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用前方飞物和撞击自动化防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064804发布日期:2021-05-14 15:09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车用前方飞物和撞击自动化防护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车用设备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车用前方飞物和撞击自动化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在车辆快速行驶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前方车辆的物品碰落、货车货物掉落、以及车辆本身发生撞击等情况,由于车辆行驶时具有一定惯性,因此物品在掉落至车外时仍会向前飞出一小段距离,一般不会产生较大危险。但是,当遇到货车上高处的物品掉落时,即使在后车处于正常的行驶车距及速度,其速度仍是大于物品惯性向前的速度,导致后车的车头及前挡玻璃有可能与物品直接撞击,发生几率较小,可一旦发生,就足以能够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尤其是在高速路行驶时,当遇到此类突发情况,更加难以保证行车的安全性。
3.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状况,本发明申请人做了大量反复而有益的探索,最终产品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车用前方飞物和撞击自动化防护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遇到前挡玻璃受到撞击穿透无法有效防护而导致的行车安全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车用前方飞物和撞击自动化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两组基座安装结构及设于基座安装结构的电伸缩杆和伸缩导向结构固定于车体;s2:启动电源开关进入防护准备状态;由第一接近开关形成第一检测范围,第二接近开关形成第二检测范围,第一检测范围位于第二检测范围的前方;s3:由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分别依据其对应形成的检测范围检测是否有物体经过,同时根据物体经过第一检测范围和第二检测范围的先后顺序经控制模块判断物体相对车体的行进方向;s4:由控制模块即时经继电器模块控制电伸缩杆自动启动,并由电伸缩杆依次带动伸缩导向结构及防护百叶板结构形成罩体结构;s5:在出现物体触击弧形罩体结构时,在弧形罩体结构的力传导作用下,物体的冲击力分别传导至罩体结构上下两端的位置并减震;s6: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在预定时长内没有检测到物体继续出现时,由控制模块控制电伸缩杆回缩至初始位置。
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包括:
根据不同车型为基座安装结构选择安装对应的强固胶粘板,并通过两个选择后强固胶粘板的自适应胶粘弧面分别与车体的弧形前盖两侧相胶装固接,以将两组基座安装结构及设于基座安装结构的电伸缩杆和伸缩导向结构固定于车体的弧形前盖两侧。
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的具体过程包括:在车体的行进过程中,启动电源开关进入防护准备状态。
8.此时第一接近开关形成一个最大距车头前端10米的第一检测范围,第二接近开关形成一个最大位于车头前端的第二检测范围。
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的具体过程包括:第一接近开关形成的第一检测范围在先检测到物体的所处位置在车体的前侧时,由第一接近开关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经继电器模块控制驾驶操作区的警示灯亮起,则向驾驶人员预警有物体与车体接近,由驾驶人员观察并手动操作远离物体;第二接近开关形成的第二检测范围在后检测到物体的所处位置时,此时物体已相对车体到达车头的前端,由第二接近开关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物体经过第一检测范围和第二检测范围的先后顺序判断物体相对于车体的行进方向为自车体外部朝向车体的前挡玻璃。
