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车载视听设备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27435发布日期:2022-09-06 20:58阅读:64来源:国知局
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车载视听设备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车载视听设备和车辆。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的车载视听设备,例如车载平板电脑,通常通过采用嵌入式固定于仪表台,一些车载视听设备也具有悬浮可旋转或翻转的功能,但是,一些车载视听设备在翻转的过程中停下时,即,车载视听设备处于非起始位置和非终点位置时,当车辆发生真的或者有外力施加到车载视听设备上,车载视听设备会发生晃动。并且,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的驱动装置中会有齿轮配合结构,以驱动车载视听设备翻转,但是,为了保证齿面间形成正常的润滑油膜和防止由于齿轮工作温度升高引起热膨胀变形致使轮齿卡住,齿轮在啮合时必须有适当的齿间隙,从而导致车载视听设备在中间位置悬停时仍会有小幅度的来回晃动,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该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不仅能够使车载视听设备在任意位置悬停,而且能够抑制车载视听设备晃动,具有定位稳定等优点。
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的车载视听设备。
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载视听设备的车辆。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包括:机壳;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机壳内且设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伸出所述机壳;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于所述机壳外;阻尼组件,所述阻尼组件分别与所述固定组件和所述输出轴相连,所述输出轴通过所述阻尼组件与所述固定组件传动连接;其中,所述机壳相对所述固定组件转动时,所述阻尼组件提供阻尼力,以使所述机壳平稳转动;所述机壳相对所述固定组件静止时,所述阻尼组件提供保持所述机壳和所述固定组件相对静止的阻尼力。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不仅能够使车载视听设备在任意位置悬停,而且能够抑制车载视听设备晃动,具有定位稳定等优点。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阻尼轴套,所述阻尼轴套与所述输出轴和所述固定组件中的一个传动连接且与另一个摩擦配合。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组件设有插接腔,所述输出轴插入所述插接腔,所述阻尼轴套套设于所述输出轴的外周面且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阻尼轴套的外周面与所述插接腔的内周壁面摩擦配合。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出轴驱动所述机壳相对所述固定组件转动时,或者外力驱动所述机壳相对所述固定组件转动时,所述阻尼组件提供阻尼力,以使所述
机壳平稳转动。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阻尼组件包括:第一阻尼片,所述第一阻尼片与所述输出轴同步转动;第二阻尼片,所述第二阻尼片与所述固定组件同步转动且与所述第一阻尼片摩擦配合。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组件设有插接腔,所述输出轴插入所述插接腔,所述第一阻尼片和所述第二阻尼片设于所述插接腔内,所述第一阻尼片套设于所述输出轴且通过所述输出轴的外周面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阻尼片套设于所述输出轴且通过所述插接腔的内周壁面与所述固定组件传动连接。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阻尼片的横截面的内轮廓与所述输出轴的横截面的外轮廓构造成相互适配的非圆形;和/或,所述第二阻尼片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与所述固定组件的横截面的内轮廓构造成相互适配的非圆形。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固定组件构造有定位沿,所述输出轴的外周面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件安装于所述定位结构,所述阻尼组件在所述输出轴的轴向上被止挡于所述定位沿和所述定位件之间。