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设有层压玻璃插设部的聚碳酸酯壳体的车辆混合型挡风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27015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包括设有层压玻璃插设部的聚碳酸酯壳体的车辆混合型挡风玻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车辆、尤其是机动车辆的玻璃的大体领域,如挡风玻璃、后窗、或窗体。
【背景技术】
[0002]已知车辆玻璃的各种配置,尤其通过文件FR-2957556已知的全景挡风玻璃包括多个分离的且组装在由框架限定的不同窗洞上的玻璃元件,以便分别形成带层压玻璃的挡风玻璃型前窗面、小窗型侧向弯折部、和全景天窗型上弯折部。
[0003]这种挡风玻璃具有不可否认的优势,尤其带来了宽阔的视野和良好的光源,这有助于驾驶员的视觉舒适度和乘客的乐趣、以及驾驶的安全性,但这种挡风玻璃有时会有一些缺点。
[0004]首先,尽管玻璃面积较大,但存在需要支撑玻璃片的立柱和框架会限制驾驶员的视野。
[0005]另外,增加玻璃面积和相联结的框架会使车辆底盘的布置复杂化,造成额外的制造及装配操作,由此增加了所述车辆的生产时间和成本。
[0006]最后,这种玻璃可具有尤其大的重量,这是由于使用了层压玻璃片,该材料事实上是特殊的,为了满足在冲击情况下的相关安全标准。

【发明内容】

[0007]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上述缺点以及提出一种新型车辆玻璃元件,所述新型车辆玻璃元件尤其轻质且便于实施,同时带来宽阔的视野和具有很大的强度。
[0008]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造车辆玻璃元件的新型方法,所述方法的实施尤其简单、快速且节省,且能够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玻璃元件。
[0009]借助一种车辆玻璃元件来实现的本发明的目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元件包括:由透明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基础结构件,所述基础结构件配置用于形成透明壁;以及至少一个层压玻璃插设部,所述至少一个层压玻璃的插设部被固定在所述基础结构件上以便在所述透明壁的一部分表面积上与所述透明壁的厚度叠合,使得所述玻璃元件具有:与透明壁的被所述插设部覆盖的一部分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窗,以及与透明壁的不设置层压玻璃的一部分透明壁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轻质窗。
[0010]还借助一种制造用于车辆的玻璃元件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方法包括:实施基础结构件的步骤(a),在所述步骤(a)期间将透明聚合物材料、优选地为聚碳酸酯例如通过注塑成型来成型具有预定形状的透明壁,然后是分化步骤(b),在所述分化步骤(b)期间优选地借助热塑性聚氨酯的片状粘合层在所述基础结构件上固定层压玻璃插设部,所述插设部覆盖的所述基础结构件的面积严格小于所述基础结构件的总面积,以便在玻璃元件中形成:与所述插设部覆盖的透明壁的一部分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窗,以及与没有层压玻璃的透明壁的一部分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轻质窗。
[0011]有利地,本发明能够用透明材料整体、或几乎整体实施玻璃元件,这保证了在所述玻璃元件的任一点,通过任意角度穿过所述玻璃元件从车辆车厢的内部向外部看的完美可见度。
[0012]另外,通过组合密度小于玻璃的优选为有机聚合物材料实施的轻质透明的基础结构件与被证实具有对外部破坏、尤其对划伤冲击的坚固性和抵抗力的层压玻璃插设部,本发明能够得到集中了加强窗和轻质窗的混杂、或“混合”结构,所述结构总体上减轻了玻璃元件的重量同时保留了较高的总体光学和机械性能。
[0013]为此,加强窗将能够有利地对应于用具有可见度或抗冲击性能的材料制成的被最多显露的和/或最关键的许可区域,例如挡风玻璃的前板。
[0014]此外,使用有利地比矿物玻璃更容易加工的热塑性聚合物,且不管所述基础结构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怎样,均能够容易地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例如通过注射成型或加热成型来对基础结构件进行塑形。
[0015]尤其借助单一和相同的基础结构件可以无中断地实现一体件,多种玻璃表面至今是在由立柱分隔的板中实施的。
[0016]另外,如此得到的玻璃元件有利地形成一体件形式的完整的、可操纵的和可插入的车厢部件。