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的具体过程还包括:控制模块根据物体经过第一检测范围和第二检测范围的先后顺序判断物体相对于车体的行进方向为车体的前挡玻璃撞向物体。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的具体过程包括:在电伸缩杆启动伸展时,借助导向滑槽与导向椭圆滑块之间的弯曲滑动配合作用,使电伸缩杆的延伸自由端经减震传动弹簧在其弹力范围内带动若干个递进导向板分别朝向远离基础导向板的方向弯曲伸展,同时电伸缩杆以转轴座为中心轴逐步自适应调整旋转角度,直至若干个递进导向板与基础导向板之间伸展完全,此时电伸缩杆受到转角限位块的限位作用后停止转动,避免因受自身重力作用而自动向下旋转的电伸缩杆继续拉动减震传动弹簧导致其丧失既定功能;同时在递进导向板与基础导向板、以及相邻两个递进导向板之间展开时,位于其中一个递进导向板的绳体定位块逐步远离另一个递进导向板或基础导向板的绳体定位块,此时调节传动弹性绳在相邻两个绳体定位块的拉动作用下弹性张开,并带动若干个推动限位块依次逐步展开,展开后的推动限位块分别一一对应触压调节滑块使若干个调节滑块均匀滑动位移展开,进而若干个防护百叶板结构随着若干个调节滑块位移而均匀展开形成具有防护性及透光性的弧形罩体结构。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的具体过程包括:电伸缩杆的延伸自由端在转角限位块的限位作用下形成相对固定的状态,因此在罩体结构的上端受力时,减震传动弹簧能够在延伸自由端的定位作用下进行压缩,同时将所受冲量转化为动量的变化以延长力作用的时间,进而实现对罩体结构上端的减震功能。
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的具体过程还包括:在罩体结构的下端受力时,位于定位滑槽内的减震定位弹簧能够在定位滑槽内受力压缩,并将所受冲量转化为动量的变化,以此通过减震定位弹簧实现对罩体结构下端的减震功能,从而在物体触击罩体结构能够经减震后降低二次伤害。
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的具体过程包括:使电伸缩杆开始收缩并经减震传动弹簧带动伸缩导向结构中的若干个递进导向板依次弯曲收缩,与此同时若干个递进导向板在其弯曲收缩作用下经减震传动弹簧逐步拉动电伸缩杆以转轴座为中心轴回转,直至若干个递进导向板均处于与基础导向板相平齐的状态,此时电伸缩杆为完全收缩状态并回转至初始位置。
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的具体过程还包括:在递进导向板与基础导向板、或相邻两个递进导向板进行弯曲收缩时,位于其中一个递进导向板的绳体定位块逐步靠近另一个递进导向板或基础导向板的绳体定位块,直至相邻两个绳体定位块最终达到平齐,此时调节传动弹性绳逐步弹性回缩至最短状态,在调节传动弹性绳的拉拽作用下其对应的若干个推动限位块逐步聚拢,并进一步使得若干个调节滑块逐步聚拢,最终使得若干个防护百叶板结构回至叠合状态,以防备行程中后续可能出现的危急情况使用。
16.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该方法能够通过强固胶粘板将基座安装结构固定于车体的车头部分,在由控制模块控制的接近感应模块检测到车头及其前方有物体由远及近逐步靠近时,控制电伸缩杆与伸缩导向结构自动相互作用将防护百叶板结构展开形成一个弧形且具有减震效果的罩体结构,利用防护间距调节结构使防护百叶板结构形成的透光性不会丧失行进视野,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前方物体砸向、撞击甚至穿透前挡玻璃的可能性,提升了行车安全性,而且在物体受到罩体结构减震阻挡后还可以有效降低其可能带来的二次伤害;此外也可以将防护百叶板结构随着电伸缩杆与伸缩导向结构之间相互作用而方便的叠合,以此减少占用空间并进入备用状态,有效提升了系统的功能实用性。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行车用前方飞物和撞击自动化防护系统的工作状态轴测结构示意图之一。