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件为螺母,所述定位结构为外螺纹,所述螺母与所述外螺纹连接;或,所述定位件为卡簧,所述定位结构为卡槽,所述卡簧卡入所述卡槽。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定位沿的一侧,所述输出轴的位于所述定位沿另一侧的部分构造有止挡台,所述弹性件被压缩于所述止挡台和所述定位沿之间。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定位沿的背向所述机壳的一侧,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定位沿的朝向所述机壳的一侧。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沿位于所述固定组件的朝向所述机壳的端部。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传扭轴套,所述传扭轴套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输出轴,所述阻尼组件分别与所述输出轴和所述传扭轴套相连;固定轴,所述固定轴插入所述传扭轴套的另一端且与所述传扭轴套传动连接,所述固定轴的部分从所述传扭轴套伸出。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单元;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驱动单元传动连接和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为电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行星齿轮机构和蜗轮蜗杆机构中的至少一个。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车载视听设备,包括:视听设备壳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所述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与所述视听设备壳体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视听设备壳体绕所述输出轴转动。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车载视听设备,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不仅能够在任意位置悬停,而且具有定位稳定、晃动感低和转动便捷等优点。
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设于所述视听设备
壳体外,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视听设备壳体连接。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内置于所述视听设备壳体且所述固定组件伸出所述视听设备壳体。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视听设备壳体设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输出轴的中心轴线重合。
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载视听设备还包括: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设于所述从动轴,用于检测所述视听设备壳体的转动角度。
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车载视听设备。
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车载视听设备,车载视听设备不仅能够在任意位置悬停,而且具有定位稳定、晃动感低和转动便捷等优点。
2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3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31.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视听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车载视听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的剖视图。
36.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的传扭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37.附图标记:
38.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车载视听设备2、
39.机壳100、
40.驱动装置200、输出轴210、止挡台211、定位结构212、
41.固定组件300、插接腔310、定位沿320、传扭轴套330、固定轴340、
42.阻尼组件400、阻尼轴套410、第一阻尼片420、第二阻尼片430、
43.定位件500、弹性件600、
