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顶棚内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7173发布日期:2021-02-27 13:5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顶棚内饰板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顶棚内饰板。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内饰系统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内饰系统的设计工作量占到车造型设计工作量的60%以上,是车身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汽车内饰主要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其中汽车顶棚内饰板尤为常用,因此可知现在的汽车顶棚内饰板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0003]
问题一:有些车型开设的天窗口,在当车内人员进行休息时,现在的汽车顶棚内饰板,并不能对太阳光进行有效的遮挡。
[0004]
问题二:现在的汽车顶棚内饰板,在进行安装时,操作繁琐,不能够快速进行安装,浪费大量的时间,因此亟需一种汽车顶棚内饰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顶棚内饰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天窗口不能进行遮挡和内饰板安装不够便捷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汽车顶棚内饰板,包括内饰板主体和天窗口主体,所述内饰板主体内部开设有天窗口主体,所述内饰板主体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腔室、第一弹簧、承载板、挡板、滑槽、滑块、弹性块、凹槽、调节杆、竖槽、拉板、第二弹簧、固定把手、软垫、固定板、第二腔室、第三弹簧、压板和防滑垫,所述内饰板主体内部开设有第一腔室,且内饰板主体内部设置有挡板,所述内饰板主体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左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滑槽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滑块内部贯穿有调节杆。
[0008]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左侧插设于凹槽内部,所述内饰板主体内部开设有竖槽,所述调节杆右侧设置有拉板,且拉板左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腔室内壁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内部开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内壁设置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底端设置有压板。
[0009]
优选的,所述内饰板主体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螺杆、第三腔室、第四弹簧、固定杆、固定块、铰接杆和支撑杆,所述内饰板主体底端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内饰板主体内部开设有第三腔室,且内饰板主体外壁设置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远离内饰板主体外壁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右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右侧通过转轴连接有铰接杆,且铰接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支撑杆。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内壁设置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顶端设置有承载板。
[0011]
优选的,所述滑槽内壁设置有弹性块,且弹性块顶端贴合有滑块。
[0012]
优选的,所述拉板右侧设置有固定把手,且固定把手外壁胶粘有软垫。
[0013]
优选的,所述压板底端设置有防滑垫,且防滑垫为橡胶材质。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
1、该汽车顶棚内饰板设置有调节装置第一腔室、第一弹簧、承载板、挡板、滑槽、滑块、弹性块、凹槽、调节杆、竖槽、拉板、第二弹簧、固定把手、软垫、固定板、第二腔室、第三弹簧、压板和防滑垫,拉动软垫,令调节杆脱离凹槽的内部,再拉动固定把手,令滑块在滑槽内部进行滑动,滑块带动挡板进行移动,直至挡板的顶端贴合至防滑垫的底端,当防滑垫受到重力挤压,则会带动压板对第三弹簧进行挤压,令弹性块发生弹性形变,此时再把调节杆插入凹槽内部,解决了天窗口不能进行遮挡的问题,令人员在车内休息时候,能够有效的对于太阳光进行遮挡,保证了车内人员的休息质量,减少了疲劳驾驶产生的事故发生。
[0016]
2、该汽车顶棚内饰板设置有固定装置支撑板、螺杆、第三腔室、第四弹簧、固定杆、固定块、铰接杆和支撑杆,拉动固定杆,通过第四弹簧的弹性性质,发生形变,令固定块推动向右铰接杆,使铰接杆对支撑杆进行向上推动,使支撑杆进入车顶的槽内部,使内饰板主体顶部稳定后,再拧动螺杆,使螺杆穿过支撑板内部,进入车顶的槽内,解决了内饰板安装不够便捷的问题,能够快速的对于内饰板进行安装或者拆卸,提高了内饰板安装时的效率,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在对于后期维修方面也是极为便捷。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剖面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装置仰视局部剖面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正视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左侧视剖面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装置仰视局部剖面示意图。
[0023]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
图中:1、内饰板主体;2、天窗口主体;311、第一腔室;312、第一弹簧;313、承载板;314、挡板;315、滑槽;316、滑块;317、弹性块;318、凹槽;319、调节杆;320、竖槽;321、拉板;322、第二弹簧;323、固定把手;324、软垫;325、固定板;326、第二腔室;327、第三弹簧;328、压板;329、防滑垫;411、支撑板;412、螺杆;413、第三腔室;414、第四弹簧;415、固定杆;416、固定块;417、铰接杆;418、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汽车顶棚内饰板,包括内饰板主体1和天窗口主体2,内饰板主体1内部开设有天窗口主体2,内饰板主体1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腔室311、第一弹簧312、承载板313、挡板314、滑槽315、滑块316、弹性块317、凹槽318、调节杆319、竖槽320、拉板321、第二弹簧322、固定把手323、软垫324、固
定板325、第二腔室326、第三弹簧327、压板328和防滑垫329,内饰板主体1内部开设有第一腔室311,且内饰板主体1内部设置有挡板314,第一腔室311内壁设置有第一弹簧312,且第一弹簧312顶端设置有承载板313,对于挡板314起到一个减缓滑动力度的作用,内饰板主体1内部开设有滑槽315,且滑槽315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16,滑槽315内壁设置有弹性块317,且弹性块317顶端贴合有滑块316,减少滑块316的磨损,增长使用时间。
[0027]
所述滑块316左侧设置有挡板314,滑槽315内部开设有凹槽318,滑块316内部贯穿有调节杆319,且调节杆319左侧插设于凹槽318内部,内饰板主体1内部开设有竖槽320,调节杆319右侧设置有拉板321,且拉板321左侧设置有第二弹簧322,拉板321右侧设置有固定把手323,且固定把手323外壁胶粘有软垫324,方便操作者进行使用,第一腔室311内壁设置有固定板325,且固定板325内部开设有第二腔室326,第二腔室326内壁设置有第三弹簧327,且第三弹簧327底端设置有压板328,压板328底端设置有防滑垫329,且防滑垫329为橡胶材质,增大摩擦力,使防滑垫329与挡板314贴合的更为紧密。
[0028]
所述内饰板主体1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411、螺杆412、第三腔室413、第四弹簧414、固定杆415、固定块416、铰接杆417和支撑杆418,内饰板主体1底端设置有支撑板411,且支撑板411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412,内饰板主体1内部开设有第三腔室413,且内饰板主体1外壁设置有第四弹簧414,第四弹簧414远离内饰板主体1外壁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杆415,且固定杆415右侧设置有固定块416,固定块416右侧通过转轴连接有铰接杆417,且铰接杆417远离固定块416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支撑杆418。
[0029]
工作原理:需要对天窗口进行遮挡时,先拉动软垫324,令调节杆319脱离凹槽318的内部,再拉动固定把手323,令滑块316在滑槽315内部进行滑动,滑块316带动挡板314进行移动,直至挡板314的顶端贴合至防滑垫329的底端,当防滑垫329受到重力挤压,则会带动压板328对第三弹簧327进行挤压,令弹性块317发生弹性形变,此时再把调节杆319插入凹槽318内部,则可完成固定,且对天窗口完成遮挡。
[0030]
需要对内饰板主体1进行快速安装时,先拉动固定杆415,通过第四弹簧414的弹性性质,发生形变,令固定块416推动向右铰接杆417,使铰接杆417对支撑杆418进行向上推动,使支撑杆418进入车顶的槽内部,使内饰板主体1顶部稳定后,再拧动螺杆412,使螺杆412穿过支撑板411内部,进入车顶的槽内,完成固定。
[003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