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车辆后视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1030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内置车辆后视镜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内置车辆后视镜组件
[0001]
技术领域
[0002]此发明是关于车辆的后视镜设计。
【背景技术】
[0003]目前车辆后视镜无法涵盖行车时车辆左右的盲点,危害行车安全。为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必须做转头查看而且无法左右同时兼顾,增加行车难度,严重时会造成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单一组件取代现有左、右、及中三个独立后视镜,使驾驶人能看此单一组件而能全面撑车后状况,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
[0005]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由三片镜片组成,提供广角后视功能,包括行车盲点。中央为平面镜片,两侧为变焦凸镜。凸镜连接在中央镜组上,可自行调整其视角以适应驾驶人的坐姿及个人喜好。
[0006]【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件背面的等距正面图。
[0007]图2是发明件的等距底面图图3是发明件的物件视图
图4是发明件的物件前视图图5是发明件的物件顶视图图6是发明件的等距放大扣环图图7是发明件的侧镜等距图图8是发明件的侧镜侧视图具体实施方案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发明件背面的等距正面图。此图主要展示的是中央框架#52。中央框架由一个螺丝栓11将车辆挡风玻璃定位机构镶嵌于其上。右侧架51及左侧架53如图示2。两对扣环如图6所示。中央镜片62及变焦侧镜61和63,分别组建在框架51,52和53上。中央框架52上下边缘有突出边角用于镶嵌平面镜于其中。中央框架的左右两端制成圆弧形以便左右侧镜旋转。
[0009]如图2,中央框架背面两端配置有非连续箍槽21以镶嵌扣环31,得以使侧镜具有旋转功能。
[0010]如图2,侧镜框架51,53的背面配置有凸彀提供旋转功能。扣环进入插销位置后,提供转动功能。
[0011]如图1,中央框架装置有平面反射镜62。
[0012]侧镜51,53顶端面装配有变焦凸镜61,63,如图1示。
[0013]顶端面装配有变焦凸镜61,63配有曲径对应不同一方向及位置以减少影视的扭曲。
[0014]如图8示,变焦侧镜61,63设置在侧镜框架51,53上,配有预置角度以使目标图像饱合。
[0015]框架51,52,53可以用塑胶,合金或合金覆盖塑胶。扣环使用不锈钢制作。
[0016]紧固安装以确保摩擦力稳固定位,防止振动变位。
[0017]【附图说明】:(见说明书附图)
【主权项】
1.一个后视镜组合,包含:中央框架52配备平面反射镜62并以两对扣环31在两端将两侧侧框架51及53连接上上,成为一个组合体。
2.侧框架51及53上镶嵌有变焦凸镜61及6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镶嵌在中央框架两端上的圆弧槽及其对应的扣环可以提供45度旋转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侧镜61及63以变焦凸镜设计,以减少影像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其特征在于:中央镜62以平面反射镜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其特征在于:侧框架51及53有两对凸轴41配两对以扣环31贯穿非连续箍槽21,可提供30度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其特征在于:两对凸轴41以相反位置装置,以防脱落。
8.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其特征在于:中央平面镜62与两侧凸镜61及63间没有分隔,以保证图像完整。
9.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其特征在于:变焦凸镜61及63镶嵌在侧框51及53上以饱合两侧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其特征在于:此发明为车内配置,两侧镜61及63可拆除及安装不需要特殊工具。
【专利摘要】此发明提供行车用左右及后方广角影像功能,应用于机动车领域。由三片镜片组成包括行车盲点,中央为平面镜片,两侧为变焦凸镜。凸镜连接在中央镜组上,可调整其视角以适应驾驶人的坐姿及习惯喜好。
【IPC分类】B60R1-08
【公开号】CN104627077
【申请号】CN201310550853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孙丽娟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