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轮电车线束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4998发布日期:2021-09-25 11:0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轮电车线束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胶轮电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轮电车线束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线束固定结构,一般只能针对一种型号的线束进行固定,无法固定不同型号的线束,当固定不同型号的线束需要重新设计,通用性差。而且现有的线束规定结构很多没有考虑保护线束的接哦股,造成线束紧固后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保护线束不受损伤、可以适用不同规格的线束、降低了成本、有效的降低产品交货周期的胶轮电车线束固定结构。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胶轮电车线束固定结构,包括上夹块、下夹块和紧固件,所述上夹块与下夹块通过紧固件夹紧锁定,所述上夹块与下夹块接触的面设有上半圆夹槽,下夹块与上夹块接触的面设有下半圆夹槽,所述上半圆夹槽内设有与上半圆夹槽的槽面贴合的上半圆橡胶垫,下半圆夹槽内设有与下半圆夹槽的槽面贴合的下半圆橡胶垫。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半圆橡胶垫配设多个,各上半圆橡胶垫的壁厚不同。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半圆橡胶垫配设多个,各下半圆橡胶垫的壁厚不同。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紧固件为螺栓。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栓设置两个,所述上夹块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下夹块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每个螺栓穿过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通过螺母锁紧。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栓上套有平垫圈和弹簧垫圈,所述平垫圈和弹簧垫圈设于螺母与上夹块之间,或者所述平垫圈和弹簧垫圈设于螺母与下夹块之间。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螺栓分设于所述上半圆夹槽或下半圆夹槽的两侧。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夹块远离下夹块的面上设有钣金件,所述钣金件上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螺栓的头部或者螺母与钣金件相抵。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夹块远离上夹块的面上设有钣金件,所述钣金件上对应第二通孔的位置设有第四通孔,所述螺栓的头部或者螺母与钣金件相抵。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夹块和下夹块为矩形体。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6.本实用新型的胶轮电车线束固定结构,通过上半圆橡胶垫和下半圆橡胶垫夹紧线束,一方面可以保护线束不受损伤,橡胶件与线束合理匹配,当线束有相对运动时,可以对线束固定位置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直径的线束,可以选着与线束直径匹配的上半圆橡胶垫和下半圆橡胶垫,上半圆橡胶垫和下半圆橡胶垫合成的圆的直径即为线束的直径,直径越大选着的上半圆橡胶垫的壁厚越小,这样合成的圆的直径大可以容纳直径大的线束;上半圆橡胶垫的壁厚越大,这样合成的圆的直径小可以容纳直径小的线束,从而可以适用不同规格的线束,只需要更换上半圆橡胶垫和下半圆橡胶垫,不需要更换上夹块与下夹块,降低了成本,通过不同型号的选择组合快速定型定量,有效的降低产品交货周期。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胶轮电车线束固定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胶轮电车线束固定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19.图中各标号表示:
20.1、上夹块;11、上半圆夹槽;2、下夹块;21、下半圆夹槽;31、上半圆橡胶垫;32、下半圆橡胶垫;4、螺栓;5、螺母;6、平垫圈;7、弹簧垫圈;8、钣金件。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胶轮电车线束固定结构,包括上夹块1、下夹块2和紧固件,上夹块1与下夹块2通过紧固件夹紧锁定,上夹块1与下夹块2接触的面设有上半圆夹槽11,下夹块2与上夹块1接触的面设有下半圆夹槽21,上半圆夹槽11内设有与上半圆夹槽11的槽面贴合的上半圆橡胶垫31,下半圆夹槽21内设有与下半圆夹槽21的槽面贴合的下半圆橡胶垫32。
23.使用时,松开紧固件,将上夹块1与下夹块2夹在胶轮电车线束上,上半圆橡胶垫31和下半圆橡胶垫32包在线束外,然后锁紧紧固件,使上夹块1与下夹块2夹紧,从而固定住线束,通过上半圆橡胶垫31和下半圆橡胶垫32夹紧线束,一方面可以保护线束不受损伤,橡胶件与线束合理匹配,当线束有相对运动时,可以对线束固定位置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直径的线束,可以选着与线束直径匹配的上半圆橡胶垫31和下半圆橡胶垫32,上半圆橡胶垫31和下半圆橡胶垫32合成的圆的直径即为线束的直径,直径越大选着的上半圆橡胶垫31的壁厚越小,这样合成的圆的直径大可以容纳直径大的线束,如图1所示;上半圆橡胶垫31的壁厚越大,这样合成的圆的直径小可以容纳直径小的线束,如图2所示,从而可以适用不同规格的线束,只需要更换上半圆橡胶垫31和下半圆橡胶垫32,不需要更换上夹块1与下夹块2,降低了成本,通过不同型号的选择组合快速定型定量,有效的降低产品交货周期。
24.本实施例,为了安装更换方便,在制作该固定结构时,直接配设多个上半圆橡胶垫31,每个上半圆橡胶垫31的壁厚不同,根据线束直径选着对应壁厚的上半圆橡胶垫31。同理,下半圆橡胶垫32配设多个,每个下半圆橡胶垫32的壁厚不同,根据线束直径选着对应壁厚的下半圆橡胶垫32。
