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铝电模块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78908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车载铝电模块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车载电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铝电模块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铝燃料电池已成为一种新兴供电装置,其采用铝电极作为负极、空气电极作为正极。将正、负电极置于电解液中构成基础电堆,其特征是自身大功率、发电时间长,成为继石油、天然气、煤炭、水能、风能、光伏、生物能源、核能等能源以外的另一能源获取形式。铝燃料电池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不会因暴露于空气中而发生腐蚀、发热、燃烧或者爆炸等危险情况的出现,其抗挤压、撞击的能力很强,适于长时间储存和运输,是一种急待开发的新能源
目.ο
[0003]而在现阶段的电动汽车行业,电动汽车主要采用锂电池作为供电电源,由于锂电池的容量限制,电动汽车要行驶较长的里程需要配备多块电池组,或者进行多次充电才能满足行驶里程的需求。采用较多的锂电池增加了汽车的成本和重量,采用多次充电的方法又会大大延长行驶的时间,为电动汽车的行驶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供电时间长、智能化程度高的车载铝电模块供电系统。
[0005]本发明车载铝电模块供电系统,其中,包括壳体、铝电模块、智能电表和电源控制器,铝电模块设置在壳体内部,智能电表、电源控制器和无线定位装置都固定在壳体顶端,铝电模块的供电端分别与锂电池组的充电端和驱动电机的电源端连接,驱动电机的电源端与锂电池组的供电端连接,电源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铝电模块的控制端和锂电池组的控制端连接,铝电模块的电量信号输出端与智能电表的检测信号端连接,智能电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网络平台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无线定位装置的定位信号接收端与卫星或者网络基站的定位信号发出端连接,无线定位装置的定位信号输出端与网络平台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0006]本发明车载铝电模块供电系统,其中所述壳体顶端还设置有无线通信装置,智能电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通信装置与网络平台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0007]本发明车载铝电模块供电系统,其中所述壳体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电动汽车上。
[0008]本发明车载铝电模块供电系统,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一导轨,第一导轨安装在壳体底端,第一导轨下方设置有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轨沿第一导向槽的端部滑动插入到第一导向槽内,第一导轨的外壁与第一导向槽的内壁紧密贴合,第一安装座沿水平方向固定在电动汽车后备箱内部。
[0009]本发明车载铝电模块供电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一导向槽的端部加设有第一锁紧件。
[0010]本发明车载铝电模块供电系统,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安装座,壳体底端的外壁上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有两个圆筒形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的顶端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一导向锥,两个第一导向锥的位置与两个第二导向槽的位置相对应,两个第一导向锥分别从两个第二导向槽的一端通孔处插入到第二导向槽内,第二安装座沿水平方向固定在电动汽车后备箱内部。
[0011]本发明车载铝电模块供电系统,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四安装座,壳体底端的两侧分别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导向孔,位于壳体下方的第四安装座顶端的两侧位置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三导向锥,第三导向锥伸入到固定板上对应的导向孔中,在壳体与第四安装座之间设置有第二锁紧件,第四安装座沿水平方向固定在电动汽车后备箱内部。
[0012]本发明车载铝电模块供电系统,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三安装座,壳体后端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有两个倒置的第二导向锥,第二导向锥顶端固定在壳体侧壁上,第二导向锥的后方设置有第三安装座,第三安装座前端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有两个圆筒形第三导向槽,两个第三导向槽的位置与两个第二导向锥的位置相对应,两个第二导向锥分别从两个第三导向槽的顶端通孔处插入到第三导向槽内,第三安装座沿竖直方向固定在电动汽车后备箱内部。