[0017]由此节省了制造所述玻璃元件或将其组装到车辆上的时间和装置,因此提高了生产率。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阅读以下详细说明和仅仅作为示意性而非限制性提供的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0019]图1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玻璃元件的实施变体的顶侧透视图。
[0020]图2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玻璃元件的可能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0021]图3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玻璃元件棱边的横向剖面图,示出了在聚合物底层结构上的层压玻璃插设部连结处的变体的细节。
[0022]图4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玻璃元件棱边的横向剖面图,示出了在聚合物底层结构上的层压玻璃插设部连结处的另一变体的细节。
[0023]图5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玻璃元件棱边的横向剖面图,示出了在聚合物底层结构上的层压玻璃插设部连结处的第三变体的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未示出)的玻璃元件I。
[0025]必要时所述玻璃元件有利地被用于将透明隔板形成多个窗面,所述窗面将车厢内部与车辆所处的环境分隔并可优选地形成如图1所示挡风玻璃、又或后窗。
[0026]可以理解,本发明涉及装配这种玻璃元件I的车辆,尤其涉及机动车辆。
[0027]根据本发明,所述车辆的玻璃元件I 一方面包括由透明聚合物材料实施的基础结构件2,配置所述透明聚合物材料为了形成透明壁3,以及另一方面包括至少一个玻璃夹层插设部4,所述插设部4被固定在所述基础结构件2上为了在所述透明壁3的部分面积上与所述透明壁3的厚度E3叠合,以便使所述玻璃元件I具有至少一个如在图1或图4中的混合线所示出的对应于由所述插设部4覆盖的部分透明壁的第一加强窗5,以及具有至少一个如在图4中的虚线所示出的对应于不设置层压玻璃的部分透明壁3的第二轻质窗6。
[0028]有利地,符合本发明的配置能够在车辆窗洞上的一体成型的严密的、可操纵的和可插设的相同子元件上实施多个相邻的窗4、5,必要时是大尺寸且完全透明的,这优化了由玻璃元件I带来的视野。
[0029]另外,本发明可涉及玻璃区域的区分,尤其根据其对外部破坏的显露程度,在该程度上可选择空间布局和一方面优选地对应于安全性和可见度的关键区域的加强窗5的范围,例如挡风玻璃的前板,尤其是由雨刷器擦拭的区域,以及另一方面优选地对应于被认为对于车辆乘客的安全性不太关键的区域范围,例如侧向小窗和/或高级全景天窗型的弯折窗面,所述弯折窗面可仅用聚合物材料实施。
[0030]有利地,除了主要加强玻璃元件I的关键区域,可有意义地限制所使用的层压玻璃的量和比例,以及因此使玻璃元件I整体变轻,例如相对于将要整体实施的层压玻璃等同元件减小了至少大约30%到40%的重量,且没有失去任何所述玻璃元件I的功能性的光学和机构性能。
[0031]虽然不排除同一玻璃元件I在同一底层结构2上具有多个插设部4以及因此具有由不设置层压玻璃的中间轻质窗6彼此分隔的多个加强窗5,底层结构2优选地包括单一加强窗5,优选地由单一插设部4形成,所述单一加强窗5尤其可占据挡风玻璃的前窗面。
[0032]作为指示,一个或多个加强窗5的总面积可至少等于玻璃元件I的总面积、尤其是透明壁3的面积的30^^40^^50%或60%,且可达到玻璃元件的所述可视总面积、尤其是透明壁3的其中一个或另一个连续主表面的面积的80%、90%甚至95%,所述连续主表面以正常方式延伸到所述壁的厚度。
[0033]有利地,对于玻璃元件I的其余面积,层压玻璃插设部4的范围还将保留在一个或多个区域内,在所述区域中底层结构的透明壁3超出所述插设部的边缘,一个或多个轻质窗6尤其可占据弯曲窗面,尤其占据小窗。
[0034]另外,插设部4的总面积、即根据在其厚度上的其中一个或另一个垂直主表面考虑的所述插设部的范围将优选地严格小于底层结构2的范围。
[0035]如尤其在图1和2所示的,层压玻璃插设部4将优选地通过聚合物材料的透明壁3被大部分和尤其优选地被全部覆盖,所述插设部4与所述透明壁3连结且因此有利地符合其形状。
[0036]如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的,通过将插设部4的(垂直于厚度的)全部表面靠在底层结构2的透明壁3上,所述透明壁3与所述插设部完全交迭且侧向超出,从而保证了对所述插设部4的良好支承,所述插设部4由下方的底层结构2支撑其全部范围,这尤其能够给予所述插设部简单和/或薄、尤其轻的结构。
[0037]根据优选的配置,透明聚合材料的基础结构件2形成有利地刚性和自承重壳体,所述壳体一方面在前窗面10上延伸出一体件,用于在将玻璃元件安装在车辆上时具有至少一个竖直延伸部件,且优选地形成在车辆行驶方向上的基本横向的前窗面,以及另一方面,在一个或多个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