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608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交通工具,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气动车。
背景技术
现今,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大量废气已经成为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 在上下班高峰期,汽车驾驶往往是造成交通堵塞的主要原因,因此为解决日渐严峻的空气 污染以及交通堵塞的问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骑自行车。但是骑乘自行车需要依靠人力,并 受限于人的体力,并不适用于长途乘骑。为了解决自行车不适于长途骑乘的缺点,有许多辅助自行车产生。但是,市场上出 售的辅助自行车大多是采用发动机或者电动机的结构来提供自行车辅助动力的目的。采用 发动机助力结构仍旧没有完全排除空气污染的问题,不能很好的实施环保,更有甚者,许多 自行车上的发动机都无法达到排放废气的标准,其污染程度比汽车更甚,而且采用发动机 助力必须要添加燃油,从而增加自行车的运行费用;而电动自行车行驶一段时间后必须对 电瓶进行充电,不然就无法实现为乘骑者助力的目的,这不仅增加了电动自行车的运行费 用,而且也不适合于长距离行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而提出一种气动车,其采用气动 控制,对空气无污染,而且适合长距离行驶。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解决方案为气动车,包括车体,车体头 灯和传动装置,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有安装在车体上的高压气瓶,高压气 瓶通过气管与调压器相连,调压器的出口分别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第一进气口、第二进 气口相连;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分别置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中,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分别通 过第一拉杆、第二拉杆与第一链条、第二链条一端相连,第一链条、第二链条一端分别与第 一超越式棘轮、第二超越式棘轮齿合,第一链条、第二链条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弹簧、第二弹 簧相连,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与车体相连,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上设置的第一进气口、第一 出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之间分别设置有进出气开闭调节装置。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进出气开闭调节装置由第一槽轮、第二槽轮、第三槽轮、第四 槽轮、第一销、第二销组成,第一槽轮、第二槽轮分别连接于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的阀 杆之上,通过第一销同步转动第一槽轮、第二槽轮,控制进气口、出气口的开-闭或者是 闭_开;第三槽轮、第四槽轮分别连接于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的阀杆之上,通过第二销 同步转动第三槽轮、第四槽轮,控制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的开-闭或者是闭_开,所述的 第一销、第二销与电动机相连,电动机转动可带动销、销的运转。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车体上还设置有小型电瓶,小型电瓶分别与车体头灯和电动 机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0009]本气动车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解决人们在一定范围出行的代步工具。对环境 无污染,压缩空气可通过气泵获得,使用简便。整个车体操作简便,易于控制。车体通过气 缸提供动力,气缸技术已经成熟,而且具有运行稳定,经济、驾驶安全等特点。采用双侧链条 驱动,使车轮能够获得连续稳定的作用力,使车轮克服阻力及运行效率得到提高。如果一侧 驱动系统出现障碍时,仍能获得间歇动力,驱动车轮前行。

