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挡泥板及具有车用挡泥板之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555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挡泥板及具有车用挡泥板之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挡泥板的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可卷收方式设置在该车轮 转动方向的外侧的车用挡泥板及具有车用挡泥板之自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现代人更重视日常生活的休闲活动,其中最被大众所喜爱 的休闲活动之一莫过于骑乘自行车,因骑乘自行车具有运动、健身及纾解压力等优点,且能 视个人状态及体力而规划不同的骑乘路径及距离,更能有效达到锻炼体魄的功效。自行车的骑乘路径除了政府规划的自行车道外,亦常见于市区或郊区,由于自行 车道都为露天而没有屋檐的设置,所以在雨天骑乘自行车或下过雨的车道上骑乘自行车 时,前、后车轮在转动的状态下,后车轮很容易将车道上的污水或沙土泼溅到骑者的衣物 上,而前车轮亦会将污水溅泼到位于前方的路人,所以,为了避免此种情形发生,自行车的 后车轮通常会设置一挡泥板,以避免泥泞之泥水泼溅到骑者或路人。目前常见之自行车的挡泥板通常直接与车架结合,其结构如图1所示,图1是现有 自行车的挡泥板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自行车1位于后方的车架11,该车架11除了 锁固有后车轮12外,同时在后车轮12的上方会锁固一个挡泥板13,以避免车道的污水或污 泥溅泼到骑者或路人。然而,现有的挡泥板13的材质通常为硬质塑料片或硬质金属片,且通常直接与车 架11结合,所以挡泥板13是固定的,不仅无法改变挡泥板13的形状,且更无法视不同的场 合或需求而自由拆卸挡泥板13。例如,当骑者欲享受快速骑乘自行车的速度感,而欲降低骑 乘时的风阻时,则会希望将自行车的配件数量降到最低,此时若挡泥板可自由的拆卸或折 收成较小的体积,即可降低骑乘时的风阻。另外,若骑者骑乘在干净的车道上亦无需设置挡 泥板13。所以,现有挡泥板13无法拆卸或折收,将无法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合或需求。因 而降低了挡泥板13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挡泥板及具有挡 泥板之自行车,以可卷收的方式设置在该车轮转动方向的外侧,以降低骑乘阻力。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泥板及具有挡泥板之自行车,可快速组装及卸 除。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泥板及具有挡泥板之自行车,具有简单的结 构。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泥板及具有挡泥板之自行车,可降低制造成 本。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泥板及具有挡泥板之自行车,具有发光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挡泥板,应用于一车体,车体包括车架及车轮,车用挡泥板包含挡泥板本体以及一夹持部。挡泥板本体具有设在相反面的第一 表面及第二表面,是以可卷收方式设置在该车轮转动方向的外侧,其中,该第二表面是与该 车轮的轮胎胎面相对。夹持部设置在该挡泥板本体的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定位于该车架 上。在优选实施例中,挡泥板本体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进一步具有反光性,且挡泥 板本体自第二表面朝向第一表面卷收成一体,并且挡泥板本体延展后为圆弧型或平直型。 车用挡泥板进一步包括一发光装置,发光装置设置在挡泥板本体上邻近于夹持部。为实现前列所述目的,本发明亦提供一种具有车用挡泥板之自行车,包含一自行 车本体、至少一挡泥板本体以及至少一夹持部。自行车本体具有一车架及位于该车架的前、 后两端的前车轮及后车轮;挡泥板本体,具有设在相反面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是以可 卷收方式设置在该车轮的转动方向的外侧,其中,第二表面是与车轮的轮胎胎面相对;夹持 部,设置在该挡泥板本体的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定位在车架上。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挡泥板本体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进一步具有反光性,且挡 泥板本体自第二表面朝向第一表面卷收成一体,并且挡泥板本体延展后为圆弧形或平直 形。相较于已有技术,本发明的车用挡泥板以可拆卸的方式组装在该自行车的车架 上,且该挡泥板本体能自第二表面朝向第一表面卷收成一体,所以能在不需要使用车用挡 泥板的场合时,轻松的将车用挡泥板从自行车的车架上拆卸,再者,亦可因应不同的状况将 挡泥板本体延展或卷收成一体,故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挡泥板无法自由拆卸及卷收成一体所 衍生的问题。


