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280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推车,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ZL92215144.X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童车上的可折叠车架,如图13所示, 该车架的侧支架的下部设置有向下拱起的拱形底杆,车架下部的前轮和后轮可以在此底杆 的上下方向翻转,当前轮和后轮翻转到底杆的上方时,底杆代替前轮和后轮支撑整个车架, 而且由于底杆时向下拱起的拱形,车架可实现前后摇晃,作为“摇椅”使用。而前轮和后轮 要是作为整个车架的支撑时,车架就可以作为在地面上移动的普通推车用,即这种推车具 有两种用途。而且车架本身还是可折叠的,不用时可折叠。ZL89202653.7则公开了把前轮 和后轮向上翻转的机构。虽然上述的这个推车也能实现折叠,但是当用户在户外将此推车车架折叠后,无 法将此车一起推着或拖着走,归结原因是由于上述的这种推车在折叠时是沿着上下方向折 叠的,折叠后整个推车车架的高度变得很低,用户在站立时的高度根本无法够到推车上的 推杆。而搬运折叠后的这种推车,必须要拎着走,很费力气,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折叠后借助于轮子的滚动可以推 着或拖着整车在地面上行走的儿童推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打开 状态和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轮组件、设置在所述的推车车架上的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 态的锁定机构,当所述的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推车车架被锁定于打开状态,当 所述的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的推车车架在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的推车车架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支架、用于连接两侧的所述侧支架 的横连杆、设置于两侧的侧支架之间并用于支撑儿童的座位框架以及位于所述的座位框架 后侧的推杆;每侧所述的侧支架均包括前轮支架、后轮支架以及底杆,所述的底杆的前部与所 述的前轮支架的下部相连接,所述的底杆的后部与所述的后轮支架的下部相连接;所述的轮组件包括位于每侧的底杆前部的前轮组件和位于每侧的底杆后部的后 轮组件;所述的前轮组件包括有前轮,所述的后轮组件包括有后轮;在所述的推车车架处于打开状态下,所述的轮组件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 位置;当所述的轮组件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前轮至少有部分是位于所述的底杆的 最下端的下方,所述的后轮至少有部分是位于所述的底杆的最下端的下方,所述的推车车 架由所述的前轮和后轮支撑;当所述的轮组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前轮与后轮均 位于所述的底杆的最下端的上方,所述的底杆呈向下拱起的拱形,所述的推车车架由所述 的底杆支撑;所述的轮组件或底杆上设置有用于将轮组件锁定在第一工作位置的锁定部件;各侧所述的底杆均由多段杆件构成,同侧的底杆中相邻两段的杆件之间通过转动 轴相转动连接,相邻两段所述的杆件的转动连接处形成节点,所述的底杆具有展开位置和 折叠位置;当所述的推车车架处于打开状态、而且所述的轮组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 的底杆处于展开位置,所述的底杆呈向下拱起的拱形;当所述的推车车架从打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所述的前轮支架的下端部与后 轮支架的下端部相互靠拢,所述的底杆从展开位置向折叠位置转换,每侧的底杆上至少有 一个节点与对侧的所述的底杆上的至少一个节点相互靠拢,当所述的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 态时,在所述的两侧的前轮的最下端和两侧的后轮的最下端中,至少是两侧的前轮或两侧 的后轮的最下端位于所述的推车车架的最下端的下方。所述的底杆具有四段杆件,从前向后依次为第一段杆件、第二段杆件、第三段杆 件、第四段杆件,所述的第一段杆件的前部与所述的前轮支架的下部相连接,所述的第四段 杆件的后部与所述的后轮支架的下部相连接,当所述的推车车架处于打开状态、而且所述 的轮组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第一段杆件、第二段杆件、第三段杆件和第四段杆件 依次连接而形成整体向下拱起的拱形;当所述的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每侧的底杆上 的第二段杆件和第三段杆件之间的节点与对侧的底杆上的第二段杆件和第三段杆件之间 的节点相互靠拢。所述的第一段杆件的前部与所述的前轮支架的下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四段杆件的后部与所述的后轮支架的下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段杆件的前部与所述的前轮支架的下部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四段杆件的后部与所述的后轮支架的下部相固定连接。