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高架悬挂公共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6403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高架悬挂公共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公共交通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高架悬挂公共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的拥有量大幅增长,城市的道路已远远不能承载这么大的交通负荷量,车辆受堵频繁发生,特别是我国属于人口密集的国家,按目前的车辆数量的增速城市交通将面临瘫痪的可能,如何解决目前的城市交通状态是人们面临的一大难题,而目前的交通系统无论是在管理方面提出各种政策、政令、法规,在道路规划方面进行各种改进,在车辆方面进行限购、限行控制,在公共交通方面增大运力,如开辟公交专用线路、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等努力都无法完全解决城市道路拥堵问题。

【发明内容】

: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格式、空中交叉的城市高架悬挂公共交通系统。
[0004]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城市高架悬挂公共交通系统,其包括纵横排列、接驳处上下交错、整体呈网格状排列的高架桥,所述高架桥包括固定于地面上的支撑立柱和固定于支撑立柱顶端的骨架横梁,在所述支撑立柱两侧的所述骨架横梁底面固定设有行走轨道;在所述行走轨道上活动悬挂设有由电力驱动的行走桥厢;在所述高架桥接驳处的地面设有行走天桥,所述行走天桥包括上、下两层圆形天桥,在所述下层圆形天桥四周均匀排列有至少四条上桥楼梯;在所述下层圆形天桥至上方的所述上层圆形天桥之间设有通行楼梯;下方的所述高架桥从所述上层圆形天桥和所述下层圆形天桥之间穿过;下方所述高架桥上所述行走桥厢的厢门底框与所述下层圆形天桥的桥面齐平;上方的所述高架桥从所述上层圆形天桥上方通过;上方所述高架桥上所述行走桥厢的厢门底框与所述上层圆形天桥的桥面齐平。
[0005]本发明的优点:构建模块化,工装化、工厂化式的流水作业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生产成本;修建时,无需拆迀,便于安装;地铁相比建造成本底;支撑立柱安装在现有道路中间,占地面积小;行走桥厢与路面行走车辆各行其道,不会占用现有道路资源;可以破解城市的交通拥堵难题,减少噪音、尾气污染,市民就近出行、原地换乘、安全、快捷、方便、舒适、经济;实现绿色、环保、节能、低碳出行;自动化程度高,运载能力强。每条线路,根据不同时段的客流情况,可适时智能调节;造价成本低、运营成本低、维护成本低、维修成本低。
【附图说明】
:
[0006]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俯视鸟瞰示意图。
[0007]图2为高架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8]图3为图2的侧视图。
[0009]图4为行走天桥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5为本发明的运营使用示意图。
[0011]高架桥1、支撑立柱2、骨架横梁3、行走轨道4、行走桥厢5、行走天桥6、上层圆形天桥7、下层圆形天桥8、上桥楼梯9、通行楼梯10、厢门11、始发站12、终点站13。
【具体实施方式】
:
[0012]如图1所示,一种城市高架悬挂公共交通系统,其包括纵横排列、接驳处上下交错、整体呈网格状排列的高架桥1,如图2和图3所示,高架桥I包括固定于地面上的支撑立柱2和固定于支撑立柱2顶端的骨架横梁3,在支撑立柱2两侧的骨架横梁3底面固定设有行走轨道4 ;如图4所示,在行走轨道4上活动悬挂设有由电力驱动的行走桥厢5 ;在高架桥I接驳处的地面设有行走天桥6,行走天桥6包括上层圆形天桥7和下层圆形天桥8,在下层圆形天桥8四周均匀排列有四条上桥楼梯9 ;在下层圆形天桥8外沿至上方的上层圆形天桥7之间设有通行楼梯10 ;下方的高架桥I从上层圆形天桥7和下层圆形天桥8之间穿过;下方高架桥I上行走桥厢5的厢门11底框与下层圆形天桥8的桥面齐平;上方的高架桥I从上层圆形天桥7上方通过;上方高架桥I上行走桥厢5的厢门11底框与上层圆形天桥7的桥面齐平。
[0013]如图5所示,始发站12至终点站13之间的距离为50公里,每个行走桥厢5的额定承载人数50人,相邻行走桥厢5间距250m,发车间隔为30秒,相邻站点间距1000米;在始发站12至终点站13之间共计400个行走桥厢5 ;在始发站12至终点站13的运载能力为:每个行走桥厢5的额定承载人数*行走桥厢5数量,即20000人;行走桥厢5时速30公里/小时;每个行走桥厢5每天行走400公里,即每个行走桥厢5每天工作13.3小时;单条高架桥I全天的运载能力为:20000*13.3 = 266000人;按照一座城市建设100条高架桥I计算,则每天的运载能力为266000*100 = 26600000人;当上述运能仍然不能满足出行需求时,还可以增大发车密度,将发车间隔缩短为25秒-20秒;或将每个行走桥厢5容量增大至70人至80人。
【主权项】
1.一种城市高架悬挂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纵横排列、接驳处上下交错、整体呈网格状排列的高架桥,所述高架桥包括固定于地面上的支撑立柱和固定于支撑立柱顶端的骨架横梁,在所述支撑立柱两侧的所述骨架横梁底面固定设有行走轨道;在所述行走轨道上活动悬挂设有由电力驱动的行走桥厢;在所述高架桥接驳处的地面设有行走天桥,所述行走天桥包括上、下两层圆形天桥,在所述下层圆形天桥四周均匀排列有至少四条上桥楼梯;在所述下层圆形天桥(外沿)至上方的所述上层圆形天桥之间设有通行楼梯;下方的所述高架桥从所述上层圆形天桥和所述下层圆形天桥之间穿过;下方所述高架桥上所述行走桥厢的厢门底框与所述下层圆形天桥的桥面齐平;上方的所述高架桥从所述上层圆形天桥上方通过;上方所述高架桥上所述行走桥厢的厢门底框与所述上层圆形天桥的桥面齐平。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高架悬挂公共交通系统,其包括纵横排列、上下交错、整体呈网格状排列的高架桥,高架桥包括固定于地面上的支撑立柱和固定于支撑立柱顶端的骨架横梁,在支撑立柱两侧的骨架横梁底面固定设有行走轨道;在行走轨道上活动悬挂设有由电力驱动的行走桥厢;在高架桥接驳处的地面设有行走天桥。优点在于:可以破解城市的交通拥堵难题,减少噪音、尾气污染,市民就近出行、原地换乘、安全、快捷、方便、舒适、经济;实现绿色、环保、节能、低碳出行;自动化程度高,运载能力强。每条线路,根据不同时段的客流情况,可适时智能调节;造价成本低、运营成本低、维护成本低、维修成本低。
【IPC分类】B61B3/00
【公开号】CN105216801
【申请号】CN201510686517
【发明人】樊经建, 樊雪君
【申请人】樊经建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