[0013]本发明车载铝电模块供电系统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采用铝电模块作为电动汽车的供电电源,利用了其大功率、发电时间长的特点,解决了现阶段电动汽车只采用锂电池组作为供电电源,供电量小,车辆行驶路程短的问题。通过电源控制器对锂电池组和铝电模块的供电方式进行控制,即可采用锂电池组供电,铝电模块为锂电池组充电的供电形式,也可锂电池组和铝电模块同时进行供电,更可只采用铝电模块进行供电,省略了锂电池组供电的中间环节,供电形式多样,既保证了电动汽车自身携带的锂电池组得到使用,又满足了电动汽车长途行驶时的供电需求。在铝电模块的外部壳体上设置有智能电表,能够对用电量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用电量数据上传网络平台,便于使用人员进行查找和记录。通过无线定位装置不仅能够对电动汽车进行实时定位,还能够检测到距离电动汽车最近的铝电模块更换点,避免了电动汽车出现无电现象的出现。在壳体的底端和后端设置有多种不同的固定装置,可将壳体与安装座进行固定,连接方式简单、便于拆装,而且既能够将壳体沿水平方向固定,又可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方式多样,满足不同的安装条件。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车载铝电模块供电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车载铝电模块供电系统的结构框图;
[0016]图2为本发明车载铝电模块供电系统中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001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一导轨和第一导向槽连接后的截面图;
[0018]图4为本发明车载铝电模块供电系统中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0019]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壳体与第二安装座分离时的主视图;
[0020]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壳体与第二安装座分离时的右视图;
[0021]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壳体与第四安装座连接结构的左视图;
[0022]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壳体与第四安装座分离时的左视图;
[0023]图9为本发明车载铝电模块供电系统中实施例四的主视图;
[0024]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壳体与第三安装座分离时的主视图;
[0025]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壳体与第三安装座分离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车载铝电模块供电系统的结构框图,包括铝电模块1、智能电表4、电源控制器9、无线通信装置5和无线定位装置6。铝电模块I的供电端分别与锂电池组2的充电端和驱动电机3的电源端连接,驱动电机3的电源端还与锂电池组2的供电端连接,电源控制器9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铝电模块I的控制端和锂电池组2的控制端连接,通过电源控制器9分别对铝电模块I和锂电池组2的供电方式进行控制。铝电模块I的电量信号输出端与智能电表4的检测信号端连接,智能电表4的检测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通信装置5与网络平台7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无线定位装置6的定位信号接收端与卫星或者网络基站的定位信号发出端连接,无线定位装置6的定位信号输出端与网络平台7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0027]实施例一:当铝电模块I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后备箱内部的底端或者其它位置时,如图2、图3所示,包括壳体11、第一安装座18和第一锁紧件14,壳体11为长方体形结构,铝电模块I设置在壳体11内部,智能电表4、电源控制器9、无线通信装置5和无线定位装置6都固定安装在壳体11顶端。在壳体11底端沿水平方向安装有第一导轨12,第一导轨12下方设置有第一安装座18,第一安装座18的顶端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3,第一导轨12沿第一导向槽13的端部滑动插入到第一导向槽13内,第一导轨12的外壁与第一导向槽13的内壁紧密贴合,通过第一导轨12和第一导向槽13使壳体11与第一安装座18固定连接,在第一导轨12和第一导向槽13的端部加设有第一锁紧件14,防止第一导轨12与第一导向槽13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在安装过程中,第一安装座18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后备箱内部的底端或者其它位置,壳体11通过第一导轨12与第一安装座18顶端的第一导向槽13配合连接,并通过第一锁紧件14对第一导轨12和第一导向槽13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在水平面上对壳体11进行固定。
[0028]实施例二:当铝电模块I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后备箱内部的底端或者其它位置时,如图4、图5、图6所示,包括壳体11和第二安装座20,壳体11为长方体形结构,铝电模块I设置在壳体11内部,智能电表4、电源控制器9、无线通信装置5和无线定位装置6都固定安装在壳体11顶端。在壳体11底端的外壁上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有两个圆筒形第二导向槽21,第二导向槽2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安装座20,第二安装座20的顶端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一导向锥22,两个第一导向锥22的同侧端部与第二安装座20顶部固定连接,两个第一导向锥22的位置与两个第二导向槽21的位置相对应,两个第一导向锥22分别从两个第二导向槽21的一端通孔处插入到第二导向槽21内,第一导向锥22的外壁与第二导向槽21的内壁紧密贴合,通过第一导向锥22和第二导向槽21使壳体11与第二安装座20固定连接。在安装过程中,第二安装座20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后备箱的内部的底端或者其它位置,壳体11通过第二导向槽21与第二安装座20顶端的第一导向锥22配合连接,从而能够在水平面上对壳体11进行固定。
[0029]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