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火车铁轨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2289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火车铁轨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车铁轨接头,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改进的火车铁轨接头。
背景技术
火车是一种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它对于加快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经常乘坐火车的人都有深刻的记忆,即火车在运行过程中发出有节奏的轰鸣声,这是火车车轮驶过铁道上的铁轨接头时产生的撞击声。铁轨随着春夏秋冬四季天气温度的变化,产生热胀冷缩,铁轨与铁轨之间留有间隙是不可避免的。两段铁轨之间存在一定长度的间隙,车轮在经过这个个铁轨间隙时产生短暂的下降和上升过程。因为火车本身重量大,车速高,产生剧烈的撞击力,伴随产生“哐铛”、“哐铛”的撞击声和车身的上下颠覆震动。现有技术中的火车在一条条铁轨上运行产生的噪声,影响了乘车人和铁道沿线居民的休息。火车车身与铁轨之间的撞击力缩短了车轮与铁轨的使用寿命,加剧了车身的晃动,不利于提高火车运行的平稳性和提速。目前的轨道的铁轨存在的缺点从图1至图3可以清楚的看出,车轮首先接触并压缩B点由于铁轨的弹性变形进而压缩A点并且撞击A点。如图所示,使车轮与铁轨两点接触,其后果是,轨头的两个直角变为两个钝角,造成震动加剧,撞击声加大,随着两个直角变为两个钝角日益变大,必须更换铁轨。
现有技术中亦有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例如在专利号为ZL 00255693.6,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铁轨接头”实用新型专利中,其公开了一种解决方案,即在两条铁轨之间设有间隙,该间隙是一条与铁轨延伸方向成一锐角或钝角的缝隙,如图1所示,这种结构使得车轮通过缝隙时,轮缘上对地速度最小的区域总有相当一部分都压在轨道面上,因此车辆高度能够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上,不会猛然下降,从而消除冲击,减小了列车行驶噪声,提高了乘做舒适性。但该实用新型改进方案的缺点是,所有铁轨都要全部更换,工作量大,其次铁轨的两条45度的锐角,在列车的重压下不久将会变形,给日后的维护带来困难。在授权公告号为CN2338373Y,其名称为“一种火车铁轨接头结构的改进”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提出了一种火车铁轨接头结构的改进的技术方案,即在铁轨端部的长度方向上有一个半边缺口,从而使铁轨的端部形成一个伸长部分,两段铁轨的伸长部分在缺口处相互接重合,在伸长部分顶端的两端铁轨之间留有空隙。这种技术解决方案减少火车噪声和震动的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火车铁轨接头,能够显著改进现有火车在铁轨上运行产生的噪声和震动,有利于火车的提速,延长铁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拆下轨头夹板,沿两衔接的铁轨的部分A、B、C、D切下,然后对被切开的部分进行打磨,铁轨可以不必移动,这样在两个铁轨之间形成一个A、B、C、D的空缺,然后将加工好的鱼尾板把图示A、B、C、D的空缺部分补齐。本实用新型的鱼尾板补齐部分位于铁轨的外侧,其内侧原板不动。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的火车铁轨接头所具有的优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施工简单,只需对铁轨局部进行改进,其技术解决方案施工方便实用。
2.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能够改变车轮与铁轨之间接触点的受力状况,有利于减小震动,进一步提高车速。


图1至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车轮与铁轨之间的接触状况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的火车铁轨接头沿A、B、C、D切开的部分采用鱼尾板补齐后的示意图;其中1-铁轨;2-鱼尾板夹板;3-车轮;4-鱼尾板;5-鱼尾板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本实用新型所附附图介绍改进的火车铁轨接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首先沿两衔接的铁轨1拆开轨头夹板,并沿两衔接的铁轨1外侧的ABCD部分切下,其切开的纵向长度为140-145mm,然后用预制的鱼尾板4将切开的ABCD部分补齐,再用鱼尾板夹板2和鱼尾板固定螺栓5将鱼尾板4与铁轨1固定。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做出的任何改进或变更都不会超出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火车铁轨接头包括铁轨、轨头夹板,轨头夹板螺栓,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条铁轨接头外侧通过锯切而形成的缺口处嵌入鱼尾板夹板(2),采用鱼尾板夹板固定螺栓(5)将所述鱼尾板夹板(2)固定在铁轨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火车铁轨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沿铁轨的纵向长度上,所述鱼尾板比两条铁轨接头外侧通过锯切而形成的缺口短4-6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火车铁轨接头,其包括铁轨、轨头夹板,轨头夹板螺栓,其特征在于在两相邻的铁轨接头外侧通过锯切而形成的缺口处嵌入鱼尾板夹板(2),并用鱼尾板夹板固定螺栓(5)固定。本实用新型能够显著地提供火车运行的平稳性,进一步降低火车运行的噪声,延长铁轨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E01B11/28GK2730920SQ20042008503
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3日
发明者张银生 申请人:张银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