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38126发布日期:2021-02-23 15:4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0002]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0003]
目前,现有的充电桩一般是裸露摆放在室外,缺少自身的防护机构,当汽车在停入充电时,驾驶者容易忘记并挂在倒挡上,当充电完毕后驾驶者一旦直接启动汽车后,且汽车会直接向后移动,进而容易撞击到充电桩上,易对充电桩造成损坏,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接有充电桩本体,且充电桩本体的四侧均设有立柱,且四个立柱的底端均固接在底座的上表面,且四个立柱的顶端均与挡板的下表面固接,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两侧均安装有接水组件,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容腔并固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固设有防撞组件和触动组件,且触动组件位于防撞组件远离充电桩本体的一侧。
[0006]
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
[0007]
丝杠电机的型号具体可以为42-40-450-tr8*20。
[0008]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接水组件包括安装在充电桩本体两侧壁的净水器,所述净水器通过水管与接水槽的底部连通,所述接水槽位于挡板底端的正下方,所述接水槽的下表面通过两个支撑钢架与充电桩本体的背面固接,所述净水器正面的下方安装有水龙头。
[0009]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撞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座上的丝杠电机,且丝杠电机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杠的一端固接,所述双向丝杠外侧壁两段不同方向的螺纹上螺旋传动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外侧壁通过铰接杆与防撞挡块的下表面相铰接,所述防撞挡块穿过底座并突出于底座上。
[0010]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触动组件包括固接在安装座上的两个复位弹簧,且两个复位弹簧的顶端均与触动板的下表面固接,所述触动板下表面的中部固接有触块,且触块的下方设有电机开关,且电机开关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触动板穿过底座并突出于底座上。
[0011]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螺纹筒的外侧壁与限位套的外侧壁固接,且限位套套设于限位杆上,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通过固定块与安装座的上表面固接。
[0012]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警示条,且警示条位于触动组件远离防撞组件的一侧。
[0013]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挡板顶端的下表面固接有照明灯。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0015]
(1)当汽车后移并向充电桩本体方向靠近时,汽车上的车轮会首先碾压到触动组件上的触动板,触动板下移并通过触块接触电机开关,进而使得防撞组件上丝杠电机运转,丝杠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带动双向丝杠旋转,进而使得两个螺纹套相互远离并通过铰接杆作用推动防撞挡块上升,进而阻挡车轮后退,使得汽车停止后移,达到了防撞的目的,本装置采用机械机构达到了良好的防撞效果,可避免车辆挂在倒挡上启动后直接撞上充电桩的问题,提高充电桩的使用安全性;
[0016]
(2)利用挡板可对充电桩本体进行防护,避免坠物砸到到充电桩本体,同时雨天在挡板的作用下,雨水顺着挡板落到接水槽内,再通过水管流入净水器内,在净水器的净化下,可将雨水变成可饮用的应急水源,给予驾驶人员在应急时饮用,完善功能多样化。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触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底座;2、充电桩本体;3、立柱;4、挡板;5、接水组件;501、净水器;502、水管;503、接水槽;504、支撑钢架;505、水龙头;6、安装座;7、防撞组件;701、丝杠电机;702、双向丝杠;703、螺纹筒;704、限位套;705、限位杆;706、固定块;707、铰接杆;708、防撞挡块;8、触动组件;801、触动板;802、复位弹簧;803、触块;804、电机开关;9、警示条;10、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2]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0023]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固接有充电桩本体2,且充电桩本体2的四侧均设有立柱3,且四个立柱3的底端均固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且四个立柱3的顶端均与挡板4的下表面固接,挡板4顶端的下表面固接有照明灯10(见图1);利用照明灯10可实现照明功能,便于在夜间使用。
[0024]
充电桩本体2的两侧均安装有接水组件5,接水组件5包括安装在充电桩本体2两侧壁的净水器501,净水器501通过水管502与接水槽503的底部连通,接水槽503位于挡板4底端的正下方,接水槽503的下表面通过两个支撑钢架504与充电桩本体2的背面固接,净水器501正面的下方安装有水龙头505(见图1);雨天在挡板4的作用下,雨水顺着挡板4落到接水
槽503内,再通过水管502流入净水器501内,在净水器501的净化下,可将雨水变成可饮用的应急水源,给予驾驶人员在应急时饮用,完善功能多样化。
[0025]
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容腔并固设有安装座6,安装座6上固设有防撞组件7和触动组件8,防撞组件7包括安装在安装座6上的丝杠电机701,且丝杠电机701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杠702的一端固接,双向丝杠702外侧壁两段不同方向的螺纹上螺旋传动连接有螺纹筒703,螺纹筒703的外侧壁通过铰接杆707与防撞挡块708的下表面相铰接,防撞挡块708穿过底座1并突出于底座1上(见图1和图2);防撞组件7上丝杠电机701运转,丝杠电机701的输出轴旋转带动双向丝杠702旋转,进而使得两个螺纹套相互远离并通过铰接杆707作用推动防撞挡块708上升,进而阻挡车轮后退,使得汽车停止后移,达到了防撞的目的。
[0026]
螺纹筒703的外侧壁与限位套704的外侧壁固接,且限位套704套设于限位杆705上,限位杆705的两端均通过固定块706与安装座6的上表面固接(见图2);当双向丝杠702旋转并带动两个螺纹筒703移动时,在限位套704和限位杆705的作用下,从而可确保螺纹筒703在移动时的稳定性,确保防撞挡块708稳定上升或下降。
[0027]
且触动组件8位于防撞组件7远离充电桩本体2的一侧,触动组件8包括固接在安装座6上的两个复位弹簧802,且两个复位弹簧802的顶端均与触动板801的下表面固接,触动板801下表面的中部固接有触块803,且触块803的下方设有电机开关804,且电机开关804安装在安装座6上,触动板801穿过底座1并突出于底座1上(见图1和图3);当汽车后移并向充电桩本体2方向靠近时,汽车上的车轮会首先碾压到触动组件8上的触动板801,触动板801下移并通过触块803接触电机开关804,进而可瞬时启动丝杠电机701运转,确保防撞组件7运行。
[0028]
底座1上表面设有警示条9,且警示条9位于触动组件8远离防撞组件7的一侧(见图1);警示条9的设置可在停车时提示驾驶者距离触动组件8之间的距离,避免驾驶者在停车时越过警示条9误碰触动组件8,以达到警示的作用。
[0029]
在使用时,当汽车后移并向充电桩本体2方向靠近时,汽车上的车轮会首先碾压到触动组件8上的触动板801,触动板801下移并通过触块803接触电机开关804,进而使得防撞组件7上丝杠电机701运转,丝杠电机701的输出轴旋转带动双向丝杠702旋转,进而使得两个螺纹套相互远离并通过铰接杆707作用推动防撞挡块708上升,进而阻挡车轮后退,使得汽车停止后移,达到了防撞的目的,当汽车驶离触动组件8时,在复位弹簧802的作用下使得触动板801恢复到初始位置,此时触块803不再接触电机开关804,丝杠电机701反转后使得防撞挡块708恢复原位即可,同时雨天在挡板4的作用下,雨水顺着挡板4落到接水槽503内,再通过水管502流入净水器501内,在净水器501的净化下,可将雨水变成可饮用的应急水源,给予驾驶人员在应急时饮用。
[003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