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四轮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2177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人四轮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双人四轮电动车应用领域,其车架受力小,结构紧凑,转向系统结
构简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双人四轮电动车驾驶座大都布置在前后轮之间,车架受力大,车内空 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结构不紧凑,转向系统结构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双人四轮电动车车架受力大,结构不紧凑,转向系统结构比较复杂 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人四轮电动车,该双人四轮电动车车架受力小,结构紧凑, 转向系统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前部驾驶座下面 布置有两个转向轮,后部座椅下面两边布置有两个车轮, 一个是一体化轮毂电机车轮, 一个 是从动轮,两轮之间是电池组和控制器。两个受力点都在车轮的上面,减小了车架的受力, 充分利用了空间,使整车结构紧凑。在转向轮的前部布置有一车把,车把的下端安装一转向 横梁,转向横梁两端各开一孔与两个转向杆活性连接,两个转向轮分别安装在两个半轴上, 半轴的中部垂直焊接一竖轴,用轴承安装在车架上的前减震架上,半轴的外端安装车轮,半 轴的里端开一孔与转向杆的另一端活性连接。半轴里端开孔到竖轴中心的距离与车把下端 转向横梁一端的开孔到转向横梁中点的距离相同,转向横梁左端通过转向杆与右侧半轴里 端活性连接,转向横梁的右端通过另一转向杆与左测的半轴里端活性连接。 一根转向杆安 装在转向横梁和半轴的上面,另一根转向杆安装在转向横梁和半轴的下面。两根转向杆左 右交叉上下交错的安装,可以保证两个转向轮转动方向一至,两根转向杆又不互相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两个受力点都在车轮上面,减小了车架受力,充分利用 空间,整车结构紧凑,转向系统结构简单。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双人四轮电动车车架俯视图。 图2是双人四轮电动车侧视图。 图3是前减震架和半轴剖面构造图。 图中1.车架,2.转向轮,3.转向横梁,4.转向杆,5.半轴,6.前减震架,7. —体化 轮毂电机车轮,8.电池组,9.控制器,IO.从动轮,ll.驾驶座,12.车把,13.后座,14.后减震架。
具体实施方式用矩形金属管制作本实用新型的车架 1),转向轮(2)采用20英寸小三轮车带轴承的后轮,转向横梁(3)固定在车把下端随车把一起转动,转向横梁两端开有两孔。图3是 前减震架(6)和半轴(5)的剖面构造图,半轴(5)的中部垂直焊接一竖轴,用轴承安装在前 减震架(6)上能灵活转动,半轴(5)的外端安装转向轮(2),半轴(5)的里端开有一孔,孔到 竖轴中心的距离与转向横梁(3) —端开孔到中点的距离相同,转向横梁(3)左端通过转向 杆(4)与右侧半轴(5)的里端活性连接,转向横梁(3)的右端通过另一根转向杆(4)与左 侧半轴(5)的里端活性连接,一根转向杆(4)安装在转向横梁(3)和半轴(5)的上面,另一 根转向杆(4)安装在转向横梁(3)和半轴(5)的下面,20英寸的一体化轮毂电机车轮(7) 安装在后减震架(14)上,48伏的电池组(8)和控制器(9)安装在从动轮(10)与一体化轮 毂电机轮(7)之间,上面是后座(13)。转向轮(2)上面是驾驶座(ll),前面是车把(12)。
权利要求一种双人四轮电动车,在后座下面安装有一体化轮毂电机车轮,电池组,控制器和从动车轮,驾驶座下面是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半轴上的转向轮,其特征是半轴的中部焊接一垂直的竖轴,用轴承安装在前减震架上,半轴的外端安装转向轮,半轴的里端开有一孔,右侧的半轴里端由转向杆与车把下端的转向横梁左端相连接,左侧半轴的里端由另一转向杆与转向横梁的右端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双人四轮电动车,其特征是半轴里端开孔到竖轴中心的 距离与转向横梁两端开孔到中点的距离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双人四轮电动车,其特征是一根转向杆安装在转向横梁 和半轴的上面,另一根转向杆安装在转向横梁和半轴的下面。
专利摘要一种结构紧凑,转向系统结构简单的双人四轮电动车。在前部驾驶座下面布置有两个转向轮,后部座椅下面两边布置有两个车轮,一个是一体化轮毂电机车轮,一个是从动轮,两轮之间是电池组和控制器。在转向轮的前部布置有一车把,车把的下端安装一转向横梁,转向横梁的两端各开一孔与两个转向杆活性连接,两个转向轮分别安装在两个半轴上,半轴的中部垂直焊接一竖轴,用轴承安装在车架上的前减震架上,半轴的外端安装车轮,半轴的里端开一孔与转向杆的另一端活性连接。转向横梁的左端通过转向杆与右侧半轴活性连接,转向横梁的右端通过另一转向杆与左侧半轴活性连接。一根转向杆安装在转向横梁和半轴的上面,另一根转向杆安装在转向横梁和半轴的下面。
文档编号B62D7/20GK201484531SQ200920171138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0日
发明者刘跃东 申请人:刘跃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