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型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117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跨骑型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能够在燃料箱的下方确保足够的空间,还能够在使燃料箱与燃料过滤器更接近的同时将燃料过滤器高效率地配置于车辆空间。跨骑型车辆具备:支承座椅(12)的座椅框架(17);以及从主框架(14)的后端向上方延伸的悬挂托架(16),座椅框架(17)的前部安装于悬挂托架(16)的上部,座椅框架(17)的前端部延伸至燃料箱(24)的后端部,通过主框架(14)、悬挂托架(16)和燃料箱(24),而在座椅框架(17)前方且在燃料箱(24)的下方形成空间(241)。
【专利说明】
跨骑型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跨骑型车辆,其在燃料箱的周边、具体来说在燃料箱下方确保空间,并具备配置于该空间的作为辅机的燃料过滤器。

【背景技术】
[0002]已知有如下跨骑型车辆,在燃料箱内设置有燃料泵,并且在燃料箱的周边配置有燃料过滤器,燃料过滤器与燃料泵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上述跨骑型车辆中,在车身中央向后下延伸的主框架的两侧面上结合有从车身后方向前方延伸的座椅框架,在主框架后方的座椅框架上安装有与后减震器(rear cush1n)的上端连结的减震器托架。燃料箱以横跨主框架的方式支承于主框架的上部并且配置于发动机的上方,燃料箱的后部下表面沿座椅框架向后方延伸。在燃料箱中内置有燃料泵,经由配置于燃料箱外部的燃料过滤器(二次过滤器),将燃料供给到喷油器(injector)。
[0004]另外,在构成设置于发动机前部的汽缸的汽缸盖的后部连接有节气门体,在该节气门体的后部经由连接管连接有空气滤清器箱。上述燃料过滤器配置于燃料箱的下方且配置于连接管的上方。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 524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燃料过滤器虽然出于更换等的作业性的考虑而配置于燃料箱外部且配置于燃料箱周边,但需要配置在不会使从燃料泵到喷油器的配管变长的部位。因此,要求在燃料箱下方确保足够的空间。
[0010]另外,具体来说,燃料过滤器配置于在节气门体与空气滤清器箱之间且在燃料箱与连接管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因此能够高效率地配置于车辆的空间内,但从燃料泵到燃料过滤器的燃料配管、及从燃料过滤器到燃料箱内的压力调节器的燃料配管变长。通过使燃料箱和燃料过滤器更加接近,能够期望燃料配管的组装性提高及由燃料配管的缩短实现的成本降低。
[0011]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燃料箱的下方确保足够的空间的跨骑型车辆,而且跨骑型车辆能够在使燃料箱与燃料过滤器更加接近的同时将燃料过滤器高效率地配置于车辆空间。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3]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跨骑型车辆配置有头管(13),且从该头管(13)沿着在车宽方向中央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车身中心线(250)配置有一根主框架(14),在该主框架(14)的上部安装有燃料箱(24),在上述主框架(14)的下方配置有发动机(30),上述跨骑型车辆的特征在于,该跨骑型车辆(I)具备:支承座椅(12)的座椅框架(17);以及从上述主框架(14)的后端向上方延伸的托架(16),上述座椅框架(17)的前部安装于上述托架(16)的上部,上述座椅框架(17)的前端部延伸至上述燃料箱(24)的后端部,通过上述主框架(14)、上述托架(16)和上述燃料箱(24),在上述座椅框架(17)前方且在上述燃料箱(24)的下方形成空间(241)。
[0014]根据该构成,通过由燃料箱、主框架和托架形成空间,能够在燃料箱下方形成配置辅机等的空间,提高部件的配置自由度。
