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744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助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助步车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幼童学习器具,特别是一种辅助幼童学步的助步车。
背景技术
[0002]请参照图1,是中国台湾公告第M397932号“多功能滑步车”专利案所揭示的助步 车9,该现有的助步车9是于一支架91的一端设有一可供使用者握持的把手911,该支架91 的另一端设有二凸伸部912,一前轮92以一心轴921枢接于该支架91的二凸伸部912之 间;二弧形板93分别由一端结合于该支架91的一侧,一后轮94以一心轴941枢接于该二 弧形板93的另一端,该二弧形板93的中段则组接有一座椅95。据此结构,习步中的幼童可 坐在该座椅95上,由手部扶持该把手911,并由双脚蹬地推移以带动该前轮92及后轮904 旋转,使该助步车9前进。[0003]然而,仔细观察该现有的助步车9的前轮92及后轮94可发现,以该前轮92为例, 该前轮92包含一轮框922及一轮胎923,该轮胎923套接于该轮框922的外周,该轮框922 的中心处具有一毂部924,该毂部924的外周设有数个支撑肋条925 ;该心轴921贯穿该轮 框922的毂部924,以将该前轮92枢接至该支架91。因此,该前轮92转动时,若有异物(例 如玩具、树枝,甚至是使用者或他人的四肢)伸入该轮框922的数个支撑肋条925之间,则 会使该前轮92卡住而瞬间停止转动,易造成该助步车9翻覆的意外,故其使用安全性堪虑。[0004]基于上述原因,现有的助步车确实有加以改善的必要。实用新型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助步车,其车轮呈中空形态,以避免因异物入 侵而停止转动。[0006]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内容包含有[0007]一种助步车,包含一个车体;及至少一个车轮,结合于该车体的底部,该车轮具 有两个轮座,该两个轮座分别设有一个环框而具有一个中心孔,该中心孔的内周缘朝该环 框的一侧连接一个延伸部,数个枢接柱环绕设置于该延伸部的外周,该两个轮座的延伸部 相对,该两个轮座相对接合以共同形成一个滚动空间,一个滚轮及数个滚动件设于该滚动 空间,该数个滚动件均可转动地枢接于该两个轮座的数个枢接柱,并分别抵接该滚轮的内 周面。[0008]本实用新型的助步车,其中,该该滚轮包含一个轮框,该轮框具有一个穿孔以分别 套接该两个轮座的延伸部,该轮框设有一个限位部,该数个滚动件分别可转动地抵接于该 限位部及该轮框的内周面。[0009]本实用新型的助步车,其中,该限位部为一个凸环,并设于该轮框内周面的中间位 置;各该滚动件包含一个连接轴,该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抵接部,该两个抵接部的相 对外端分别设有一个枢接部,以分别枢接该两个轮座的两相对枢接柱,该两个抵接部抵接 该轮框的内周面,及将该限位部限位于该两个抵接部之间。[0010]本实用新型的助步车,其中,该轮框的外周面可以设有一个吸震垫。[0011]本实用新型的助步车,其中,该两个轮座分别设有一个对接部,该对接部可以连接于该环框的外周缘,并朝该环框的一侧延伸,该对接部的延伸方向同于该延伸部相对于该环框的延伸方向,该两个轮座可以由该对接部相互对接。[0012]本实用新型的助步车,其中,该数个枢接柱的其中两个可以设在相对于该延伸部的底部处;又,其余枢接柱可以呈等角分布于该延伸部的外周。[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助步车,其系借助将车轮的轮座设为中空状,并将用以接触地面的滚轮设于车轮的滚动空间,及通过数个滚动件抵接该滚轮的内周面以带动该滚轮旋转,使得该助步车的车轮可呈现中空的形态,据以避免该滚轮在旋转的过程中因异物入侵而瞬间停止转动,从而减少发生助步车翻覆的意外,具有提升使用安全性的功效。


[0014]图1 :现有的助步车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2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0016]图3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前轮的立体分解图。[0017]图4 :图3中4-4剖线的剖面图。[0018]图5:图4中5-5剖线的剖面图。[001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20]〔本实用新型〕[0021]I车体11握把[0022]12乘坐部[0023]2车轮2a前轮2b后轮21第一轮[0025]211环框212中心孔[0026]213延伸部214枢接柱[0027]215对接部216定位部[0028]22第二轮座221环框[0029]222中心孔223延伸部[0030]224枢接柱225对接部[0031]226定位部23滚动空间[0032]24滚轮241轮框[0033]242穿孔243限位部[0034]244吸震垫25滚动件[0035]251连接轴252抵接部[0036]253枢接部[0037]3锁固元件[0038]〔现有技术〕[0039]9助步车91支架[0040]911把手912凸伸部[0041]92前轮921心轴[0042]922轮框923轮胎[0043]924毂部925支撑肋条[0044]93弧形板94后轮[0045]941心轴95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004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部”,是指该构件于使用状态时,相对距离地面较近的端部; 依图式而言即为各图式中所呈现的“下方”。