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集成式冷却包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1310发布日期:2021-02-09 21:32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集成式冷却包总成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型商用车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集成式冷却包总成,主要适用于防止发动机冷却系统锈蚀、优化整车布置空间和提升冷却系统散热效率。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轻型商用车领域在升级国六排放的过程中,发动机功率加大,发动机散热量随之增大。保证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冷却包总成的性能和机构至关重要。现有的同类产品常常出现以下问题:1)现有轻型商用车冷却包总成多数无膨胀水箱,冷却系统中的空气排出时会损失大量冷却液,导致水温升高和发动机冷却系统锈蚀;2)现有轻型商用车冷却包总成多数无挡风板,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造成热风回流,影响散热效率;3)现有轻型商用车冷却包总成多数无导流板,进风效率会受影响,影响散热效率;4)现有的轻型商用车冷却包多采用子零件单独采购,分装线逐一分装的形式进行装配,采购成本较高,同时占用车间装配空间,影响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却系统易锈蚀、布置空间大、散热效率低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冷却系统不易锈蚀、布置空间小、散热效率高的新型集成式冷却包总成。
[0004]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集成式冷却包总成,包括散热器、中冷器和护风罩,所述中冷器和护风罩分别安装在散热器的前后两侧面,所述新型集成式冷却包总成还包括膨胀水箱、挡风板和导流罩,所述膨胀水箱安装在散热器的上水室的上部,所述挡风板安装在散热器的左右侧板的前上部,所述导流罩倾斜安装在散热器的左右侧板的前下部。
[0005]
所述膨胀水箱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通过螺栓与散热器的上水室的上部相连接。
[0006]
所述挡风板通过固定卡与骨架相连接,骨架与散热器的左右侧板的前上部相连接。
[0007]
所述挡风板包括挡风板主体,所述挡风板主体呈梯形结构,挡风板主体的左右两侧的下部连接有耳板,所述骨架包括一号骨架,所述一号骨架呈梯形结构,一号骨架通过固定卡与挡风板主体相连接,所述一号骨架的左右两侧的下部连接有二号骨架,所述二号骨架与散热器的左右侧板的前上部相连接。
[0008]
所述导流罩与导流罩支架相连接,导流罩支架与散热器的左右侧板的前下部相连接。
[0009]
所述导流罩支架包括横板及其左右两端连接的竖板,所述竖板与横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竖板与散热器的左右侧板的前下部相连接,所述横板与导流罩平行连接。
[0010]
所述散热器的左右侧板的外侧安装有散热器安装支架。
[0011]
所述中冷器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设置在中冷器中上部的两侧。
[0012]
所述散热器的芯体尺寸为芯高500mm~650mm、芯宽500mm~600mm、芯厚30mm~45mm,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为14m2~22m2、迎风面积为0.25m2~0.39m2。
[0013]
所述中冷器的芯体尺寸为芯高440mm~530mm、芯宽300mm~450mm、芯厚40mm~60mm,中冷器的散热面积为7m2~11m2、迎风面积为0.13m2~0.24m2。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5]
1、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集成式冷却包总成中膨胀水箱安装在散热器的上水室的上部,可有效排除冷却系统内的空气,防止发动机冷却系统锈蚀,同时优化了整车布置空间;挡风板安装在散热器的左右侧板的前上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有效防止热风回流,提升冷却系统散热效率;导流罩倾斜安装在散热器的左右侧板的前下部,可有效增大冷却系统的迎风面积,提高冷却系统进风效率,从而提升冷却系统散热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冷却系统不易锈蚀、布置空间小、散热效率高。
[0016]
2、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集成式冷却包总成中膨胀水箱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安装台,安装台通过螺栓与散热器的上水室的上部相连接,使得膨胀水箱与散热器的连接牢固、装配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连接牢固、装配方便。
[0017]
3、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集成式冷却包总成中挡风板包括挡风板主体,挡风板主体呈梯形结构,挡风板主体的左右两侧的下部连接有耳板,骨架包括一号骨架,一号骨架呈梯形结构,一号骨架通过固定卡与挡风板主体相连接,一号骨架的左右两侧的下部连接有二号骨架,二号骨架与散热器的左右侧板的前上部相连接,上述设计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连接牢固、装配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连接牢固、装配方便。
[0018]
4、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集成式冷却包总成中导流罩支架包括横板及其左右两端连接的竖板,竖板与横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竖板与散热器的左右侧板的前下部相连接,横板与导流罩平行连接,上述设计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连接牢固、装配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连接牢固、装配方便。
[0019]
