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复合型预制混凝土轨道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合型预制混凝土轨道板。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铁路无砟轨道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日本的后张法直线型预制轨道板;另一种是德国的先张法预制毛坯板,通过精密机床打磨板面后成为轨道板。在铁路曲线地段,日本的轨道板是折线安装,通过轨道板上扣件的偏移来调节约束钢轨,以达到线路转弯的目的;德国的轨道板是按照直线预制毛坯,然后通过电脑控制精密机床打磨完成曲线型轨道板。显然,日本的轨道板在曲线地段施工调节量大,并且需要添加充填式垫板来达到调节的目的,成本高;而德国的轨道板通过精密机床打磨成本更高。日本的轨道板和德国的轨道板的板下都有水泥浙青砂浆(即CA砂浆)填充层,该材料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结合物, 在施工阶段,CA砂浆靠铝粉发气膨胀,而环境温度对发气量影响很大,因此,很难控膨胀率。在使用阶段,其抗压强度、膨胀率、收缩率对温度敏感,特别是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后,列车长期振动荷载使CA砂浆掉块,碎裂,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对于德国的轨道板,由于采用板间锁扣式纵向连接,连续长度使温度应力和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都使板上应力集中,导致区段性的轨道板断裂,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无砟轨道存在的不足之处和耐久性问题,提供一种复合型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复合型预制混凝土轨道板,包括轨道板以及其上部的承轨台,所述轨道板中部设置从上到下贯穿的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孔,底部设置门型钢筋,门型钢筋嵌入与轨道板底部固定连接的自密实混凝土层,轨道板两端分别设置预埋剪力板。通过门型钢筋和自密实混凝土层的设置,形成复合结构,成为复合轨道板,相当于间接增加了结构厚度,在抵抗温度应力、桥梁挠曲力方面都强于日本板和德国板,并且,克服了 CA砂浆收缩带来的板间不平顺性和耐久性的问题。通过在轨道板两端设置预埋剪力板,施工时用剪力连接板和螺杆将各轨道板依次连接,使得板间剪力可以得到很好的传递,从而很好地解决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轨道不平顺问题,可以更好地抵御自然灾害对轨道结构的影响。所述轨道板有两种形式,一种为直线板,另一种为曲线板。在制造时,可利用高精度模型对承轨槽进行调整,从而生产出满足任何曲线半径需要的轨道板。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轨道板两侧分别设置起吊套管,承轨台上设置预埋绝缘套管。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轨道板中部设置中空框。这样的结构可以节约轨道板制造成本。[0011]所述轨道板内设置有由横向结构钢筋、纵向结构钢筋和架立钢筋组成的钢筋骨架。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门型钢筋和自密实混凝土层的设置,形成复合结构,相当于间接增加了结构厚度,增强了抵抗温度应力、桥梁挠曲力的能力和结构耐久性;通过在轨道板两端设置预埋剪力板,施工时用剪力连接板和螺杆将各轨道板依次连接,使得板间剪力可以得到很好的传递,从而很好地解决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轨道不平顺问题,可以更好地抵御自然灾害对轨道结构的影响。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主视图。图3是图I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面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层之后的复合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两端设置预埋剪力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抗剪力结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曲线轨道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内部设置中空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钢筋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为承轨台,2为轨道板,3为起吊套管,4为预埋绝缘套管,5为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孔,6为生产标志,7为门型钢筋,8为自密实混凝土层,9为预埋剪力板,10为剪力连接板,11为螺杆,12为钢轨中线,13为轨道板中线,14为中空框,15为横向结构钢筋,16为纵向结构钢筋,17为架立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实施例I :如图1、2、3、4、5所示,一种复合型预制混凝土轨道板,包括轨道板2以及其上部的承轨台1,所述轨道板2中部设置从上到下贯穿的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孔5,底部设置门型钢筋7,门型钢筋7嵌入与轨道板I底部固定连接的自密实混凝土层8,轨道板2两端分别设置预埋剪力板9。