当所述的推车车架处于打开状态、而且所述的轮组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 的底杆上设置有用于加强该底杆刚性的加强件,该加强件设置在相邻的两段杆件之间、并 且用于限制这两段杆件之间的转动。所述的加强件是套管,该套管同时套在相邻的两段杆件上,当所述的推车车架处 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的套管仅套在一段杆件上。所述的套管可绕杆件转动地套设所述的杆件上,并且所述的套管沿着所述的杆件 的长度方向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的杆件上,所述的套管安装在所述的前轮组件上,当所述的 轮组件从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转换时,所述的套管绕着所述的杆件转动并带动所 述的前轮向所述的底杆的上方移动。所述的底杆上设置有复位部件,在所述的底杆处于展开位置时,所述的复位部件 给所述的底杆提供一个趋于向折叠位置变换的复位力。所述的复位部件为连接带,该连接带的一端部连接到一侧的底杆中部、另一端部 连接到对侧的底杆中部,当所述的推车车架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的连接带拉紧并连接在 两侧的底杆之间。在所述的底杆处于展开位置时,连接相邻两段杆件的转动轴的轴心线与水平面之 间大致上垂直。在所述的侧支架中,所述的前轮支架的上部与所述的后轮支架的上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的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底杆被锁定在展开位置。所述的两侧的第一段杆件的前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一根横连杆,所述的两侧的第四段杆件的后端部之间也固定连接有一根横连杆。所述的横连杆为刚性杆。在所述的推车车架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的轮组件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底杆也呈向下拱起的拱形。通过如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获得如下进步通过将底杆设置成可折叠的结构,使得推车车架实现前后方向的折叠,这样折叠后推车车架的高度 变化不大,而且折叠后还有至少一个轮能作为移动推车车架的轮子,方便了用户对折叠后 推车的搬运。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推车车架处于打开状态、轮组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的立体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推车车架处于打开状态、轮组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的立体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推车车架从打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的立体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立体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推车车架处于打开状态、轮组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的主视图(局部剖视);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推车车架处于打开状态、轮组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的主视图(局部剖视);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推车车架从打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的主视图(局部剖视);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的主视图;附图9为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推车车架处于打开状态、轮组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的俯视图(只显示横连杆、底杆以及轮组件);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推车车架从打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变、轮组 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的俯视图(只显示横连杆、底杆以及轮组件);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俯视图(只显示 横连杆、底杆以及轮组件);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分解图(部分);附图13为背景技术的儿童推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0、推车车架;200、轮组件;1、侧支架;11、前轮支架;12、后轮支架;121、 插槽;13、底杆;14、前轮组件;15、后轮组件;16、套管;17、连接带;131、第一段杆件;132、 第二段杆件;133、第三段杆件;134、第四段杆件;135、第一转动轴;136、第一节点;137、第 二转动轴;138、第二节点;139、第三转动轴;1310、第三节点;1311、轴心线;1312、铅垂线;1313、最下端;141、前轮;142、前轮接头;151、后轮;152、后轮接头;2、横连杆;3、座位框架;31、座位杆;32、靠背杆;33、侧扶手;4、推杆;5、转动连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 12所示的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参见附图1 8所示的儿童推车,该推车包括推车车架100以及位于推车车架下 方的轮组件200。