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运输用五轴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8742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铁道运输用五轴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道运输用五轴敞车。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处于紧张状态,而现有的四轴敞车的载重量最高只有60吨,不能缓解运输的紧张局面。如果发展大型货车,一般采用提高轴重的方式,即将轴重由D轴21吨提高至E轴的25吨,这样,载重量由60吨增加到75吨,但是必须将现有铁路钢轨更换为60公斤/米以上的重轨。发展采用E轴的大型货车,目前受国力所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能实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提高载重量,又不需要更换铁路钢轨的铁道运输用五轴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现有的四轴敞车车体的下部中央,增设一个单轴中央轮对装置,在车体上设有对单轴轮对装置进行纵向限位的导框座,从而构成铁道运输用五轴敞车,来提高该车的载重能力。设计时要求中央轮对装置既能承受限定的垂直载荷,又能保证五轴敞车安全通过平面曲线、道岔、扭曲线、驼峰等各种状态的线路。


图1为本发明方案结构示意图;其中1-两轴转向架;2-车体;3-中央轮对装置;4-两轴转向架。
图2为中央轮对装置主视示意图;其中5-标准轮对,6-滚动轴承,7-传载架,8-弹簧,9-轴箱,10-滚轮,11-导框座,12-螺栓。
图3为中央轮对装置A-A剖视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是在现有的四轴敞车的基础上,即在车体(2)的下部中央,两轴转向架装置(1)与两轴转向架装置(4)的之间,增设一个单轴中央轮对装置(3),从而构成五轴敞车(如图1所示)。在车体(2)上设有导框座(11)对中央轮对装置(3)进行纵向限位。
中央轮对装置(3)是由一根带滚动轴承(6)的标准轮对(5)、传载架(7)和两翼带弹簧(8)的轴箱(9),以及四个承载滚轮(10)所构成。传载架(7)由四个弹簧(8)支承在两侧轴箱(9)上,轴箱(9)侧面开有导框槽,使传载架(7)在纵向、横向得到限位;再由车体(2)上的导框座(11)的作用,对标准轮对(5)进行纵向限位。在传载架(7)四角上设有可保证标准轮对(5)相对于车体(2)自由横动的滚轮(10)。车体(2)上的垂直载荷重量通过四个滚轮(10)传到传载架(7)上,再经由轴箱弹簧(8)、轴箱(9)传至标准轮对(5)上,由于滚轮(10)的作用,标准轮对(5)可相对于车体(2)自由横动,以使五轴敞车能安全地通过曲线线路。标准轮对(5)应承担的额定轴载荷,是通过使轴箱弹簧(8)具有较大静挠度和给以一定预压缩量来实现的。
图2和图3清楚地表明了构成中央轮对装置(3)的各部件的位置关系,轮对(5)、滚动轴承(6)均采用标准件,传载架(7)由型钢和钢板焊接而成,承放在弹簧(8)上,轴箱(9)与导框座(11)均为铸钢件,轴箱(9)上设有弹簧承放座,用螺栓(12)将轴箱、弹簧与传载架连接装配起来,轴箱(9)通过滚动轴承与车轴装配连接,轴箱侧面开有导框槽,使传载架(7)在纵向、横向得到限位。传载架(7)四角装有钢制滚轮(10),可保证标准轮对相对车体自由横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在现有的四轴敞车基础上,增设一根具有独特结构的中央轮对装置,从而构成五轴敞车。中央轮对装置的传载架上设有滚轮传载装置,使中央轮对装置既承受垂直载荷,又可相对车体自由横动,使五轴敞车能安全地通过平面曲线、道岔以及驼峰竖曲线等各种状态的线路。采用本发明所生产的五轴车,其轴重可保持在现有轨道允许的21吨以下,载重由现在的60吨提高到75吨,单位列车运输能力提高20%,且可以在全国现有铁路上通行,而不必更换现有铁路钢轨。
权利要求
1.一种铁道运输用五轴车,它包括两轴转向架装置(1)、车体(2)和两轴转向架装置(4),其特征是在现有的四轴敝车的基础上增设一个单轴中央轮对装置(3),在车体(2)上设有对单轴中央轮对装置(3)进行纵向限位的导框座(11);A、所述的单轴中央轮对装置(3)是由一个带滚动轴承(6)的标准轮对(5)、传载架(7)、弹簧(8)、轴箱(9)和承载滚轮(10)所构成;B、所述的传载架(7)是由四个弹簧(8)支承在两侧轴箱(9)上,轴箱(9)侧面开有使传载架(7)在纵向、横向得到限位的导框槽,传载架(7)的四角上装有所述的可保证中央轮对装置相对于车体自由横动的承载滚轮(10)。
全文摘要
一种铁道运输用五轴车,属交通运输工具类。五轴车由车体、两台两轴转向架、一个具有独特结构的单轴中央轮对装置等构成。本单轴中央轮对装置既承受垂直载荷,又可相对车体自由横动,能安全地通过平面曲线,道岔以及通过驼峰竖曲线等。采用五轴车运输,其轴重可保持在现有轨道允许的21吨以下,载重可由现在的60吨提高到75吨,单位列车运能较现有60吨车提高20%,适合目前国内通用。
文档编号B61F13/00GK1044436SQ9010542
公开日1990年8月8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16日
发明者孙明道, 曹亦清, 周焕, 单明, 杨志强 申请人:铁道部株洲车辆工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