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平台、铁鞋和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0503发布日期:2020-09-15 18:37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平台、铁鞋和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铁鞋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平台、铁鞋和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系统中,停止运行的机车如果发生溜车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机车运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对机车的驻车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铁鞋作为机车停靠时防溜的主要工具,在机车停靠时,将其放置在机车两侧的车轮处,通过铁鞋的特殊结构能够有效阻止车轮滑动防止机车溜车,在列车停止运行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铁鞋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化的铁鞋内都设置有智能器件,用于检测和通信,因此,会设置有很多耗电的电子元器件。对于智能铁鞋而言,在工作状态下需要有电能的保障,但由于自身内部空间限制,能达到空间需求的电池体积小、能量有限,因此必须采用可充电电池,从而在一定时间周期后须对电池进行充电以保证电池的能量充足,目前,有线插电方式进行充电会非常繁琐,且铁鞋在充电时容易被盗。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靠、操作方便、防盗的充电平台、铁鞋和充电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平台,应用于铁鞋,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导轨和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触头组件和电磁锁;所述电磁锁包括电控线圈和设置在所述导轨表面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锁具有将所述铁鞋锁紧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状态和将所述铁鞋从所述基座解锁的第二状态。

其中,所述电磁锁的电控线圈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具有将所述铁鞋锁紧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状态和将所述铁鞋从所述基座解锁的第二状态。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基座内,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有交互模块,所述交互模块设置在所述基座表面。

其中,所述导轨为长条形;所述导轨内设置有内腔;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内腔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触头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导轨上。

其中,所述导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对待充电装置的位置进行限定。

其中,所述触头组件包括所述第一触头、弹性件和基座;所述第一触头包括基体和电接触部;所述基体上设置有抵持部;所述基座包括带有第二开口的导向腔室;所述第一触头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腔室内,所述电接触部凸伸出所述第二开口外;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持在所述腔室内的一侧,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持在所述抵持部上。

其中,所述基座上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导轨,相邻所述导轨上的所述触头组件设置在对端。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铁鞋,包括铁鞋本体和第二触头;所述第二触头设置在所述铁鞋本体的底面上;所述底面设置有铁磁性金属,所述底面的两侧设置有裙边。

其中,所述铁鞋本体包括控制盒与带有腔室的铁鞋壳体;所述控制盒设置在所述腔室内;所述第二触头设置在所述控制盒的底部;靠近所述第二触头的所述铁鞋客体上设置有第四开口;所述第二触头凸伸出所述第四开口。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如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充电平台和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铁鞋;所述触头组件与所述第二触头具有相互接触的状态;所述裙边与所述导轨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平台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导轨和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触头组件和电磁锁,这样,铁鞋能够被锁紧在所述导轨上进行充电;所述电磁锁包括电控线圈和设置在所述导轨表面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锁具有将所述铁鞋锁紧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状态和将所述铁鞋从所述基座解锁的第二状态,这样,铁鞋能够非常方便地被所述电磁锁锁紧在所述基座上进行充电,防止所述铁鞋被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导轨11;基座12;电磁锁13;触头组件14;第一开口15;控制模块21;交互模块31;限位部32;第二开口41;电接触部42;抵持部43;弹性件45;底座46;壳体46;第二触头51;裙边52;控制盒53;壳体54;底部55;第三开口56;铁鞋15;充电平台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保证机车的驻车安全,近年来,可监控的铁鞋智能化发展迅速,需要提供可靠的电源保障,对铁鞋的充电便捷性、防盗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正是针对这些需求提出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平台2,请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平台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充电平台包括基座12、设置在所述基座12上的导轨11和设置在所述导轨11上的触头组件14和电磁锁13;所述电磁锁13包括电控线圈和设置在所述导轨表面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锁13具有将所述铁鞋15锁紧在所述基座12上的第一状态和将所述铁鞋15从所述基座12解锁的第二状态。