图1为现有自行车的挡泥板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车用挡泥板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具有车用挡泥板之自行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4A为本发明的挡泥板本体延展后的立体示意图;图4B为本发明的挡泥板本体卷收中的立体示意图;图4C为本发明的挡泥板本体卷收完成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挡泥板本体的前视图;图6本发明具有车用挡泥板之自行车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7本发明具有车用挡泥板之自行车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列示如下1-自行车;11-车架;12-车轮;13-挡泥板;2_车用挡泥板;21-挡泥板本体; 211-第一表面;212-第二表面;22-夹持部;221-贯孔;23-发光装置;3-自行车本体; 31-车架;32-前车轮;33-后车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一般常 识者都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
再者,以下图式均是简化的示意图式,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因此 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 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形态、数量及比例可以随意变更,且其组件布局形态可能更为复杂。请参阅图2所示,图2是显示本发明车用挡泥板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如图2所 示,本发明的车用挡泥板2包含一挡泥板本体21以及一夹持部22。挡泥板本体21具有一第一表面211及位于第一表面211的相反面的第二表面 212,在本实施例中,挡泥板本体21为长形片状体,且第一表面211和/或第二表面212具 有反光性。其中,挡泥板本体21以可卷收的方式置于车轮(在本图中未示)的转动方向的 外侧。夹持部22设置于挡泥板本体21的一端。在此优选实施例中,夹持部22具有一贯 孔221,贯孔221是供夹持部22以可拆卸的方式穿固于车体的车架(在本图中未示)上。 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夹持部22可以依设计为不同结构的夹具或锁附装置,以供固定于包 含自行车或其它车辆的车体或车体附挂物上。请参阅图3所示,图3是显示本发明具有车用挡泥板的自行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 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具有车用挡泥板之自行车包含一自行车本体3、至少一挡泥板 本体21以及至少一夹持部22。自行车本体3具有一车架31及位于车架31的前、后两端的前车轮32及后车轮 33。挡泥板本体21具有一第一表面211及位于第一表面211的相反面的第二表面212,在 本实施例中,挡泥板本体21为长形片状体,且第一表面211和/或第二表面212具有反光 性。其中,挡泥板本体21是以可卷收的方式置于后车轮33的转动方向的外侧。夹持部22 设置于挡泥板本体21的一端,夹持部22具有一贯孔221,贯孔221是以可拆卸的方式穿固 在自行车本体3的车架31上。另外,挡泥板本体21在本实施例时为向下垂的圆弧形,但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 施例时,挡泥板本体21可为平直形或向上翘起的圆弧形。并且挡泥板本体21的长度亦可 视前车轮32或后车轮33的大小而作调整。在需要使用车用挡泥板2的路况时,将挡泥板本体21如图3所示以延展的方式设 置于后车轮33的转动方向的外侧,通常位于后车轮33的上方,如此就可避免泥泞车道的污 水或污泥溅泼到骑者背部。请再配合参阅图4A、4B及4C所示,在不需要使用挡泥板本体21 时可将挡泥板本体21两侧略为施力,使挡泥板本体21向上略微弯曲(如图4A所示),而后 即可将挡泥板本体21卷收成一体,并如图4B及4C所示,在卷收时是自挡泥板本体21的第 二表面212朝向第一表面211卷收。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挡泥板本体21是以一种在卷收后即可定位的可卷 曲片材所构成,而无须在卷收成一体后,另外再使用其它额外的定位元件。具体而言,请参 阅图5所示,图5是显示挡泥板本体21的前视图,当挡泥板本体21在延展呈长条状后,将 挡泥板本体21朝第二表面212方向略为施力下压,使挡泥板本体21的截面呈一圆弧状后, 挡泥板本体21即可固定为一延展后的形状,而不会卷收回一体。其中,挡泥板本体21的截 面优选呈半圆状。在其它实施例中,挡泥板本体21亦可为其它可卷收的材质所构成,并且 亦可搭配其它定位元件,使挡泥板本体21在卷收成一体后,再次以定位元件将其更稳固定 位。
