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485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包括阻撞机构、缓冲机构、支撑机构和连接机构;阻撞机构具有缓冲垫板、阻撞架以及矩形导向架,阻撞架和所述矩形导向架均由钢板焊接而成;支撑机构呈箱形,由多块钢板焊接而成;缓冲机构固定于所述支撑机构内,其包括一自复位式液压缓冲器;所述连接机构由平面钢板组成,所述平面钢板上设有多个高强度螺栓;缓冲垫板的一侧为撞击面,撞击面由四个半径不同的圆形截面拟合而成,撞击面可同时匹配CRH1型动车、CRH2型动车、CRH3型动车以及CRH5型动车的车钩。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撞击座对不同类CRH动车组车型的适应性,改善车钩在列车行进过程中摆动而带来的侧偏荷载问题。
【专利说明】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属于CRH动车组挡车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轨道交通列车的质量大、惯性大,而轮轨间摩擦力较小,故在线路末端设置挡车器等防护设备是一项十分必要的被动性安全措施。挡车器的主要功能是:避免列车意外失控时冲出线路,防止人员伤害及车辆和其他设施损坏,确保运营安全。
[0003]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的兴起和发展,运营线路逐渐增多,防止动车组列车因意外失控冲出线路末端造成事故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挡车器的设置及相关问题正得到更多的重视与研究。
[0004]实用新型专利《轨道车辆液压缓冲挡车器》(专利号:201220216899.7)提供一种轨道用车挡。它包括支臂、制动器,制动器结构是:在制动器外壳内放置摩擦块,摩擦块制成斜面状,加压联接器与摩擦块通过斜面耦合;支臂通过加压联接器与制动器连接,在支臂上设有液压缓冲吸收车辆动能装置。
[0005]实用新型专利《带有监控、记录功能的铁道液压缓冲挡车器》(专利号:03232123.6)提供一种带有监控、记录功能的、能在基本轨上滚动的铁道液压缓冲挡车器。适于地面、地下及高架等轨道交通的线路终端使用。该挡车器在撞击引导装置底部加装了两组轨道导向槽,以克服撞击时产生的侧向力;加装了六对轨道夹板,能防止撞击引导装置因被撞击而产生上爬现象;加装了四个滚轮,使撞击引导装置自动复位更轻便、快捷。在撞击引导装置前方的基本轨上,安装了两个车轮传感器,通过电缆连接监控、记录仪。当失控车辆经过车轮传感器时,监控、记录仪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同时记录储存事故发生的时间、日期以及失控车辆的速度,为事故分析提供真实数据。
[0006]这些专利及其成果为我国轨道交通挡车器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既有研究及成果并未有效考虑挡车器撞击座对不同类型车钩、车钩在列车行进过程中摆动而带来的侧偏荷载问题。
[0007]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中绝大部分正线及试车线用挡车器的撞击点为车钩,而车钩一般均有最大压缩承载能力的限制。按照车辆类型的不同,其压缩承载能力从500 kN到1500 kN不等。当挡车器的设计最大制动能力超过车钩的承载能力时,一旦发生碰撞,不仅易使车辆损坏,而且容易造成车辆脱轨。此外,传统缓冲滑动挡车器在撞击瞬间,制动单元与钢轨之间由静磨擦变为动摩擦,挡车器的制动力存在一定的突变。由于车辆与挡车器相撞瞬间的撞击力及挡车器从静止转向滑移的惯性阻力较大,所以初始制动力较大。当挡车器的设计制动能力过高时,这种突变能力尤为明显,可能导致车辆受损及乘客伤害。
[0008]侧偏荷载的存在,在车钩与挡车器接触的瞬间作用效果最为明显,直接影响了列车在整个止停过程中,车钩与挡车器的受力情况,如果应力集中点恰好是挡车器机构的薄弱点,则重载高速下的失控车辆可能会引起车辆、附属设施的严重破坏,甚至对工作人员或乘客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同时也很容易导致失控车辆在制停前上抬、轨道道钉拔松、挡车器主结构受力不合理等问题。
[0009]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其具有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挡车器撞击座对不同类CRH动车组车型的适应性,改善车钩在列车行进过程中摆动而带来的侧偏荷载问题。
[0011]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包括阻撞机构、缓冲机构、支撑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阻撞机构具有缓冲垫板、阻撞架以及矩形导向架,所述阻撞架和所述矩形导向架均由钢板焊接而成,所述缓冲垫板固定于所述阻撞架的一侧,所述矩形导向架设于所述阻撞架的另一侧,所述矩形导向架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机构呈箱形,由多块钢板焊接而成,其上端内侧设有矩形导向架孔,所述矩形导向架设于所述矩形导向架孔内;所述缓冲机构固定于所述支撑机构内,其包括一自复位式液压缓冲器,所述自复位式液压缓冲器水平设置,并位于所述矩形导向架内,所述自复位式液压缓冲器具有一油缸,所述油缸内填充有氮气和液压油,氮气与液压油之间设有一活塞;所述连接机构由平面钢板组成,所述平面钢板上设有多个高强度螺栓,所述支撑机构的下端与所述平面钢板上的多个高强度螺栓连接,并固定于混凝土中;其中,所述缓冲垫板的一侧为撞击面,所述撞击面由四个半径不同的圆形截面拟合而成,所述撞击面可同时匹配CRHl型动车、CRH2型动车、CRH3型动车以及CRH5型动车的车钩。