这里,所述基座12可以是金属面板、塑料面板等;所述基座12上可以设置有安装座或安装孔,所述安装座或安装孔用于将所述基座12安装在安装平台上。所述基座12可以是倾斜设置,这样,铁鞋就可以以倾斜的姿态放置在所述基座12上,这里,所述基座12与水平面呈角度设置,所述基座12上的导轨11倾斜设置,待充电装置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顺利放置在所述导轨11上,用户使用起来更轻松,提升了用户体验,特别是针对较为笨重的待充电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基座12也可以是水平设置。所述导轨11可以是长条形,所述导轨11可以是单独的金属型材,所述导轨11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12上;也可以是与所述基座12一体成型。

所述触头组件14上可以设置有所述第一触头,所述触头组件14固定安装在所述导轨11上,所述第一触头可以凸伸出第一开口,这样,铁鞋就能够非常方便地与所述第一触头接触。

这里,所述触头组件包括凸台,所述凸台凸伸出所述导轨11;所述第一触头凸伸出所述凸台上表面。这里,凸台的设置,使得所述待充电装置的电接触点的设置位置更加灵活。这里,所述凸台的顶部棱边可以设置成圆角或设置成弧角,所述圆角或者弧角的设置能够避免待充电装置对所述凸台的冲击,避免所述凸台受到损伤,损坏触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平台包括基座12、设置在所述基座12上的导轨11和设置在所述导轨11上的触头组件14和电磁锁13,这样,铁鞋能够被锁紧在所述导轨上进行充电;所述电磁锁13包括电控线圈和设置在所述导轨表面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锁13具有将所述铁鞋15锁紧在所述基座12上的第一状态和将所述铁鞋15从所述基座12解锁的第二状态,这样,铁鞋能够非常方便地被所述电磁锁13锁紧在所述基座12上进行充电,防止所述铁鞋被盗。

这里,请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平台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磁锁13的电控线圈与控制模块21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1具有将所述铁鞋锁紧在所述基座12上的第一状态和将所述铁鞋从所述基座12解锁的第二状态。

这里,所述远程控制模块21可以是远程后台控制中心,这样,可以通过后台实现铁鞋的远程统一控制。所述控制模块21还可以是刷卡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指纹模块等,这样,可以通过卡、人脸、指纹等实现认证,锁紧或解锁所述铁鞋,更加安全和方便。这里,所述控制模块21控制所述电控线圈通电时,所述铁鞋锁紧在所述基座12上,所述控制模块21控制所述电控线圈断电时,所述铁鞋从所述基座12上解锁。

这里,请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平台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控制模块21设置在所述基座13内,所述控制模块21连接有交互模块31,所述交互模块31设置在所述基座表面。

这里,所述交互模块31可以为摄像头、触摸屏等。所述交互模块31设置在所述基座表面,工作人员可以非常方便地在现场与所述交互模块进行交互,锁紧或释放所述铁鞋。

其中,所述导轨11为长条形;所述导轨11内设置有内腔;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内腔远离所述基座13的一侧;所述触头组件14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导轨11上。这里,所述导轨11为长条形,能够对待充电装置进行定位和导向,以铁路上使用的铁鞋为例,所述铁鞋的底部设置有裙边,所述裙边与底板一起合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导轨11形状相匹配,所述铁鞋能够方便地通过所述导轨11导向并限位,使得所述铁鞋的电接触点与所述触头组件14电连接。

请再次参见图3,所述导轨1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32,所述限位部32用于对铁鞋的位置进行限定。这样,当所述铁鞋与所述触头组件14接触后,所述待充电装置与所述导轨11的相对位置就不会发生变化,使得所述待充电装置与所述触头的接触更加可靠稳定。

请参见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平台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触头组件包括所述第一触头、弹性件45和底座46;所述第一触头包括基体和电接触部42;所述基体上设置有抵持部43;所述底座46包括带有第二开口41的导向腔室;所述第一触头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腔室内,所述电接触部凸伸出所述第二开口41外;所述弹性件45的一端抵持在所述腔室内的一侧,所述弹性件45的另一端抵持在所述抵持部43上。

