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刹车锁死的自行车轮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0577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防刹车锁死的自行车轮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防刹车锁死的自行车轮圈,随着时代的进步,交通工具愈发达之下,自行车工业并未随之淘汰,反而朝交通、休闲、越野、比赛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出更为精良的产品。
而自行车于骑乘时的安全问题首重刹车系统的动作是否正确执行,一般自行车于快速行驶时刹车的优劣与否关系骑乘者的生命安全,现今刹车系统由刹车器动作刹车夹块而以强大制动力夹紧轮圈,以制止轮圈停止转动达到车轮刹车目的。当紧急刹车时,刹车夹块整面贴触于轮圈两侧磨擦面夹紧轮圈,因磨擦面受刹车夹块整面接触及强大夹紧力下,使轮圈于极短时间内停止转动,车轮因此产生类似锁死状态,此时因后车轮无法受把手控制自由偏转,而自行车仍有前进的贯性,此时如转弯,车体会因贯性产生甩尾而摔倒,致使自行车体重心偏移下必会摔倒,而使骑乘者身体受伤,尤其于斜坡路段车体会自动增加前进的车速,此时因紧张紧拉住刹车握把使前轮受紧急刹车停止转动,车体部分所受贯性力愈大,车体以前车轮为支点后车轮翅起其产生翻摔的力量更为强大,身体受伤程度愈大,而此情形相信有自行车骑乘经验者均能有相同的体验,对于上述自行车轮圈于紧急刹车时其车轮被锁死程度愈大其甩尾及翻滚情形愈为严重,因此较有经验者刹车时通常不将刹车握把一次握紧而将车轮锁死,而是将刹车握把握紧、放松重复数次以防止车轮锁死,但由于握紧、放松刹车的时间差无法缩至极短,致使刹车距离因而延长,而产生撞或者其它不可预知的危险,为此,自行车业界应急思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刹车锁死的自行车轮圈。当自行车紧急刹车时,该刹车夹块轮流夹制于夹制单元的主、副夹制区,并随刹车夹块与主、副夹制区的磨擦接触面积多寡改变下,使轮圈受刹车夹块夹制产生的夹紧力,由主夹制区至副夹制区由大渐小变化,进以使每一夹制单元完成一紧松循环,使刹车力可于极短时间内产生多数次的大小变化,形成类似点刹功能,以防止紧急刹车时车轮被刹车夹块锁死,使车轮于刹车时仍处于握把控制下,使自行车紧急刹车时能稳定安全地停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这种具有防刹车锁死的自行车轮圈,有自行车刹车器、刹车夹块、夹紧刹车作用的自行车车轮的轮圈,其特征是该轮圈两侧与刹车器的刹车夹块磨擦周面上等距或不等距设置有数个夹制单元,该夹制单元由主、副夹制区相接邻设置而成,并于每一夹制单元的主夹制区必与另一夹制单元的副夹制区相接邻,其中该主、副夹制区制设形成与刹车夹块平贴接触的平整状态,而该副夹制区由与主夹制区相接处向轮圈下内侧端方向渐次形成有预定深度的斜凹弧面状;以使副夹制区与刹车夹块接触面积渐次减少,由紧急刹车时刹车夹块施于轮圈刹车夹紧力,可于极短时间内产生多数次之大小变化,以达到防止紧急刹车时车轮被锁死,并使自行车平稳安全停止。
根据使用要求,该夹制单元的副夹制区亦可改设为由与主夹制区相接处向轮圈下内侧端方向渐次形成有预定深度的斜凸弧面状或不规则的凸凹弧面状,以使副夹制区与刹车夹块接触面积渐次减少。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刹车器操作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轮圈部分立体外观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刹车时刹车夹块与轮圈的立体动作示意图图4-A为本实用新型刹车时刹车夹块与轮圈的立体动作示意图之一图4-B为本实用新型刹车时刹车夹块与轮圈的立体动作示意图之二图5为本实用新型刹车时刹车夹块与轮圈的剖视动作示意图图5-A为本实用新型刹车时刹车夹块与轮圈的剖视动作示意图之一图5-B为本实用新型刹车时刹车夹块与轮圈的剖视动作示意图之二参见
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防刹车锁死的自行车轮圈,在该车轮的轮圈1两侧与刹车器2的刹车夹块3接触摩擦周面4上等距或不等距设置有数个夹制单元5,该夹制单元5由主、副夹制区51、52相接邻设置而成,并于每一夹制单元5的主夹制区51必与另一夹制单元5之副夹制区51相接邻,其中该主、副夹制区51、52长度略小于刹车夹块3长度,且该夹制单元5主夹制区51制设形成与刹车夹块3平贴接触的平整状,而该副夹制区52由与主夹制区51相接处向轮圈1下内侧端方向渐次形成有预定深度的斜凹弧面状(如图3、图5所示),以使副夹制区52与刹车夹块3接触面积渐次减少。