[0015]在上述构成中可以是,上述座椅框架(17)的上述前端部具有比上述托架(16)的上部更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17c),在该延伸部(17c)上支承上述燃料箱(24)的上述后端部。根据该构成,能够利用座椅框架前端的延伸部容易地支承燃料箱。
[0016]另外,可以是,上述座椅框架(17)左右一对地设置,分别支承上述燃料箱(24)的后端部的左右。根据该构成,能够由左右的座椅框架稳定地支承燃料箱。
[0017]另外,在上述构成中可以是,上述托架(16)支承后减震器单元(27)的上端,该后减震器单元(27)的下端部安装于摆臂(11)上。根据该构成,能够由托架兼作座椅框架支承部和后减震器单元支承部。
[0018]另外,在上述构成中可以是,在上述主框架(14)的前端具备向上方延伸并支承上述燃料箱(24)的燃料箱支承托架(14A)。根据该构成,能够通过燃料箱支承托架使上述空间更闻。
[0019]另外,可以是,上述发动机(30)的汽缸轴(L)在前后方向上水平地延伸。根据该构成,能够将主框架设置在更低的位置。
[0020]另外,在上述构成中可以是,在上述发动机(30)的前方斜上方配置有空气滤清器箱(40)。根据该构成,能够在主框架与发动机之间设置空间。
[0021]另外,在上述构成中可以是,载置于上述座椅框架(17)上的上述座椅(12)的前端被上述燃料箱(24)的上表面支承。根据该构成,能够将主框架设置在更低的位置。
[0022]另外,在上述构成中可以是,在上述燃料箱(24)的内部内置燃料泵(55),在上述主框架(14)与上述燃料箱(24)之间的上述空间(241)中配置燃料过滤器(55A)。根据该构成,通过将夹装在燃料泵与喷油器之间的燃料过滤器配置于燃料箱与主框架之间的空间,能够设置与主框架下方的发动机更接近的燃料配管,从而能够降低成本。
[0023]另外,可以是,上述燃料过滤器(55A)的一部分配置在比上述座椅框架(17)的前端更靠下方的位置。根据该构成,能够通过座椅框架与主框架之间的空间更紧凑地配置燃料过滤器的一部分。
[0024]另外,本发明的跨骑型车辆配置有头管(13),且该头管(13)沿着在车宽方向中央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车身中心线(250)配置有一根主框架(14),在该主框架(14)的上部安装有内置有燃料泵(55)的燃料箱(24),在该燃料箱(24)的周边配置有燃料过滤器(55A),在上述主框架(14)的下方配置有发动机(30),上述跨骑型车辆的特征在于,该跨骑型车辆(I)具备:支承座椅(12)的座椅框架(17)以及从上述主框架(14)的后端向上方延伸的托架(16),上述座椅框架(17)的前部经由上述托架(16)而安装于上述主框架(14),在上述主框架(14)与上述燃料箱(24)之间的在上下方向上形成的空间(241)中配置有上述燃料过滤器(55A)。
[0025]根据该构成,能够利用主框架与燃料箱之间的空间高效率地将燃料过滤器配置于车身空间。另外,通过将燃料过滤器配置于主框架与燃料箱之间的空间,能够使燃料箱与燃料过滤器更接近。
[0026]在上述构成中可以是,上述座椅框架(17)在其前端部设置有比上述托架(16)更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17c),在该延伸部(17c)上支承上述燃料箱(24)的后端。根据该构成,能够利用座椅框架前端的延伸部容易地支承燃料箱。
[0027]另外,在上述构成中可以是,上述托架(16)支承后减震器单元(27)的上端,该后减震器单元(27)使得振动不会从后轮(3)向上述主框架(14)侧传递。根据该构成,能够由托架兼作座椅框架支承部和后减震器单元支承部。
[0028]另外,在上述构成中可以是,在上述主框架(14)的前端具备向上方延伸并支承上述燃料箱(24)的燃料箱支承托架(14A)。根据该构成,能够通过燃料箱支承托架使上述空间更闻。
[0029]另外,在上述构成中可以是,上述发动机(30)的汽缸轴(L)在前后方向上水平地延伸。根据该构成,能够将主框架设置在更低的位置。
[0030]另外,在上述构成中可以是,在上述发动机(30)的前方斜上方配置有空气滤清器箱(40)。根据该构成,能够在主框架与发动机之间设置空间。
[0031]另外,在上述构成中可以是,载置于上述座椅框架(17)上的上述座椅(12)的前端被上述燃料箱(24)的上表面支承。根据该构成,不需要在座椅框架的前端特意地设置座椅支承部。
[0032]另外,在上述构成中可以是,上述燃料过滤器(55A)的一部分配置在比上述座椅框架(17)的前端更靠下方的位置。根据该构成,能够通过座椅框架与主框架之间的空间紧凑地配置燃料过滤器的一部分。
[0033]发明的效果
