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把可活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3536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把可活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具体为一种车把可活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当下,低碳生活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传统的代步工具自行车因其使用过程中无污染、低能耗等优点,又重新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自行车由于其车把横向宽度比车身宽, 存在使其停放占用空间大,且需取出使用时,相邻两车因停放间距小而车把交叉接触,致使挪出不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传统自行车停放占用空间大,且需取出使用时,相邻两车因停放间距小而车把交叉接触,致使挪出不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车把可活动自行车,包括车身、车把,其特征在于,车身前端竖杆上端开有圆孔,车把通过轴与上述圆孔配合,配合处设置有一轴套,上述轴套在上端面设置有一通孔, 在侧端面设置另一通孔,相应地在车把轴上设置一能与上述通孔配合且带有内螺纹的孔, 还包括一带有外螺纹的销轴。进一步,轴套上两通孔之间夹角为90° ;车把轴的末端焊接有一直径大于车把轴的凸圆台;所述竖杆与车身配合处设置有一锥孔,还包括一与上述锥孔配合的锥销。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把可活动自行车,存放时,占用空间小;使用时,挪出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看
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把可活动自行车,包括车身1、车把2,车身1 前端竖杆4上端开有圆孔,车把2通过车把轴13与上述圆孔配合,配合处设置有一轴套12, 上述轴套12在上端面设置有一通孔10,在侧端面设置另一通孔9,相应地在车把轴13上设置一能与上述通孔配合且带有内螺纹的孔11,还包括一带有外螺纹的销轴6。在车把轴13的末端焊接有一直径大于车把轴13的凸圆台3,以防止车把轴13脱离竖杆4。[0014]当自行车需要使用时,车把轴13上的孔11与轴套12侧面端的通孔9配合,此时将销轴6拧入孔11,从而固定车把2到水平位置,骑车人可正常使用。当自行车使用完毕需停放时,将销轴6从孔11中拧出,然后将车把2旋转至车把轴13的孔11与轴套12上端面的通孔10配合,最后将销轴6拧入以固定车把。这样就解决了因车把2在水平位置的宽度过宽而造成整车存放的占用空间过大的技术问题。上述通孔10与通孔9的相对位置设置成可使车把2旋转90°为最佳。另外,竖杆4与车身1配合处设置有一锥孔8,还包括一与上述锥孔8配合的锥销 7。当需停放自行车时,将锥销7插入锥孔8中,从而固定了自行车前轮,使前后轮在同一直线上。避免了在骑车人停放或取出自行车时,因自行车前轮的转动,而碰到旁边的自行车。 且配合车把旋转90°,使整车处在同一直线,停车所占空间最小,停放和取出最方便。此时按直线方向推入或抽出自行车即可实现停放和取出。当需正常使用自行车时,只需将锥销7拔出即可。为避免锥销7丢失,可将锥销7通过锁链或细钢丝系在车身上。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车把可活动自行车,包括车身、车把,其特征在于,车身前端竖杆上端开有圆孔, 车把通过轴与上述圆孔配合,配合处设置有一轴套,上述轴套在上端面设置有一通孔,在侧端面设置另一通孔,相应地在车把轴上设置一能与上述通孔配合且带有内螺纹的孔,还包括一带有外螺纹的销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上述轴套上两通孔之间夹角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轴的末端焊接有一直径大于车把轴的凸圆台。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与车身配合处设置有一锥孔,还包括一与上述锥孔配合的锥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把可活动自行车,包括车身、车把,其特征在于,车身前端竖杆上端开有圆孔,车把通过轴与上述圆孔配合,配合处设置有一轴套,上述轴套在上端面设置有一通孔,在侧端面设置另一通孔,相应地在车把轴上设置一能与上述通孔配合且带有内螺纹的孔,还包括一带有外螺纹的销轴。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把可活动自行车,存放时,占用空间小;使用时,挪出方便。
文档编号B62K21/16GK202089194SQ20112015364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3日
发明者朱福民, 王宸曜, 龚珊珊 申请人:上海海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