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控制装置及交通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549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方向控制装置及交通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方向控制装置及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被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汽车作为代步 工具。方向控制装置是用于控制汽车运行方向的重要装置,用户可以通过转动方向控制装 置中的方向盘,实现控制汽车的运行方向。现有技术中,方向控制装置通常包括方向盘、转向轴和转向管。方向盘与转向轴的 上端固定连接;而转向轴插设在转向管中并能够相对于转向管转动;转向管与车身连接, 从而将方向控制装置装配到车身上。用户可以通过转动方向盘,使转向轴相对于转向管旋 转,从而通过转向轴驱动其下端连接的车轮偏转,实现汽车的转向。由上可知,现有技术方向控制装置中的方向盘的位置固定不动,在不同用户的驾 驶车辆时,方向盘的位置可能不适合用户操作,从而降低了用户的驾驶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向控制装置及交通工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方向控制装置中 的方向盘不能调节的缺陷,实现提高用户的驾驶舒适性。本发明提供一种方向控制装置,包括方向盘、与所述方向盘固定连接的转向轴和 套设在所述转向轴外的转向管,还包括调节支架和连接轴;所述调节支架固设在车身上, 所述调节支架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连接轴穿设在所述导向槽和所述转向管开设的通孔中, 以使所述转向管通过所述连接轴在所述导向槽中滑动。本发明提供的方向控制装置,通过连接轴将转向管与调节支架连接,从而使转向 管能够通过连接轴在调节支架的导向槽中滑动,从而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 的需要调节方向盘的位置,使用户能够更加方便的操作方向盘,提高了用户的驾驶舒适性, 同时提高了车辆的操控性能。如上所述的方向控制装置,为了使调节支架能够更加有效的对转向管进行导向和 支撑,所述调节支架的横截面为U形,所述调节支架的两侧壁分别开设有所述导向槽,所述 转向管位于两所述侧壁之间;两所述侧壁分别固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固设在所述 车身上。如上所述的方向控制装置,为了使转向管牢固的固定在车身上,所述转向管的下 端部设置有下支架,所述转向管的上部设置有上支架;所述下支架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所 述上支架开设有所述通孔。如上所述的方向控制装置,为了使转向管能够绕其底部进行转动,所述下支架的 横截面为L形,所述下支架的一折边能相对于另一折边转动。如上所述的方向控制装置,为了减弱转向管的上支架与调节支架之间的摩擦影 响,方向控制装置还包括卡垫;所述卡垫固设在所述上支架上,并位于所述上支架与所述调节支架之间。如上所述的方向控制装置,为了降低连接轴与上支架和调节支架之间相互摩擦影 响,方向控制装置还包括衬垫;所述衬垫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并位于所述上支架与所述调 节支架之间。如上所述的方向控制装置,为了方便的将转向管锁定在调节支架上,方向控制装 置还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设置在所述调节支架上,用于将所述转向管锁定在所述 调节支架上。如上所述的方向控制装置,为了方便的通过锁定装置锁定转向管,所述连接轴为 螺栓,所述螺栓的头部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调节手柄、第一凸凹垫块和第二 凸凹垫块;所述第一凸凹垫块固设在所述调节手柄的端部;所述螺栓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一 凸凹垫块和所述第二凸凹垫块中,所述螺栓的凸起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凸凹垫块的第一凹槽 中;所述第一凸凹垫块的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第二凸凹垫块的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凸凹垫 块的第二凸台滑设在所述导向槽中。如上所述的方向控制装置,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第三凸凹垫块,所述第三凸凹垫 块套设在所述螺栓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凸凹垫块和所述第二凸凹垫块之间;所述第一凸台位 于所述第三凸凹垫块的第三凹槽中;所述第三凸凹垫块的第三凸台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包括车身,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方向控制装置,所述方向 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身上。本发明提供的交通工具,通过连接轴将转向管与调节支架连接,从而使转向管能 够通过连接轴在调节支架的导向槽中滑动,从而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 要调节方向盘的位置,使用户能够更加方便的操作方向盘,提高了用户的驾驶舒适性,同时 提高了车辆的操控性能。