侧以并列状态集合。例如,在第一电线41、第二电线42及第三电线43的一端部安装共用连接器。该共用连接器与车辆主体侧的配线构件的连接器等连接。由此,设置于门10的电气部件16、17a、17b从搭载于车辆主体的电池接受电源供给,或与搭载于车辆主体的ecu或网关等进行信号授受。另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电线41、第二电线42及第三电线43的一端部从门10向外方延伸出,但第一电线41、第二电线42及第三电线43的一端部也可以收纳在门10内。

第一电线41相对于第二电线42及第三电线43延伸得最长,第二电线42及第三电线43在第一电线41的延伸方向中间部分支。在第一电线41、第二电线42及第三电线43各自的另一端部安装有连接器44、45、46,并经由该连接器44、45、46与电气部件16、17a、17b连接。

更具体而言,多个第一电线41沿着如下的固定路径被保持,即,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前缘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经由该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前侧一主面、配线支承突部36的倾斜面、收容空间形成部34的底的内表面、配线支承突部38的倾斜面、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后侧一主面而到达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后缘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的固定路径。多个第一电线41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后端部延伸出,与组装于门10的后部的电气部件16、例如门锁及开锁用马达连接。

多个第二电线42在第一电线41的上侧沿着如下的固定路径被保持,即,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前缘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经由该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前侧一主面而到达配线支承突部36的倾斜面的中途为止的固定路径。

多个第三电线43在第一电线41的下侧沿着如下的固定路径被保持,即,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前缘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经由该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前侧一主面而到达配线支承突部36的倾斜面的中途为止的固定路径。

多个第二电线42及多个第三电线43在配线支承突部36的倾斜面的中途相对于第一电线41分支,被导入到收容空间形成部34内,与该收容空间形成部34内的电气部件17a、17b、例如驱动用于对窗进行开闭的窗开闭夹具26的马达、各种开关连接。

配线构件40配线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主面上的面状部分,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固定。这里,所谓面状部分,是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主面中没有形成用于收容保持配线构件40的槽的部分,例如是在配线构件40的宽度方向(多个电线41、42、43的并排方向)上形成为平面状或凸面状等的部分。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与多个电线41、42、43之间的固定方式只要是通过在形成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槽收容保持多个电线41、42、43来进行固定的方式之外的方式,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各种固定方式。

作为该固定方式,可以是接触部位固定,也可以是非接触部位固定,还可以并用两者。在此,所谓接触部位固定,是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与电线41、42、43接触的部分粘接而固定。另外,所谓非接触部位固定,是指不为接触部位固定的固定方式。例如,通过缝线、其他片材、粘接带等将电线41、42、43向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压入,或者缝线、其他片材、粘接带等成为包围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和电线41、42、43的状态等而夹入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和电线41、42、43,由此维持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与电线41、42、43被固定的状态。以下,对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与电线41、42、43处于接触部位固定的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关于接触部位固定的各说明,只要不是不能适用的结构,也能够适用于非接触部位固定。

作为该接触部位固定的方式,可以是接触部位间接固定,也可以是接触部位直接固定,还可以在不同的区域并用两者。在此,所谓接触部位间接固定,是指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和电线41、42、43经由设置在它们之间的粘接剂、粘合剂、双面粘合带等夹设构件而间接地粘接固定。另外,所谓接触部位直接固定,是指电线41、42、43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不经由另外设置的粘接剂等而直接粘接固定。在接触部位直接固定中,例如考虑通过将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和电线41、42、43中的至少一方所包含的树脂熔融而粘接固定。以下,对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与电线41、42、43处于接触部位间接固定的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关于接触部位间接固定的各说明,只要不是不能适用的结构,也能够适用于接触部位直接固定。

在形成该接触部位间接固定的状态时,在此,如图3所示,通过热熔粘接剂等粘接剂50将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与电线41、42、43固定。粘接剂50例如通过粘接剂供给机构80而设置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上。此时,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电线41、42、43埋入于粘接剂50。当然,电线41、42、43无需埋入于粘接剂50,电线41、42、43的上部(与面向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也可以从粘接剂50露出。