[0034]本发明的跨骑型车辆具备支承座椅的座椅框架以及从主框架的后端向上方延伸的托架,座椅框架的前部安装于托架的上部,座椅框架的前端部延伸至燃料箱的后端部,通过主框架、托架和燃料箱,在座椅框架前方且在燃料箱的下方形成空间,因此,通过由燃料箱、主框架和托架形成空间,而在燃料箱下方形成配置辅机等的空间,提高部件的配置自由度。
[0035]另外,因为座椅框架的前端部具有比托架的上部更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在该延伸部上支承有燃料箱的后端部,所以能够利用座椅框架前端的延伸部而容易地支承燃料箱。
[0036]另外,因为座椅框架左右一对地设置,分别支承燃料箱的后端部的左右,所以能够由左右的座椅框架稳定地支承燃料箱。
[0037]另外,因为托架支承下端安装于摆臂上的后减震器单元的上端,所以能够由托架兼作座椅框架支承部和后减震器单元支承部。
[0038]另外,因为在主框架的前端具备向上方延伸并支承燃料箱的燃料箱支承托架,所以通过燃料箱支承托架,能够使上述空间更高。
[0039]另外,因为发动机的汽缸轴在前后方向上水平地延伸,所以能够将主框架设置于更低的位置。
[0040]另外,因为在发动机的前方斜上方配置有空气滤清器箱,所以能够在主框架与发动机之间设置空间。
[0041]另外,因为载置于座椅框架上的座椅的前端被燃料箱的上表面支承,所以能够将主框架设置在更低的位置。
[0042]另外,因为在燃料箱的内部内置燃料泵,并且在主框架与燃料箱之间的空间中配置燃料过滤器,所以通过将夹装在燃料泵与喷油器之间的燃料过滤器配置于燃料箱与主框架之间的空间,能够设置与主框架下方的发动机更接近的燃料配管,从而能够降低成本。
[0043]另外,因为燃料过滤器的一部分配置在比座椅框架的前端更靠下方的位置,所以能够通过座椅框架与主框架之间的空间紧凑地配置燃料过滤器的一部分。
[0044]另外,本发明的跨骑型车辆具备支承座椅的座椅框架以及从主框架的后端向上方延伸的托架,座椅框架的前部经由托架而安装于主框架,在主框架与燃料箱之间的在上下方向上形成的空间内配置有燃料过滤器,因此,能够利用主框架与燃料箱之间的空间将燃料过滤器高效率地配置于上述空间。另外,通过将燃料过滤器配置于上述空间,能够使燃料箱与燃料过滤器更接近。
[0045]另外,因为座椅框架在其前端部设置有比托架更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且在该延伸部上支承有燃料箱的后端,所以能够利用座椅框架前端的延伸部容易地支承燃料箱。
[0046]另外,因为托架支承使得振动不会从后轮向主框架侧传递的后减震器单元的上端,所以能够由托架兼作座椅框架支承部和后减震器单元支承部。
[0047]另外,因为在主框架的前端具备向上方延伸并支承燃料箱的燃料箱支承托架,所以通过燃料箱支承托架能够使上述空间更高。
[0048]另外,因为发动机的汽缸轴在前后方向上水平地延伸,所以能够将主框架设置于更低的位置。
[0049]另外,因为在发动机的前方斜上方配置有空气滤清器箱,所以能够在主框架与发动机之间设置空间。
[0050]另外,因为载置于座椅框架上的座椅的前端被燃料箱的上表面支承,所以不需要在座椅框架的前端特意设置座椅支承部。
[0051]另外,因为燃料过滤器的一部分配置在比座椅框架的前端更靠下方的位置,所以能够通过座椅框架与主框架之间的空间而紧凑地配置燃料过滤器的一部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52]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0053]图2是将车身罩的大部分拆下后的状态的自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左侧视图。
[0054]图3是车身框架的立体图。
[0055]图4是表示自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0056]图5是表示燃料箱的俯视图。
[0057]图6是燃料箱、燃料泵、燃料过滤器以及其周围的仰视图。
[0058]图7是图1的VI1- VII线剖视图。
[0059]图8是图2的VIII — VIII线剖视图。
[0060]图9是图2的IX — IX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1]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说明中,关于前后左右以及上下等方向的记载,在没有特别地记载的情况下与相对于车身的方向相同。另外,各图所示的附图标记FR表示车身前方,附图标记UP表示车身上方,附图标记LE表示车身左方。