1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行车用前方飞物和撞击自动化防护系统的工作状态轴测结构示意图之二。
2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行车用前方飞物和撞击自动化防护系统在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行车用前方飞物和撞击自动化防护系统中基础导向板与定位放置块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行车用前方飞物和撞击自动化防护系统中导向椭圆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行车用前方飞物和撞击自动化防护系统中相邻的递进
导向板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行车用前方飞物和撞击自动化防护系统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行车用前方飞物和撞击自动化防护系统的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26.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行车用前方飞物和撞击自动化防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基座安装结构1、基座板11、定位放置块12、定位滑槽121、转轴座13、转角限位块14;强固胶粘板2、自适应胶粘弧面21;电伸缩杆3;伸缩导向结构4、基础导向板41、减震定位滑块411、递进导向板42、导向滑槽421、调节滑槽422、导向椭圆滑块43、减震定位弹簧44;防护百叶板结构5; 减震传动弹簧6;防护间距调节结构7、调节滑块71、绳体定位块72、调节传动弹性绳73、推动限位块74;控制模块8、电源模块81、电源开关82、接近感应模块83、第一接近开关831、第二接近开关832、继电器模块84;车体9、车头91;第一检测范围a、第二检测范围b。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本说明书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3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

8所示的行车用前方飞物和撞击自动化防护系统,包括基座安装结构1、强固胶粘板2、电伸缩杆3、伸缩导向结构4、防护百叶板结构5、减震传动弹簧6、防护间距调节结构7和控制模块8;用以通过强固胶粘板2将其固定于车体9的车头91部分,在由控制模块8控制的接近感应模块83检测到车头91及其前方有物体由远及近逐步靠近时,控制电伸缩杆3与伸缩导向结构4自动相互作用将防护百叶板结构5展开形成一个弧形且具有减震效果的罩体结构,利用防护间距调节结构7使防护百叶板结构5形成的透光性不会丧失行进视野,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前方物体砸向、撞击甚至穿透前挡玻璃的可能性,提升了行车安全性,而且在物体受到罩体结构减震阻挡后还可以有效降低其可能带来的二次伤害;此外,也可以将防护百叶板结构5随着电伸缩杆3与伸缩导向结构4之间相互
作用而方便的叠合,以此减少占用空间放置备用,提升了系统的功能实用性。具体设置如下: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基座安装结构1包括基座板11以及分别固接设于所述基座板11顶端面的定位放置块12、转轴座13和转角限位块14;所述定位放置块12、所述转轴座13和所述转角限位块14呈直线依次排列;其中,所述定位放置块12用于安装伸缩导向结构4;所述转轴座13用于旋转安装电伸缩杆3;所述转角限位块14用于限制所述电伸缩杆3的旋转角度。
31.在所述基座板11的底端面可拆式固接设有一块强固胶粘板2,所述强固胶粘板2在背离所述基座板11的一侧端面形成一个自适应胶粘弧面21,用以通过自适应胶粘弧面21与既定车体9的弧形前盖匹配胶装固接,并且具有不同弧度自适应胶粘弧面21的强固胶粘板2可根据不同车型更换,提升结构的适配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可拆式固接可选择但不限于卡接、螺栓固接。