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 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a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Ib为图Ia中A-A方向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中转向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中转向管的主视图;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中转向管的俯视图;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中调节支架的主视图;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中调节支架的俯视图;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中调节支架的左视图。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中卡垫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中卡垫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中衬垫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中衬垫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中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一;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中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中第二凸凹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中第三凸凹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图Ia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Ib为图Ia中A-A方向剖视 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中转向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 控制装置中转向管的主视图,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中转向管的俯视图,图4a 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中调节支架的主视图,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 中调节支架的俯视图,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中调节支架的左视图。如图Ia 至图4c所示,本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包括方向盘1、与方向盘1固定连接的转向轴2和套 设在转向轴2外的转向管3,其中,还包括调节支架4和连接轴5。调节支架4固设在车身上,调节支架4开设有导向槽41 ;连接轴5穿设在导向槽 41和转向管3开设的通孔30中,以使转向管3通过连接轴5在导向槽41中滑动。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中,转向管3通过连接轴5与调节支架4的导向 槽41滑动连接在一起。在用户需要调节方向盘1的位置时,可以通过拉动方向盘1,使转向 管3绕其底部进行转动,此时转向管3将带动连接轴5在导向槽41中滑动,从而通过调节 支架4上的导向槽41对转向管3进行滑动定位,并同时通过调节支架4对转向管3进行支 撑,从而方便用户实现对方向盘1位置的调整。在用户调节方向盘1的过程中,调节支架4 中的导向槽41首先通过连接轴5对转向管3的转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另外,调节支架4同 时通过连接轴5实现对转向管3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从而实现了本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 中方向盘的位置可以调节的效果。本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通过连接轴将转向管与调节支架连接,从而使转向管能 够通过连接轴在调节支架的导向槽中滑动,从而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 要调节方向盘的位置,使用户能够更加方便的操作方向盘,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为了使调节支架4能够更加有效的对转向管3进行导 向和支撑,本实施例中的调节支架4的横截面为U形,调节支架4的两侧壁42分别开设有 导向槽41,转向管3位于两侧壁42之间;两侧壁42分别固设有固定支架43,固定支架43 固设在车身上。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调节支架4的横截面为U形,并且调节支架4的两侧壁42 上分别开设有导向槽41,从而转向管3可以通过连接轴5设置在两侧壁42之间,使转向管3在调节支架4所形成的U形空间中转动。由于连接轴5的两端都被导向槽41所支撑,从 而使转向管3能够更加平滑的滑动。另外,调节支架4的两侧壁42上分别固设有固定支架 43,从而可以通过固定支架43实现与车身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方便的将调节支架4固定 在车身上。本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通过将调节支架设置为横截面为U形的结构,并且在调 节支架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导向槽,使转向管能够在调节支架所形成的U形空间中滑动, 从而使转向管能够更加平滑的滑动。另外,通过在调节支架的两侧壁上设置固定支架,以通 过固定支架实现调节支架与车身固定连接,从而方便的将调节支架固定在车身上。