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胎压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4661发布日期:2020-11-10 11:40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胎压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胎压监测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胎压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轮胎是汽车行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的支撑元件和行走元件,轮胎不仅承载着汽车的全部质量,还要给汽车前进提供推进力,同时起到缓和地面冲击的作用。轮胎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及燃油的经济性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道路交通事故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最近的调查显示,美国每年26万起交通事故是由于轮胎气压低或渗漏造成的,而中国高速公路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70%~80%是由爆胎引发的,因高速行驶中突然爆胎而导致的车毁人亡事故被列为高速公路意外事故榜首。爆胎已经成为高速驾驶中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

胎压监测,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对轮胎气压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并对轮胎漏气和低气压进行报警,以确保行车安全。现有胎压监测,主要分为控制器和传感器,传感器置于每个轮胎外部或者内部,用于采集轮胎胎压,传感器附带无线传输功能,将胎压等信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处理信息后将胎压信息显示到相应显示器上,以提示用户胎压信息。

现有的胎压监测系统功能较为单一,智能化缺乏,车胎在使用时,受各种因素影响,胎压会随着胎内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单一时刻的胎压数据不准确,因而会导致测量的数据产生误差,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对于不懂车的用户或者新手司机来说,这些数字的含义他们并不明白,会继续驾驶车辆行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为此,亟需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胎压监测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胎压监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胎压监测系统,能够解决现有的胎压监测系统功能较为单一,智能化缺乏,车胎在使用时,受各种因素影响,胎压会随着胎内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单一时刻的胎压数据不准确,因而会导致测量的数据产生误差,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对于不懂车的用户或者新手司机来说,这些数字的含义他们并不明白,会继续驾驶车辆行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胎压监测系统,其包括:中央处理器、轮胎监测单元、车联网服务器和辅助制动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射频通讯单元与所述轮胎监测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报警器和显示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输出连接所述报警器,所述显示单元电性输入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车联网服务器电性连接,所述辅助制动单元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胎压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所述显示单元为液晶显示屏,且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显示单元均电性输入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胎压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轮胎监测单元包括胎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胎压传感器电性输出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输入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胎压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内置有计算分析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内设置有各路况状态下轮胎的胎压以及温度阈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胎压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车联网服务器通过车联网通讯单元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车联网服务器电性输出连接所述车联网通讯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输入连接所述车联网通讯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中央处理器实时接收胎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数据,通过其内部设置的计算分析模块对数据信息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与其内部存储的轮胎的胎压以及温度阈值进行对比,进而在显示单元上反映出车胎的使用情况,当胎温或胎压的数值超出阈值时,中央处理器控制报警器报警,提醒驾驶人员,并且,在报警的同时,中央处理器控制辅助制动单元对车辆进行减速,防止车辆速度过快时发生爆胎而导致车祸发生,同时,中央处理器与车辆网通讯单元配合,车联网通讯单元与gps/gsm建立通讯,通过车联网服务器获取gps定位信息,结合定位信息查询当前地理位置的天气及地理环境信息,通过中央处理器计算,与当前胎压及胎温信息进行对比,提醒驾驶人员轮胎情况是否符合前方路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中央处理器、110报警器、120显示单元、200轮胎检测单元、210胎压传感器、220温度传感器、300车联网服务器、310车联网通讯单元、400辅助制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胎压监测系统,中央处理器实时接收胎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数据,通过其内部设置的计算分析模块对数据信息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与其内部存储的轮胎的胎压以及温度阈值进行对比,进而在显示单元上反映出车胎的使用情况,当胎温或胎压的数值超出阈值时,中央处理器控制报警器报警,提醒驾驶人员,并且,在报警的同时,中央处理器控制辅助制动单元对车辆进行减速,防止车辆速度过快时发生爆胎而导致车祸发生,请参阅图1,包括,中央处理器100、轮胎监测单元200、车联网服务器300和辅助制动单元400。

请继续参阅图1,中央处理器100包括报警器110和显示单元120,具体的,中央处理器100电性输出连接报警器110,报警器110为蜂鸣器,报警器110用于在轮胎出现异常时对人员进行实时提醒,显示单元120电性输入连接中央处理器100,显示单元120为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120可以实时显示轮胎使用情况,中央处理器100内置有计算分析模块和存储模块,存储模块内存储有各路况状态下轮胎的胎压以及温度阈值,中央处理器100实时接收胎压传感器210和温度传感器220传输的数据,通过其内部设置的计算分析模块对数据信息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与其内部存储的轮胎的胎压以及温度阈值进行对比,进而在显示单元120上反映出车胎的使用情况;

请继续参阅图1,轮胎监测单元200包括胎压传感器210和温度传感器220,具体的,胎压传感器210电性输出连接中央处理器100,胎压传感器210用于实时监测轮胎内部气压情况,然后将检测到的数据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器100,温度传感器220电性输入连接中央处理器100,温度传感器220用于实时监测轮胎温度状况,然后将检测到的数据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器100;

请继续参阅图1,车联网服务器300通过车联网通讯单元310与中央处理器100电性连接,车联网服务器300电性输出连接车联网通讯单元310,中央处理器100电性输入连接车联网通讯单元310,车联网通讯单元310主要是与gps/gsm建立通讯,通过车联网服务器300获取gps定位信息,结合定位信息查询当前地理位置的天气及地理环境信息(属于高原、平地、山地等),提醒驾驶人员轮胎情况是否符合前方路况;

请继续参阅图1,辅助制动单元400电性输入连接中央处理器100,辅助制动单元400用于在胎压或胎温不稳时,对车辆进行减速,防止车辆速度过快时发生爆胎而导致车祸发生。

工作原理: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中央处理器100实时接收胎压传感器210和温度传感器220传输的数据,通过其内部设置的计算分析模块对数据信息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与其内部存储的轮胎的胎压以及温度阈值进行对比,进而在显示单元120上反映出车胎的使用情况,当胎温或胎压的数值超出阈值时,中央处理器100控制报警器110报警,提醒驾驶人员,并且,在报警的同时,中央处理器100控制辅助制动单元400对车辆进行减速,防止车辆速度过快时发生爆胎而导致车祸发生,同时,中央处理器100与车辆网通讯单元310配合,车联网通讯单元310与gps/gsm建立通讯,通过车联网服务器300获取gps定位信息,结合定位信息查询当前地理位置的天气及地理环境信息,通过中央处理器100计算,与当前胎压及胎温信息进行对比,提醒驾驶人员轮胎情况是否符合前方路况。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