图1为传动装置结构图;图2为气动车侧视图;图3为气动车俯视图;图4为进出气开闭调节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本说明不会构成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制。如图1-3,气动车,包括车体15、车把16、脚踏17、车座18、前叉19、前轮20、后轮
24、车体头灯23和传动装置,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有安装在车体15上的高压气瓶1,高压气 瓶1通过气管与调压器2相连,调压器2的出口分别与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3a的第一进气 口 12、第二进气口 12a相连,高压气瓶1、调压器2、第一进气口 12、第二进气口 12a,通过管 路链接构成供气系统;第一活塞4、第二活塞4a分别置于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3a中,第一 活塞4、第二活塞4a分别通过第一拉杆9、第二拉杆9a与第一链条10、第二链条10a —端 相连,第一链条10、第二链条10a分别与第一超越式棘轮8、第二超越式棘轮8a齿合,第一 链条10、第二链条10a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弹簧11、第二弹簧11a相连,第一弹簧11、第二弹 簧11a与车体相连,由第一拉杆9、第二拉杆9a、第一链条10、第二链条10a、第一超越式棘 轮8、第二超越式棘轮8a、第一弹簧11、第二弹簧1 la构成带动系统,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 3a上设置的第一进气口 12、第一出气口 13和第二进气口 12a、第二出气口 13a之间分别设 置有进出气开闭调节装置,如图4,所述的进出气开闭调节装置由第一槽轮5、第二槽轮6、 第三槽轮5a、第四槽轮6a、第一销7、第二销7a组成,第一槽轮5、第二槽轮6分别连接于第 一进气口 12、第一出气口 13的阀杆之上,通过第一销7同步转动第一槽轮5、第二槽轮6, 控制进气口 12、出气口 13的开-闭或者是闭_开;第三槽轮5a、第四槽轮6a分别连接于第 二进气口 12a、第二出气口 13a的阀杆之上,通过第二销7a同步转动第三槽轮5a、第四槽轮 6a,控制第二进气口 12a、第二出气口 13a的开-闭或者是闭-开。由第一槽轮5、第二槽轮
6、第三槽轮5a、第四槽轮6a、第一销7、第二销7a、第一活塞4、第二活塞4a和第一气缸3、 第二气缸3a构成做功系统,所述的车体15上还装配小型电瓶21,为车体头灯23、电动机14 提供电源,所述的第一销7、第二销7a与电动机14相连,电动机转动可带动第一销7、第二 销7a的运转,第一销7和第二销7a通过电动机14相连结构成控制系统。车体启动时,打开电动机14开关,电动机14开始以固定速率旋转,并带动第一销
7、第二销7a转动。旋转车把,高压气体通过调压器进入气缸,并对活塞做功,车体开始启 动。行驶中调节车把的旋转角度可以改变进气流的大小,从改变车速。停止时使车把转回到原始状态,关闭电动机,车体开始减速停止。本实用新型运行时,开启第一进气口 12、第二出气口 13a,同时关闭第一出气口 13、第二进气口 12a。第一气缸3进气,第二气缸3a排气;开启第二进气口 12a、第一出气口 13,同时关闭第一进气口 12、第二出气口 13a。第一气缸3排气,第二气缸3a进气。第一气 缸3进气推动第一活塞4通过第一拉杆9与第一链条10、第一超越式棘轮8驱动后轮24转 动;同时第二气缸3a排气通过第二弹簧1 la与第二链条10a、第二拉杆9a使第二活塞4a复 位;同样在下一轮次中上述过程反向进行,从而保证后轮24获得不间断驱动力矩。通过传动装置,旋扭车把可以控制调压器,车体15上设有气压表22,通过传感装 置可显示高压气瓶1内气压。动力系统在稳定运行过程中,电动机14转动带动第一销7和第二销7a的同步转 动。每次第一销7的转动周期同时带动第一槽轮5和第二槽轮6偏转九十度,设置初始状 态为第一进气口 12导通,第一出气口 13关闭,则第一销7偏转一周期使第一进气口 12由 初始状态的导通变为刚好关闭,第一出气口 13由初始状态的刚好关闭变为刚好导通;每次 第二销7a的转动周期带动第三槽轮5a和第四槽轮6a偏转九十度,设置初始状态为第二进 气口 12a刚好关闭,第二出气口 13a刚好导通,则第二销7a偏转一周期使第二进气口 12a 由初始状态的刚好关闭变为刚好导通,第二出气口 12a由初始状态的刚好导通变为刚好关 闭。初始状态下第一进气口 12导通进气,第一出气口 13闭合,高压气压导入气缸带动第一 活塞4膨胀做功。同时带动第一链条10使第一超越式棘轮8正向转动,带动后车轮发生转 动从而带动车体前进。