就电线41、42、43和粘接剂50而言,既可以在电线41、42、43先配线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上之后设置粘接剂50,也可以在先设置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上的粘接剂50上配线电线41、42、43。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门用配线模块30,在组装于车辆的门10的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配线并固定有配线构件40。因此,通过将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组装于车辆的门10,能够将配线构件40组装于车辆的门10。此时,由于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配线并固定有配线构件40,所以组装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时容易保持扩展的状态,组装变得容易。另外,通过将配线构件40固定于以与固定配线构件40的用途不同的用途组装的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能够实现门10的薄型化,进而能够扩大车厢空间。

另外,配线构件40包括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主面上并排配线的多个包覆电线41、42、43,因此,能够减薄门用配线模块30,由此能够使车辆的门10薄型化。由此,能够扩大车辆的室内空间。另外,通过使用包覆电线41、42、43,与使用柔性扁平电缆或柔性印刷基板等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成本削减。

另外,由于采用内装饰件32作为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所以能够使内装饰件32和配线构件40一体化。

[变形例]

对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与配线构件40之间的固定构造的变形例,结合第一变形例至第四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门用配线模块30的第一变形例的概略剖视图。

本例的门用配线模块130是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与电线41、42、43通过任一方所包含的树脂粘接于对方侧而被进行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事例。在形成这种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时,既考虑到树脂例如通过热量而熔化,也考虑到树脂通过溶剂而熔化。即,作为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可以是利用热量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也可以是利用溶剂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优选地,利用热量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为宜。

此时,形成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包括熔敷、熔接、焊接等公知方法在内的各种方法。例如,在通过熔敷形成利用热量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超声波熔敷、加热加压熔敷、热风熔敷、高频熔敷等各种熔敷方法。另外,若通过这些方法形成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则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与电线41、42、43成为利用该方法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具体而言,例如,若通过超声波熔敷形成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则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与电线41、42、43成为利用超声波熔敷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也可以将通过熔敷而形成了利用热量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的部分(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与电线41、42、43之间的固定部分)称为熔敷部,将其中的利用超声波熔敷的固定部分称为超声波熔敷部,将利用加热加压熔敷的固定部分称为加热加压熔敷部等。

在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情况下,可以仅使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所包含的树脂熔化,也可以仅使电线41、42、43的包覆层所包含的树脂熔化。在这些情况下,存在熔化的一方树脂成为粘接到另一方的外表面的状态,形成比较明显的界面的情况。另外,在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是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所包含的树脂和电线41、42、43的包覆层所包含的树脂这两者熔化。在该情况下,两者的树脂有时会混合在一起而不形成明显的界面。特别是,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和电线41、42、43的包覆层包含相同的树脂材料等容易相溶的树脂的情况下等,两者的树脂有时会混合而不形成明显的界面。

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与电线41、42、43进行接触部位直接固定时,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表面层与电线41、42、43的包覆层的表面层由同种树脂材料等能够进行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材料形成为宜。在该情况下,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及电线41、42、43的包覆层均可以是单个层。另外,也可以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及电线41、42、43的包覆层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用的熔接层。在该情况下,可以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设置熔接层而使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成为两层以上,也可以在电线41、42、43的包覆层设置熔接层而使电线41、42、43的包覆层成为两层以上,还可以在两者设置熔接层。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中,熔接层可以设置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一个主面的整个面,也可以设置于固定电线41、42、43的部分(例如,图2所示的固定区域)。同样,熔接层可以设置于电线41、42、43的周围整体,也可以沿着周向设置于朝向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侧的部分。另外,熔接层可以设置于电线41、42、43的延伸方向整体,也可以沿着延伸方向隔开间隔地断续设置。

在本例中,设想例如电线41、42、43配线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上的部分通过超声波熔敷机等被进行接触部位直接固定。

另外,在本例中,电线41、42、43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之间的固定区域可以是与图2所示的例子中设置粘接剂50的区域相同的区域,也可以在电线41、42、43的长边方向上连续。

这样,若包覆电线41、42、43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被进行接触部位直接固定,则能够省略用于将包覆电线41、42、43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固定的构件。

图6是表示门用配线模块30的第二变形例的概略分解立体图。图7是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门用配线模块230的概略剖视图。

在本例的门用配线模块230中,是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与电线41、42、43的固定应用了上述非接触部位固定的事例。特别是在本例中,是用固定用片52将配线构件40相对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压贴的事例。