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为了使转向管3牢固的固定在车身上,本实施例中的 转向管3的下端部设置有下支架31,转向管3的上部设置有上支架32 ;下支架31与车身固 定连接,上支架32开设有通孔30。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转向管3的下端部设置有下支架31,从而可以通过下支 架31将转向管3固定在车身上。其中,为了使转向管3能够绕其底部进行转动,本实施例 中的下支架31的横截面可以为L形,下支架31的一折边能相对于另一折边转动。具体的, 本实施例中的下支架31可以采用韧性和塑性较高的材料制成,下支架31的两折边能够相 对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从而实现转向管3能够绕其底部转动。另外,转向管3的上部设置 有上支架32,该上支架32在转向管3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其中,需要 保证连接轴5能够同时穿过上支架32开设的通孔30以及导向槽41,并且,连接轴5能够在 导向槽41中滑动。本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通过在转向管的下端部设置下支架,从而可以通过下支 架牢固的将转向管固定在车身上;通过在转向管的上部设置上支架,并在上支架上开设通 孔,从而方便通过连接轴将转向管与调节支架连接在一起。另外,通过将下支架设置为横截 面为L形结构,使转向管能够通过下支架绕转向管的下端部转动,从而方便通过转动转向 管实现方向盘位置的调节。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为了减弱转向管3的上支架32与调节支架4之间的 摩擦影响,本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还包括卡垫6 ;卡垫6固设在上支架32上,并位于上支架 32与调节支架4之间。具体而言,如图lb、图5a和图5b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卡垫6可以设置有固定槽61, 通过将固定槽61套设在上支架32上,使卡垫6固定在上支架32上,在转向管3相对于调 节支架4移动时,卡垫6将有效的减弱转向管3与调节支架4之间的摩擦力。其中,本实施 例中的卡垫6可以采用尼龙等耐摩擦材料。更进一步的,为了降低连接轴5与上支架32和调节支架4之间相互摩擦影响,本 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可以还包括衬垫7 ;衬垫7套设在连接轴5上,并位于上支架32与调 节支架4之间。具体而言,如图lb、图6a和图6b所示,衬垫7可以开设安装孔71以使连接轴5穿 设在衬垫7的安装孔71中。另外,衬垫7的凸出部分72可以插入到上支架32开设的通孔 30,从而将衬垫7固定在上支架32上。本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通过设置卡垫,可以有效的减弱上支架和调节支架之间 相互摩擦作用,减小转向管相对于调节支架移动时产生的噪声;通过设置衬垫,可以减弱连接轴与上支架和调节支架之间相互摩擦作用,从而减弱了连接轴在使用过程中的所受的磨 损。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为了方便的将转向管3锁定在调节支架4上,本实施 例方向控制装置还包括锁定装置(未图示);锁定装置设置在调节支架4上,用于将转向管 3锁定在调节支架4上。具体而言,当转向管3通过连接轴5在调节支架4上滑动到指定的位置后,可以通过锁定装置将转向管3固定在调节支架4上,避免用户驾驶时,方向盘1随转向管3移动。进一步的,如图Ib至图10所示,为了方便的通过锁定装置锁定转向管3,本实施例 中的连接轴5可以为螺栓,螺栓的头部设置有凸起结构51 ;锁定装置包括调节手柄81、第一 凸凹垫块82和第二凸凹垫块83 ;第一凸凹垫块82固设在调节手柄81的端部;螺栓依次穿 设在第一凸凹垫块82和第二凸凹垫块83中,螺栓的凸起结构51位于第一凸凹垫块82的 第一凹槽822中;第一凸凹垫块82的第一凸台821位于第二凸凹垫块83的第二凹槽832 中;第二凸凹垫块83的第二凸台831滑设在导向槽41中。具体而言,通过调节手柄81绕螺栓的凸起结构51转动,使调节手柄81上的第一 凸凹垫块82随之转动,第一凸凹垫块82的第一凸台821将在第二凹槽832中滑动,从而使 与螺栓螺接的螺母52与第一凸凹垫块82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当第一凸凹垫块82与螺 母52距离较小时,螺栓处于放松状态,螺母52与调节支架4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并且第 一凸凹垫块82与第二凸凹垫块83之间也存在间隙,从而使转向管3能够通过螺栓在导向 槽41中滑动;当第一凸凹垫块82与螺母52距离较大时,螺栓处于锁紧状态,螺母52紧密 的贴在调节支架4上,并且第一凸凹垫块82与第二凸凹垫块83也紧密的贴合在一起,使螺 栓不能再导向槽41中滑动,从而使转向管3锁定在调节支架4上。更进一步的,为了使锁定装置更加牢固的将转向管3锁定在调节支架4上,本实施 例中的锁定装置可以还包括第三凸凹垫块84,第三凸凹垫块84套设在螺栓上并位于第一 凸凹垫块82和第二凸凹垫块83之间;第一凸台821位于第三凸凹垫块84的第三凹槽842 中;第三凸凹垫块84的第三凸台841位于第二凹槽831中。具体的,通过设置第三凸凹垫 块84可以在螺栓处于放松状态时,使螺母52与调节支架4之间以及时第一凸凹垫块82、第 二凸凹垫块83和第三凸凹垫块84之间也存更大的间隙,使转向管3能够通过螺栓在导向 槽41中更顺畅的滑动;同样,通过设置第三凸凹垫块84也可以在螺栓处于锁紧状态时,使 螺母52与调节支架4更加紧密的贴合在一起,也使第一凸凹垫块82、第二凸凹垫块83和第 三凸凹垫块84更加紧密的贴合在一起,从而使转向管3能够更加牢固的锁定在调节支架4 上。本实施例方向控制装置,通过锁定装置可以有效的将转向管进行定位,从而在用 户调节好方向盘的位置后,通过锁定装置牢固的将转向管固定限制在调节支架上,而避免 用户在驾驶过程中,方向盘随着转向管移动造成交通事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包括车身,还包括方向控制装置,方向控制装置 设置在车身上。