[004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部”,是指该构件于使用状态时,相对距离地面较远的端部; 依图式而言即为各图式中所呈现的“上方”。[0049]请参照图2,其揭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助步车,在本实施例中,该助步车可包含一车体I及至少一车轮2,该至少一车轮2结合于该车体I的底部,以带动该车体I移动。[0050]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主要是指呈中空形态的车轮2 (容后详述), 因此对该车轮2的数量并不加以限制,而该车体I配合所选择的车轮2数量变化结构形态, 以构成单轮车、双轮车或三轮车等不同形态的助步车,是所属技术领域人员可以理解及衍生变化的,故以下虽举双轮形式的助步车为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0051]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助步车呈双轮车的形态,故该车轮2的数量为两个, 且分别以一个前轮2a及一个后轮2b称之,以便说明。[0052]该车体I概呈横置的长柱状,该车体I的一端的顶、底部分别连接一握把11及该前轮2a,该车体I的另一端的底部连接该后轮2b,该车体I另于邻近该后轮2b的顶部处设有一乘坐部12 ;如此,使用者可乘坐于该乘坐部12,并握持该握把11,以于行走时带动该助步车移动。[0053]请同时参照图3、5,该前轮2a包含一第一轮座21及一第二轮座22,该第一轮座21 及第二轮座22可相对接合以共同形成一滚动空间23 ;—滚轮24设于该滚动空间23中,并通过数个滚动件25的顶撑及转动,使该滚轮24可相对于该第一轮座21及第二轮座22产生旋转。[0054]更详言之,如图3所示,该第一轮座21设有一环框211而具有一中心孔212,该中心孔212的内周缘朝该环框211的一侧连接一延伸部213,该延伸部213概呈环柱状,数个枢接柱214环绕设置于该延伸部213的外周;较佳地,可使其中两个枢接柱214设于相对于该延伸部213的底部处,其余枢接柱214则呈等角分布于该延伸部213的外周(如图4所示)。该第一轮座21另设有一对接部215,该对接部215可以连接于该环框211的外周缘, 该对接部215朝该环框211的一侧延伸,且延伸方向同于该延伸部213相对于该环框211 的延伸方向。再者,该第一轮座21还设有数个定位部216以供数个锁固元件3 (例如螺丝) 锁设。[0055]该第二轮座22大致上对称于该第一轮座21,故该第二轮座22具有概与前述第一 轮座21相同的结构。即,该第二轮座22设有一环框221而具有一中心孔222,该中心孔 222的内周缘朝该环框221的一侧连接一延伸部223,该延伸部223概呈环柱状,数个枢接 柱224环绕设置于该延伸部223的外周,并与该第一轮座21的数个枢接柱214相对;该第 二轮座22另设有一对接部225及数个定位部226,该对接部225连接于该环框221的外周 缘,并朝该环框221的一侧延伸,且延伸方向与该延伸部223相对于该环框221的延伸方向 相同,该数个定位部226则与该第一轮座21的数个定位部216相对,以供该数个锁固元件 3穿锁定位。[0056]该滚轮24包含一轮框241,该轮框241概呈中空的环柱状而具有一穿孔242,以由 该穿孔242分别套接该第一轮座21的延伸部213与该第二轮座22的延伸部223。另,该 轮框241设有一限位部243,用以限制该滚轮24滚动的位置,使该滚轮24可维持在该滚动 空间23中的预设位置滚动;在本实施例中,该限位部243可选择为一凸环,并接设于该轮框 241内周面的中间位置。该轮框241的外周面则可包覆设置一吸震垫244,该吸震垫244是 由可吸震的材料(例如橡胶)制成,能辅助吸收该助步车行进时的震动,提升该助步车的使 用舒适度;同时,较佳能在该吸震垫244的表面设置刻纹,以增加该滚轮24与地面的摩擦 力,避免打滑,从而提升该助步车的使用安全性。[0057]各该滚动件25包含一连接轴251,该连接轴251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抵接部252,使 该两个抵接部252相距预设距离且不会相对该连接轴251产生旋转,该两个抵接部252的 相对外端另分别设有一枢接部253,以分别枢接至该第一轮座21的枢接柱214及该第二轮 座22的枢接柱224,使该滚动件25可相对于该第一轮座21及第二轮座22旋转,并维持抵 接于该轮框241的限位部243及该轮框的内周面。[0058]请参照图5,该第一轮座21与第二轮座22能够以该延伸部213、223相对,并由该 对接部215、225相互对接;该第一轮座21与第二轮座22对接时,该第一轮座21与第二轮 座22之间可共同形成该滚动空间23,该第一轮座21的数个枢接柱214可分别与该第二轮 座22的数个枢接柱224相对,且该第一轮座21的数个定位部216可分别与该第二轮座22 的数个定位部226相对。