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735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儿童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手推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儿童手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设置于所 述的推车车架下部的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上的座位机构、用于将所述的推车车 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机构。现有的推车车架的种类繁多,推车车架的杆件的数目不 同,各杆件之间连接关系、连接位置不同,从而折叠原理与折叠方式各不相同。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童手推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手推车,包括具 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置于所 述的推车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座位机构、将所述的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 机构,所述的推车车架包括位于所述的推车车架两侧部的侧支架、连接在两侧的所述的侧 支架之间的连接架,每侧的所述的侧支架包括前支架;下推杆,所述的下推杆沿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的前支架的上部相滑动地设置;推把杆,所述的推把杆的下部沿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的下推杆相滑动地设置;上后支架,所述的上后支架的上端部与所述的下推杆的上部相转动地连接;下后支架,所述的上后支架沿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的下后支架相滑动地设置;座位架,所述的座位架的前端部与所述的前支架的上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座 位架的后端部与所述的上后支架的下部相转动地连接;撑杆,所述的撑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座位架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撑杆的上端部 与所述的下后支架的上部相转动地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的下推杆、所述的推把杆与所述 的前支架之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前支架具有前支架管腔,所述的下推杆的下部滑动地 插在所述的前支架管腔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下推杆具有下推杆管腔,所述的推把杆的下部滑动地 插在所述的下推杆管腔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连接架为连接于两侧的所述的侧支架之间的多根横 杆。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前支架的下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后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下后支架的下部。以上所涉及到的前、后、下等方位名词是在推车车架位于展开位置下作定义的,所述的前轮组件所述的位置为前,所述的后轮组件所在的位置为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 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 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寸。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 提供了另一种设计构思的技术方案,锁定机构解锁后,向下推动推把杆,推把杆、下推杆、前 支架相互靠拢从而缩短,上后支架相下滑动与下后支架靠拢,座位架前端部随着前支架相 对下推杆向上移动,座位架后端部随着上后支架相对下后支架向下移动,此时前支架与下 后支架靠拢,整车折叠。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推车车架位于展开位置下);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转换至折叠位置的过程 中);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推车车架位于折叠位置下);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推车车架位于展开位置下)。其中1、推车车架;2、前轮组件;3、后轮组件;4、前支架;5、下推杆;6、推把杆;7、 上后支架;8、下后支架;9、座位架;10、撑杆;11、定位柱;12、驱动带;13、锁孔;14、锁头; 15、操作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附图4所示,一种儿童手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 架1、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1底前部的前轮组件2、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1底后部的后 轮组件3、座位机构(座位机构无图示)。所述的推车车架1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支架、连接在两侧的所述的侧支架之间的连 接架,所述的连接架为连接于两侧的所述的侧支架之间的多根横杆,所述的座位机构设置 于两侧的所述的侧支架之间。每侧的所述的侧支架包括前支架4 ;下推杆5,所述的下推杆5沿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的前支架4的上部相滑动地设置;推把杆6,所述的推把杆6的下部沿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的下推杆5相滑动地设置;上后支架7,所述的上后支架7的上端部与所述的下推杆5的上部相转动地连接;下后支架8,所述的上后支架7沿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的下后支架8相滑动地设置;座位架9,所述的座位架9的前端部与所述的前支架4的上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 的座位架9的后端部与所述的上后支架7的下部相转动地连接;撑杆10,所述的撑杆10的下端部与所述的座位架9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撑杆10 的上端部与所述的下后支架8的上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前支架4具有前支架管腔,所述的下推杆5的下部滑动地插在所述的前支架管腔内。