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73416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安置在机动车的客舱内的仪表板旁或下方的气道以及相应配置的机动车。
【背景技术】
[0002]为了向机动车的客舱内输入空气,至少一个气道安置在机动车的客舱内的仪表板旁或下方。气道与机动车加热器或机动车空调的输送气体的风扇流动技术地连接,该气道用于将输入的空气分配给不同的排气装置或排气喷嘴,所述排气装置或排气喷嘴通常装在机动车的仪表板内。
[0003]输送空气的气道通常沿车辆横向(y)延伸并且通常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几何形状。
[0004]文献DE 10 2010 021 906 Al描述了一种仪表板与具有用于空气的收集室的容器的连接装置,其中,仪表板在连接着至少局部构成至少一个与收集室流体连通的气道的至少一个空气导引件的情况下与容器相连。仪表板和容器在此至少通过预设变形位置相互连接,该预设变形位置能在受到由于事故导致的力加载的情况下发生规定的变形。
[0005]预定变形位置可以通过伸缩式的连接装置实现。在此,空气导引件的下壁板区域部分容纳在空气导引件的上壁板区域内。上壁板区域和下壁板区域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当可能由事故导致的碰撞能量升高到一定水平时,则连接件失效并且上下壁板区域可以相向移动。通过连接件的相应设计(连接件的壁板强度也可以局部被削弱)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连接装置的作用力水平以及能量吸收性能。
[0006]但是,这种设置被证明在制造技术方面是困难的。最大能量吸收性能或力阀值(其中安装有连接件)的适宜的设置既与所使用的材料的机械特性也与连接件的几何公差相关。预定断裂处的机械特性还可能由于所使用的塑料材料的老化过程和收缩过程以及温度影响而导致不希望的且较难控制的变化。
[0007]通过上下壁板区域的伸缩式的连接设置预定断裂处还决定了,连接件在壁板区域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如果例如仅局部且在连接件的一个位置上出现接近连接件的载荷极限的机械载荷,则这可能导致在连接件的整个长度上产生局部完全不同的变形特性,直至导致上下壁板区域的交替侧的扭曲。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安置在机动车的客舱内的仪表板旁或下方的气道,其具有在很大程度上可重现的变形特性和碰撞特性。此外,气道的变形特性和碰撞特性应仅尽可能小地被不可避免的制造公差和/或装配公差影响。此外,气道应可以特别制造经济地且低成本地制造。
[0009]所述技术问题通过一种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解决,所述机动车具有客舱和安置在其内的仪表板以及气道,所述气道安置在所述仪表板旁或下方,并且具有能使空气流通的且由环绕的通道壁限定边界的流动横截面,其中,所述通道壁具有朝向所述仪表板的上壁段和与所述上壁段相对置的下壁段,其中,所述上壁段和下壁段通过至少一个沿车辆高度方向竖直延伸的侧壁段相互连接,所述侧壁段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位,所述弯曲部位与所述侧壁段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的假想的连线相间隔,并且其中,当受到竖直向下指向的并且大小超过预设阀值的力的作用时,所述侧壁段以由所述弯曲部位设定的方式塌缩。
[0010]就此,机动车具有客舱和安置在客舱内的仪表板以及气道,所述气道安置在所述客舱中的仪表板旁或下方。所述气道具有能够流通空气的且由环绕的通道壁限定边界的流动横截面。所述通道壁具有多个壁段。所谓的上壁段在此通常、即在气道的安装状态下朝向在气道上方延伸的仪表板。在朝向仪表板的上壁段的对面,气道的通道壁具有下壁段。气道的通道壁的上壁段和下壁段通过至少一个侧壁段相互连接。侧壁段在此竖直地沿车辆高度方向延伸,也就是说,侧壁段的延伸段具有至少一个沿车辆高度方向的竖直部段。由此,侧壁段至少局部以相对车辆高度轴线小于90°的角度延伸。