这里,所述第一触头材质可以是银材质、银合金材质等;所述第一触头的接触面可以是球面、平面等;所述第一触头可以是多层结构,例如,可以是铜基覆银;所述弹性件45可以是筒状弹簧、片簧、橡胶件等;所述底座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零件组合结构,例如,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底座的材质为非导电性材料,这样可以避免漏电,导致安全隐患;所述基体和所述电接触部可以是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导向腔室可以为圆筒形、正方体形等形状;这里,当所述第一触头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弹性件45可以是预压缩状态,这时,可以将所述抵持部43抵持在所述基座上,即处于复位状态,当所述触头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触头会压缩所述弹性件45,使其发生弹性变形,所述抵持部43脱离所述底座46。这里,所述弹性件45的一端抵持在所述腔室内的一侧,可以是所述弹性件45的一端端面抵持在所述圆柱形腔室内的圆柱底;这里,所述弹性件45的另一端抵持在所述抵持部43上可以是所述弹性件45的另一端的端面抵持在所述抵持部43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触头组件包括第一触头、弹性件45和底座,所述第一触头包括基体和电接触部,所述基体上设置有抵持部43;所述基座包括带有第二开口41的导向腔室,这里,所述导向腔室能够对所述第一触头的运动进行导向;所述第一触头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腔室内,所述电接触部凸伸出所述第二开口41外;所述弹性件45的一端抵持在所述腔室内的一侧,所述弹性件45的另一端抵持在所述抵持部43上。这里,当所述第一触头电接触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弹性件45产生弹性变形,所述第一触头能够在所述导向腔室内进行有方向的运动,在外力消失时,又能够复位,这样能够给电接触提供超程,避免触头电接触时的硬碰撞,延长所述触头的机械寿命和电寿命。

请再次参见图4,所述基座上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导轨11,相邻所述导轨11上的所述触头组件14设置在对端。这里,相邻所述导轨11上的所述触头组件14设置在对端,使得所述充电平台具有更好的空间利用率。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铁鞋,请参见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铁鞋本体和第二触头51;所述第二触头51设置在所述铁鞋本体的底面上;所述底面设置有铁磁性金属,所述底面的两侧设置有裙边52。

这里,所述第二触头51材质可以是银材质、银合金材质等;所述第二触头51的接触面可以是球面、平面等;所述第二触头51可以是多层结构,例如,可以是铜基覆银;所述第二触头51可以是嵌入在所述铁鞋本体中,例如,在注塑成型工艺中将所述第二触头51嵌入在所述铁鞋本体中。所述裙边52的设置有利于所述铁鞋在所述导轨11上的导向和定位。所述铁磁性金属可以为铁、钴、镍等。

请再次参见图5,所述铁鞋本体包括控制盒53与带有腔室的铁鞋壳体54;所述控制盒53设置在所述腔室内;所述第二触头51设置在所述控制盒53的底部55;靠近所述第二触头51的所述铁鞋壳体54上设置有第三开口56;所述第二触头51凸伸出所述第三开口56。

这里,将所述第二触头51设置在所述第三开口56内,使得所述第三开口56的边缘对所述触头形成机械上的保护,避免所述触头受到机械损伤。同时,所述第二触头51设置在所述控制盒53的底部55,一方面,方便触头的安装,另一方面,方面触头的维护与更换。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系统,请参见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任一所述的充电平台16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任一所述的铁鞋15;所述触头组件14与所述第二触头51具有相互接触的状态;所述裙边52与所述导轨11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导轨11能够对所述铁鞋进行导向和限位,所述触头组件14和第二触头51能够处于稳定的电接触状态,充电便捷,且可靠稳定,所述电磁锁能够锁紧所述铁鞋,防止铁鞋被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