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强的新能源充电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7466发布日期:2021-05-11 14:45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性强的新能源充电设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充电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性强的新能源充电设施。



背景技术: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新能源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而现有的新能源充电设施充电缆线多裸露在外,在高温或是雨水天气很有可能造成充电缆线的损坏,而能收卷缆线的设施在收卷时较为麻烦,还有可能造成缆线收线时的乱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安全性强的新能源充电设施,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强的新能源充电设施,具备方便收置充电缆等优点,解决了上述充电缆暴露在外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强的新能源充电设施,包括设施本体,所述设施本体的顶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挡雨外板,所述挡雨外板的底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流板,所述设施本体的一侧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二次防护装置。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发条盘,所述发条盘的外表面绕接有充电缆,所述充电缆的一端与设施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充电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头,所述发条盘的中部卡接有卡接柱,所述卡接柱远离设施本体的一端贯穿壳体的侧面壁并延伸至壳体的外侧,所述卡接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锁紧机构。

所述二次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套,所述防护套靠近设施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设施本体靠近防护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圈。

优选的,所述卡接柱为十字型卡接结构,且所述发条盘的中部开设有与卡接柱相适配的卡接槽。

卡接柱用于对发条盘进行限位,卡接柱能够进行水平方向上的平移,以此对卡接柱对发条盘的限位与否进行调整,同时锁紧机构的设置用于对卡接柱进行限位,以此保持住卡接柱的卡接状态。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防护套与壳体螺纹连接。

防护套用于对壳体进行二次保护,同时防护套的内侧也设置有与壳体外表面螺纹相匹配的螺纹,以此实现二者的螺纹连接关系,从而方便了对防护套的拆装。

优选的,所述充电头设置于壳体的外侧,且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相适配的放置槽。

放置槽用于放置充电头,同时放置槽的两侧设置有凹槽,方便使用时对充电头进行拉取。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为倾斜弧板,且所述导流板在水平方向上位于二次防护装置的外侧。

导流板用于挡雨外板遮挡的雨水进行导流,以此减少落至防护机构处的雨水量。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的位置与限位圈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防护套为圆柱形结构。

密封圈与限位圈用于保证防护机构与二次防护装置之间连接的密封性,从而增强了防护机构与二次防护装置之间的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强的新能源充电设施,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安全性强的新能源充电设施,通过设置防护机构以及防护机构内部的结构,使得能够很方便的对充电头进行拉出和收置,具备方便收置充电缆等优点,解决了上述充电缆暴露在外的问题。

2、该安全性强的新能源充电设施,通过设置二次防护装置以及二次防护装置内侧的结构,增加了对充电设施的保护性,进而增加了整个充电设施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条盘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接柱结构侧视图。

其中:1、设施本体;2、挡雨外板;3、导流板;4、防护机构;5、二次防护装置;41、壳体;42、发条盘;43、充电缆;44、充电头;45、卡接柱;46、锁紧机构;51、防护套;52、密封圈;53、限位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一种安全性强的新能源充电设施,包括设施本体1,设施本体1的顶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挡雨外板2,挡雨外板2的底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流板3,设施本体1的一侧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护机构4,防护机构4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二次防护装置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施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相配套的基本结构,以此保证设施本体1的基本充电功能,挡雨外板2是可以在设施本体1的外侧活动的,以此对挡雨的范围进行调整,同时挡雨外板2与设施本体1接触处设置有相应的密封结构,以此保证其密封性,且挡雨外板2处还设置有相应的固定机构,以此对挡雨外板2进行固定,上述基本结构与固定机构均为现有技术,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

防护机构4包括壳体41,壳体4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发条盘42,发条盘42的外表面绕接有充电缆43,充电缆43的一端与设施本体1固定连接,充电缆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头44,发条盘42的中部卡接有卡接柱45,卡接柱45远离设施本体1的一端贯穿壳体41的侧面壁并延伸至壳体41的外侧,卡接柱45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锁紧机构4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充电缆43靠近设施本体1的一侧是与发条盘42固定连接的,且这一侧是与发条盘42同轴的,以此避免发条盘42旋转时出现充电缆43一侧自转导致乱线情况的发生。

二次防护装置5包括防护套51,防护套51靠近设施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圈52,设施本体1靠近防护套5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圈53。

具体的,卡接柱45为十字型卡接结构,且发条盘42的中部开设有与卡接柱45相适配的卡接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柱45用于对发条盘42进行限位,卡接柱45能够进行水平方向上的平移,以此对卡接柱45对发条盘42的限位与否进行调整,同时锁紧机构46的设置用于对卡接柱45进行限位,以此保持住卡接柱45的卡接状态。

具体的,壳体41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防护套51与壳体41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套51用于对壳体41进行二次保护,同时防护套51的内侧也设置有与壳体41外表面螺纹相匹配的螺纹,以此实现二者的螺纹连接关系,从而方便了对防护套51的拆装。

具体的,充电头44设置于壳体41的外侧,且壳体41的外侧设置有相适配的放置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放置槽用于放置充电头44,同时放置槽的两侧设置有凹槽,方便使用时对充电头44进行拉取。

具体的,导流板3为倾斜弧板,且导流板3在水平方向上位于二次防护装置5的外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板3用于挡雨外板2遮挡的雨水进行导流,以此减少落至防护机构4处的雨水量。

具体的,密封圈52的位置与限位圈53的位置相对应,且防护套51为圆柱形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52与限位圈53用于保证防护机构4与二次防护装置5之间连接的密封性,从而增强了防护机构4与二次防护装置5之间的安全性。

在使用时,使用者拧开防护套51,而后向外拉动卡接柱45,解除卡接柱45对发条盘42的限位,而后拉动充电头44至合适位置,恢复卡接柱45对发条盘42的限位,同时通过锁紧机构46对卡接柱45进行锁紧,即可进行充电,充电完毕后,解除卡接柱45对发条盘42的限位,在发条盘42积攒的能量释放,充电头44随之复位,此时即可恢复二次防护装置5与防护机构4的接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