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辙机外表示杆的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7174发布日期:2018-06-08 19:50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转辙机外表示杆的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转辙机外表示杆的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在铁路道岔转换系统中,只有当尖轨与钢轨密贴后并给出信号才算完成道岔转换,所以需监测尖轨与钢轨的密贴状态来判断是否完成道岔转换。现有转辙机一般会设置内表示杆及与内表示杆联动的外表示杆,外表示杆可通过一连接结构连接至尖轨。在转辙机驱动尖轨向钢轨移动的过程中,尖轨会带动外表示杆及内表示杆移动,在尖轨与钢轨密贴时,内表示杆会达到一个指示位置以发出一个到位信号表明道岔转换完成。

为实现上述功能,需要在上述操作过程中使内表示杆的位移和尖轨的位移尽量同步。但是在尖轨沿钢轨的轨道方向出现较大爬行时,可能会导致内表示杆在指示位置处出现偏离,无法发出到位信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辙机外表示杆的连接机构,其结构简单,且在尖轨出现爬行的情况下,仍能使内表示杆达到其指示位置以发出到位信号表明道岔转换完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辙机外表示杆的连接机构,转辙机能够沿一与尖轨延伸方向相垂直的驱动方向驱动尖轨,外表示杆沿驱动方向设置,连接机构包括一个尖轨连接件和一个表示杆连接件。尖轨连接件能够固定安装于尖轨。表示杆连接件能够以绕一平行于驱动方向的第一转动轴转动的方式设置于尖轨连接件,表示杆连接件还能够套设并定位于外表示杆且能够绕外表示杆的轴向转动。在尖轨出现爬行的情况下,由于表示杆连接件能够随着尖轨爬行而发生转动,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将尖轨的爬行位移转换为外表示杆高度方向的一个较小的上抬位移,该上抬位移远小于爬行位移,故上述连接机构在尖轨出现爬行的情况下仍能使内表示杆达到其指示位置以发出到位信号表明道岔转换完成。

在转辙机外表示杆的连接机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连接机构还包括一个销轴,表示杆连接件通过销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尖轨连接件。销轴的设计可以使零件更容易生产和制造。

在转辙机外表示杆的连接机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销轴的一端紧固于尖轨连接件,表示杆连接件能够套设于销轴。采用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其他结构设计和排布,如有助于绝缘件的排布设计。

在转辙机外表示杆的连接机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表示杆连接件为一个连接板,连接板开设有两个开孔方向平行的连接孔,连接板能够籍由一个连接孔套设于销轴,并能够籍由另一个连接孔套设于外表示杆。该结构可以使整体连接结构简单,且更容易调整整个装置。

在转辙机外表示杆的连接机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连接机构还包括一个调节螺母和一个调整套。调节螺母能够螺纹连接至外表示杆,调节螺母具有一个沿外表示杆的轴向延伸的套筒,连接板的连接孔能够套设于套筒。调整套能够套设于外表示杆,且调整套相对于调节螺母设置于连接板的另一侧,并能够沿外表示杆的轴向抵靠于套筒。上述设计有助于连接板在外表示杆上的安装和定位。

在转辙机外表示杆的连接机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连接机构还包括一个紧固螺母,其能够螺纹连接至外表示杆以抵靠定位调整套。

在转辙机外表示杆的连接机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连接机构还包括一个减震套,减震套能够套设于套筒以位于套筒和连接孔的孔壁之间。减震套可减少尖轨在受力振动时对外表示杆的冲击。

在转辙机外表示杆的连接机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沿外表示杆的轴向,调节螺母面向连接板的端面为锥面,调整套面向连接板的端面为锥面。该结构能够更好地适应连接板和外表示杆之间具有一定角度偏移的情况。

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例,对转辙机外表示杆的连接机构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用以说明转辙机外表示杆的连接机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用以说明图1所示的转辙机外表示杆的连接机构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用以说明转辙机外表示杆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用以说明转辙机外表示杆的连接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用以说明转辙机外表示杆的连接机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 连接机构

