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73158发布日期:2021-02-18 22:49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观光车,尤其涉及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也越来越好,景区的设施也需要全面升级,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观光车作为大型景区的必备运输设备,应用非常广泛,现有技术的观光车的悬挂系统一般都采用板簧缓冲结构,缓冲性能不好,尤其是自然风景区,路面较为复杂,游客乘坐的舒适性更差,所以提高观光车的舒适性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装置,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缓冲性能好的后车架空气悬挂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装置,包括板簧、固定架、压板、减震器总成、气囊总成、u型螺栓和吊耳,所述的板簧通过固定架设置在车架的下部,所述的气囊总成设置在板簧与车架之间,所述的减震器总成的上端与车架相连接,减震器总成的下端与吊耳相连接,吊耳设置在驱动桥的两侧,板簧通过压板和u型螺栓与驱动桥相连接。
[0004]
进一步地,驱动桥正上方的车架上设置有限位块,用来限制车身最低高度,防止气囊没气的时候车架压轮胎,保证气囊没气的时候车架不磨轮胎,车能正常行驶。
[0005]
进一步地,驱动桥上设置有横向推力杆,所述横向推力杆的一端与驱动桥相连接,横向推力杆的另一端与车架相连接,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目的是防止汽车横向倾翻和改善平顺性。
[0006]
进一步地,减震器总成包括减震器和上固定支架,减震器通过上固定支架与车架相连接。
[0007]
进一步地,气囊总成包括气囊和上固定支架,气囊通过上固定支架与车架相连接。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气囊调整车身高度,减震器提高了车身的稳定性,并通过板簧将气囊、减震器与车架连在一起,提高了整车的稳定性和缓冲性能,提高了乘坐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0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0]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2]
附图中:1、板簧,2、固定架,3、压板,4、减震器总成,5、气囊总成,6、u型螺栓,7、吊耳,8、车架,9、驱动桥,10、限位块,11、横向推力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装置,包括板簧1、固定架2、压板3、减震器总成4、气囊总成5、u型螺栓6和吊耳7,所述的板簧1通过固定架2设置在车架8的下部,所述的气囊总成5设置在板簧1与车架8之间,所述的减震器总成4的上端与车架8相连接,减震器总成4的下端与吊耳7相连接相连接,吊耳7设置在驱动桥9的两侧,板簧1通过压板3和u型螺栓6与驱动桥9相连接。
[0015]
进一步地,驱动桥9正上方的车架上设置有限位块10,限制车身最低高度,防止气囊没气的时候车架压轮胎,保证气囊没气的时候车架不磨轮胎,车能正常行驶。
[0016]
进一步地,驱动桥9上设置有横向推力杆11,所述横向推力杆11的一端与驱动桥9相连接,横向推力杆11的另一端与车架8相连接,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目的是防止汽车横向倾翻和改善平顺性。
[0017]
进一步地,减震器总成4包括减震器和上固定支架,减震器通过上固定支架与车架8相连接。
[0018]
进一步地,气囊总成5包括气囊和上固定支架,气囊通过上固定支架与车架8相连接。
[001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通过气囊充放气,调整车架的高度,适应不同的路况,减震器起到缓冲减震作用,板簧也能够起到一定的缓震作用,结构简单,零部件通过螺栓连接在车架上,安装维护方便。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气囊调整车身高度,减震器提高了车身的稳定性,并通过板簧将气囊、减震器与车架连在一起,提高了整车的稳定性和缓冲性能,提高了乘坐舒适度。
[0021]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