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信号分路测试的自适应钢轨轨头踏面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3840发布日期:2018-09-25 20:16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频干扰信号辅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轨头踏面接触器,用于移频干扰信号辅助检测装置提供轨道电路分路信号测试信号。通过自适应轨头踏面接触器在钢轨上滑行可连续自动采集各种移频信号及25Hz、50Hz信号,检测分析轨道信号分布情况,为查找移频干扰信号提供帮助。



背景技术:

由于钢轨轨头踏面为弧形结构,只有经常与车轮碾压接触的部位,才会呈现金属母体(亮光带),导电性能良好,其余部位多呈锈蚀状态,导电性能较差。考虑到线路存在坡道、弯道和岔区特殊构造以及车辆轮对在直线线路上蛇形运动等影响,钢轨轨头踏面的亮光带并不是规则分布的且存在断续现象。另外,因列车运行,钢轨轨头踏面上存在波磨、偏磨和脏污现象。所以,自适应轨头踏面接触器应能覆盖整个钢轨轨头踏面且有一定的弹性接触压力,以提高导电性能,保证轨道电路可靠连续分路。

基于以上要求,经反复试验测试,研制了这种专用于轨道信号分路测试的具有自适应功能的轨头踏面接触器,较好地满足了移频干扰信号检测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研制一种轨道信号分路测试的自适应钢轨轨头踏面接触器,满足移频干扰信号检测的需要。

为了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信号分路测试的自适应钢轨轨头踏面接触器用于移频干扰信号辅助检测装置提供轨道电路分路信号测试信号,其特征是,接触器结构包括壳体、上定位板、拉杆、弹簧、伸缩杆、触头、 提升板,所述上定位板上下位置可调节;所述拉杆向上提起提升板;所述触头本身可绕其水平轴自转;所述伸缩杆在壳体导向孔中定位;所述提升板会将所有触头同时抬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上定位板,3、拉杆,4、弹簧,5、伸缩杆,6、触头,7、提升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工作时,前后2组(每组2个)接触器安装在小车载体上,并有绝缘措施使车体与钢轨绝缘。检测轨道信号导线分别接在多个触头6上,保证导通面积。接触器的触头6正常位于钢轨轨头踏面上方并与其接触。此时提升板7位于下工位,提升板7对伸缩杆5没有约束。在弹簧力作用下,伸缩杆5在壳体1导向孔中定位,可沿竖直方向运动,伸缩杆5下端连接1个触头6,伸缩杆5上端插入上定位板2的对应孔中,上定位板2的上下位置可调节,以改变弹簧4的压力大小。伸缩杆5受到向下的压力,确保触头6始终与钢轨轨头踏面接触。触头6本身可绕其水平轴自转,以适应钢轨轨头踏面形状。

检测小车通过钢轨道岔时,安装在小车手把上的手动制动装置拉动拉杆3,拉杆3向上提起提升板7,提升板7会将所有触头6同时抬起,避免其落入钢轨道岔凹槽中,此时前面1组接触器可通过道岔凹槽,而后面1组仍能正常工作;通过后松开提升装置,前面1组接触器放在钢轨轨头踏面上,再手动提起后面1组接触器并通过钢轨道岔凹槽,在通过道岔过程中,检测工作仍可连续进行。每组两个接触器分别置于两根钢轨轨头踏面上,检测轨道信号导线(分路线)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接触器的所有触头上,通过环绕在分路线上的电流钳将感应信号上传至移频干扰信号辅助检测装置,检测分析各种移频信号及25Hz、50Hz信号的分布情况。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