如图中所示,该推车车架100是可折叠的车架,它具有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推车 车架100上设置有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的锁定机构,当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推 车车架100被锁定于打开状态,当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推车车架100可在打开状态和 折叠状态之间转换。推车车架100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支架1、用于连接两侧的侧支架1的横 连杆2、设置于两侧的侧支架1之间的用于支撑儿童的座位框架3以及位于座位框架3后侧 的推杆4。每侧的侧支架1均包括前轮支架11、后轮支架12以及底杆13。前轮支架11的上 部与后轮支架12的上部相转动连接,底杆13为可折叠的杆件,底杆13具有展开位置和折 叠位置,它均由多段杆件构成,同侧的底杆中相邻两段的杆件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转动连接, 相邻两段所述的杆件的转动连接处形成节点。底杆13在展开位置时,整体呈向下拱起的拱 形,构成完整的弧形杆件,具体参见附图2、3。如图9、10、11、12所示,底杆13具体由四段杆件组成,从前向后依次为第一段杆 件131、第二段杆件132、第三段杆件133、第四段杆件134。第一段杆件131的后端与第二 段杆件132的前端通过第一转动轴135相转动连接,并在此形成第一节点136,第二段杆件 132的后端部与第三段杆件133的前端部通过第二转动轴137相转动连接,并在此形成第 二节点138,第三段杆件133的后端部与第四段杆件134的前部通过第三转动轴139相转 动连接,并在此形成第三节点1310。在底杆13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一转动轴135、第二转动 轴137、第三转动轴139的轴心线大致上是相平行,并且它们的轴心线与水平面之间大致上 垂直,此“大致上”表明的意思为转动轴的轴心线1311相对于铅垂线1312顺时针或逆时针 偏移了一定的角度α,该偏离的角度α应小一点为好,可以为0 30度,更优的是在0 15度之间,当然如偏离的角度α为0-5度则为最佳,在制作工艺以及折叠时不会产生干涉 的情况下,角度α的大小尽量向0度靠拢。轮组件200包括设置于每侧的底杆13前部的前轮组件14和设置于底杆13后部 的后轮组件15。在该实施例中,前轮组件14是安装在底杆13的前部的,后轮组件15安装 在后轮支架12的下部位置,因为后轮支架12与第四段杆件134是固定为一体的结构,因此 也可以认为后轮组件15是安装在第四段杆件134上。前轮组件14包括前轮141,前轮141 通过前轮接头142安装在底杆13的前部。为了使得推车能改变移动方向,前轮14应做成 为万向轮结构。后轮组件15包括后轮151,后轮通过后轮接头152安装在后轮支架12的下 部。由于底杆13是可折叠的杆子,节点较多,将造成杆子本身的刚性较差,为了弥补 此缺陷,需要增设用于加强底杆131刚性的加强件。当推车车架处于打开状态、而且轮组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及第二工作位置,特别是第二工作位置时,此加强能加强底杆13的刚 性。该加强件应设置在相邻的两段杆件之间、并且用于限制这两段杆件之间的转动。如图 5、6、7所示,加强件为套管16,在轮组件200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套管16同时套在第一段 杆件131和第二段杆件132上。套管16与前轮接头142相固定连接,为了结构紧凑,此处 的套管16与前轮接头142 —体设置,两者之间呈角形。套管16可绕杆件转动地同时套设 在第一段杆件131和第二段杆件132上,并且套管16还可沿着杆件的长度方向滑动。当轮 组件200从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转换时,套管16首先沿着杆件向后滑动,然后再 套管16绕着杆件转动并带动前轮141向底杆13的上方移动。如果要将推车车架100从打 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要确保套管16仅套在第一段杆件131上,这样才能不影响底杆 13的折叠。为了使得底杆13能从展开位置向折叠位置迅速转换,底杆13上设置有复位部件,在底杆13处于展开位置时,复位部件给底杆13提供一个趋于向折叠位置变换的复位力。如 图9、10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复位部件为一条连接带17,该连接带17有一定的弹性或拉紧在 两侧的底杆13的中部,连接带17的一端部连接到一侧的底杆13上、另一端部连接到对侧 的底杆13上,当推车车架100处于打开状态时,连接带17拉紧并连接在两侧的底杆13之 间。此外,该连接带形式的复位部件还可以用扭簧之类的常规弹性部件替代,该种形式的复 位部件设置在节点处的弹性部件,在底杆13处于展开位置时,底杆13给复位部件一个使其 产生弹性变形的力,该复位部件将反过来给底杆13施加一个反作用力,这个作用力就是能 使底杆13趋于向折叠位置变换的复位力。