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后视镜底座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9633发布日期:2021-01-26 13:5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后视镜底座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视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外后视镜底座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部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其中,外后视镜是供驾驶员在行驶车辆过程中观察后方车辆、行人运行状态的车辆配件,是安全行车的必要保证。
[0003]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外后视镜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0004]
首先,在汽车设计中后视镜与车身安装匹配,自身安装匹配尤为重要,汽车产品的质量是由设计师设计出来的,该种结构可避免底座与门框产生间隙,由于间隙的存在,会增大外后视镜的风噪,外后视镜风噪越大不仅会增加整车的燃油消耗,而且带来的噪音会给驾驶员不适感,影响驾驶安全。
[0005]
其次,现有技术中的外后视镜无相关的强度设计,因外后视镜受到风噪的影响,常常因强度不足而损坏。
[0006]
中国专利文献的车辆外后视镜的安装装置和车辆,申请日20200117,专利名称为:一种车辆外后视镜的安装装置和车辆,该车辆外后视镜的安装装置,用于将外后视镜安装在车辆的前侧门的侧表面上,该车辆外后视镜的安装装置包括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前侧门的车门内板总成上,所述外后视镜的内端穿过所述前侧门的车门外板安装到所述安装支架上。
[0007]
上述专利文献的车辆外后视镜的安装装置和车辆,巧妙地将外后视镜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到车门内板总成上,使得外后视镜的安装效果好,连接件不易变形,并且还增加了车门内板总成上连接到安装支架的部件的刚度,尤其适用于前侧门的窗框a柱倾角较大的车辆。但是关于一种能够减少间隙以及风噪,强度性能好的技术方案则未见相应的公开。
[0008]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够减少间隙以及风噪,强度性能好的外后视镜底座的固定结构。而关于这种固定结构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0009]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间隙以及风噪,强度性能好的外后视镜底座的固定结构。
[0010]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11]
一种外后视镜底座的固定结构,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镜片壳体;所述的镜片壳体与底座是一次整体成型的;所述的底座位于镜片壳体的一端;所述的底座内表面固定有连接板;所述的底座的内表面边缘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的连接板的侧边缘上设置有固定板组件;所述的固定板组件上设置有固定孔,底座上设置有与固定孔相对应的安装孔。
[0012]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板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以及第五固定板;所述的第三固定板位于连接板的一端,且第二连接板
和第四连接板分布在第三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位于连接板另外一端的两侧。
[0013]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板整体呈三角形,并在连接板的三个拐角处设置有支撑平台。
[0014]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平台呈圆柱形,且在支撑平台上设置有镂空孔。
[0015]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板还设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相应的底座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相对应的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
[0016]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镜体连接架包括镜体连接件;所述的镜体连接件一端和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镜体固定座;所述的镜体连接件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均设置加强块。
[0017]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上的安装孔匹配有安装柱。
[0018]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板上设有向上的延伸块,且固定板组件所在平面与延伸块的边缘相平齐。
[0019]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均呈十字形分布。
[0020]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延伸块的底部设有u形缺口,并在u形缺口两侧设有辅助加强板。
[0021]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0022]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后视镜底座的固定结构,镜片壳体用于容纳后视镜,底座内表面固定有连接板,通过连接板设计,填补了底座与车身之间存在的间隙,随之与车身连接干涉量加大,与车身连接处无间隙,从而减少后视镜底座由间隙产生的风燥。
[0023]
2、连接板的侧边缘上设置有固定板组件;所述的固定板组件上设置有固定孔,底座上设置有与固定孔相对应的安装孔。该设计的效果是:能够防止底座与连接板之间出现松动,有利于加大底座与钣金干涉量,减少间隙。
[0024]
3、底座上的安装孔匹配有安装柱。其中,安装柱的设计,增加了安装孔的轴向长度,使得在安装孔中置入螺栓时,增加了螺栓的咬合面积,固定效果确切。
[0025]
4、连接板上设有向上的延伸块,且固定板组件所在平面与延伸块的边缘相平齐。该设计的效果是:通过设置延伸块,增加了连接块的厚度,从而减小了底座与车身之间的间隙。
附图说明
[0026]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后视镜底座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的底座内表面结构示意图。
[0028]
附图3是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与镜体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31]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0032]
1.镜片壳体