5、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集成式冷却包总成中散热器的左右侧板的外侧安装有散热器安装支架,使得散热器的装配方便;中冷器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设置在中冷器中上部的两侧,更便于中冷器进、出气管的布置。因此,本实用新型装配方便、布置简便。
[0020]
6、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集成式冷却包总成中各子零件打包集成装配供货,可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优化了车间装配空间,提升了装配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降低了采购成本、提升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22]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0023]
图3是图1中散热器与膨胀水箱的装配结构俯视图。
[0024]
图4是图1中散热器与膨胀水箱的装配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5]
图5是图1中散热器与挡风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是图1中散热器与导流罩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散热器1、中冷器2、进气管21、出气管22、护风罩3、膨胀水箱4、安装台41、螺
栓42、挡风板5、挡风板主体51、耳板52、导流罩6、固定卡7、骨架8、一号骨架81、二号骨架82、导流罩支架9、横板91、竖板92、散热器安装支架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
参见图1至图6,一种新型集成式冷却包总成,包括散热器1、中冷器2和护风罩3,所述中冷器2和护风罩3分别安装在散热器1的前后两侧面,所述新型集成式冷却包总成还包括膨胀水箱4、挡风板5和导流罩6,所述膨胀水箱4安装在散热器1的上水室的上部,所述挡风板5安装在散热器1的左右侧板的前上部,所述导流罩6倾斜安装在散热器1的左右侧板的前下部。
[0030]
所述膨胀水箱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安装台41,所述安装台41通过螺栓42与散热器1的上水室的上部相连接。
[0031]
所述挡风板5通过固定卡7与骨架8相连接,骨架8与散热器1的左右侧板的前上部相连接。
[0032]
所述挡风板5包括挡风板主体51,所述挡风板主体51呈梯形结构,挡风板主体51的左右两侧的下部连接有耳板52,所述骨架8包括一号骨架81,所述一号骨架81呈梯形结构,一号骨架81通过固定卡7与挡风板主体51相连接,所述一号骨架81的左右两侧的下部连接有二号骨架82,所述二号骨架82与散热器1的左右侧板的前上部相连接。
[0033]
所述导流罩6与导流罩支架9相连接,导流罩支架9与散热器1的左右侧板的前下部相连接。
[0034]
所述导流罩支架9包括横板91及其左右两端连接的竖板92,所述竖板92与横板9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竖板92与散热器1的左右侧板的前下部相连接,所述横板91与导流罩6平行连接。
[0035]
所述散热器1的左右侧板的外侧安装有散热器安装支架10。
[0036]
所述中冷器2的进气管21和出气管22分别设置在中冷器2中上部的两侧。
[0037]
所述散热器1的芯体尺寸为芯高500mm~650mm、芯宽500mm~600mm、芯厚30mm~45mm,散热器1的散热面积为14m2~22m2、迎风面积为0.25m2~0.39m2。
[0038]
所述中冷器2的芯体尺寸为芯高440mm~530mm、芯宽300mm~450mm、芯厚40mm~60mm,中冷器2的散热面积为7m2~11m2、迎风面积为0.13m2~0.24m2。
[0039]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0040]
本设计中各子零件的布置方式以及散热器、中冷器的尺寸参数是经过大量的理论设计和装配验证才得出的,是付出创造性劳动的结果,该设计使得冷却包总成的性能得到了最大化的提升,适用于轻型商用车的冷却系统模块化装配。
[0041]
实施例1:
[0042]
参见图1、图2,一种新型集成式冷却包总成,包括散热器1、中冷器2和护风罩3,所述中冷器2和护风罩3分别安装在散热器1的前后两侧面,所述新型集成式冷却包总成还包括膨胀水箱4、挡风板5和导流罩6,所述膨胀水箱4安装在散热器1的上水室的上部,所述挡风板5安装在散热器1的左右侧板的前上部,所述导流罩6倾斜安装在散热器1的左右侧板的前下部;所述散热器1的左右侧板的外侧安装有散热器安装支架10;所述中冷器2的进气管
21和出气管22分别设置在中冷器2中上部的两侧;所述散热器1的芯体尺寸为芯高500mm~650mm(优选550mm)、芯宽500mm~600mm(优选550mm)、芯厚30mm~45mm(优选34mm),散热器1的散热面积为14m2~22m2(优选17.5m2)、迎风面积为0.25m2~0.39m2(优选0.30m2);所述中冷器2的芯体尺寸为芯高440mm~530mm(优选490mm)、芯宽300mm~450mm(优选312mm)、芯厚40mm~60mm(优选50mm),中冷器2的散热面积为7m2~11m2(优选9.51m2)、迎风面积为0.13m2~0.24m2(优选0.15m2)。
[0043]
实施例2:
[0044]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0045]
参见图3、图4,所述膨胀水箱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安装台41,所述安装台41通过螺栓42与散热器1的上水室的上部相连接。
[0046]
实施例3:
[0047]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0048]
参见图1、图2、图5,所述挡风板5通过固定卡7与骨架8相连接,骨架8与散热器1的左右侧板的前上部相连接;所述挡风板5包括挡风板主体51,所述挡风板主体51呈梯形结构,挡风板主体51的左右两侧的下部连接有耳板52,所述骨架8包括一号骨架81,所述一号骨架81呈梯形结构,一号骨架81通过固定卡7与挡风板主体51相连接,所述一号骨架81的左右两侧的下部连接有二号骨架82,所述二号骨架82与散热器1的左右侧板的前上部相连接。
[0049]
实施例4:
[0050]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0051]
参见图1、图2、图6,所述导流罩6与导流罩支架9相连接,导流罩支架9与散热器1的左右侧板的前下部相连接;所述导流罩支架9包括横板91及其左右两端连接的竖板92,所述竖板92与横板9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竖板92与散热器1的左右侧板的前下部相连接,所述横板91与导流罩6平行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