44.视听设备壳体700、从动轴710、角度传感器800。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
48.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
49.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包括机壳 100、驱动装置200、固定组件300和阻尼组件400。
50.驱动装置200安装于机壳100内且设有输出轴210,输出轴210伸出机壳100,固定组件300设于机壳100外,阻尼组件400分别与固定组件300和输出轴210相连,输出轴210通过阻尼组件400与固定组件300传动连接。其中,机壳100相对固定组件300 转动时,阻尼组件400提供阻尼力,以使机壳100平稳转动;机壳100相对固定组件300 静止时,阻尼组件400提供保持机壳100和固定组件300相对静止的阻尼力。
51.需要说明的是,机壳100相对固定组件300转动时的驱动力,可以为外力或者输出轴210产生的转动力,即输出轴210驱动机壳100相对固定组件300转动时或者外力驱动机壳100相对固定组件300转动时,阻尼组件400提供阻尼力,以使机壳100平稳转动。
52.驱动装置200的输出轴210转动时,阻尼组件400提供将输出轴210的动力传递至固定组件300的传递力;驱动装置200的输出轴210停止转动时,阻尼组件400提供保持机壳100和固定组件300相对位置的阻尼力。
53.其中,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用于调节车载视听设备2的位置和角度,车载视听设备2主要为能够给乘客带来视觉体验以及听觉体验的设备,例如车载视听设备2可以为车载摄像机、车载显示装置(平板)或者车载音响等。
5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通过将驱动装置200安装于机壳100内且设有输出轴210,输出轴210伸出机壳100,机壳100的体积可以设置得较小,只需能够罩设驱动装置200即可,这样,机壳100可以将驱动装置200固定且将驱动装置200与其他零部件隔离开,避免驱动装置200与其他部件发生位置干涉,便于驱动装置200的布置与固定,而且,输出轴210伸出机壳100可以将驱动装置200的动力传递出来,并通过输出轴210传递出的动力可以用于驱动车载视听设备2转动。
55.另外,固定组件300设于机壳100外,阻尼组件400分别与固定组件300和输出轴 210相连,输出轴210通过阻尼组件400与固定组件300传动连接,驱动装置200的输出轴210转动时,阻尼组件400提供将输出轴210的动力传递至固定组件300的传递力。这样,固定组件300可以与车辆固定连接,驱动装置200通过输出轴210向固定组件300 传递扭矩,由于固定组件300与车辆固定,因此该扭矩能够驱动驱动装置200相对于车辆转动,此时驱动装置200通过机壳100带动车载视听设备2相对于车辆转动,以改变车载视听设备2与车辆的相对位置。
56.例如,将固定组件300与仪表台固定连接,输出轴210转动时,机壳100可以带动车
载视听设备2左右旋转,从而使车载视听设备2转向主驾驶或者副驾驶;将固定组件300与车顶固定连接,输出轴210转动时,机壳100可以带动车载视听设备2向下翻转打开以被乘客使用,机壳100液可以带动车载视听设备2向上翻转与车顶贴合,以被收纳而增加车内空间。
57.此外,驱动装置200的输出轴210停止转动时,阻尼组件400提供保持机壳100和固定组件300相对位置的阻尼力。可以理解的是,在驱动装置200的输出轴210停止转动时,姿态调节组件1自身不驱动车载视听设备2相对于车辆改变姿态,此时驱动车载视听设备2相对于车辆改变姿态的驱动力可以为用户施加的作用力或者车辆发生震动所产生的外力。
58.例如,固定组件300与车顶固定连接时,用户推动车载视听设备2向下转动而远离车顶时,阻尼组件400可以产生与用户的推动力方向相反的阻尼力,以阻止车载视听设备2向下转动,此时用户所施加的推动力需大于阻尼力才能推动车载视听设备2向下转动,且在用户推动车载视听设备2向下转动的过程中,阻尼组件400所产生的阻尼力能够始终存在,并对车载视听设备2的转动起到缓冲作用,使车载视听设备2向下转动更加平顺;用户推动车载视听设备2向上转动而靠近车顶时,阻尼组件400可以产生与用户的推动力方向相反的阻尼力,以阻止车载视听设备2向上转动,此时用户所施加的推动力需大于阻尼力才能推动车载视听设备2向上转动,且在用户推动车载视听设备2向上转动的过程中,阻尼组件400所产生的阻尼力能够始终存在,并对车载视听设备2的转动起到缓冲作用,使车载视听设备2向上转动更加平顺。
59.固定组件300与仪表台固定连接时,用户推动车载视听设备2向左转动,阻尼组件 400可以产生与用户的推动力方向相反的阻尼力,以阻止车载视听设备2向左转动,此时用户所施加的推动力需大于阻尼力才能推动车载视听设备2向左转动,且在用户推动车载视听设备2向左转动的过程中,阻尼组件400所产生的阻尼力能够始终存在,并对车载视听设备2的转动起到缓冲作用,使车载视听设备2向左转动更加平顺;用户推动车载视听设备2向右转动时,阻尼组件400可以产生与用户的推动力方向相反的阻尼力,以阻止车载视听设备2向右转动,此时用户所施加的推动力需大于阻尼力才能推动车载视听设备2向右转动,且在用户推动车载视听设备2向右转动的过程中,阻尼组件400 所产生的阻尼力能够始终存在,并对车载视听设备2的转动起到缓冲作用,使车载视听设备2向右转动更加平顺。
