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集中动车组的上砂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1255发布日期:2020-12-22 10:3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集中动车组的上砂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列车整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集中动车组的上砂设备。



背景技术:

动力集中动车组的推出,旨在逐步全面代替既有普速客车,动力集中动车组的整备作业由车辆段的客车整备所负责进行。但由于客车整备并不包含上砂作业内容,所以现有的客整所内并未安装任何上砂设备,故只能采用人工上砂的方式进行作业,从而导致上砂作业耗时费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客车整备所对动力集中动车组只能采用人工上砂的方式进行上砂作业,耗时费力、效率低下等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动力集中动车组的上砂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集中动车组的上砂设备,包含配砂站,所述配砂站设于整备棚顶部,所述整备棚内的轨道两侧均设有所述配砂站,所述配砂站通过输砂管道连通可升降的配砂枪,所述配砂枪用于对车厢上的砂箱上砂。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集中动车组的上砂设备,由于动车组两侧均具有所述砂箱,通过分别设于所述轨道两侧的配砂站,所述配砂站设于顶部,连通能够下降的所述配砂枪,对两侧的所述砂箱进行上砂,避免来回转移所述配砂枪,所述整备棚内走线简洁,在车厢高度区域内减少线路设置,线路布置对既有设备、装置的影响较小,有效降低现有客车整备所的改造难度。当动车组沿所述轨道到达所述配砂枪的工作区域时,所述动车组停车,下降所述配砂枪对所述砂箱进行上砂作业,作业完成后所述动车组继续向前运行,当下一所述砂箱到达所述配砂枪的工作区域时,所述动车组再次停车,并通过所述配砂枪给砂箱进行上砂作业。以此类推,直至所述动车组上的所有砂箱上砂完毕,上砂作业完毕,列车驶离。采用本装置有效降低上砂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之前的装砂、运砂、上砂高强度劳动,变为拿起砂枪直接加砂的低强度作业,无需人工推行上砂小车沿所述动车组进行上砂作业,有效提高整车上砂效率,提高整备作业质量。

优选的,所述配砂站连接于所述整备棚的钢构横梁上。

优选的,所述配砂站通过输砂管道连通输砂装置,所述输砂装置连通有空压机,所述输砂装置设于砂房中,所述砂房设于所述整备棚的一侧。

通过所述空压机使所述配砂站与输砂装置形成输砂通道,有效将砂子推进入所述输砂管道送至所述配砂站,避免人工在整备线和砂房之间往返穿梭运动,可节约30%~50%的作业时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输砂装置设于所述砂房的地下。

优选的,所述配砂站连通有空压机。

有效将所述配砂站的砂子沿输砂管道送至所述配砂枪。

优选的,所述配砂枪通过升降吊索连接于所述整备棚的钢构结构或作业平台。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轨道之间布置一个所述配砂站和一个配砂枪。

即相邻两个所述轨道之间共用一所述配砂站和一个配砂枪,降低设备成本。

优选的,还包含plc控制系统。

即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输砂装置向所述配砂站自动补砂,以便能够随时进行上砂作业,同时能够控制所述配砂枪自动升降及加砂自动启停,避免砂粒散落污染环境及刮碰动车组外皮和设备的问题,进一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集中动车组的上砂设备,能够有效降低上砂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无需人工推行上砂小车沿所述动车组进行上砂作业,有效提高整车上砂效率,提高整备作业质量,并且所述整备棚内走线简洁,在车厢高度区域内减少线路设置,线路布置对既有设备、装置的影响较小,有效降低现有客车整备所的改造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动力集中动车组的上砂设备的平面布置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动力集中动车组的上砂设备的立面布置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配砂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配砂站,2-整备棚,21-钢构横梁,22-作业平台,3-轨道,4-配砂枪,5-砂箱,6-砂房,61-输砂装置,7-升降吊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集中动车组的上砂设备,包含配砂站1,所述配砂站1设于整备棚2顶部,所述整备棚2内的轨道3两侧均设有所述配砂站1,所述配砂站1通过输砂管道连通可升降的配砂枪4,所述配砂枪4用于对车厢上的砂箱5上砂。

具体的,由于动车组两侧均具有所述砂箱5,所述砂箱5位于动力集中动车组两头或中连接处的动力车厢上,因此,所述配砂站1设于所述整备棚2内整备线的端头位置,所述配砂站1设于相邻两个所述轨道3之间,如图1所示。如所述配砂站1连接于所述整备棚2的钢构横梁21上,如图2-3所示,相邻两个所述轨道3之间布置一个所述配砂站1和一个所述配砂枪4,所述配砂枪4用于对相邻两股道的所述砂箱5进行上砂,降低设备成本。所述配砂站1通过输砂管道连通输砂装置61,所述输砂装置61通过气管连通有空压机,所述输砂装置61设于砂房6中,所述砂房6设于所述整备棚2的一侧,所述输砂装置61设于所述砂房6的地下。通过所述空压机使所述配砂站1与输砂装置61形成输砂通道,有效将砂子推进入所述输砂管道送至所述配砂站1,避免人工在整备线和砂房之间往返穿梭运动补充砂子,可节约30%~50%的作业时间。所述配砂站1也通过气管连通有空压机,所述有效将所述配砂站1的砂子沿输砂管道送至所述配砂枪4。所述配砂枪4通过升降吊索7连接于所述整备棚2的钢构立柱、钢构横梁21或作业平台22,如图3所示,所述升降吊索7连接于所述作业平台22底部,所述输砂管道也固定于所述作业平台22底部,所述输砂管道包含靠近所述配砂站1的硬管段和靠近所述配砂枪4的软管段,以便配合所述配砂枪4的使用。

当动车组沿所述轨道3使所述砂箱5到达所述配砂枪4的工作区域时,所述动车组停车,所述配砂枪4下降并插入所述砂箱5进行上砂作业,作业完成后拔出所述配砂枪4,所述动车组继续向前运行,当下一处所述砂箱5到达所述配砂枪4的工作区域时,所述动车组再次停车,通过所述配砂枪4给砂箱5进行上砂作业。以此类推,直至所述动车组上的所有砂箱上砂完毕,上砂作业完毕,列车驶离。

优选的,还包含plc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空压机使所述输砂装置61向所述配砂站1自动补砂,以便能够随时进行上砂作业,同时能够控制所述配砂枪4自动升降及加砂自动启停,避免砂粒散落污染环境及刮碰动车组外皮和设备的问题,进一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集中动车组的上砂设备,能够降低上砂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之前的装砂、运砂、上砂高强度劳动,变为拿起砂枪直接加砂的低强度作业,无需人工推行上砂小车沿所述动车组进行上砂作业,有效提高整车上砂效率,提高整备作业质量,并且所述整备棚内走线简洁,在车厢高度区域内减少线路设置,线路布置对既有设备、装置的影响较小,有效降低现有客车整备所的改造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