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7515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童车,包括车架,所述的车架包括车架本体、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的车 架本体前部的车头、设置于所述的车架本体后部的靠背架,所述的童车还包括扶手架,所述 的扶手架的后端部与所述的靠背架通过第一转轴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车头上开设有卡 槽,所述的扶手架的前端部卡在所述的卡槽内,当将扶手架拆离后,由于卡槽的存在破坏了 车头的整体造型,较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童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童车,包括车架,所 述的车架包括车架本体、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的车架本体前部的车头、设置于所述的车架本 体后部的靠背架、后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靠背架上的扶手架,所述的扶手架的前部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的车头上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 一连接部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的车头上具有开口向后的内腔,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的内腔内,所述 的车头上活动地连接有遮挡件,并且所述的遮挡件与所述的车头之间设置有使得所述的遮 挡件具有挡在所述的内腔的开口处的弹性件,所述的扶手架具有使用位置与收起位置,当所述的扶手架位于使用位置下,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相连 接,所述的扶手架前部的部分位于所述的内腔内,当所述的扶手架位于收起位置下,所述的 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相脱离,所述的扶手架前部的部分与所述的内腔相脱离, 所述的遮挡件挡设在所述的内腔的开口处。活动包括转动、滑动等。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转轴的轴心线方向与水平面相平行,并且其长度 方向沿着所述的童车的左右方向延伸。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为锁销,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为开口向上的 锁孔,所述的锁孔的深度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当所述的扶手架处于使用位置下,所述的锁销 插在所述的锁孔内,当所述的扶手架处于收起位置下,所述的锁销与所述的锁孔相脱离。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遮挡件位于所述的内腔内,所述的遮挡件与所述的车 头之间设置有防止所述的遮挡件伸出所述的内腔的开口或者防止所述的遮挡件完全脱离 所述的内腔的限位机构。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遮挡件能够沿着前后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 车头上。在某些更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的遮挡件上的长度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向槽、设置在所述的车头上的定位部,所述的定位部插在所述的导 向槽。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遮挡件上具有外侧端面,当所述的扶手架处于收起位 置下,所述的外侧端面与所述的车头的外表面光滑过渡。较美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遮挡件上具有外侧端面,所述的外侧端面上具有便于 当所述的扶手架收起位置向着使用位置转换的过程中将所述的遮挡件推入所述的内腔中 的导向斜面。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扶手架呈开口向后的U型。以上所涉及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名词是以童车为参照作定义的,车头所 在的位置为前,靠背架所在的位置为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 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 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寸。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当所述的扶 手架位于收起位置下,所述的遮挡件挡设在所述的内腔的开口处,以免设置于内腔内的部 件伤害到儿童,使用较安全,且较美观。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扶手架位于收起位置下);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扶手架处于收起位置于使用位置的转换过程中);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扶手架位于使用位置下);附图4为附图1的A处放大图;附图5为附图3的B处放大图。其中1、车架本体;2、车头;3、靠背架;4、扶手架;5、遮挡件;6、弹性件;7、第二连 接部;8、第一连接部;9、外侧端面;10、导向斜面;11、导向槽;12、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附图3所示,一种童车,包括车架,所述的车架包括车架本体1、固定地设 置于所述的车架本体1前部的车头2、设置于所述的车架本体1后部的靠背架3、后部通过 第一转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靠背架3上的扶手架4,所述的扶手架4呈开口向后的U型。 所述的扶手架4的前部具有第一连接部8,所述的车头2上具有第二连接部7,所述的第一 连接部8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7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的第一转轴的轴心线方向与水平面 相平行,并且其长度方向沿着所述的童车的左右方向延伸。如各附图所示,所述的车头2上具有开口向后的内腔,所述的第二连接部7位于所 述的内腔内,所述的车头2上滑动地连接有滑动方向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遮挡件5,并且所 述的遮挡件5与所述的车头2之间设置有使得所述的遮挡件5具有挡在所述的内腔的开口 处的弹性件6。所述的第一连接部8为锁销,所述的第二连接部7为开口向上的锁孔,所述的锁孔