所述的下推杆5具有下推杆管腔,所述的推把杆6的下部滑动地插在所述的下 推杆管腔内。所述的前轮组件2设置于所述的前支架4的下部。所述的后轮组件3设置于所述 的下后支架8的下部。所述的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的下推杆5、所述的推把杆6与所述的前支架4之间。 如附图1-附图3所示,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的推把杆6上的锁孔13、滑动地设 置于下推杆5上的锁头14,所述的锁定机构具有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当所述的锁定机构 位于锁定位置下,所述的锁头14插在所述的锁孔13内,当所述的锁定机构位于解锁位置 下,所述的锁头14脱离所述的锁孔13。无图示,所述的锁定机构还包括控制所述的锁定机构由锁定位置转换至解锁位置 的操作机构,所述的操作机构包括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的推把杆6上的操作件15、一端部与 所述的操作件15相连接的牵引索,所述的牵引索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锁头14相连接。按 动所述的操作件15,通过牵引索能够控制所述的锁头14脱离所述的锁孔13,所述的锁头14 为弹销,当释放所述的操作件15时,锁头14具有弹入锁孔13的趋势。如附图1-附图3所 示,每侧的锁定机构还包括使得所述的前支架4与所述的推把杆6同步地靠近或同步地远 离的同步驱动机构,所述的同步驱动机构包括通过转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的下推杆5的下 端部上的定位柱11、由弹簧钢制成的呈长条状的具有柔性的驱动带12,所述的驱动带绕过 所述的定位柱11后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的前支架4的上端部与所述的推把杆6的下端部相 连接。所述的锁定机构也可以是其它方式,即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推把杆6与下推杆5 之间的具有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的第一锁定机构、设置在下推杆5与前支架4之间的具有 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的第二锁定机构,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与第二锁定机构的具体结构不 限,只要能将相对滑动的两个部件之间锁定的结构都能在此使用,如类似以上所涉及到的 锁头14与锁孔13之间的配合锁定。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内。
权利要求1.一种儿童手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1)、设置于所述的推 车车架(1)底前部的前轮组件(2)、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1)底后部的后轮组件(3)、座位 机构、将所述的推车车架(1)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机构,所述的推车车架(1)包括位于 所述的推车车架(1)两侧部的侧支架、连接在两侧的所述的侧支架之间的连接架,其特征在 于每侧的所述的侧支架包括前支架(4);下推杆(5),所述的下推杆(5)沿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的前支架(4)的上部相滑动地设置;推把杆(6),所述的推把杆(6)的下部沿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的下推杆(5)相滑动地设置;上后支架(7),所述的上后支架(7)的上端部与所述的下推杆(5)的上部相转动地连接;下后支架(8),所述的上后支架(7)沿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的下后支架(8)相滑动地设置;座位架(9),所述的座位架(9)的前端部与所述的前支架(4)的上部相转动地连接,所 述的座位架(9)的后端部与所述的上后支架(7)的下部相转动地连接;撑杆(10),所述的撑杆(10)的下端部与所述的座位架(9)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撑杆 (10)的上端部与所述的下后支架(8)的上部相转动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的下 推杆(5 )、所述的推把杆(6 )与所述的前支架(4 )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架(4)具有前支架管 腔,所述的下推杆(5)的下部滑动地插在所述的前支架管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推杆(5)具有下推杆管 腔,所述的推把杆(6)的下部滑动地插在所述的下推杆管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架为连接于两侧的所 述的侧支架之间的多根横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轮组件(2)设置于所述的 前支架(4)的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组件(3)设置于所述的 下后支架(8)的下部。
专利摘要一种儿童手推车,包括推车车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座位机构、将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机构,推车车架包括两侧部的侧支架、连接架,每侧的侧支架包括前支架、与前支架的上部相滑动地设置的下推杆、与下推杆相滑动地设置的推把杆、与下推杆的上部相转动地连接的上后支架、与下后支架相滑动地设置的下后支架、与前支架的上部相转动地连接的座位架、与座位架相转动地连接的撑杆。锁定机构解锁后,向下推动推把杆,推把杆、下推杆、前支架相互靠拢从而缩短,上后支架相下滑动与下后支架靠拢,座位架前端部随着前支架相对下推杆向上移动,座位架后端部随着上后支架相对下后支架向下移动,此时前支架与下后支架靠拢,整车折叠。
文档编号B62B7/08GK201907544SQ20102062255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4日
发明者李照国 申请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