60.并且,当车载视听设备2在转动到非起始位置和非终点位置(即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之间任意位置)时,阻尼组件400所产生的阻尼力可以起到固定车载视听设备2作用,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震动时,阻尼组件400所产生的阻尼力可以抵消车辆的震动力的至少一部分,当车载视听设备2有沿顺时针转动的趋势时,阻尼组件400会产生沿逆时针的阻尼力,当车载视听设备2有沿顺时针转动的趋势时,阻尼组件400会产生沿顺时针的阻尼力,阻尼组件400所产生的阻尼力能够抑制车载视听设备2晃动,从而避免了车载视听设备2的来回晃动,使车载视听设备2的定位更加稳定,用户体验更好。
61.如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不仅能够使车载视听设备2在任意位置悬停,而且能够抑制车载视听设备2晃动,具有定位稳定等优点。
6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阻尼组件400包括阻尼轴套410,阻尼轴套410与输出轴210和固定组件300中的一个传动连接且与另一个摩擦配合。
63.举例而言,阻尼轴套410可以为耐磨性较高的塑料材料制成,例如pom (polyformaldehyde,聚甲醛)制成,当阻尼轴套410与输出轴210摩擦配合时阻尼轴套410与
输出轴210之间可以产生阻尼力,当阻尼轴套410与阻尼组件400所产生的阻尼力摩擦配合时阻尼轴套410与阻尼组件400所产生的阻尼力之间可以产生阻尼力,从而大大减小车辆震动以及人手等外力对于车载视听设备2的影响,降低车载视听设备2 晃动几率。
64.具体地,阻尼轴套410可以与输出轴210传动连接且与固定组件300摩擦配合,即阻尼轴套410与输出轴210之间同步转动,且在输出轴210转动的过程中阻尼轴套410 与固定组件300之间产生阻尼力,阻尼力具有阻止输出轴210和固定组件300发生相对转动的趋势,从而通过阻尼轴套410与固定组件300之间的阻尼力固定车载视听设备2,避免车载视听设备2发生晃动。
65.进一步地,如图2-图6所示,固定组件300设有插接腔310,输出轴210插入插接腔310,阻尼轴套410套设于输出轴210的外周面且与输出轴210传动连接,阻尼轴套 410的外周面与插接腔310的内周壁面摩擦配合。
66.其中,阻尼轴套410的内周面可以设有内花键,输出轴210的外周面可以设有外花键,阻尼轴套410套设于输出轴210后内花键与外花键啮合,或者阻尼轴套410的内周面的横截面为非圆形,输出轴210的与阻尼轴套410配合的部分的外周面的横截面也为非圆形,由此,阻尼轴套410套设于输出轴210后可以与输出轴210同步转动,且在转动的过程中阻尼轴套410的外周面与固定组件300的内周面之间产生摩擦阻尼力,阻尼力具有阻止输出轴210和固定组件300发生相对转动的趋势,从而通过阻尼轴套410与固定组件300之间的阻尼力可以固定车载视听设备2,避免车载视听设备2发生晃动。
67.并且,阻尼轴套410与插接腔310的内周壁面过盈配合,这样,阻尼轴套410的外周面与插接腔310的内周壁之间贴合更加紧密,阻尼轴套410与插接腔310的内壁面之间所产生的阻尼力更大,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对车载视听设备2的固定效果更好,进一步地减小了车载视听设备2的晃动几率。
68.其中,可以通过根据需求设置阻尼轴套410与插接腔310的过盈量来调节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转动时所产生的阻尼力,例如,当车载视听设备2的重量较大时,可以将阻尼轴套410与插接腔310的过盈量设置较大,从而增大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 1的阻尼力,对车载视听设备2的固定效果更好;当车载视听设备2的重量较小时,可以将阻尼轴套410与插接腔310的过盈量设置得较小,从而适当地减小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的阻尼力,便于用户转动车载视听设备2。
69.如图5所示,阻尼轴套410的横截面的内轮廓与输出轴210的横截面的外轮廓构造成相互适配的非圆形,由此,阻尼轴套410只能够沿输出轴210的轴向移动,以便于安装或拆卸阻尼轴套410,并且可以限制阻尼轴套410相对于输出轴210在输出轴210的周向发生转动,当输出轴210转动时可以带动阻尼轴套410一同转动。
7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阻尼组件400包括第一阻尼片 420和第二阻尼片430。其中,第一阻尼片420和第二阻尼片430可以均为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且可靠性更高,当第一阻尼片420和第二阻尼片430发生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摩擦阻尼力,并且可以通过表面工艺调整第一阻尼片420的摩擦系数和第二阻尼片430的摩擦系数,从而调整第一阻尼片420和第二阻尼片430之间的阻尼力的大小。
71.具体地,第一阻尼片420与输出轴210传动连接,第二阻尼片430与固定组件300 传动连接且与第一阻尼片420摩擦配合,这样,驱动装置200驱动输出轴210转动,以改变车载