12 尖轨连接件

14 表示杆连接件

141 连接孔

142 调整螺母

143 套筒

145 紧固螺母

15 减震套

16 销轴

22 第一转动轴

30 尖轨

40 转辙机

42 内表示杆

44 外表示杆

50 钢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为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而非限定它们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及顺序等。

在本文中,“垂直”、“平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图1用以说明转辙机外表示杆的连接机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用以说明图1所示的转辙机外表示杆的连接机构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和图2中所示的Y方向即钢轨50的延伸方向,尖轨30在一转辙机(图中未画出)的驱动下能够沿图中所示的驱动方向X相对于钢轨50移动,直至移动至图中所示贴合至钢轨50的位置,该位置标明道岔转换已完成。在该位置时,需要转辙机的内表示杆(图中未画出)到达一指示位置(是一个位置范围)以发出到位信号。一般情况下,驱动方向X一般垂直于钢轨50的延伸方向Y。

图1中实线部分表示的结构即为转辙机外表示杆的连接机构10。如图1,连接机构10包括一个尖轨连接件12和一个表示杆连接件14。该连接机构10用于连接转辙机(图中未画出)的外表示杆44及铁路的尖轨3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实际结构中,钢轨50及尖轨30都是成对出现的,即转辙机相应的会包括成对的外表示杆44及成对的内表示杆,一个外表示杆44和一个内表示杆对应一个尖轨30。而上述连接机构10即可用于连接具有对应关系的一个外表示杆44和一个内表示杆,以在对应的内表示杆(未示出)、外表示杆44及铁路的尖轨30间建立同步关系。可同时参见图3,外表示杆44一般也沿驱动方向X设置,即也垂直于钢轨的延伸方向Y设置。在通过连接机构10与尖轨30连接后,外表示杆44会在尖轨30的带动下也沿驱动方向X运动,图3所示的内表示杆42也会在外表示杆44的驱动下沿驱动方向X运动,在正常情况下,内表示杆42的位移可以与尖轨30的位移实现同步,在尖轨30贴合至钢轨50时,内表示杆42可以准确的到达其指示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机构10中,尖轨连接件12能够固定安装于尖轨30,如利用螺栓安装于尖轨30。表示杆连接件14以能够绕一平行于驱动方向X的第一转动轴22转动的方式设置于尖轨连接件12。在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机构10还包括一个销轴16,表示杆连接件14可通过该销轴16可转动地设置于尖轨连接件12。销轴16的设计可以使零件更容易生产和制造。可选地,根据设计需要的不同,表示杆连接件14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转动地设置与尖轨连接件12。例如表示杆连接件14或尖轨连接件12沿驱动方向X凸设有一个连接轴。具体地,例如图1中的销轴16与尖轨连接件12一体成型,或者销轴16与表示杆连接件14一体成型。如图1和图2所示,表示杆连接件14还能够套设并定位于外表示杆44,且能够绕外表示杆44转动。

当因外界环境变化如温度变化,或因受外界施力如火车行进时车轮的摩擦力,尖轨30有可能会相对于钢轨50在钢轨的延伸方向Y上出现位置偏移,即出现爬行,尖轨30在钢轨的延伸方向Y上的爬行,会改变尖轨30与外表示杆44及内表示杆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外表示杆44沿驱动方向X设置,正常情况下尖轨30贴合于钢轨50时(参见图1和图2),外表示杆44会沿驱动方向X带动内表示杆42移动到达图中所示的指示位置,此时外表示杆44与内表示杆42的连接端位于A点。如果尖轨30在钢轨的延伸方向Y上出现爬行,通常现有设计的连接结构,在尖轨30贴合于钢轨50时,会使外表示杆44与尖轨30连接的一端也沿延伸方向Y上出现相应的偏移,导致外表示杆44移动至图中虚线位置,该情况下外表示杆44与内表示杆42的连接端会位于A点下方的B点,相应的内表示杆42也会沿X方向上有从A点到B点的位移(图中未画出),导致内表示杆42偏移出其指示位置,无法在在尖轨30贴合于钢轨50时准确输出到位信号。