在正常速度行驶下,当刹车器2动作刹车,夹块3夹紧接触于自行车轮圈1两侧磨擦周面4时,即可将车体刹车停止,而如快速骑乘紧急刹车、刹车夹块3夹紧接触于自行车轮圈1两侧磨擦周面4时,并随轮圈1顺时针转动下,该刹车夹块3轮流依序夹制于夹制单元5之主、副夹制区51、52,当刹车夹块3大部分夹紧于主夹制区51时(如图4、图5所示),因刹车夹块3与轮圈1两侧磨擦周面4的磨擦接触面积最大(因主夹制区51成平整状),其有最大夹紧力,而轮圈1转至刹车夹块3约一半落于主夹制区51、一半落于另一夹制单元5’副夹制区52’时(如图4-A、图5-A所示),刹车夹块3与轮圈1两侧磨擦周面4磨擦接触面积降低(因付夹制区52为渐次斜弧面状),致使其夹紧力减弱,当刹车夹块3大部分夹紧于另一夹制单元5’的副夹制区52’时(如图4-B、图5-B所示),刹车夹块3与轮圈1两侧磨擦周面4的磨擦接触面积最小,其夹紧力变为最低,随刹车夹块3与主夹制区51’,另一夹制单元5’的副夹制区52’的磨擦接触面积多寡改变下,便轮圈1受刹车夹块3夹制产生的夹紧力可由主夹制区51至另一夹制单元5’的付夹制区52’由大渐小的变化,致使刹车夹块3经历每一夹制单元5完成一紧松循环,因而当自行车车速快至一定速度下而致使刹车夹块3须完全刹住轮圈1,使车轮经A停止旋转须有一段旋转距离(此刹车情形与一般轮圈作用时刹车情况相同,而旋转距离与车体停止的总刹车距离并不相等,因车轮A停止不动时车体亦因衡力向前,再经由车轮A与路面磨擦拖行一段距离后停止),此段车轮经A旋转距离举例说明如自行车车速于时速50公里/小时下每秒约行进14公尺,如圆周约2公尺的车轮A每秒约旋转7圈,假如从刹车夹块3开始作用于轮圈1到完全刹住轮圈1使车轮A停止旋转时间为0.1秒,须参考当时冲力大小而定,而冲力与车速、车体及人体总重、路形有关,即车轮A旋转0.7圈,此旋转距离为1.4公尺,如于轮圈1上设有20个夹制单元5,亦使刹车夹块3作用于轮圈1的夹紧力经历14个紧松循环,由上述的举例便可使刹车夹块3施于轮圈1刹车夹紧力可于极短时间内产生多数次的大小变化形成类似快速点刹功能,以防止紧急刹车时轮圈1被刹车夹块3锁死,由于车轮A在紧急刹车时呈未被锁死状态,此时车轮A仍处于自行车把手(未绘出),控制下自由偏转,得以使车体保持原有前进的贯性方向,进以使车体的重心保持平稳状态,以降低自行车贯性力影响,避免产生甩尾或重心不稳下翻摔现象,本实用新型转弯或下坡路段紧急刹车时,可特别显出自行车紧急刹车时的平稳安全停止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主、副夹制区51、52长度略小于刹车夹块3长度(如图5、图5-A、图5-B所示),当刹车夹块3一端贴置于主夹制区51的平整状上时,刹车夹块3另一端已进入另一夹制单元5’的主夹制区51’的平整状上,因此刹车夹块3能与轮圈1两侧磨擦周面4保持顺畅的平稳贴触。
骑乘时,当轮圈1上夹制单间单元5的副夹制区52产生积水或积泥时,由于轮圈1上的副夹制区52设为渐次斜凹弧面状,可由车速所产生离心力使积水或积泥迅速由副夹制区52所设的旋向渐次斜凹弧面状的轮圈1内侧端回旋排出,因此并不影响使用。
另一实施例,于夹制单元5的副夹制区52亦可改设为由与主夹制区51相接处向轮圈1下内侧端方向渐次形有预定深度的斜凸弧面状或不规则的凸凹弧面状,均可达到本实用新型所预达成的可使刹车夹块3施于轮圈1刹车夹紧力可于极短时间内产生多数次的大小变化形成类似快速点刹功能,以防止紧急刹车时,车轮A被刹车夹块3锁死不能自由偏转,以达自行车紧急刹车时能平稳安全停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刹车力可于极短时间内产生多数次的大小变化,形成类似点刹功能,以防止紧急刹车时车轮被刹车夹块锁死,使车轮于刹车时仍处于握把控制下,使自行车紧急刹车时能稳定安全地停止。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防刹车锁死的自行车轮圈,有自行车刹车器、刹车夹块、夹紧刹车作用的自行车车轮的轮圈,其特征在于该轮圈(1)两侧与刹车器(2)的刹车夹块(3)磨擦周面(4)上等距或不等距设置有数个夹制单元(5),该夹制单元(5)由主、副夹制区(51、52)相接邻设置而成,并于每一夹制单元(5)的主夹制区(51)必与另一夹制单元(5)的副夹制区相接邻,其中该主、副夹制区制设形成与刹车夹块(3)平贴接触的平整状态,而该副夹制区(52)由与主夹制区(51)相接处向轮圈(1)下内侧端方向渐次形成有预定深度的斜凹弧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刹车锁死的自行车轮圈,其特征在于该夹制单元的副夹制区亦可改设为由与主夹制区相接处向轮圈下内侧端方向渐次形成有预定深度的斜凸弧面状或不规则的凸凹弧面状,以使副夹制区与刹车夹块接触面积渐次减少。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防刹车锁死的自行车轮圈,该轮圈两侧与刹车器的刹车夹块摩擦周面上等距或不等距设置有数个夹制单元,该夹制单元由主、副夹制区相接邻设置而成,并于每一夹制单元的主夹制区必与另一夹制单元的副夹制区相接邻,其中该主、副夹制区制设形成与刹车夹块平贴接触的平整状态,而该副夹制区形成有预定深度的斜凹弧面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形成类似点刹功能,以防止紧急刹车时车轮被刹车夹块锁死,使自行车紧急刹车时能够稳定安全地停止。
文档编号B60B21/08GK2297329SQ9722629
公开日1998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29日
发明者李敏祥 申请人:李敏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