[0059]如此,该滚轮24可由该穿孔242分别套接该第一轮座21的延伸部213与该第二 轮座22的延伸部223,以位于该滚动空间23中;该数个滚动件25则分别枢接于对应的枢接 柱214、224,并由该两个抵接部252抵接该轮框241内周面,及将该轮框241的限位部243 限位于该两个抵接部252之间,使该滚轮24可维持在该滚动空间23中的预设位置旋转,而 不会在旋转时因偏移而摩擦到该第一轮座21或第二轮座22,据以维持该滚轮24顺畅旋转, 及避免该第一轮座21或第二轮座22磨损而延长该助步车的使用寿命。[0060]其中,请配合参照图4,该前轮2a可借助将该数个滚动件25枢接于该第一轮座21 及第二轮座22的枢接柱214、224,以及抵接于该轮框241内周面,使该滚轮24不会摩擦接 触该第一轮座21及第二轮座22。而该滚轮24旋转时,还可借助枢接在该延伸部213、223底 部的两个滚动件25共同承受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使得该滚动件25及对应的枢接柱214、 224较不易裂损。[0061]请再参照图5,该前轮2a的各构件相对定位后,可将该数个锁固元件3分别穿锁 于对应的定位部216、226,使该第一轮座21与第二轮座22可相对定位结合,完成该前轮2a的组装。[0062]请再参照图2,该后轮2b的结构大致上同于该前轮2a,故于此不再详述;此外,该 车体I也可以分成两个相对的壳体,并分别与该后轮2b的两个轮座一体成型制造,其是所 属技术领域人员可以理解的。[006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助步车,其借助将车轮的轮座设为中空状,并将用以接触 地面的滚轮设于车轮的滚动空间,及通过数个滚动件抵接该滚轮的内周面以带动该滚轮旋 转,使得该助步车的车轮可呈现中空的形态,据以避免该滚轮在旋转的过程中因异物入侵 而瞬间停止转动,从而减少发生助步车翻覆的意外,具有提升使用安全性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助步车,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个车体;及 至少一个车轮,结合于该车体的底部,该车轮具有两个轮座,该两个轮座分别设有一个环框而具有一个中心孔,该中心孔的内周缘朝该环框的一侧连接一个延伸部,数个枢接柱环绕设置于该延伸部的外周,该两个轮座的延伸部相对,该两个轮座相对接合而共同形成一个滚动空间,一个滚轮及数个滚动件设于该滚动空间,该数个滚动件均可转动地枢接于该两个轮座的数个枢接柱,并分别抵接该滚轮的内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步车,其特征在于,该滚轮包含一个轮框,该轮框具有一个穿孔以分别套接于该两个轮座的延伸部,该轮框设有一个限位部,该数个滚动件分别可转动地抵接于该限位部及该轮框的内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步车,其特征在于,该限位部为一个凸环,并设于该轮框内周面的中间位置;各该滚动件均包含一个连接轴,该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抵接部,该两个抵接部的相对外端分别设有一个枢接部,以分别枢接该两个轮座的两相对枢接柱,该两个抵接部抵接该轮框的内周面,并且将该限位部限位于该两个抵接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助步车,其特征在于,该轮框的外周面设有一个吸震垫。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助步车,其特征在于,该两个轮座分别设有一个对接部,该对接部连接于该环框的外周缘,并朝该环框的一侧延伸,该对接部的延伸方向同于该延伸部相对于该环框的延伸方向,该两个轮座由该对接部相互对接。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助步车,其特征在于,该数个枢接柱的其中两个设在相对于该延伸部的底部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助步车,其特征在于,其余枢接柱呈等角分布于该延伸部的外周。
专利摘要一种助步车,包含一个车体及至少一个车轮,该车轮结合于该车体的底部并具有两个轮座,该两个轮座分别设有一个环框而具有一个中心孔,该中心孔的内周缘朝该环框的一侧连接一个延伸部,数个枢接柱环绕设置于该延伸部的外周,该两个轮座的延伸部相对,该两个轮座相对接合以共同形成一个滚动空间,一个滚轮及数个滚动件设于该滚动空间,该数个滚动件均可转动地枢接于该两个轮座的数个枢接柱,并分别抵接该滚轮的内周面。借此,该助步车的车轮可呈现中空的形态,据以避免该滚轮在旋转的过程中因异物入侵而瞬间停止转动及造成翻覆,具有提升使用安全性的功效。
文档编号B62K9/00GK202863650SQ20122048238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0日
发明者吴同乔 申请人:同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