32.具体的是,所述电伸缩杆3为多级电伸缩杆3,且所述多级电伸缩杆3分别具有一个基础固定端和一个延伸自由端,所述基础固定端与所述转轴座13之间相转动配合,用以使电伸缩杆3能够以转轴座13为基础中心轴转动。
33.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6,所述伸缩导向结构4包括一个基础导向板41和若干个递进导向板42;所述基础导向板41和所述递进导向板42均为弯曲平面板,且所述基础导向板41和所述递进导向板42的一侧端面均固接设有一个导向椭圆滑块43;所述递进导向板42在背离所述导向椭圆滑块43的另一侧端面均开设有导向滑槽421,所述导向椭圆滑块43与所述导向滑槽421之间能够滑动配合;相邻两个所述递进导向板42的所述导向椭圆滑块43和所述导向滑槽421之间依次滑动配合,所述基础导向板41的所述导向椭圆滑块43与一个所述递进导向板42的所述导向滑槽421滑动配合,用以使基础导向板41以及若干个递进导向板42之间能够在导向椭圆滑块43与导向滑槽421的滑动配合作用下呈曲线依次展开或收合,进而保证了以递进导向板42为基础的弧形罩体结构可以有效地展开或叠合,提升了结构的功能可行性。
34.优选地,如图4至图5所示,所述导向椭圆滑块43为椭圆状滑块,且所述椭圆状的短轴长度与所述导向滑槽421的任意位置槽宽均相等,用以在能够保证导向椭圆滑块43和导向滑槽421之间相互滑动的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导向椭圆滑块43在导向滑槽421内发生转动,进而保证基础导向板41以及若干个递进导向板42展开或收合时的结构稳定性。
35.所述多级电伸缩杆3的延伸自由端与远离所述基础导向板41的所述递进导向板42一端通过所述减震传动弹簧6传动相连,用以通过多级电伸缩杆3的伸展作用经减震传动弹簧6在其弹力范围内带动递进导向板42朝向远离基础导向板41的方向弯曲伸展,此时多级电伸缩杆3能够以转轴座13为中心轴自适应调整旋转角度,以此有效保证了结构的功能可行性。
36.所述转角限位块14具有一个限位倾斜面,所述限位倾斜面与所述电伸缩杆3相对应且位于所述电伸缩杆3的旋转路径;用以通过所述限位倾斜面在所述电伸缩杆3带动所述伸缩导向结构4展开至最大时,限制所述电伸缩杆3的旋转角度,此时电伸缩杆3的延伸自由端为相对固定状态;在所述伸缩导向结构4展开至最大并产生承重时,减震传动弹簧6能够在延伸自由端的限位作用下进行压缩,同时将所受冲量转化为动量的变化以延长力作用的
时间,进而实现对伸缩导向结构4一端的减震功能。
37.更为优选的是,所述定位放置块12的内部开设有一条定位滑槽121,所述定位滑槽121的槽口位于所述定位放置块12的顶端面。在所述基础导向板41的底端固接设有一个减震定位滑块411,所述减震定位滑块411滑动设于所述定位滑槽121内,且所述减震定位滑块411在背离所述车体9前方的一侧端与所述定位滑槽12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减震定位弹簧44,用以通过减震定位弹簧44实现对伸缩导向结构4另一端的减震功能,以此保证在物体受到罩体结构阻挡后可以使作用力传导至伸缩导向结构4通过减震有效降低二次伤害。
38.请继续参考图1、图2以及图7,所述伸缩导向结构4设有两组,且两组所述伸缩导向结构4分别一一对应固定设于所述车体9的弧形前盖两侧;所述防护百叶板结构5设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防护百叶板结构5均匀间隔设于两组所述伸缩导向结构4之间,用以借助伸缩导向结构4的弯曲延伸及减震作用使若干个所述防护百叶板结构5能够形成一个受力减震的弧形罩体结构。所述防护百叶板结构5的材质可选择但不限于钢板、pps塑料。
39.所述防护间距调节结构7设于所述递进导向板42,用于使各个所述防护百叶板结构5之间在展开时能够保持预定间距,并且可以有效地叠合。
