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用快速收线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88085发布日期:2021-01-23 09:4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汽车充电用快速收线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快速收线充电桩。


背景技术:

[0002]
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车载电源,用电动机驱使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于传统汽油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也符合新能源战略要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
[0003]
然而目前使用的汽车充电桩其连接的充电连接线和充电接头多为连接在充电桩的外侧,长期裸露存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导致其使用寿命短,更换成本较高,给人们带来很大的麻烦,其主要的来源于上方的日晒和雨淋,且其收卷大多通过人们手臂进行收卷后再进行盘放在充电桩上,不但容易散乱,且速度较慢。
[0004]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快速收线充电桩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收卷导线方便、且能够对导线进行保护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快速收线充电桩。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快速收线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侧;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侧;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转轴,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固定板上,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板外;两个导盘,两个所述导盘均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两个所述导盘均位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导线,所述导线缠绕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导线位于两个所述导盘之间;手轮,所述手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端;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设置在所述充电桩本体上。
[0007]
优选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保护壳、滑槽、滑杆、滑块、固定片、两个紧固螺栓和多个螺纹槽,所述保护壳设置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侧,所述保护壳的底部和一侧均为开口,所述安装板、支撑杆和固定板均位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充电桩本体靠近所述保护壳的一侧,所述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滑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所述滑块滑动套设在所述滑杆上,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充电桩本体外,所述固定片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的一侧,所述固定片的底部和所述保护壳
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紧固螺栓均螺纹安装在所述固定片上,多个所述螺纹槽均开设在所述充电桩本体靠近所述保护壳的一侧,多个所述螺纹槽分别和两个所述紧固螺栓对应分布,两个所述紧固螺栓分别旋合在对应的两个所述螺纹槽内。
[0008]
优选的,所述滑块上开设有滑孔,所述滑杆贯穿所述滑孔并和所述滑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导线上滑动套设有导环,所述导环和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0011]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0012]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快速收线充电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快速收线充电桩,本装置通过转轴对导线进行收卷时通过导环增强其导向效果,同时其固定导环的固定杆能够使充电头进行缠绕固定,避免其触地,且可滑动的保护壳在不影响使用的同时能够对其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快速收线充电桩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快速收线充电桩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标号:1、充电桩本体;2、安装板;3、支撑杆;4、固定板;5、转轴;6、导盘;7、导线;8、手轮;9、保护壳;10、滑槽;11、滑杆;12、滑块;13、固定片;14、紧固螺栓;15、螺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快速收线充电桩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快速收线充电桩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新能源汽车充电用快速收线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固定安装在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2远离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3远离所述安装板2的一端;转轴5,所述转轴5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2和所述固定板4上,所述转轴5远离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板4外;两个导盘6,两个所述导盘6均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5上,两个所述导盘6均位于所述安装板2和所述固定板4之间;导线7,所述导线7缠绕在所述转轴5上,所述导线7位于两个所述导盘6之间;手轮8,所述手轮8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5远离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一端;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设置在所述充电桩本体1上。
[0019]
所述防护结构包括保护壳9、滑槽10、滑杆11、滑块12、固定片13、两个紧固螺栓14
和多个螺纹槽15,所述保护壳9设置在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所述保护壳9的底部和一侧均为开口,所述安装板2、支撑杆3和固定板4均位于所述保护壳9内,所述滑槽10开设在所述充电桩本体1靠近所述保护壳9的一侧,所述滑杆11固定安装在所述滑槽10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所述滑块12滑动套设在所述滑杆11上,所述滑块12和所述滑槽10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2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充电桩本体1外,所述固定片13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12的一侧,所述固定片13的底部和所述保护壳9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紧固螺栓14均螺纹安装在所述固定片13上,多个所述螺纹槽15均开设在所述充电桩本体1靠近所述保护壳9的一侧,多个所述螺纹槽15分别和两个所述紧固螺栓14对应分布,两个所述紧固螺栓14分别旋合在对应的两个所述螺纹槽15内。
[0020]
所述滑块12上开设有滑孔,所述滑杆11贯穿所述滑孔并和所述滑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0021]
所述安装板2靠近所述固定板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导线7上滑动套设有导环,所述导环和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安装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
[0022]
所述安装板2靠近所述支撑杆3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5上。
[0023]
所述固定板4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5上。
[002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快速收线充电桩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5]
当需要进行充电时,首先拧松两个紧固螺栓14,使紧固螺栓14脱离其对应的螺纹槽15,之后向上推动保护壳9,保护壳9向上推动时其固定片13带动滑块12沿滑槽10内滑杆11向上滑动,当滑块12的顶部接触到滑槽10的顶部内壁上时保护壳9运动达到极限,之后重新锁紧两个紧固螺栓14即可,之后拉动导线7,使导线7沿导环被拉伸,此时导线7拉动时通过摩擦带动转轴5和手轮8转动,导线7拉出后方可进行充电,充电完毕后通过转动手轮8,手轮8转动带动转轴5转动,转轴5转动时通过导环的导向作用使导线7被收紧,当导线7即将完全收卷完成后使导线7带有充电头的输出端缠绕在固定杆上即可进行固定,避免其由于重力使充电头接触地面,收卷完毕后通过上述操作再次使保护壳9合上即可对导线7进行保护,尤其针对其顶部的风吹日晒。
[0026]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快速收线充电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快速收线充电桩,本装置通过转轴5对导线7进行收卷时通过导环增强其导向效果,同时其固定导环的固定杆能够使充电头进行缠绕固定,避免其触地,且可滑动的保护壳9在不影响使用的同时能够对其进行保护。
[0028]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