固定用片52包括:覆盖电线41、42、43的上方的覆盖部53;及与覆盖部53的侧方相连,并在电线41、42、43的侧方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固定的固定部54。

该固定用片52例如可以是在单面的整个面设置有粘接剂的粘接带。在该情况下,粘接带的贴附于电线41、42、43的部分成为覆盖部53,在其侧方贴附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部分成为固定部54。

另外,该固定用片52例如也可以是在整个面没有设置粘接剂的片构件。在该情况下,作为没有设置粘接剂的片构件的固定用片52的固定部54与电线41、42、43之间的固定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应用在实施方式中通过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与电线41、42、43之间的固定进行说明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接触部位间接固定或非接触部位固定等。另外,作为片构件的固定用片52与电线41、42、43也可以不被固定。

在本例中,设想在电线41、42、43配线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上的部分覆盖固定用片52,并且固定用片52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固定。

另外,在本例中,设置固定用片52的区域可以是与图2所示的例子中设置粘接剂50的区域相同的区域,也可以在电线41、42、43的长边方向上连续。

图8是表示门用配线模块30的第三变形例的概略分解立体图。图9是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门用配线模块330的概略剖视图。图10是表示门用配线模块30的第四变形例的概略剖视图。

第三变形例及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门用配线模块330、430是配线构件140具有将电线41、42、43保持为并列状态的片构件48,该片构件48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固定的事例。

构成片构件48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片构件48例如由包含pvc(聚氯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p(聚丙烯)等树脂的材料形成。片构件48可以是内部均匀地填埋的片状构件,也可以是非织造片、织物、针织物等布料等。片状构件48也可以包括金属等材料。片构件48优选具有容易在表背方向上弯曲的柔软性。片构件48可以是单层,也可以层叠有多层。在层叠有多层的情况下,例如,可以考虑层叠有树脂层和树脂层。另外,例如,也可以考虑层叠有树脂层和金属层。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片构件48形成为与第一电线41相应的直线状,但这不是必须的结构。片构件也可以具有弯曲部分。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片构件48支承电线41、42、43的分支部分。这样,在电线41、42、43分支的情况下,片构件48也可以形成为分支的形状,以能够支承在分支后分别向不同方向延伸的部分。

片构件48与电线41、42、43之间的固定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应用在实施方式中通过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与电线41、42、43之间的固定进行说明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接触部位间接固定或非接触部位固定等。例如,在图9和图10所示的例子中,片构件48与电线41、42、43被进行接触部位直接固定。

此时,在第三变形例中,片构件48的背面(与固定电线41、42、43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固定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另外,在第四变形例中,片构件48的表面(固定电线41、42、43的面)中的电线41、42、43的侧方的部分固定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

片构件48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之间的固定方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应用在实施方式中通过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与电线41、42、43之间的固定进行说明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接触部位间接固定或非接触部位固定等。例如,在图9及图10所示的例子中,片构件48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被进行接触部位直接固定。

在第三变形例及第四变形例中,设想在电线41、42、43配线并固定于片构件48而成为配线构件140之后,配线构件140配设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上,并且片构件48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固定。

这样,配线构件140还包括将多个包覆电线41、42、43保持为并排的状态的片构件48,当片构件48固定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时,能够将先成为配线形态的配线构件140固定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

图11是表示门用配线模块30的第五变形例的概略剖视图。

本例的门用配线模块530是还具备覆盖配线构件40的隔音构件60的事例。

隔音构件60是减少声音的构件。隔音构件可以由吸音材料构成,也可以由隔音材料构成。吸音材料是在观察厚度方向的截面时具有空间的材料。吸音材料例如通过吸收所入射的声音能量等来尽量减少声音的反射。作为吸音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发泡树脂(发泡聚氨酯等)、非织造片等内部存在大量细小的空间的材料(多孔质的材料)。隔音材料是在观察厚度方向的截面时没有空间的材料。隔音材料例如通过吸收或反射声音能量来尽可能遮挡声音。作为隔音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内部均匀地填埋的树脂片等在内部没有空间的材料。作为隔音构件60,可以使用吸音材料、隔音材料中的任一种。隔音构件60也可以兼具作为吸音材料的功能和作为隔音材料的功能。以下,对隔音构件60为吸音材料60的情况进行说明。