当然,复位部件还有其他形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如图9、10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横连杆2至少有两根,并且都为刚性杆,其中一根 横连杆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侧的第一段杆件131的前端部上,另一根横连杆的两段 分别与两侧的第四段杆件134的后端部相固定连接。另外,前轮支架11的下部与第一段杆件131的前部相连接,此处的相连接可以采 用固定连接方式或转动连接方式,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使得整个推车车架100的结构更加牢 固。而转动连接方式可以使得前轮支架11与底杆13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推车车架100 的折叠更加彻底,但是需要在底杆13的所有节点处设置能加强底杆13的刚性加强件。第 四段杆件134的后部与后轮支架12的下部相连接,此处连接方式的选择可以参照前轮支架 11的下部与底杆13的前部的连接方式。如图4、8所示,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段杆 件131的前部与前轮支架11的下部、第四段杆件134的后部与后轮支架12的下部均采用 固定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如果想采用转动连接方式,在推车车架在处于打开状态时,此转动 连接处应该止转,以使得两者不会发生转动。如图1至8所示,座位框架3包括位于下部的座位杆31、前部与座位杆31后部向 转动连接的靠背杆32、位于座位杆31上方的一对侧扶手33,侧扶手33的前部与前轮支架 11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后部与推杆4的中部相转动连接。为了将推车车架100锁定在打 开状态,就需要将推杆4、侧扶手33、前轮支架11、后轮支架12这几个部件相锁定。在附图 所示的实施例中,推车车架100的锁定机构设置在推杆4的下部与后轮支架12中部之间。 具体为后轮支架12上设置插槽121,推杆4的下端部可与此插槽121相匹配。当推杆4 的下端部插在此插槽121内时,推车车架100处于打开状态并被锁定在此状态下。当推杆 4从插槽121内拔出时,推车车架100可以从打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0056]该实施例中,由于底杆13是撑在前轮支架11和后轮支架12之间的,前轮支架11、 后轮支架12在从两者的转动连接点5向下的部分与底杆13构成三角形结构。当推车车架 100的锁定机构将前轮支架11和后轮支架12之间的位置锁定时,即使得“三角形”的两条 边和这两条边之间的夹角也不能变换,这样“三角形”的第三条边即底杆13的长度也就不 能变化,此时底杆13也被锁定机构锁定在展开位置。因此,在该实施例中,锁定机构不需要 为了将底杆13锁定在展开位置下而另设的锁定元件,即设置在后轮支架12与推杆4之间 的锁定机构也能将底杆13锁定在展开位置。此时底杆13作为推车车架100的支撑部件, 将能安全稳定的工作。当然,如果在推车车架100处于打开状态时,底杆并没有处于稳定状 态的话,锁定机构也可以单设一个锁定元件用于锁定底杆13,使其具有较好的刚性。如图1和2、5和6所示,在推车车架100处于打开状态下,轮组件200具有第一工 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在推车车架100处于打开状态时,底杆13呈向下拱起的拱形,整 个底杆形成一个向下拱起的弧形杆。轮组件200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轮 组件200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前轮141完全位于底杆131的最下端1313的下方,后轮151 有绝大部分是位于底杆13的最下端1313的下方,推车车架100由前轮141和后轮151支 撑,此时的儿童推车可以在地面上被推着走。当轮组件200向上翻转而处于第二工作位置 时,前轮141与后轮151均位于底杆131的最下端1311的上方,推车车架100由底杆13支 撑,由于底杆13为向下拱起的拱形,此时推车可以前后摇晃,作为“摇椅”使用。为了保证儿童推车在地面上推着走时,轮组件200不会从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 作位置转变,轮组件200上还设置有将轮组件200锁定在第一工作位置的锁定部件,该锁定 部件分为前轮锁定部件和后轮锁定部件。前轮锁定部件的具体结构可以是如附图所示的实施例那样,是设置在前轮接头 142上且可滑动的插槽,锁定时即前轮支架11的下端部插在此插槽内,当前轮支架11与该 插槽相脱离时,前轮141即可向上翻转。后轮锁定部件的具体结构可以是如附图所示的实施例那样,是设置在第四段杆件 134上的锁槽,而在后轮组件15的后轮接头152上滑动设置有插销,锁定时插销插在锁槽 内,当插销与锁槽相脱离时,后轮151即可向上翻转。前轮锁定部件和后轮锁定部件不限定为上述的形式,它还可以是其他类似的结 构,如专利号为ZL200820032328. 1的“车轮翻转机构”、专利号为ZL200820036774. X的“童 车的后轮翻转机构”、专利号为ZL200820038078.2的“童车的前轮翻转机构”中公开的结构。下面详细阐述一下附图所示实施例的儿童推车的各个工作状态。儿童推车作为可在地面前进的普通推车时,如图1、5所示,推车车架100处于打开 状态,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即推杆4的下端部插在后轮支架12中部的插槽内。