视听设备2相对于车辆的姿态时,输出轴210会向第一阻尼片420传递扭矩,第一阻尼片420通过与第二阻尼片430之间的摩檫力以向第二阻尼片430传递扭矩,第二阻尼片430向固定组件300传递扭矩,由于固定组件300与车辆固定,因此驱动装置 200在上述扭矩的驱动下通过机壳100带动车载视听设备2相对与车辆转动,从而调整车载视听设备2与车辆的相对位置;驱动装置200停止驱动输出轴210转动,车辆的震动力以及人手推拉力等外力施加于车载视听设备2,以改变车载视听设备2相对于车辆的姿态时,第一阻尼片420与第二阻尼片430之间会产生摩擦阻尼力,以阻止车载视听设备2和车辆相对转动,上述外力大于第一阻尼片420与第二阻尼片430之间的摩擦阻尼力,第一阻尼片420与第二阻尼片430之间会随之发生相对转动,此时摩擦阻尼力有使车载视听设备2保持在当前位置的趋势,使车载视听设备2转动更加平稳,从而避免车载视听设备2晃动,因此车载视听设备2的固定更加可靠。
72.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固定组件300设有插接腔310,输出轴210插入插接腔310,第一阻尼片420和第二阻尼片430设于插接腔310内,第一阻尼片420套设于输出轴210 且通过输出轴210的外周面与输出轴210传动连接,第二阻尼片430套设于输出轴210 且通过插接腔310的内周壁面与固定组件300传动连接。
73.其中,通过在固定组件300内设置插接腔310,不仅可以使第二阻尼片430与插接腔310的内壁面之间配合,方便实现固定组件300与第二阻尼片430的传动连接,而且可以为第一阻尼片420和第二阻尼片430的安装预留空间,避免其他零部件与第一阻尼片420或者第二阻尼片430发生位置干涉,且便于装配。
74.具体地,第一阻尼片420和第二阻尼片430可以沿输出轴210的轴向依次布置,第一阻尼片420的轴向一侧和第二阻尼片430的轴向一侧相接触,第一阻尼片420与输出轴210传动连接后可以跟随输出轴210同步转动,第二阻尼片430与固定组件300传动连接后可以与固定组件300在固定组件300的周向上相对位置固定,由此,第一阻尼片420和第二阻尼片430之间能够由于相对转动而摩擦产生阻尼力,从而避免车载视听设备2发生晃动。
75.如图5所示,第一阻尼片420的横截面的内轮廓与输出轴210的横截面的外轮廓构造成相互适配的非圆形,第二阻尼片430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与固定组件300的横截面的内轮廓构造成相互适配的非圆形。
76.由此,第一阻尼片420和输出轴210之间的传动连接可以通过配合面的形状来实现,第二阻尼片430和固定组件300之间的传动连接也可以通过配合面的形状来实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配合方式更加稳定,不易发生连接失效的问题,连接更加可靠。
7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 还包括定位件500。
78.固定组件300构造有定位沿320,输出轴210的外周面设有定位结构212,定位件 500安装于定位结构212,阻尼组件400在输出轴210的轴向上被止挡于定位沿320和定位件500之间。其中,定位沿320的最小直径小于阻尼组件400的最大直径。
79.这样,定位件500和定位沿320可以在输出轴210的轴向上对阻尼组件400进行限位,避免阻尼组件400沿输出轴210的轴向发生位移,连接更加稳定可靠,并且,当阻尼组件400为第一阻尼片420和第二阻尼片430时,定位件500和定位沿320可以使第一阻尼片420和第二阻尼片430贴合得更加紧密,避免第一阻尼片420和第二阻尼片430 分离,从而使第一阻尼片420和第二阻尼片430之间始终能够产生有效的阻尼力。
80.可选地,定位件500为螺母,定位结构212为外螺纹,螺母与外螺纹连接,这样,阻尼组件400可以被止挡于螺母和定位沿320之间,螺母可以有效地对阻尼组件400进行限位,而且螺母和外螺纹的螺纹连接结构更加稳定。
81.或者,如图5所示,定位件500为卡簧,定位结构212为卡槽,卡簧卡入卡槽,从而将卡簧和输出轴210的位置固定,卡簧具有弹性,卡簧可以止挡阻尼组件400的背向定位沿320的一侧,以对阻尼组件400进行定位。
8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 还包括弹性件600,其中,弹性件600可以为弹簧或者碟簧,弹性件600可以套设于输出轴210。
83.具体地,定位件500位于定位沿320的一侧,输出轴210的位于定位沿320另一侧的部分构造有止挡台211,止挡台211的外直径大于弹性件600所套设部分的输出轴210 的直径,弹性件600被压缩于止挡台211和定位沿320之间,这样,弹性件600可以产生沿输出轴210轴向的弹性力,弹性力能够具有推动定位沿320向定位件500方向移动的趋势,从而可以使定位沿320和定位件500能够夹紧阻尼组件400,进一步提高对阻尼组件400的定位效果,以使阻尼组件400能够更好地产生摩擦阻尼力。
84.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定位件500位于定位沿320的背向机壳100的一侧,弹性件600位于定位沿320的朝向机壳100的一侧。
85.可以理解的是,若弹性件600位于定位沿320的背向机壳100的一侧,定位件500 位于定位沿320的朝向机壳100的一侧,阻尼组件400位于定位沿320与定位件500之间,当阻尼组件400的装配空间较小时,需将固定组件300向远离机壳100的方向位移,以压缩弹性件600而增大阻尼组件400的装配空间,此时,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 的整体体积会变大,所需的装配空间更大,且操作需求更高。
