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居中悬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2098发布日期:2019-03-02 01:0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自动居中悬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永磁悬浮悬架系统,尤其是用于列车底部驱动装置的自动居中设置的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电磁悬浮列车的直线电机在采用底部居中设置时,居中设置机构比较复杂,刚性不足,自动居中性不理想,会在转弯位置出现偏离中心位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公开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列车直线电机系统的自动居中设置的悬架系统。

技术方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居中悬架,其特征是:左悬架1的上部向侧面水平伸出稳定臂5,右悬架2中部或底部向侧面水平伸出稳定臂5,稳定臂5的左右两侧设置两个铰接孔6;左悬架1的两个铰接孔6的中心距和右悬架2两个铰接孔6的中心距相等;左悬架1的上部稳定臂5与右悬架2的下部稳定臂5通过两个等长的连杆8铰接连接,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连杆8的两个铰接孔6的连线中点位置也设置中心铰接孔9,左右两个连杆8的中心铰接孔9铰接连接居中弯板10,居中弯板10的两个铰接孔6的中心距与左右悬架1和2两个铰接孔6的中心距相等;左悬架1上部稳定臂5、右悬架2的下部稳定臂5、两个等长的连杆8、居中弯板10铰接连接构成自动居中悬架。

所述左悬架1和右悬架2设置悬浮系统。

所述悬浮系统为永磁悬浮系统。

所述悬浮系统为电磁悬浮系统。

所述居中弯板10固定设置牵引驱动装置。

所述居中悬架10通过调节机构19滑动连接牵引驱动装置。

所述牵引驱动装置为牵引永久磁体12。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悬架自动居中设置。列车行驶过程中,在轨道间距发生变化,左右悬浮悬架1随之发生左右距离改变时,自动居中悬架系统都能自动将居中悬架6位于左右悬浮悬架1中心位置,确保牵引装置始终位于左右轨道的中间位置。

2、结构简单。本发明采用平行四边形原理,再利用竖直连杆中间位置恰巧位于上下横梁的中心位置的特殊性,使居中悬架6自动居中,用最简单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实现了自动居中的效果。

3、性能可靠。由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4、更安全。由于可靠性高,能确保行车安全。

5、成本低。由于结构简单,用材省,因而造价低。

6、寿命长。由于结构简单,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上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下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平行四边形机构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平行四边形机构悬架向外伸缩自动居中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自动居中悬架连接有永磁悬浮系统和直线电机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悬架,2-右悬架,3-横梁,4-支撑臂,5-稳定臂,6-铰接孔,7-销轴,8-连杆,9-中间孔,10-居中弯板,11-钢轨,12-牵引永磁体,13-永磁悬浮系统,14-直线电机,15-连接支架,16-空气弹簧,17-轮轴座,18-导向轮,19-调节机构,20-路基或箱梁。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左悬架1的结构示意图,在左悬架1中部主体为横梁3,中间靠上可以设置豁口,成倒u型开口结构。左悬架1的主体横梁3两侧向下伸出支撑臂4,支撑臂4便于安装悬浮装置。左悬架1的上部横梁3向侧面水平伸出稳定臂5,稳定臂5的左右两侧设置铰接孔6。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右悬架2的单独结构示意图,中部为主体横梁3,右支撑架6中间为开口结构,便于安装悬浮装置。右悬架2中部或底部向侧面水平伸出稳定臂5,稳定臂5的左右两侧设置两个铰接孔6。

左悬架1的两个铰接孔6的中心距和右悬架2两个铰接孔6的中心距相等。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居中的平行四边形机构悬架。

左悬架1的的上部稳定臂5与右悬架2的的下部稳定臂5通过两个等长的连杆8铰接连接,稳定臂5和连杆8的铰接孔6内穿过销轴7形成铰接连接,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

连杆8的两个铰接孔6的连线中点位置也设置中心铰接孔9。左右两个连杆8的中心铰接孔9穿过销轴7铰接连接居中弯板10,居中弯板10的两个铰接孔6的中心距与左右悬架1和2两个铰接孔6的中心距相等。居中弯板10的形状可以根据连接物体的需要设计。本发明中公布的居中弯板10的形状为倒u字形,开口处便于连接牵引直线电机。

居中弯板10的位置是由两侧的铰接孔6的位置确定的。

如图3和图4所示,当左右悬架1和2向左右两侧等距离近似水平移动时,居中弯板10是静止不动的,这是由于左悬架1的两个铰接孔6向左移动,右悬架2的两个铰接孔6向右近似水平移动时,位于连杆8的中心铰接孔9的位移为零,而且中心铰接孔9的位置位于上下铰接孔6的水平中心位置。连杆8的上下两个铰接孔6绕中心铰接孔9旋转时,左悬架1的铰接孔6向左移动的水平距离与右悬架2的铰接孔6向右移动的水平距离恰好相等,居中弯板10的中心线位置恰好位于左悬架1和右悬架2的中心线的对称中心位置。

实施例:

如图3和图4所示,是自动居中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应用在轨道交通中的自动居中悬架。

在路基或箱梁20的顶部相互平行设置有两条钢轨11。钢轨11的轨底两端由轨道扣件和紧固件固定在路基上。

在左侧的钢轨11的顶部设置多个左悬架1,多个左悬架1相互平行,左悬架1的两侧支撑臂4固定连接永磁悬浮系统13,永磁悬浮系统13设置于钢轨11的两侧。

左悬架1和右悬架2的中心位置为前述的居中弯板10,居中弯板10的两个侧臂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牵引永磁体12,牵引永磁体12位于轨道中心线处的直线电机牵引线圈14的两侧。牵引永磁体12与与两侧相距一定距离的直线电机牵引线圈14构成直线牵引电机。

自动居中悬架上还设置把各个装置相互固定连接的连接支架15,连接支架15可以连接有空气弹簧16,连接支架15可以连接有轮轴座17,轮轴座17内可以设置导向轮18,保持自动居中悬架在轨道上需要的位置。自动居中悬架上通过空气弹簧16支撑起列车车体,整个列车由直线牵引电机驱动在轨道上行驶。

前述的牵引永磁体12及其连接板还可以通过调节机构19滑动连接在居中弯板10上,便于调节牵引磁力间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居中悬架,其特征是:左右悬架各向中央伸出稳定臂5,这两个稳定臂5上下水平设置并且保持平行,两个平行稳定臂5之间再设置两个相互平行的竖立的连杆8,相互铰接连接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在连杆的上下铰接孔6的中心位置设置中心铰接孔9,左右连杆的中心铰接孔9再铰接连接居中弯板10,构成自动居中悬架。居中弯板10上固定设置牵引装置。居中悬架在左右悬架发生距离改变时牵引装置始终位于左右轨道的中心线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奇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3
技术公布日:2019.03.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