而本申请的转辙机外表示杆的连接机构10中,如上文所述表示杆连接件14能够绕两个转动轴转动,一个是第一转动轴22,一个是外表示杆44的轴向。可同时参见图2和图4中的实线部分,图4中实线部分表示正常情况下尖轨30贴合于钢轨50时尖轨连接件12和表示杆连接件14及外表示杆44之间的结构关系,与图2中的相关结构关系对应。但如果尖轨30沿钢轨50的延伸方向Y出现爬行,如图4所示,在尖轨30贴合于钢轨50的状态时,固定安装于尖轨30的尖轨连接件12也会随尖轨30沿Y方向发生偏移至虚线所示位置12’。由于表示杆连接件14能够绕第一转动轴22及外表示杆44的轴向转动,故表示杆连接件14会随着转动到图4中虚线所示位置14’。此时外表示杆44会随之沿Z方向即高度方向移动到虚线所示位置12’,此时外表示杆44抬起的位移(即图中44至44’的在Z方向的位移)会远远小于尖轨30在Y方向上的位移(即图中12至12’的位移),即表示杆连接件14能够随着尖轨30爬行而发生转动,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将尖轨30的爬行位移转换为外表示杆44在Z方向的一个较小的上抬位移。如在表示杆的长度为1745mm、爬行位移为40mm的情况下,采用上述连接机构可以使外表示杆在Z方向的位移作用到X方向的内表示杆上仅有4mm的位移,故外表示杆44不会如图3虚线所示的情况拽动内表示杆42偏移过多的距离,而仍处于其指示位置的范围内。所以即使尖轨30出现爬行的情况下,内表示杆仍会达到其指示位置以发出到位信号表明道岔转换完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销轴16的一端紧固于尖轨连接件12,表示杆连接件14能够套设于销轴16,即销轴16连接尖轨连接件12的一端,销轴16不能相对于尖轨连接件12转动,而销轴16连接表示杆连接件14的一端,表示杆连接件14能够相对于销轴16转动。采用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其他结构设计和排布,如有助于绝缘件的排布设计。当然根据设计需要的不同,也可以使销轴16的一端紧固于表示杆连接件14,使尖轨连接件12套设于销轴16。

在图1至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表示杆连接件14为一个连接板,连接板14开设有两个开孔方向平行的连接孔141,连接板14能够籍由一个连接孔141套设于所述销轴16,连接板14还能够籍由另一个连接孔141套设于外表示杆44。该结构可以使整体连接结构简单,且更容易调整整个装置。

在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机构10还包括一个调节螺母142和一个调整套144。调节螺母142能够螺纹连接至外表示杆44,调节螺母142具有一个沿外表示杆44的轴向延伸的套筒143,请同时参见图5,连接板14的连接孔141能够套设于套筒143。调整套144能够套设于外表示杆44,且调整套144相对于调节螺母142设置于连接板14的另一侧,并能够沿外表示杆44的轴向抵靠于套筒143。上述设计有助于连接板14在外表示杆44上的安装和定位,当然根据设计需要的不同,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在外表示杆44上安装和定位连接板14。

在图1、图2和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机构10还包括两个紧固螺母145,两个紧固螺母145能够螺纹连接至外表示杆44以抵靠定位调整套144。

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机构10还包括一个减震套15,减震套15能够套设于套筒143以位于套筒143和连接孔141(参见图1)的孔壁之间,减震套可减少尖轨30在受力振动时对外表示杆44的冲击。

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外表示杆44的轴向,调节螺母142面向连接板14的端面(图中未标出)为锥面,调整套144面向连接板14的端面也为锥面。该设计能够更好地适应连接板14和外表示杆44之间具有一定角度偏移的情况。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