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粘接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1935发布日期:2019-08-16 22:04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离式粘接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分离式粘接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设备舱是位于轨道车辆底部用于放置设备的舱体空间,其作用在于保护设备免受雨雪、风沙等异物的碰撞和干扰,轨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加速度和气动载荷等也作用于设备舱的舱体上,因此设备舱的整体结构合理性和强度对轨道车辆的运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图1所示,目前,设备舱的底板2和裙板1是通过金属连接件3进行连接固定的,金属连接件3一端钩设于裙板1上,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底板2固定,在轨道车辆长期运行过程中,螺栓容易发生松脱,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分离式粘接连接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式粘接连接结构,具有能够使设备舱的底板和裙板牢固连接,提高轨道车辆运行安全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分离式粘接连接结构,用于连接设备舱的裙板和底板,包括相互插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一体连接的粘接部和弯钩部,所述裙板上开设有第一嵌入槽,所述第一嵌入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的轴线方向与设备舱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弯钩部钩设于第一固定轴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供弯钩部穿出的通孔,所述粘接部的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面积;

当所述裙板和连接结构固定连接时,所述粘接部靠近弯钩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内壁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和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具体为,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二嵌入槽,所述第二嵌入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的轴线方向与设备舱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弯钩部钩设于第二固定轴上,所述粘接部靠近弯钩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内壁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粘接部两端沿远离弯钩部的一侧均延伸有辅助粘接块,所述辅助粘接块靠近第二连接部的一侧与第二连接部内壁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供粘接部嵌入的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与弯钩部形成的空腔内设有支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为弹力橡胶块,所述弹力橡胶块充满整个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为至少一片材,所述粘接部远离弯钩部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片材的两端延伸有与卡接槽适配的卡接条。

进一步的,所述片材为弹性板状结构,当所述卡接条卡接于所述卡接槽时,所述片材压缩形成弧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分离式粘接连接结构采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单个结构简单,降低了加工难度,与金属连接件相比,该连接结构的质量较轻,有效地推动了轨道交通轻量化的发展。另外,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粘接能够使设备舱的底板和裙板牢固连接,提高轨道车辆运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用于体现底板、裙板和金属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底板、裙板和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关系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底板、裙板和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关系A-A向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中用于体现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裙板;11、第一嵌入槽;111、第一固定轴;2、底板;21、第二嵌入槽;211、第二固定轴;3、金属连接件;4、第一连接部;41、粘接部;411、辅助粘接块;412、卡接槽;42、弯钩部;5、第二连接部;51、通孔;52、定位槽;6、弹力橡胶块;7、片材;71、卡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一种分离式粘接连接结构,如图2所示,用于连接设备舱的裙板1和底板2,连接结构包括相互插接的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第一连接部4包括一体连接的粘接部41和弯钩部42,裙板1上开设有第一嵌入槽11,第一嵌入槽11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111,第一固定轴111的轴线方向与设备舱的长度方向垂直,弯钩部42钩设于第一固定轴111上,第二连接部5上开设有供弯钩部42穿出的通孔51,粘接部41的面积大于通孔51的面积。当裙板1和连接结构固定连接时,粘接部41靠近弯钩部42的一侧与第二连接部5内壁粘接。

如图2所示,底板2和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具体为,底板2上开设有第二嵌入槽21,第二嵌入槽21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轴211,第二固定轴211的轴线方向与设备舱的长度方向垂直,弯钩部42钩设于第二固定轴211上,粘接部41靠近弯钩部42的一侧与第二连接部5内壁粘接。

先将弯钩部42分别钩设于裙板1和底板2上,然后将粘接部41与第二连接部5内壁粘接,从而实现裙板1和底板2的连接固定。分离式粘接连接结构采用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单个结构简单,降低了加工难度,与金属连接件3相比,该连接结构的质量较轻,有效地推动了轨道交通轻量化的发展。另外,通过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粘接能够使设备舱的底板2和裙板1牢固连接,提高轨道车辆运行安全性。

如图3所示,粘接部41两端沿远离弯钩部42的一侧均延伸有辅助粘接块411,辅助粘接块411靠近第二连接部5的一侧与第二连接部5内壁粘接。辅助粘接块411能够提高第一连接部4与第二连接部5的粘接面积,使连接结构与裙板1、底板2的粘接效果更加稳定。

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部5上设有供粘接部41嵌入的定位槽52,定位槽52使粘接部41刚好能够嵌入,从而保证弯钩部42与通孔51(参见图3)对准,降低了安装难度的同时,提高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的装配精度。

实施例2:一种分离式粘接连接结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部5为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与弯钩部42形成的空腔内设有支撑结构,其中,支撑结构为弹力橡胶块6,弹力橡胶块6充满整个空腔。弹力橡胶块6的主原料为丁顺橡胶,在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装配完成后注入,干燥后即形成弹力橡胶块6,弹力橡胶块6能够防止第一连接部4与第二连接部5的松脱,有效提高了裙板1和底板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实施例3:一种分离式粘接连接结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第二连接部5为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与弯钩部42形成的空腔内设有支撑结构,其中,支撑结构为至少一片材7,粘接部41远离弯钩部42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412,片材7的两端延伸有与卡接槽412适配的卡接条71。片材7为弹性板状结构,当卡接条71卡接于卡接槽412时,片材7压缩形成弧形。在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装配完成后,卡接条71沿卡接槽412滑入,弹性板状结构的片材7能够对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产生一个相互靠紧的力,从而防止第一连接部4与第二连接部5的松脱,有效提高了裙板1和底板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