通过在轨道板2两端设置预埋剪力板9,施工时用剪力连接板10和螺杆11将各轨道板2依次连接,使得板间剪力可以得到很好的传递,从而很好地解决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轨道不平顺问题,可以更好地抵御自然灾害对轨道结构的影响。具体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板2为直线板。如图I所示。所述轨道板2两侧分别设置起吊套管3,承轨台I上设置预埋绝缘套管4。在轨道板2中部还设置有生产标识6。所述轨道板2内设置有由横向结构钢筋15、纵向结构钢筋16和架立钢筋17组成的钢筋骨架。如图9、10所示。实施例2 :如图7、2、3、4、5所示,一种复合型预制混凝土轨道板,包括轨道板2以及其上部的承轨台1,所述轨道板2中部设置从上到下贯穿的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孔5,底部设置门型钢筋7,门型钢筋7嵌入与轨道板I底部固定连接的自密实混凝土层8,轨道板2两端分别设置预埋剪力板9。通过在轨道板2两端设置预埋剪力板9,施工时用剪力连接板10和螺杆11将各轨道板2依次连接,使得板间剪力可以得到很好的传递,从而很好地解决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轨道不平顺问题,可以更好地抵御自然灾害对轨道结构的影响。如图6所示。所述轨道板2为曲线板,如图7所示。在制造时,可利用高精度模型对承轨槽进行调整,从而生产出钢轨中线12和轨道板中线13满足任何曲线半径需要的轨道2。所述轨道板2两侧分别设置起吊套管3,承轨台I上设置预埋绝缘套管4。在轨道板2中部还设置有生产标识6。 实施例3 :如图8、2、3、4、5所示,一种复合型预制混凝土轨道板,包括轨道板2以及其上部的承轨台1,所述轨道板2中部设置从上到下贯穿的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孔5,底部设置门型钢筋7,门型钢筋7嵌入与轨道板I底部固定连接的自密实混凝土层8,轨道板2两端分别设置预埋剪力板9。通过在轨道板2两端设置预埋剪力板9,施工时用剪力连接板10和螺杆11将各轨道板2依次连接,使得板间剪力可以得到很好的传递,从而很好地解决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轨道不平顺问题,可以更好地抵御自然灾害对轨道结构的影响。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板2为直线板。所述轨道板2中部设置中空框14,具体见图8。在轨道板2中部还设置有生产标识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型预制混凝土轨道板,包括轨道板(2)以及其上部的承轨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2)中部设置从上到下贯穿的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孔(5),底部设置门型钢筋(7),门型钢筋(7)嵌入与轨道板(I)底部固定连接的自密实混凝土层(8),轨道板(2)两端分别设置预埋剪力板(9)。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复合型预制混凝土轨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2)为直线板。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复合型预制混凝土轨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2)为曲线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复合型预制混凝土轨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2)两侧分别设置起吊套管(3),承轨台(I)上设置预埋绝缘套管(4),板底设置门型钢筋(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型预制混凝土轨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2)中部设置中空框(14)。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复合型预制混凝土轨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2)内设置有由横向结构钢筋(15)、纵向结构钢筋(16)和架立钢筋(17)组成的钢筋骨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预制混凝土轨道板,包括轨道板以及其上部的承轨台,所述轨道板中部设置从上到下贯穿的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孔,底部设置门型钢筋,门型钢筋嵌入与轨道板底部固定连接的自密实混凝土层,轨道板两端分别设置预埋剪力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复合型预制混凝土轨道板适用于高速铁路和地铁任何地段。通过门型钢筋和自密实混凝土层的设置,相当于间接增加了结构厚度,增强了抵抗温度应力、桥梁挠曲力的能力;通过在轨道板两端设置预埋剪力板,施工时可以将各轨道板依次连接,使得板间剪力可以得到很好的传递,从而很好地解决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轨道不平顺问题。
文档编号E01B1/00GK202610658SQ201220128200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0日
发明者林晓波, 刘加华, 董国宪, 喻丕金, 尹华, 谢炯, 宋立新, 张长春, 黄静, 常琨, 李良才, 段祥国, 潘徽旺, 钱振地, 税卓平 申请人: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