第一销7 —周期转动使第一槽轮5、第二槽轮6同时转动90°,从而 第一进气口 12关闭,第一出气口 13导通,气体从气缸中放出,第一弹簧11收缩,通过链条 10带动将第一活塞4拉回,第一超越式棘轮8逆向空转,后车轮轴保持前期状态不变。初始 状态下第二进气口 12a关闭,第二出气口 13a导通,第二销7a —周期转动使第三槽轮、第四 5a槽轮6a同时转动90°,则第二进气口 12a由初始状态的关闭变为导通,第二出气口 13a 由初始状态的导通变为关闭,高压气压导入第二气缸3a带动第二活塞4a膨胀做功。同时带 动第二链条10a使第二超越式棘轮8a正向转动,带动后车轮发生转动从而带动车体前进。 第二销7a再一次转动,造成第一进气口 12关闭,第一出气口 13导通,气体从气缸中放出, 第二弹簧11a收缩,通过链条10a带动将第二活塞4a拉回第二超越式棘轮8a逆向空转,后 车轮轴保持前期状态不变。第一销7、第二销7a固定于电动机,控制电动机14旋转,就可以同时控制第一进 气口 12、第一出气口 13、第二进气口 12a、第二出气口 13a的开闭,使在同一时刻呈现第一 进气口 12导通,第一出气口 13关闭,第二进气口 12a关闭,第二出气口 13a导通的状态或 第一进气口 12关闭,第一出气口 13导通,第二进气口 12a导通,第二出气口 13a关闭的状 态。这样在第一活塞4推出时,第二活塞4a被拉回,第一弹簧10拉伸时,第二弹簧10a收 缩。这样整个动力系统时刻存在着弹簧对棘轮的反向作用力,减小冲击现象的发生,使系统 成为一个稳定连续的动力系统。在车体行驶过程中,通过调压器2调节进入第一进气口 12、第二进气口 12a气压的 大小可以控制输出力矩,提高车体爬坡能力,改变车体运行的速度。
权利要求气动车,包括车体(15),车体头灯(23)和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有安装在车体(15)上的高压气瓶(1),高压气瓶(1)通过气管与调压器(2)相连,调压器(2)的出口分别与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3a)的第一进气口(12)、第二进气口(12a)相连;第一活塞(4)、第二活塞(4a)分别置于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3a)中,第一活塞(4)、第二活塞(4a)分别通过第一拉杆(9)、第二拉杆(9a)与第一链条(10)、第二链条(10a)一端相连,第一链条(10)、第二链条(10a)一端分别与第一超越式棘轮(8)、第二超越式棘轮(8a)齿合,第一链条(10)、第二链条(10a)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弹簧(11)、第二弹簧(11a)相连,第一弹簧(11)、第二弹簧(11a)与车体相连,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3a)上设置的第一进气口(12)、第一出气口(13)和第二进气口(12a)、第二出气口(13a)之间分别设置有进出气开闭调节装置。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气开闭调节装置由第一槽轮 (5)、第二槽轮(6)、第三槽轮(5a)、第四槽轮(6a)、第一销(7)、第二销(7a)组成,第一槽 轮(5)、第二槽轮(6)分别连接于第一进气口(12)、第一出气口(13)的阀杆之上,通过第一 销⑵同步转动第一槽轮(5)、第二槽轮(6),控制进气口(12)、出气口(13)的开-闭或者 是闭-开;第三槽轮(5a)、第四槽轮(6a)分别连接于第二进气口(12a)、第二出气口(13a) 的阀杆之上,通过第二销(7a)同步转动第三槽轮(5a)、第四槽轮(6a),控制第二进气口 (12a)、第二出气口(13a)的开-闭或者是闭-开,所述的第一销(7)、第二销(7a)与电动机 (14)相连。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15)上还设置有小型电瓶 (21),小型电瓶分别与车体头灯(23)和电动机(14)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车,包括车体,车体头灯和传动装置,车体上安装高压气瓶,高压气瓶通过气管与调压器相连,调压器与车体上的气缸进气口相连,气缸内置有活塞,活塞通过拉杆与链条相连,链条与超越式棘轮相齿合,另一端都与车体相连,车体上设有电动机控制进出气调节装置,车体上设有小型电瓶,供车体头灯和电动机电源。本实用新型可满足人们日常出行需求,防止环境污染具有方便实用,安全可靠的优点。
文档编号B62M19/00GK201559792SQ20092028875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4日
发明者叶伟, 周朝霞, 滕才雷, 袁晶, 马泽睿 申请人:武汉工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