4的深度沿着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的锁孔与内腔相连通。如附图1、附图3-附图5所示,所述的扶手架4具有使用位置与收起位置,当所述 的扶手架4位于使用位置下,所述的锁销插在所述的锁孔内,所述的扶手架4前部的部分位 于所述的内腔内,当所述的扶手架4位于收起位置下,所述的锁销与所述的锁孔相脱离,所 述的扶手架4前部的部分与所述的内腔相脱离,所述的遮挡件5挡设在所述的内腔的开口 处。如附图4、附图5所示,所述的遮挡件5位于所述的内腔内,所述的遮挡件5与所述 的车头2之间设置有防止所述的遮挡件5伸出所述的内腔的开口的限位机构,所述的限位 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的遮挡件5上的长度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向槽11、设置在所述的车 头2上的定位部12,所述的定位部12插在所述的导向槽11。所述的遮挡件5上具有外侧端面9,当所述的扶手架4处于收起位置下,所述的外 侧端面9与所述的车头2的外表面光滑过渡,使得遮挡件5与所述的车头2看上去呈一个 整体,美观。所述的遮挡件5上具有外侧端面9,所述的外侧端面9上具有便于当所述的扶手 架4收起位置向着使用位置转换的过程中将所述的遮挡件5推入所述的内腔中的导向斜面 10。操作过程,扶手架4在收起位置转换至使用位置的过程中,向下转动所述的扶手 架4,第一连接部8 (即锁销)抵住所述的导向斜面10,克服弹性件6的弹性力,在导向斜面 10的作用下,所述的遮挡件5缩入所述的内腔内,第一连接部8 (即锁销)顺利插入第二连 接部7 (即锁孔)内;扶手架4在使用位置转换至收起位置的过程中,向上转动所述的扶手 架4,锁销脱离所述的锁孔与所述的遮挡件5,所述的遮挡件5在弹性件6弹性力的作用下, 向后滑出,挡设于所述的内腔的开口处。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内。
权利要求1.一种童车,包括车架,所述的车架包括车架本体(1 )、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的车架本体 (1)前部的车头(2)、设置于所述的车架本体(1)后部的靠背架(3)、后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 地连接在所述的靠背架(3 )上的扶手架(4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手架(4)的前部具有第一连接部(8),所述的车头(2)上具有第二连接部(7), 所述的第一连接部(8)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7)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的车头(2)上具有开口向后的内腔,所述的第二连接部(7)位于所述的内腔内,所 述的车头(2)上活动地连接有遮挡件(5),并且所述的遮挡件(5)与所述的车头(2)之间设 置有使得所述的遮挡件(5)具有挡在所述的内腔的开口处的弹性件(6),所述的扶手架(4)具有使用位置与收起位置,当所述的扶手架(4)位于使用位置下,所述的第一连接部(8)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7) 相连接,所述的扶手架(4)前部的部分位于所述的内腔内,当所述的扶手架(4)位于收起位 置下,所述的第一连接部(8)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7)相脱离,所述的扶手架(4)前部的部 分与所述的内腔相脱离,所述的遮挡件(5)挡设在所述的内腔的开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轴的轴心线方向与水平面 相平行,并且其长度方向沿着所述的童车的左右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8)为锁销,所述的第 二连接部(7)为开口向上的锁孔,所述的锁孔的深度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当所述的扶手架 (4)处于使用位置下,所述的锁销插在所述的锁孔内,当所述的扶手架(4)处于收起位置下, 所述的锁销与所述的锁孔相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挡件(5)位于所述的内腔内,所 述的遮挡件(5)与所述的车头(2)之间设置有防止所述的遮挡件(5)伸出所述的内腔的开 口或者防止所述的遮挡件(5)完全脱离所述的内腔的限位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挡件(5)能够沿着前后方向滑动 地设置在所述的车头(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的遮挡 件(5)上的长度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向槽(11)、设置在所述的车头(2)上的定位部(12), 所述的定位部(12)插在所述的导向槽(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挡件(5)上具有外侧端面(9), 当所述的扶手架(4)处于收起位置下,所述的外侧端面(9)与所述的车头(2)的外表面光滑 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挡件(5)上具有外侧端面(9), 所述的外侧端面(9)上具有便于当所述的扶手架(4)收起位置向着使用位置转换的过程中 将所述的遮挡件(5)推入所述的内腔中的导向斜面(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手架(4)呈开口向后的U型。
专利摘要一种童车,包括车架,车架包括车架本体、固定地设置于车架本体前部的车头、设置于车架本体后部的靠背架、后部连接在靠背架上的扶手架,扶手架的前部具有第一连接部,车头上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能够拆卸地连接,车头上具有开口向后的内腔,第二连接部位于内腔内,车头上活动地连接有遮挡件,当扶手架位于使用位置下,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连接,扶手架前部的部分位于内腔内,当扶手架位于收起位置下,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脱离,扶手架前部的部分与内腔相脱离,遮挡件挡设在内腔的开口处,当扶手架位于收起位置下,遮挡件挡设在内腔的开口处,以免设置于内腔内的部件伤害到儿童,使用较安全,且较美观。
文档编号B62B9/24GK201907547SQ20102064107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日
发明者吴成国, 蔡辉 申请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