[0011]所述侧壁段具有弯曲部位,所述弯曲部位与侧壁段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的假想的连线相间隔。连线在侧壁段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直线地延伸。侧壁段的上端部与上壁段相连,同时侧壁段的下端部与通道壁的下壁段相连。
[0012]侧壁段还具有预设的变形特性和塌缩特性。由此,当受到竖直向下指向的并且大小超过预设阀值的力的作用时,侧壁段以由弯曲部位设定的方式塌缩。高于阈值的竖直的可能通过仪表板导入的力导致侧壁段以及整个通道的变形或塌缩,该阀值与弯曲部位的几何形状、侧壁段的几何形状和定向以及气道的材料特性相关,并且可以相应地变化。
[0013]由于气道尤其在受到竖直向下指向的作用力而塌缩时发生倾斜,使得在碰撞情况下有利地减小了气道对车辆高度方向上的空间需求。仪表板就此可以发生减振的和吸收碰撞的、竖直向下指向的偏移移动。
[0014]当至少一个集成在侧壁段内的弯曲部位相对于侧壁段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的假想的连线保持间隔时,侧壁段具有至少一个从侧壁段的假想的直线形的外轮廓向内或向外错移的、由此回缩或突出的弯曲部位,该弯曲部位赋予了侧壁段以及由此整个通道壁所需要的弯曲特性和变形特性。
[0015]侧壁段或整个气道的弯曲特性、变形特性或塌缩特性尤其可以仅通过弯曲部位的造型或通过弯曲部位的几何走向被控制并且有目的地被改变。就此,气道也可以与预定断裂处的设置无关地具有所需要的弯曲特性、变形特性或塌缩特性。集成在侧壁段内的弯曲部位仅通过其几何形状定义通道壁的特定的弯曲或变形,而无需考虑在可能由碰撞造成的力加载或能量吸收的情况下通道壁的可能的塌缩或断裂。
[0016]根据设计方案,弯曲部位与假想的连线的最大间距大于侧壁段的壁厚。弯曲部位区域内的壁厚可以大体等于与邻接弯曲部位的侧壁段的壁厚。也可以设想,弯曲部位区域内的壁厚与邻接在弯曲部位上的侧壁段的壁厚不同并且相应地变化。
[0017]由于弯曲部位与假想的连线的最大间距大于侧壁段的壁厚,从而弯曲部位既构造在通道壁的外侧上,也构造在通道壁的与之相对应的内侧上。弯曲部位就此可以设计为侧壁段内的向内或向外指向的材料扭曲。由此不仅可以实现侧壁段的必要时的结构薄弱处,也可以尤其实现侧壁段的确定的弯曲特性和变形特性。
[0018]根据另外的设计方案,弯曲部位相对于假想的连线向内延伸入气道的流动横截面中。以这种方式和方法,可以提供通道壁的尤其向内指向的弯曲特性和变形特性。当力自上作用在上壁段上时,向内错移的弯曲部位不仅可以作为相对于邻接的、侧边形式的侧壁段的关节发挥作用,还可以均匀地继续向内伸入气道的流动横截面内。由此,弯曲部位的向内伸入流动横截面内的设计可以在出现超过极值的机械载荷时实现气道的特别节省空间的弯曲特性和变形特性。那么特别有利的是,气道直接邻接地安置在另外的部件上,该部件消除了气道的至少一个侧壁段的向外指向的变形。
[0019]根据另外的设计方案,弯曲部位相对于假想的连线向外延伸。当气道的侧壁段与自由空间相邻,弯曲部位以及相应的侧壁段在受到载荷时可以移入该自由空间时,上述设计方案尤其是可行且有利的。
[0020]根据另外的设计方案,弯曲部位被设计为预定弯折部位。弯曲部位在本文中普遍是指侧壁段的几乎任意形式的弯曲段。在预定弯折部位的设计中,该弯曲部位的弯曲半径相对较小,使得实际上可以被称为侧壁段内的弯折。弯曲部位作为预定弯折部位的设计就此可以具有确定的折边,根据该折边是伸入流动横截面中还是向外延伸,折边可以被称为内角或外角或内边棱或外边棱。弯曲部位以具有边棱的预定弯折部位的设计赋予了侧壁段的便于定义的弯曲特性和变形特性,且尤其无需考虑可能的制造公差和材料公差。
[0021]根据另外的设计方案,弯曲部位具有上侧边和下侧边,所述上侧边和下侧边相对于假想的连线倾斜定向。各个侧边可以通过其相互对置的端部部段在弯曲或弯折部位上相互连接,同时侧边的相互背离的端部部段可以分别根据侧壁段的具体设计与侧壁段的上端部和/或下端部相重合。
[0022]在这种设计方案中,从通道壁的上壁段延伸至下壁段的整个侧壁段被用作弯曲部位。与此不同地也可以设想,与侧壁段的上下端部相间隔的弯曲部位的侧边的相互背离的端部与假想的连线相叠。在此可以设想,侧壁段大体上直线地在上壁段和下壁段的外端部之间延伸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