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扶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65945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门扶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车门扶手结构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门扶手结构。
【背景技术】
[0003]传统的车门把手向车内支出,会占用一定车内的空间,而且功能单一一般只能放置手臂,放置其他东西容易滑落。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通一种车门扶手结构,不使用时能够放下,不会向车内支出,节省了车内空间,而且使用时顶面水平,能够放置其他用品,通过磁力结构的设计,避免汽车行驶时扶手板在容槽内时会产生晃动,产生噪音或触碰到车内乘客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门扶手结构,包括安装在车门容槽内的车门扶手,所述车门扶手包括连接端铰接在一起的支板和扶手板,所述扶手板的连接端与所述容槽顶部两个侧壁铰接,在所述容槽槽底中部设有卡槽,在所述支板的底端设有卡条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条,
在所述槽底、所述卡槽上方设置有磁力结构,在所述扶手板面向所述容槽的一面设有磁力结构,两个所述磁力结构位置对应且相互磁力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位置保证所述卡条与其配合后所述扶手板水平。
[0007]进一步地,所述卡槽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卡条横截面面积。
[0008]进一步地,在所述车门扶手外部包裹有弹性层,
所述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扶手厚度与所述弹性层厚度之和。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层长度大于所述车门扶手的长度。
[0010]本发明通一种车门扶手结构,不使用时能够放下,不会向车内支出,节省了车内空间,而且使用时顶面水平,能够放置其他用品,通过磁力结构的设计,避免汽车行驶时扶手板在容槽内时会产生晃动,产生噪音或触碰到车内乘客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车门扶手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车门扶手结构的侧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13]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车门扶手结构,包括安装在车门3容槽31内的车门3扶手,车门扶手包括连接端铰接在一起的支板I和扶手板2,扶手板2的连接端与容槽31顶部两个侧壁铰接,在容槽31槽底中部设有卡槽311,在支板I的底端设有卡条11与卡槽311配合的卡条11,
在所述槽底、所述卡槽上方设置有磁力结构32,在所述扶手板面向所述容槽的一面设有磁力结构,两个所述磁力结构位置对应且相互磁力连接。
[0014]卡槽311的位置保证卡条11与其配合后扶手板2水平。
[0015]卡槽311横截面面积大于卡条11横截面面积,以保证套上弹性层后卡条11仍然能顺利出入卡槽311。
[0016]在车门扶手外部包裹有弹性层,以防止碰伤使用者,
容槽31的深度大于等于扶手厚度与弹性层厚度之和。
[0017]弹性层长度大于车门扶手的长度,以保证车门扶手在弯折时弹性层有足够的长度与之配合。
[0018]使用时,将扶手板2弯折,卡条11放入卡槽311内。
[0019]本发明通一种车门扶手结构,不使用时能够放下,不会向车内支出,节省了车内空间,而且使用时顶面水平,能够放置其他用品,通过磁力结构的设计,避免汽车行驶时扶手板在容槽内时会产生晃动,产生噪音或触碰到车内乘客的问题。
【主权项】
1.一种车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车门容槽内的车门扶手,所述车门扶手包括连接端铰接在一起的支板和扶手板,所述扶手板的连接端与所述容槽顶部两个侧壁铰接,在所述容槽槽底中部设有卡槽,在所述支板的底端设有卡条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条, 在所述槽底、所述卡槽上方设置有磁力结构,在所述扶手板面向所述容槽的一面设有磁力结构,两个所述磁力结构位置对应且相互磁力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位置保证所述卡条与其配合后所述扶手板水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车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卡条横截面面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门扶手外部包裹有弹性层, 所述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扶手厚度与所述弹性层厚度之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车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长度大于所述车门扶手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门扶手结构,包括安装在车门容槽内的车门扶手,所述车门扶手包括连接端铰接在一起的支板和扶手板,所述扶手板的连接端与所述容槽顶部两个侧壁铰接,在所述容槽槽底中部设有卡槽,在所述支板的底端设有卡条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条。本发明通一种车门扶手结构,不使用时能够放下,不会向车内支出,节省了车内空间,而且使用时顶面水平,能够放置其他用品,通过磁力结构的设计,避免汽车行驶时扶手板在容槽内时会产生晃动,产生噪音或触碰到车内乘客的问题。
【IPC分类】B60J5-04
【公开号】CN104786785
【申请号】CN201510215005
【发明人】何拥军, 何嘉圣, 何嘉贤, 黄继东, 赖卫华
【申请人】柳州杰龙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