[0013]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垫板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0014]进一步地,CRHl型动车、CRH2型动车、CRH3型动车以及CRH5型动车的车钩撞击中心距离轨面的距离分别为:880mm、1000mm、965mm、1050mm。
[0015]进一步地,所述阻撞架与所述支撑机构之间连接有钢丝绳。
[001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的下端设有多个定位螺孔,与所述高强度定位螺栓配合固定。
[0017]进一步地,所述自复位式液压缓冲器的最大制动能力不小于700kN。
[0018]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挡车器安装的位置与轨道的停车指示牌之间的距离大于5m。
[0019]进一步地,所述阻撞机构、所述缓冲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以及所述连接机构的表面均设有防腐层。
[002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所述缓冲垫板的一侧为撞击面,所述撞击面由四个半径不同的圆形截面拟合而成,所述撞击面可同时匹配CRHl型动车、CRH2型动车、CRH3型动车以及CRH5型动车的车钩。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保证四类动车组车型(CRH1,CRH2,CRH3, CRH5)的车钩在撞击挡车器时,与撞击面密贴,所述撞击面能够保证车钩撞击位置,有效避免车钩在与挡车器接触的瞬间侧偏而造成车钩或车架损坏以及挡车器承受很不利的侧向载荷和旋转载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的结构不意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100,包括阻撞机构1、缓冲机构2、支撑机构3和连接机构4,所述阻撞机构1、所述缓冲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3以及所述连接机构4的表面均设有防腐层,即进行防腐处理,保证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0027]如图1和图2,所述阻撞机构I具有缓冲垫板11、阻撞架12以及矩形导向架13,其中,所述缓冲垫板11采用抗撞能力较好的橡胶材料制成。所述阻撞架12和所述矩形导向架13均由钢板焊接而成,能够有效保证撞击位置,避免车钩在与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100接触的瞬间侧偏而造成车钩或车架损坏以及挡车器承受很不利的侧向载荷和旋转载荷。所述缓冲垫板11固定于所述阻撞架12的一侧,所述矩形导向架13设于所述阻撞架12的另一侧,所述矩形导向架13水平设置。其中,所述缓冲垫板的一侧为撞击面,撞击面为平面,所述撞击面由四个半径不同的圆形截面拟合而成,所述撞击面可同时匹配CRHl型动车、CRH2型动车、CRH3型动车以及CRH5型动车的车钩。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保证四类动车组车型(CRH1,CRH2,CRH3, CRH5)的车钩在撞击挡车器时,与撞击面密贴,所述撞击面能够保证车钩撞击位置,有效避免车钩在与挡车器接触的瞬间侧偏而造成车钩或车架损坏以及挡车器承受很不利的侧向载荷和旋转载荷。所述撞击面能匹配四类动车组中不同车钩的车辆形式和安装方式,其中CRHl型动车、CRH2型动车、CRH3型动车以及CRH5型动车的车钩撞击中心距离轨面的距离分别为:880mm、1000mm、965mm、1050mm。
[0028]如图1和图2,所述支撑机构3呈箱形,由多块钢板焊接而成,其上端内侧设有矩形导向架孔,所述矩形导向架13设于所述矩形导向架孔内,所述矩形导向架孔与所述矩形导向架13相匹配,用于承载着阻撞机构I的侧向载荷和缓冲机构2的纵向载荷。其体积小、结构紧凑、美观性好,能够满足库内线的安装要求。所述阻撞架12与所述支撑机构3之间连接有钢丝绳6,用于将两者连接在一起。
[0029]如图1和图2,所述缓冲机构2固定于所述支撑机构3内,其包括一自复位式液压缓冲器21,所述自复位式液压缓冲器21为一闭式液压系统,其最大制动能力不小于700kN。所述自复位式液压缓冲器21水平设置,并位于所述矩形导向架13内。所述自复位式液压缓冲器21具有一油缸,所述油缸内填充有氮气和液压油,氮气与液压油之间设有一活塞,氮气与液压油被一活塞分别隔离于两个密闭空间内。经过压缩,液压油压缩至密闭空间的另一个腔,撞击能量转化为热能释放,同时氮气压缩,并通过氮气的压力能自动释放帮助其自动复位至原始工作位。能够保障车辆在其有效行程内能够平稳止停;车钩与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100接触到车辆止停过程中,车钩所受阻力在其许用强度范围内,能够实现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100的自动复位。