40.具体的是,请参考图3和图5,所述递进导向板42在对应所述防护百叶板结构5的安装位置还分别开设有一条调节滑槽422。所述防护间距调节结构7包括调节滑块71、绳体定位块72、调节传动弹性绳73以及推动限位块74;每条所述调节滑槽422内分别滑动设有若干个所述调节滑块71,若干个所述防护百叶板结构5分别与若干个所述调节滑块71之间一一对应固接;每个所述递进导向板42的一侧端在对应所述调节滑槽422的位置分别固接设有一个所述绳体定位块72;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递进导向板42的所述绳体定位块72之间均固接相连设有一条所述调节传动弹性绳73,每条所述调节传动弹性绳73均与一条所述调节滑槽422内的若干个所述调节滑块71相滑动配合;在所述调节传动弹性绳73还固接设有若干个推动限位块74,若干个所述推动限位块74均匀设置且分别与若干个所述调节滑块71之间一一对应,相一一对应的所述推动限位块74位于所述调节滑块71靠近所述基础导向板41的一侧端;用以在递进导向板42与基础导向板41、以及相邻两个递进导向板42之间展开时,位于其中一个递进导向板42的绳体定位块72会逐步远离另一个递进导向板42或基础导向板41的绳体定位块72,此时调节传动弹性绳73及其带动的推动限位块74逐步展开,展开后的推动限位块74分别一一对应触压调节滑块71,并通过推动使若干个调节滑块71均匀展开,进而若干个所述防护百叶板结构5均匀展开形成弧形的罩体结构;在罩体结构需要收合时,位于其中一个递进导向板42的绳体定位块72会逐步靠近另一个递进导向板42或基础导向板41的绳体定位块72,相邻两个绳体定位块72最终达到平齐,此时调节传动弹性绳73逐步回缩至最短状态,同时调节传动弹性绳73带动的推动限位块74逐步靠近,并进一步使得若干个调节滑块71逐步聚拢,最终若干个防护百叶板结构5实现叠合,以此减少了占用空间并完成备用状态。
41.如图7至图8所示,在所述车体9的弧形前盖两侧还分别固接设有接近感应模块83,所述接近感应模块83包括第一接近开关831和第二接近开关832,用于通过第一接近开关831和第二接近开关832相互配合作用以检测物体的行进位置及方向;其中,所述第一接近开关831形成一个第一检测范围a,所述第二接近开关832形成一个第二检测范围b;所述第一检测范围a较于所述第二检测范围b相对所述车体9前挡玻璃的距离更大;可选的是,所述
第一检测范围a为所述车体9的车头91位置至距所述车头91前侧10米位置,所述第二检测范围b为所述伸缩导向结构4前侧至所述车头91前侧5米位置,在物体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检测范围a和所述第二检测范围b时,所述电伸缩杆3带动所述伸缩导向结构4启动伸展,由所述防护百叶板结构5形成罩体结构。
42.在所述车体9内部还设有控制模块8和电源模块81,所述电源模块81与所述控制模块8之间通过电路相连,且在所述电源模块81与所述控制模块8之间电连接有电源开关82,所述电源开关82设于所述车体9的驾驶操作区,用于控制系统的启动或关闭。所述控制模块8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近开关831和所述第二接近开关832通过电路相连,所述控制模块8的控制输出端通过电路连接有一个继电器模块84,所述继电器模块84与所述电伸缩杆3之间通过电路相连,用以在第一接近开关831和第二接近开关832相互配合作用检测到物体的行进位置在车体9的前侧,且其行进方向为朝向前挡玻璃时,第一接近开关831和第二接近开关832依次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8,由控制模块8进一步控制继电器模块84以及电伸缩杆3自动启动;在第一接近开关831和第二接近开关832检测到预定时长内没有物体继续出现时,可控制电伸缩杆3回缩,由电伸缩杆3经减震传动弹簧6带动伸缩导向结构4中的若干个递进导向板42依次回缩至与基础导向板41相平齐,同时伸缩导向结构4也能够经减震传动弹簧6拉动电伸缩杆3,使电伸缩杆3以转轴座13为中心轴转动至初始位置,以此提升罩体结构防护的功能重复性及实用性。
43.优选地,所述继电器模块84的输出端还电连接设有一个警示灯,所述警示灯设置于所述车体9的驾驶操作区,以此为驾驶人员提供预警。
4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模块8可采用但不限于型号为stm32的微控制器、计算机(plc)装置;所述电源模块81可采用但不限于车载电源。
45.如图9所示,一种行车用前方飞物和撞击自动化防护系统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不同车型为基座安装结构1选择安装对应的强固胶粘板2,并通过两个选择后强固胶粘板2的自适应胶粘弧面21分别与车体9的弧形前盖两侧相胶装固接,以将两组基座安装结构1及设于基座安装结构1的电伸缩杆3和伸缩导向结构4固定于车体9的弧形前盖两侧。
46.s2:在车体9的行进过程中,启动电源开关82进入防护准备状态。