请参阅图6所示,图6是显示本发明具有车用挡泥板之自行车另一实施例的立体 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是将车用挡泥板2设置在自行车本体3的前车轮32,所以车用挡泥 板2不仅能设置于后车轮33,亦可选择性的设置于前车轮32,或者车用挡泥板2可同时设 置于前车轮32及后车轮33的转动方向的外侧。请参阅图7所示,图7是显示本发明具有车用挡泥板之自行车又一实施例的立体 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车用挡泥板2的挡泥板本体21上进一步装设有一发光装置23,发光 装置23设于挡泥板本体21上靠近夹持部22之处。发光装置23可为发光二极管,并通过 发光装置23的设置,使骑乘者在夜晚或气候不佳的状况下骑乘自行车时更加安全。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车用挡泥板的挡泥板本体是以可卷收的方式设置于该车 轮的转动方向的外侧,所以可因应不同需求而将挡泥板本体卷收成一体,或适时的将挡泥 板本体延展使用,所以更能适用于长征时不同状况的车道使用。另外,车用挡泥板是以可拆 卸方式组装在该自行车的车架上,所以在完全不需使用车用挡泥板的场合,亦可快速将挡 泥板拆除,增添使用时的便利性。再者,挡泥板本体的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具有反光 性,所以即使没有设置发光装置,亦能提升整体的醒目性,以提升骑乘安全,又或者在搭配 发光装置,更能使发光装置达到最佳效果,相对更能提升骑乘安全性。虽然前述的描述及图式已揭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必须了解到各种增添、许 多修改和取代可能使用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都不会脱离如所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 本发明原理的精神及范围。熟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之一般技术人员将可体会,本发明可 使用于许多形式、结构、布置、比例、材料、组件和组件的修改。因此,本文在此所揭示的实施 例应被视为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用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应由后附权利要求范围 所界定,并涵盖其合法等同替换,并不限于先前的描述。
权利要求
一种车用挡泥板,所述车用挡泥板是应用于一车体,所述车体包括车架及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挡泥板包含一挡泥板本体,具有设在相反面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是以可卷收方式设置于该车轮的转动方向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二表面与该车轮的轮胎胎面相对;以及一夹持部,是设置于所述挡泥板本体的一端,供以可拆卸的方式定位于所述车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为自行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进一步具有反光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挡泥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发光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挡泥板,其中所述发光装置是设在该挡泥板本体上邻近于 所述夹持部之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挡泥板,其中所述挡泥板本体是自第二表面朝向第一表面 卷收成一体。
7.一种具有车用挡泥板之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自行车本体,具有一车架及位于该车架的前、后两端的前车轮及后车轮;至少一挡泥板本体,具有设在相反面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是以可卷收方式设置于 该车轮的转动方向的外侧,其中,该第二表面与该车轮的轮胎胎面相对;以及至少一夹持部,设置于该挡泥板本体的一端,供以可拆卸的方式定位在该车架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车用挡泥板之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发光装 置,设置于该挡泥板本体上邻近所述夹持部之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车用挡泥板之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本体是自第 二表面朝向第一表面卷收成一体。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车用挡泥板之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本体是设 置于所述车架的前、后两端车轮的转动方向的外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挡泥板及具有车用挡泥板之自行车。车用挡泥板包含一挡泥板本体以及一夹持部。挡泥板本体具有设于相反面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是以可卷收方式设置在该车轮转动方向的外侧;夹持部设置在该挡泥板本体的一端,供以可拆卸的方式定位在该车架上。具有该车用挡泥板的自行车包含一自行车本体、至少一车用挡泥板以及至少一夹持部,自行车本体具有车架及车轮,车用挡泥板是以可卷收方式设置在该车轮的转动方向的外侧,夹持部,设置在该挡泥板本体的一端。使挡泥板本体能卷收及延展的设置在该车轮的外侧。
文档编号B62J15/00GK101898597SQ200910143748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6日
发明者陈春源 申请人:陈春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