轮组件 200处于第一工作位置,前轮141全部位于底杆13的最下端1313的下方,后轮151的大部 分都位于底杆13的最下端1313的下方,整个推车车架100由前轮141和后轮151支撑,底 杆13处于稳定的展开位置。前轮141被前轮锁定部件锁定,即前轮支架11的下端部插在 前轮接头142的插槽内,后轮151被后轮锁定部件锁定,即后轮接头152上的插销插在第四 杆件134的锁槽内。儿童推车作为“摇椅”时,如图2、6所示,推车车架100依然处于打开状态,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轮组件200已从第一工作位置转变到第二工作位置,具体变化过程为前轮锁定部件解锁,套管16带动前轮141沿着杆件的长度方向相后滑动,然后在绕着第一段杆件141转动,当转动到前轮141全部位于底杆13的最下端1311的上方即可(此时如果 能将前轮141锁定在此位置最好,如没有锁定部件也要设置能使得该前轮141不会轻易就 反转回原位的部件)。后轮151与前轮141的变化过程类似,只是后轮151的后轮连接头 152不需要滑动,而是直接带动后轮151向上翻转到整个后轮151完全位于底杆13的最下 端1313的上方,此时后轮锁定部件将后轮151锁定在此位置。这样,由于前轮141和后轮 151均位于底杆13的最下端1313的上方,整个推车车架100将由底杆13支撑。底杆13处 于稳定的展开位置,底杆13整体呈向下拱起的拱形,可以前后晃动这个儿童推车。当不使用儿童推车时,要将整个推车从打开状态变化到折叠状态,如图3、6所示。 首先将锁定机构解锁,即将推杆4的下端部从插槽121内拔出。然后使前轮支架11和后轮 支架12相互靠拢,每侧的底杆13中的第二节点138与对侧的底杆上的第二节点138也相 互靠拢,此时实现后整个推车车架的前后折叠,如图4、8所示。注意为了使得推车车架在 折叠后用户可以拖着在地面上移动,必须要使得在前轮141的最下端或后轮151的最下端 或它们两个的最下端都位于推车车架100的最下端的下方,即有轮子可落地。如果用户要 想折叠后的推车车架能立在地面上,前轮141和后轮151的最下端都要位于推车车架100 的最下端的下方,而且折叠后推车车架100的中心要落在前轮和后轮之间。本实施例在推 车车架100折叠时,一定要确保套管16只套在一段杆件上,否则推车车架100根本不能无 法实现彻底折叠,所以在推车车架折叠时,最好将轮组件200变换到第一工作位置。以上涉及到得“前”、“后”、“上”、“下”的位置基准是以前轮所在的位置为“前”,后 轮所在的位置为“后”,推杆的上部所在位置为“上”,底杆所在的位置为“下”。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能实现前后方向的折叠,折叠后整个推车车架的高度变化 很小,用户仍然可以借助于轮子的滚动很轻松拖着推车在地面上行走。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 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 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轮组件、设置在所述的推车车架上的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的锁定机构,当所述的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推车车架被锁定于打开状态,当所述的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的推车车架在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的推车车架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支架、用于连接两侧的所述侧支架的横连杆、设置于两侧的侧支架之间并用于支撑儿童的座位框架以及位于所述的座位框架后侧的推杆;每侧所述的侧支架均包括前轮支架、后轮支架以及底杆,所述的底杆的前部与所述的前轮支架的下部相连接,所述的底杆的后部与所述的后轮支架的下部相连接;所述的轮组件包括位于每侧的底杆前部的前轮组件和位于每侧的底杆后部的后轮组件;所述的前轮组件包括有前轮,所述的后轮组件包括有后轮;在所述的推车车架处于打开状态下,所述的轮组件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所述的轮组件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前轮至少有部分是位于所述的底杆的最下端的下方,所述的后轮至少有部分是位于所述的底杆的最下端的下方,所述的推车车架由所述的前轮和后轮支撑;当所述的轮组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前轮与后轮均位于所述的底杆的最下端的上方,所述的底杆呈向下拱起的拱形,所述的推车车架由所述的底杆支撑;所述的轮组件或底杆上设置有用于将轮组件锁定在第一工作位置的锁定部件;其特征在于各侧所述的底杆均由多段杆件构成,同侧的底杆中相邻两段的杆件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转动连接,相邻两段所述的杆件的转动连接处形成节点,所述的底杆具有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当所述的推车车架处于打开状态、而且所述的轮组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底杆处于展开位置,所述的底杆呈向下拱起的拱形;当所述的推车车架从打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所述的前轮支架的下端部与后轮支架的下端部相互靠拢,所述的底杆从展开位置向折叠位置转换,每侧的底杆上至少有一个节点与对侧的所述的底杆上的至少一个节点相互靠拢,当所述的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在所述的两侧的前轮的最下端和两侧的后轮的最下端中,至少是两侧的前轮或两侧的后轮的最下端位于所述的推车车架的最下端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杆具有四段杆件,从前向后 