ꢀꢀꢀꢀꢀꢀꢀꢀꢀꢀꢀꢀꢀꢀꢀꢀꢀꢀꢀꢀꢀ
2.底座
[0033]
21.加强筋
ꢀꢀꢀꢀꢀꢀꢀꢀꢀꢀꢀꢀꢀꢀꢀꢀꢀꢀꢀꢀꢀꢀ
22.安装柱
[0034]
23.安装孔
ꢀꢀꢀꢀꢀꢀꢀꢀꢀꢀꢀꢀꢀꢀꢀꢀꢀꢀꢀꢀꢀꢀ
3.连接板
[0035]
31.第一限位孔
ꢀꢀꢀꢀꢀꢀꢀꢀꢀꢀꢀꢀꢀꢀꢀꢀꢀꢀ
32.第二限位孔
[0036]
4.固定组件
ꢀꢀꢀꢀꢀꢀꢀꢀꢀꢀꢀꢀꢀꢀꢀꢀꢀꢀꢀꢀꢀ
41.第一固定板
[0037]
42.第二固定板
ꢀꢀꢀꢀꢀꢀꢀꢀꢀꢀꢀꢀꢀꢀꢀꢀꢀꢀ
43.第三固定板
[0038]
44.第四固定板
ꢀꢀꢀꢀꢀꢀꢀꢀꢀꢀꢀꢀꢀꢀꢀꢀꢀꢀ
45.第五固定板
[0039]
5.支撑平台
ꢀꢀꢀꢀꢀꢀꢀꢀꢀꢀꢀꢀꢀꢀꢀꢀꢀꢀꢀꢀꢀ
6.u形缺口
[0040]
7.辅助加强板
ꢀꢀꢀꢀꢀꢀꢀꢀꢀꢀꢀꢀꢀꢀꢀꢀꢀꢀꢀ
8.镜体连接件
[0041]
9.镜体固定座
[0042]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后视镜底座2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外后视镜底座2的固定结构,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底座2;所述的底座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镜片壳体1;所述的镜片壳体1与底座2是一次整体成型的;所述的底座2位于镜片壳体1的一端。
[0043]
请参照图2和图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的底座2内表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连接板3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底座2内表面固定有连接板3;所述的底座2的内表面边缘设置有加强筋21。
[0044]
所述的连接板3的侧边缘上设置有固定板组件4;所述的固定板组件4上设置有固定孔,底座2上设置有与固定孔相对应的安装孔23。
[0045]
所述的固定板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板41、第二固定板42、第三固定板43、第四固定板44以及第五固定板45;所述的第三固定板43位于连接板3的一端,且第二连接板3和第四连接板3分布在第三连接板3的两侧;所述的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位于连接板3另外一端的两侧。
[0046]
所述的连接板3整体呈三角形,并在连接板3的三个拐角处设置有支撑平台5;所述的支撑平台5呈圆柱形,且在支撑平台5上设置有镂空孔。
[0047]
所述的连接板3还设有第一限位孔31和第二限位孔32,相应的底座2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孔31和第二限位孔32相对应的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的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均呈十字形分布。
[0048]
所述底座2上的安装孔23匹配有安装柱22;所述的连接板3上设有向上的延伸块,且固定板组件4所在平面与延伸块的边缘相平齐;所述延伸块的底部设有u形缺口6,并在u形缺口6两侧设有辅助加强板7。
[0049]
请参照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3与镜体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镜体连接架包括镜体连接件8;所述的镜体连接件8一端和连接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镜体固定座9;所述的镜体连接件8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均设置加强块。
[0050]
该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
[0051]
所述的镜片壳体1用于容纳后视镜,底座2内表面固定有连接板3,通过连接板3设计,填补了底座2与车身之间存在的间隙,随之与车身连接干涉量加大,与车身连接处无间隙,从而减少后视镜底座2由间隙产生的风燥。
[0052]
所述的底座2的内表面边缘设置有加强筋21,通过加强筋21设计,能够防止底座2
变形,强度性能好。
[0053]
所述的连接板3的侧边缘上设置有固定板组件4;所述的固定板组件4上设置有固定孔,底座2上设置有与固定孔相对应的安装孔23。该设计的效果是:能够防止底座2与连接板3之间出现松动,有利于加大底座2与钣金干涉量,减少间隙。
[0054]
所述的固定板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板41、第二固定板42、第三固定板43、第四固定板44以及第五固定板45;所述的第三固定板43位于连接板3的一端,且第二连接板3和第四连接板3分布在第三连接板3的两侧;所述的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位于连接板3另外一端的两侧。该设计的效果是:在连接底板上设置了不同位置的固定点,使得连接板3与底座2之间的固定效果确切,增加底座2与车身连接强度,自身连接板3与底座2强度也增加。
[0055]
所述的连接板3整体呈三角形,并在连接板3的三个拐角处设置有支撑平台5。该设计的效果是:三角形设计的连接板3,便于建立三角形状的固定面。通过支撑平台5,便于和车身接触而贴合。
[0056]
所述的支撑平台5呈圆柱形,且在支撑平台5上设置有镂空孔。其中,圆柱形的支撑平台5,平整性好,接触面积大啊。支撑平台5上设置镂空孔,具有减重的功能。
[0057]
所述的连接板3还设有第一限位孔31和第二限位孔32,相应的底座2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孔31和第二限位孔32相对应的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该设计的效果是:能够对连接板3进行限位,避免连接板3发生扭转、倾斜等状况。
[0058]
所述的镜体连接架包括镜体连接件8;所述的镜体连接件8一端和连接板 3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镜体固定座9;所述的镜体连接件8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均设置加强块。该设计的技术效果是:镜体连接件8用于为后视镜的安装提供空间;镜体固定座9用于对后视镜进行安装固定。
[0059]
所述底座2上的安装孔23匹配有安装柱22。其中,安装柱22的设计,增加了安装孔23的轴向长度,使得在安装孔23中置入螺栓时,增加了螺栓的咬合面积,固定效果确切。
[0060]
所述的连接板3上设有向上的延伸块,且固定板组件4所在平面与延伸块的边缘相平齐。该设计的效果是:通过设置延伸块,增加了连接块的厚度,从而减小了底座2与车身之间的间隙。
[0061]
所述的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均呈十字形分布。其中,十字形分布具有多个轮廓进行限位,限位效果好。
[0062]
所述延伸块的底部设有u形缺口6,并在u形缺口6两侧设有辅助加强板7。其中,u形缺口6的设计,具有提供让位空间的功能。通过设置辅助加强板 7设计,用于对连接部在u形缺口6处局部辅助加强。
[006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后视镜底座2的固定结构,镜片壳体1用于容纳后视镜,底座2内表面固定有连接板3,通过连接板3设计,填补了底座2与车身之间存在的间隙,随之与车身连接干涉量加大,与车身连接处无间隙,从而减少后视镜底座2由间隙产生的风燥。
[006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