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方向控制装置为本发明方向控制装置实施例中的方向 控制装置,其具体结构可参见本发明方向控制装置实施例以及附图Ia至图10的记载,在此 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交通工具,通过连接轴将转向管与调节支架连接,从而使转向管能够通过连接轴在调节支架的导向槽中滑动,从而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调节方向盘的位置,使用户能够更加方便的操作方向盘,提高了用户的驾驶舒适性,同 时提高了车辆的操控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 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 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 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方向控制装置,包括方向盘、与所述方向盘固定连接的转向轴和套设在所述转向轴外的转向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支架和连接轴;所述调节支架固设在车身上,所述调节支架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连接轴穿设在所述导向槽和所述转向管开设的通孔中,以使所述转向管通过所述连接轴在所述导向槽中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的横截面为U形, 所述调节支架的两侧壁分别开设有所述导向槽,所述转向管位于两所述侧壁之间;两所述 侧壁分别固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固设在所述车身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的下端部设置有下 支架,所述转向管的上部设置有上支架;所述下支架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架开设 有所述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的横截面为L形,所 述下支架的一折边能相对于另一折边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垫;所述卡垫固设在所 述上支架上,并位于所述上支架与所述调节支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垫;所述衬垫套设在所 述连接轴上,并位于所述上支架与所述调节支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 设置在所述调节支架上,用于将所述转向管锁定在所述调节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为螺栓,所述螺栓的 头部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调节手柄、第一凸凹垫块和第二凸凹垫块;所述 第一凸凹垫块固设在所述调节手柄的端部;所述螺栓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一凸凹垫块和所述 第二凸凹垫块中,所述螺栓的凸起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凸凹垫块的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凸 凹垫块的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第二凸凹垫块的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凸凹垫块的第二凸台滑 设在所述导向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第三凸凹 垫块,所述第三凸凹垫块套设在所述螺栓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凸凹垫块和所述第二凸凹垫块 之间;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第三凸凹垫块的第三凹槽中;所述第三凸凹垫块的第三凸台 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10.一种交通工具,包括车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方向控 制装置,所述方向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身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向控制装置及交通工具。方向控制装置,包括方向盘、与所述方向盘固定连接的转向轴和套设在所述转向轴外的转向管,还包括调节支架和连接轴;所述调节支架固设在车身上,所述调节支架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连接轴穿设在所述导向槽和所述转向管开设的通孔中,以使所述转向管通过所述连接轴在所述导向槽中滑动。通过连接轴将转向管与调节支架连接,从而使转向管能够通过连接轴在调节支架的导向槽中滑动,从而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调节方向盘的位置,使用户能够更加方便的操作方向盘,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
文档编号B62D1/185GK101817360SQ201010170658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6日
发明者刘丽娟, 张子金, 张永明, 李书涵, 王可峰, 黄志新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