86.反之,定位件500位于定位沿320的背向机壳100的一侧,弹性件600位于定位沿 320的朝向机壳100的一侧,当阻尼组件400的装配空间较小时,可以通过压缩弹性件 600来增大阻尼组件400的装配空间,弹性件600可以补偿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 的装配误差,且此时固定组件300会向靠近机壳100的方向移动,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的整体体积变小,易于操作。
87.可选地,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定位沿320位于固定组件300的朝向机壳100 的端部,这样,固定组件300的距离机壳100的最近的部分就是定位沿320,定位沿320 不仅可以配合定位件500对阻尼组件400进行定位固定,还可以对固定组件300自身进行限位,避免固定组件300的其他部分与机壳100或者弹性件600发生位置干涉,结构设置更加合理,而且,可以使固定组件300的结构更加简单,便于固定组件300的加工。另外,固定组件300内有更大的空间用于布置定位件500和阻尼组件400,提高了固定组件300的空间利用率。
8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固定组件300包括传扭轴套 330和固定轴340。
89.传扭轴套330的一端套设于输出轴210,阻尼组件400分别与输出轴210和传扭轴套330相连,固定轴340插入传扭轴套330的另一端且与传扭轴套330传动连接,固定轴340的部分从传扭轴套330伸出。
90.通过将固定组件300分体设置为传扭轴套330和固定轴340,在进行装配时可以先
将传扭轴套330和固定轴340分开,这样便于对阻尼组件400和定位件500的安装固定,拆装更加方便,而且固定轴340的从传扭轴套330伸出的部分更方便与车辆的仪表台或者车顶相连。
91.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固定轴340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与传扭轴套330的横截面的内轮廓构造为相互适配的非圆形,这样,固定轴340可以沿传扭轴套330的轴向插入传扭轴套330内,且固定轴340和传扭轴套330不能够在传扭轴套330的周向上发生相对转动,此时,将固定轴340与车身固定后,传扭轴套330也会被固定轴340固定在车身上而不能相对车身进行转动,当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控制车载视听设备2 转动时,输机壳100和固定组件300发生相对转动,以调整车载视听设备2的位置,阻尼组件400产生阻尼力对车载视听设备2的运动进行缓冲,避免车载视听设备2受到外力而发生猛烈晃动。
9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00包括驱动单元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分别与驱动单元传动连接和输出轴210传动连接,这样,用户可以通过按动仪表台的按钮、车载视听设备2上的触摸屏或者移动设备(手机或者遥控器等)来控制驱动单元的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车载视听设备2的自动转动,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93.进一步地,驱动单元为电机,传动组件包括行星齿轮机构和蜗轮蜗杆机构中的至少一个,即传动组件可以为行星齿轮机构,或者传动组件可以为蜗轮蜗杆机构,再或者传动组件可以为行星齿轮机构和蜗轮蜗杆机构的组合,电机可以产生驱动力并通过传动组件传递到输出轴210,从而驱动车载视听设备2翻转,传动组件能够减小传递到输出轴 210的转速且提高传递到输出轴210扭矩,以使车载视听设备2转动更为平稳。
94.下面结合附图描述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的工作过程:
95.驱动装置200启动以驱动输出轴210正向转动,输出轴210向第一阻尼片420传递正向扭矩,第一阻尼片420和第二阻尼片430之间摩擦传扭,第二阻尼片430通过传扭轴套330向固定轴340传递正向扭矩,由于固定轴340与车辆固定,驱动装置200被上述扭矩驱动相对车辆反向转动,驱动装置200通过机壳100带动车载视听设备2相对车辆反向转动,此时车载视听设备2可以逐渐向伸展状态的位置移动,变为打开状态;
96.驱动装置200启动以驱动输出轴210反向转动,输出轴210向第一阻尼片420传递反向扭矩,第一阻尼片420和第二阻尼片430之间摩擦传扭,第二阻尼片430通过传扭轴套330向固定轴340传递正向扭矩,由于固定轴340与车辆固定,驱动装置200被上述扭矩驱动相对车辆正向转动,驱动装置200通过机壳100带动车载视听设备2相对车辆正向转动,此时车载视听设备2可以逐渐向收纳状态的位置移动,变为关闭状态。
97.车载视听设备2在正向极限位置和反向极限位置时,会有硬限位限制阻止车载视听设备2继续运动,此时驱动装置200中驱动组件(电机)会有短暂的运转,使驱动装置 200内齿轮消除间隙,随后断电流,整个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锁止。