依次为第一段杆件、第二段杆件、第三段杆件、第四段杆件,所述的第一段杆件的前部与所 述的前轮支架的下部相连接,所述的第四段杆件的后部与所述的后轮支架的下部相连接, 当所述的推车车架处于打开状态、而且所述的轮组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第一段 杆件、第二段杆件、第三段杆件和第四段杆件依次连接而形成整体向下拱起的拱形;当所述 的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每侧的底杆上的第二段杆件和第三段杆件之间的节点与对侧 的底杆上的第二段杆件和第三段杆件之间的节点相互靠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段杆件的前部与所述的 前轮支架的下部相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段杆件的后部与所述的 后轮支架的下部相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段杆件的前部与所述的前轮支架的下部相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段杆件的后部与所述的后轮支架的下部相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推车车架处于打开状态、 而且所述的轮组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底杆上设置有用于加强该底杆刚性的加强 件,该加强件设置在相邻的两段杆件之间、并且用于限制这两段杆件之间的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件是套管,该套管同时套 在相邻的两段杆件上,当所述的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的套管仅套在一段杆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可绕杆件转动地套设所 述的杆件上,并且所述的套管沿着所述的杆件的长度方向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的杆件上,所 述的套管安装在所述的前轮组件上,当所述的轮组件从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转换 时,所述的套管绕着所述的杆件转动并带动所述的前轮向所述的底杆的上方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杆上设置有复位部件,在 所述的底杆处于展开位置时,所述的复位部件给所述的底杆提供一个趋于向折叠位置变换 的复位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部件为连接带,该连接 带的一端部连接到一侧的底杆中部、另一端部连接到对侧的底杆中部,当所述的推车车架 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的连接带拉紧并连接在两侧的底杆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底杆处于展开位置时,连 接相邻两段杆件的转动轴的轴心线与水平面之间大致上垂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侧支架中,所述的前轮支 架的上部与所述的后轮支架的上部相转动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 所述的底杆被锁定在展开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侧的第一段杆件的前端部 之间固定连接有一根横连杆,所述的两侧的第四段杆件的后端部之间也固定连接有一根横 连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连杆为刚性杆。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推车车架处于打开状态、 所述的轮组件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底杆也呈向下拱起的拱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推车车架包括侧支架,侧支架包括前轮支架、后轮支架以及底杆;轮组件包括前轮和后轮;在推车车架处于打开状态下,轮组件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推车车架由前轮和后轮支撑;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底杆呈向下拱起的拱形,推车车架由底杆支撑;各侧底杆均由多段杆件构成,相邻两段杆件相转动连接;当推车车架向折叠状态转换时,前轮支架的下端部与后轮支架的下端部相互靠拢,每侧的底杆上至少有一个节点与对侧的底杆上的至少一个节点相互靠拢。通过将底杆设置成折叠结构,使得推车车架能前后折叠,折叠后推车车架的高度变化小,方便了用户搬运。
文档编号B62B7/06GK201587435SQ20092026808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7日
发明者贺新军, 马福生 申请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