25.本实施例中,紧固件为螺栓4。螺栓4设置两个,两个螺栓4分设于上半圆夹槽11或下半圆夹槽21的两侧。上夹块1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下夹块2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每个螺栓
4穿过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通过螺母5锁紧。
26.本实施例中,下夹块2远离上夹块1的面上设有钣金件8,钣金件8上对应第二通孔的位置设有第四通孔,螺栓4的头部穿过第四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通过螺母5锁紧,在螺母5的一端设置平垫圈6和弹簧垫圈7,平垫圈6在螺母5与弹簧垫圈7之间,平垫圈6可以防止对上夹块1的压伤,弹簧垫圈7防止螺母5松动。钣金件8可以保护下夹块2不会压伤。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上夹块1的是上端面上也设置钣金件8。
27.本实施例中,上夹块1和下夹块2为矩形体。
28.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胶轮电车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块(1)、下夹块(2)和紧固件,所述上夹块(1)与下夹块(2)通过紧固件夹紧锁定,所述上夹块(1)与下夹块(2)接触的面设有上半圆夹槽(11),下夹块(2)与上夹块(1)接触的面设有下半圆夹槽(21),所述上半圆夹槽(11)内设有与上半圆夹槽(11)的槽面贴合的上半圆橡胶垫(31),下半圆夹槽(21)内设有与下半圆夹槽(21)的槽面贴合的下半圆橡胶垫(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轮电车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圆橡胶垫(31)配设多个,各上半圆橡胶垫(31)的壁厚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轮电车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圆橡胶垫(32)配设多个,各下半圆橡胶垫(32)的壁厚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胶轮电车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栓(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轮电车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4)设置两个,所述上夹块(1)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下夹块(2)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每个螺栓(4)穿过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通过螺母(5)锁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轮电车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4)上套有平垫圈(6)和弹簧垫圈(7),所述平垫圈(6)和弹簧垫圈(7)设于螺母(5)与上夹块(1)之间,或者所述平垫圈(6)和弹簧垫圈(7)设于螺母(5)与下夹块(2)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轮电车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螺栓(4)分设于所述上半圆夹槽(11)或下半圆夹槽(21)的两侧。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轮电车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块(1)远离下夹块(2)的面上设有钣金件(8),所述钣金件(8)上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螺栓(4)的头部或者螺母(5)与钣金件(8)相抵。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轮电车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块(2)远离上夹块(1)的面上设有钣金件(8),所述钣金件(8)上对应第二通孔的位置设有第四通孔,所述螺栓(4)的头部或者螺母(5)与钣金件(8)相抵。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胶轮电车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块(1)和下夹块(2)均为矩形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轮电车线束固定结构,包括上夹块、下夹块和紧固件,上夹块与下夹块通过紧固件夹紧锁定,上夹块设有上半圆夹槽,下夹块设有下半圆夹槽,上半圆夹槽内设有与上半圆夹槽的槽面贴合的上半圆橡胶垫,下半圆夹槽内设有与下半圆夹槽的槽面贴合的下半圆橡胶垫。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半圆橡胶垫和下半圆橡胶垫夹紧线束,一方面可以保护线束不受损伤,当线束有相对运动时,可以对线束固定位置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直径的线束,选择与线束直径匹配的上半圆橡胶垫和下半圆橡胶垫,适用不同规格的线束,只需要更换上半圆橡胶垫和下半圆橡胶垫,不需要更换上夹块与下夹块,降低了成本,有效的降低产品交货周期。有效的降低产品交货周期。有效的降低产品交货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谭宝春 谢斌 罗煌 熊博 董其爱 李京 陈信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中车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05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