吸音材料60设置成,在配线构件40固定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部分,从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相反的一侧覆盖配线构件40。在该情况下,吸音材料60能够吸收配线构件40发出的异常噪音。该吸音材料60在配线构件40中的配线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上的部分,可以设置于沿着延伸方向的一部分,也可以设置于沿着延伸方向的整体。该吸音材料60的宽度尺寸只要能够覆盖并列的多个电线41、42、43即可,如图11所示,可以形成得比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宽度尺寸小。

吸音材料60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之间的固定方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应用在实施方式中通过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与电线41、42、43之间的固定进行说明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接触部位间接固定或非接触部位固定等。例如,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吸音材料60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被进行接触部位直接固定。

另外,在本例中,以相对于如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用配线模块30那样配线构件40通过粘接剂50固定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部分设置有吸音材料6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相对于其他固定方式的门用配线模块130、230、330、430设置有吸音材料60。

图12是表示门用配线模块的第六变形例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本例的门用配线模块630是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为内装饰件32之外的构件的事例。

即,至此对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为堵塞内板14的开口15的内装饰件3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这不是必须的结构。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只要是组装在门板12与设计装饰件18之间的构件,也可以是防水膜、隔音材料等。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132为防水膜或隔音材料的例子。

防水膜例如是以树脂为材料形成为内部均匀地填埋的片状的构件。防水膜是具有不透水的层的构件,抑制来自外部的水的浸入。另外,防水膜不需要仅由不透水的层构成,也可以在防水膜层叠有透水的层。例如,防水膜可以是对透水的基材实施防水加工而在表面形成有防水层的膜。

隔音构件是减少声音的构件。隔音构件可以由吸音材料构成,也可以由隔音材料构成。吸音材料是在观察厚度方向的截面时具有空间的材料。吸音材料例如通过吸收所入射的声音能量等,由此尽量减少声音的反射。作为吸音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发泡树脂(发泡聚氨酯等)、非织造片等内部存在大量细小的空间的材料(多孔质的材料)。隔音材料是在观察厚度方向的截面时没有空间的材料。隔音材料例如通过吸收或反射声音能量来尽可能遮挡声音。作为隔音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内部均匀地填埋的树脂片等在内部没有空间的材料。作为隔音构件,可以使用吸音材料、隔音材料中的任一种。隔音构件也可以兼具作为吸音材料的功能和作为隔音材料的功能。

即使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132为防水膜或吸音材料的情况下,也能够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和配线构件40、140之间的固定同样地,将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132与配线构件40、140固定。

这样,如果采用防水膜或吸音材料作为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132,则能够使防水膜或吸音材料与配线构件40一体化。特别是,能够将配线构件40相对于一张防水膜或吸音材料进行配线及固定。

图13是表示门用配线模块30的第七变形例的概略剖视图。图14是第七变形例所涉及的门用配线模块730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至此,对配线构件40、140相对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132设置于车厢内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这不是必须的结构。在门用配线模块及组装有该门用配线模块的门中,配线构件40、140也可以相对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132设置于车厢外侧。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配线构件40相对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132设置于车厢外侧的例子。对于使用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的各例及使用配线构件140的各例,配线构件同样也可以相对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设置于车厢外侧。

此外,至此所说明的门用配线模块中的配线构件40的配线方式是例示,门用配线模块中的配线构件40的配线方式不限于上述方式。例如,配线构件40中的另一个端部也可以从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32向外方延伸。另外,例如也可以在与第一电线41、第二电线42及第三电线43的分支位置相同的位置或不同的位置具有相对于第一电线41、第二电线42及第三电线43分支的第四电线。

另外,至此对配线构件40是电线41、42、43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配线构件40也可以是以并列状态覆盖多个线状导体的带状的配线构件、例如柔性扁平电缆等。配线构件是形成为扁平的扁平配线构件为宜。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所说明的各结构只要不相互矛盾就可以适当组合。

标号说明

10门

12门板

13外板

14内板

15开口

18设计装饰件

30门用配线模块

32门用功能性面状构件

40配线构件

41第一电线

42第二电线

43第三电线

44、45、46连接器

48片构件

50粘接剂

52固定用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