[0030]如图1和图2,所述连接机构4由平面钢板(已图示,未标号)组成,所述平面钢板上设有多个高强度螺栓41,所述平面钢板预埋于混凝土5中,所述支撑机构3的下端与所述平面钢板上的多个高强度螺栓41连接,并固定于混凝土 5中。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3的下端设有多个定位螺孔,与所述高强度定位螺栓配合固定。其在安装方式上节省空间,对通道和检查设施的影响非常小,具有很好的美观性。
[0031]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100,在安装方式方面,利用其固有的连接机构4与地面进行连接,留好预留孔,然后调整、固定好连接机构4,最后用混凝土 5浇注固定,其在铺轨和地面处理过程中一次性施工。在安装位置方面,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100与轨道的停车指示牌之间的距离大于5m。考虑库内运输通道、人员作业通道以及移动设备的作业范围的基础上,将其安装于动车组库内线尽头的两轨道之间。这样的安装位置既避免了在两根轨道上安装钢结构支架,同时也避免了传统库内固定式液压挡车器的固定墩台。所述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100安装完成后,其在保证安全可靠性的同时,能够满足库内运输通道、人员作业通道以及移动设备的作业范围等要求,且结构紧凑、美观大方。
[0032]综上所述,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具有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挡车器撞击座对不同类CRH动车组车型的适应性,改善车钩在列车行进过程中摆动而带来的侧偏荷载问题。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阻撞机构、缓冲机构、支撑机构和连接机构; 所述阻撞机构具有缓冲垫板、阻撞架以及矩形导向架,所述阻撞架和所述矩形导向架均由钢板焊接而成,所述缓冲垫板固定于所述阻撞架的一侧,所述矩形导向架设于所述阻撞架的另一侧,所述矩形导向架水平设置; 所述支撑机构呈箱形,由多块钢板焊接而成,其上端内侧设有矩形导向架孔,所述矩形导向架设于所述矩形导向架孔内;所述缓冲机构固定于所述支撑机构内,其包括一自复位式液压缓冲器,所述自复位式液压缓冲器水平设置,并位于所述矩形导向架内,所述自复位式液压缓冲器具有一油缸,所述油缸内填充有氮气和液压油,氮气与液压油之间设有一活塞;所述连接机构由平面钢板组成,所述平面钢板上设有多个高强度螺栓,所述支撑机构的下端与所述平面钢板上的多个高强度螺栓连接,并固定于混凝土中; 其中,所述缓冲垫板的一侧为撞击面,所述撞击面由四个半径不同的圆形截面拟合而成,所述撞击面可同时匹配CRHl型动车、CRH2型动车、CRH3型动车以及CRH5型动车的车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挡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板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其特征在于:CRHl型动车、CRH2型动车、CRH3型动车以及CRH5型动车的车钩撞击中心距离轨面的距离分别为:880mm、1000mm、965mm、105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挡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撞架与所述支撑机构之间连接有钢丝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挡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的下端设有多个定位螺孔,与所述高强度定位螺栓配合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挡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复位式液压缓冲器的最大制动能力不小于700k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挡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挡车器安装的位置与轨道的停车指示牌之间的距离大于5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CRH动车组挡车器具有自适应性的撞击座挡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撞机构、所述缓冲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以及所述连接机构的表面均设有防腐层。
【文档编号】B61K7/18GK204124145SQ201420593227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5日
【发明者】矫宝法, 宋云超, 张 浩, 韩鹏贤, 殷勤, 郑青松, 田军, 韩永军 申请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