[0062]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二轮车I的左侧视图。
[0063]自动二轮车I是如下的跨骑型车辆,在车身框架F的前后的中央配置有发动机30,支承前轮2的前叉10被能够转向地支承于车身框架F的前端,支承后轮3的摆臂11设置于车身框架F的后部侧,供乘员就座的座椅12设置于车身框架F的上方。车身框架F的大部分被树脂制的车身罩C覆盖。
[0064]图2是将车身罩的大部分拆下后的状态的自动二轮车I的主要部分左侧视图。图3是车身框架F的立体图。
[0065]如图3所示,车身框架F具备:设置于前端的头管13 ;单独的主框架14,其从头管13朝后方并向斜下方倾斜地延伸;左右一对的中央框架15、15,其从主框架14的后部的左右侧面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并进一步向下方延伸;悬挂托架16,其从主框架14的后部的上表面部朝座椅12(参照图1)侧向后上方延伸;左右一对的座椅框架17、17,其前部被支承于悬挂托架16的上端部,并且该座椅框架17、17向后上方延伸至车辆后部;左右一对的副框架18、18,其在悬挂托架16的后方向后上延伸,并将中央框架15、15的上部与座椅框架17、17的前后的中间部连结;以及左右一对的后端连结部件201,其将这些座椅框架17、17以及副框架18、18的各自的后端彼此连结。
[0066]在中央框架15、15的下部设置有将左右的中央框架15、15连结的下部横穿管(cross pipe) 19。在中央框架15、15的上下的中间部设置有连结左右的中央框架15、15的横穿管20。
[0067]在座椅框架17、17的前部以及后部设置有连结左右的座椅框架17、17的前部横梁21以及后部横梁22。另外,在座椅框架17、17的、比该座椅框架17、17与悬挂托架16的连接部更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17c、17c上,设置有固定燃料箱24 (参照图2)的左右一对的后侧箱支承件17A、17A。
[0068]在主框架14的前后的中间部设置有固定发动机30 (参照图1)的左右一对的发动机吊架23。在主框架14的前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燃料箱24的左右一对的前侧箱支承件14A、14A。
[0069]如图2所示,燃料箱24设置于主框架14的上方,从头管13的后方延伸至座椅框架17、17 (右侧的座椅框架未图示)的前方。座椅12与燃料箱24的后部连续地设置,并沿座椅框架17、17的上表面延伸至车辆后部。
[0070]在头管13上经由转向轴(未图示)转动自如地轴支承有前叉10,如图1所示,前轮2被轴支承于前叉10的下部。转向用的手柄25固定于前叉10的上端。
[0071]在图1以及图2中,摆臂11具有:从中央框架15、15的外侧面侧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臂部IlA(仅图示左侧的臂部11A);以及在摆臂11的前部将左右的臂部IlAUlA之间相连的横梁(未图示),后轮3在摆臂11的后部被架设于臂部IlAUlA之间的车轴3A轴支承。摆臂11通过穿插于臂部IlAUlA的前端的枢轴26而与中央框架15、15连结,并以枢轴26为中心上下摆动自如。枢轴26穿插于横穿管20 (参照图3)中。
[0072]圆筒状的后减震器单元27的下端摆动自如地连结于下侧托架IlB上,该下侧托架IIB设置在摆臂11的上述横梁上,后减震器单元27的上端摆动自如地连结于车身框架F的悬挂托架16。
[0073]发动机30是空冷式的单气筒四冲程发动机,是汽缸轴L较大地前倾至接近大致水平状态的水平发动机。发动机30从后方侧开始依次构成有内置有曲柄轴(未图示)以及变速机构(未图示)的曲柄箱31、汽缸32以及汽缸盖33。由于发动机30是水平发动机,因此能够使车身低重心化。在曲柄箱31的后部的左侧面,发动机30的输出轴(未图示)突出,后轮3由驱动链35驱动,该驱动链35架设在安装于输出轴上的驱动链轮(未图示)与安装于后轮3上的从动链轮34之间。输出轴的上述驱动链轮被链轮罩36覆盖。
[0074]在曲柄箱31的后部的左右侧面的下部设置有供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放置脚的左右一对的踏板37、37 (仅图示左侧的踏板37)。在左侧的踏板37的前方设置有用于变速机构的变速操作的换挡踏板38。
[0075]发动机30通过将曲柄箱31的前部的上部固定于左右的发动机吊架23上并且将曲柄箱31的后部固定于左右的中央框架15上而支承于车身框架F。