47.此时第一接近开关831形成一个最大距车头91前端10米的第一检测范围a,第二接近开关832形成一个最大位于车头91前端的第二检测范围b。
48.s3:由第一接近开关831和第二接近开关832分别依据其对应形成的检测范围检测是否有物体经过,同时根据物体经过第一检测范围a和第二检测范围b的先后顺序经控制模块8判断物体相对车体9的行进方向。
49.具体地,在第一接近开关831形成的第一检测范围a在先检测到物体的所处位置在车体9的前侧时,由第一接近开关831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8,控制模块8经继电器模块84控制驾驶操作区的警示灯亮起,则向驾驶人员预警有物体与车体9接近,由驾驶人员观察并手动操作远离物体。
50.在第二接近开关832形成的第二检测范围b在后检测到物体的所处位置时,此时物体已相对车体9到达车头91的前端,由第二接近开关832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8,控制
模块8根据物体经过第一检测范围a和第二检测范围b的先后顺序判断物体相对于车体9的行进方向为自车体9外部朝向车体9的前挡玻璃(包括车体9撞向物体或由物体飞向车体9两种情况)。
51.s4:由控制模块8即时经继电器模块84控制电伸缩杆3自动启动,并由电伸缩杆3依次带动伸缩导向结构4及防护百叶板结构5形成罩体结构。
52.具体地,在电伸缩杆3启动伸展时,借助导向滑槽421与导向椭圆滑块43之间的弯曲滑动配合作用,使电伸缩杆3的延伸自由端经减震传动弹簧6在其弹力范围内带动若干个递进导向板42分别朝向远离基础导向板41的方向弯曲伸展,同时电伸缩杆3以转轴座13为中心轴逐步自适应调整旋转角度,直至若干个递进导向板42与基础导向板41之间伸展完全,此时电伸缩杆3受到转角限位块14的限位作用后停止转动,避免因受自身重力作用而自动向下旋转的电伸缩杆3继续拉动减震传动弹簧6导致其丧失既定功能。
53.同时在递进导向板42与基础导向板41、以及相邻两个递进导向板42之间展开时,位于其中一个递进导向板42的绳体定位块72逐步远离另一个递进导向板42或基础导向板41的绳体定位块72,此时调节传动弹性绳73在相邻两个绳体定位块72的拉动作用下弹性张开,并带动若干个推动限位块74依次逐步展开,展开后的推动限位块74分别一一对应触压调节滑块71使若干个调节滑块71均匀滑动位移展开,进而若干个防护百叶板结构5随着若干个调节滑块71位移而均匀展开形成具有防护性及透光性的弧形罩体结构。
54.s5:在有物体触击弧形罩体结构时,在弧形罩体结构的力传导作用下,物体的冲击力分别传导至罩体结构上下两端的位置。
55.由于电伸缩杆3的延伸自由端在转角限位块14的限位作用下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状态,因此在罩体结构的上端受力时,减震传动弹簧6能够在延伸自由端的定位作用下进行压缩,同时将所受冲量转化为动量的变化以延长力作用的时间,进而实现对罩体结构上端的减震功能。
56.在罩体结构的下端受力时,位于定位滑槽121内的减震定位弹簧44能够在定位滑槽121内受力压缩,并将所受冲量转化为动量的变化,以此通过减震定位弹簧44实现对罩体结构下端的减震功能,从而在物体触击罩体结构能够经减震后降低二次伤害。
57.s6:在第一接近开关831和第二接近开关832连续20s内没有检测到物体继续出现时,由控制模块8控制电伸缩杆3回缩至初始位置。
58.具体地,使电伸缩杆3开始收缩并经减震传动弹簧6带动伸缩导向结构4中的若干个递进导向板42依次弯曲收缩,与此同时若干个递进导向板42在其弯曲收缩作用下经减震传动弹簧6逐步拉动电伸缩杆3以转轴座13为中心轴回转,直至若干个递进导向板42均处于与基础导向板41相平齐的状态,此时电伸缩杆3为完全收缩状态并回转至初始位置。
59.在递进导向板42与基础导向板41、或相邻两个递进导向板42进行弯曲收缩时,位于其中一个递进导向板42的绳体定位块72逐步靠近另一个递进导向板42或基础导向板41的绳体定位块72,直至相邻两个绳体定位块72最终达到平齐,此时调节传动弹性绳73逐步弹性回缩至最短状态,在调节传动弹性绳73的拉拽作用下其对应的若干个推动限位块74逐步聚拢,并进一步使得若干个调节滑块71逐步聚拢,最终使得若干个防护百叶板结构5回至叠合状态,以防备行程中后续可能出现的危急情况使用,即可。
60.至此,一组行车用前方飞物和撞击自动化防护系统的应用方法完成。
61.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