98.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视听设备2,如图1和图2所示,车载视听设备2包括视听设备壳体700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与视听设备壳体700连接,用于驱动视听设备壳体700绕输出轴210转动。
99.举例而言,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可以沿视听设备壳体7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可以邻近于视听设备壳体70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视听设备壳
体700的长度尺寸较大,便于布置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且可以节省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的占用空间。
10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视听设备2,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不仅能够在任意位置悬停,而且具有定位稳定、晃动感低和转动便捷等优点。
10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设于视听设备壳体700外,固定组件300与视听设备壳体700连接,这样,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的装配空间更大,便于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与视听设备壳体700之间的安装,而且视听设备壳体700内无需容纳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后,视听设备壳体700的体积可以变得更小,视听设备壳体700的布置也更加方便,且视听设备壳体700 的自身的重量也会变小,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控制车载视听设备2转动也更加简单省力。
102.例如,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的机壳100可以安装于仪表台,输出轴210通过固定组件300可以驱动视听设备壳体700在驾驶位置和副驾驶位置之间转动(即左右转动),从而调节车载视听设备2相对于驾驶员以及副驾乘客的角度。
10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内置于视听设备壳体700且固定组件300伸出视听设备壳体700,此时车载视听设备2在容纳时可以贴合于车辆内的顶部或者仪表台,这样车载视听设备2的集成度更高,有利于实现车载视听设备2的小型化,布置更加方便。
104.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视听设备壳体700设有从动轴710,从动轴710的中心轴线与输出轴210的中心轴线重合。其中,传扭轴套330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和从动轴710 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均为圆形。
105.具体地,从动轴710和输出轴210分设于视听设备壳体700的两端,从动轴710可以辅助车载视听设备2翻转,而且从动轴710也可以起到支撑车载视听设备2的作用,避免车载视听设备2的重力全部作用于固定组件300,防止了固定组件300受力过大而损坏。
106.可选地,如图2所示,车载视听设备2还包括角度传感器800,角度传感器800设于从动轴710,用于检测视听设备壳体700的转动角度。
107.由此,车载视听设备2在任意位置悬停时,角度传感器800可以纪录并反馈车载视听设备2的翻转角度,而且,当车载视听设备2被人为或外物冲击偏离预定的翻转位置时,角度传感器800也可以反馈实时角度位置,车辆可以根据角度传感器800的反馈信号,控制车载视听设备2回到起始收起状态或者调整车载视听设备2的角度,一方面防止车载视听设备2受力损坏,另一方面优化用户的听感和观感。
108.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载视听设备2。
10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载视听设备2,车载视听设备2能够在任意位置悬停,具有定位稳定、晃动感低和转动便捷等优点。
11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视听设备的姿态调节组件1、车载视听设备2和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11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具体实施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
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11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