[0076]在自动二轮车I中,由于在向后下倾斜的主框架14上以悬挂的方式支承作为水平发动机的发动机30,因此在主框架14的前部与发动机30之间确保了空间235,在该空间235中配置有进气装置39。进气装置39具有: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净化的空气滤清器箱40 ;以及与发动机30的上表面的进气口连接并将来自空气滤清器箱40的空气供给至发动机30的节气门体41。在节气门体41上设置有将从燃料箱24供给的燃料向进气通道喷射的喷油器(未图不)。
[0077]空气滤清器箱40在主框架14的前部的下表面与汽缸盖33的上表面之间的空间内形成为在上下的大致整个范围延伸的大型的箱状。空气滤清器箱40构成为在前后分成两部分,通过将前侧的盖部40A拆下,能够容易地对内部的过滤器(未图示)进行维修保养。另外,成为空气滤清器箱40的空气的进入口的进气管道40B从空气滤清器箱40的左部的后部穿过主框架14的左侧方而向后上方延伸,并在燃料箱24的下方且在其后方开口。在空气滤清器箱40的车宽方向的端部上形成有向后方突出的卡合部40C,该卡合部40C与后述的箱罩60卡合。
[0078]节气门体41配置在空气滤清器箱40的后方且配置在汽缸盖33与主框架14之间,与汽缸盖33上表面的进气口连接。
[0079]在汽缸盖33下表面的排气口上连接排气管42。排气管42从排气口向下方延伸后,弯曲并向后方延伸,在中央框架15的后方向上方弯曲,并与固定于右侧的座椅框架17上的消声器43连接。
[0080]在左右的中央框架15的侧面,分别以从侧方覆盖摆臂11的前端的方式设置有板状的踏板支承件44,在踏板支承件44的后端设置有供同乘者放置脚的串列踏板(tandemstep)44A。
[0081]在左侧中央框架15的下端安装有侧脚架45。
[0082]在头管13的前部经由支承件(未图示)而安装有车头灯单元46以及仪表单元47。在手柄25上设置有后视镜48。
[0083]车身罩C具备:覆盖燃料箱24、主框架14以及空气滤清器箱40的箱罩60 ;以及从侧方覆盖左右的座椅框架17、17的左右一对的后侧罩61、61 (仅图示左侧的后侧罩61)。在后轮3的上方设置有后挡泥板62。后挡泥板62具有:从下方覆盖座椅框架17、17的前侧后挡泥板63 ;以及安装车牌等的后侧后挡泥板64。在摆臂11上安装有从上方覆盖驱动链35的链罩65,在链罩65上形成有从上方覆盖后轮3的挡泥板部65A。
[0084]在前叉10上安装有从上方覆盖前轮2的前挡泥板66。
[0085]如图2所示,燃料箱24是内置有向发动机30供给燃料的燃料泵55的箱型的箱,将构成上部的上半体77和构成下部的下半体78接合而形成,在燃料箱24的侧面部上以绕燃料箱24的侧面一圈的方式形成有成为上半体77与下半体78的接合部的凸缘部79。通过像这样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燃料箱24并在侧面部的凸缘部79进行接合,能够容易地制造燃料箱24。
[0086]关于燃料箱24,设置于前部下部的前部支承件76经由前侧箱支承件14A固定于主框架14,设置于凸缘部79的后部的左右一对的后部固定部79A (仅图示左侧的后部固定部79A)以从主框架14的上表面浮起的状态固定于分别设置在悬挂托架16的上方的座椅框架17、17 (右侧的座椅框架未图示)上的后侧箱支承件17A,在燃料箱24与主框架14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空间241。在该空间241内配置有燃料泵55的燃料过滤器55A。燃料过滤器55A形成为圆筒状,并通过一对燃料软管55B、55C与燃料泵55的下部连接。
[0087]图4是表示自动二轮车I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示出了车身框架F、燃料箱24以及座椅12等的截面。
[0088]如图3以及图4所示,构成车身框架F的悬挂托架16包括:安装后减震器单元27 (参照图2)上端的托架主体16A ;和为了加强该托架主体16A而安装于托架主体16A的前部及主框架14上的加强部件16B,加强部件16B的上端部与左右的座椅框架17、17以及前部横梁21连结。
[0089]左右的副框架18、18的后端位于比座椅框架17、17的后端更靠车身前方的位置,并且在座椅框架17、17的下方配置副框架18、18的后端,在副框架18、18的后端部和座椅框架17、17的后部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后端连结部件201、201。
[0090]在图4中,在燃料箱24中内置有安装于燃料箱24底部的燃料泵55,在该燃料泵55的附近配置有通过燃料软管55B、55C与燃料泵55连接的燃料过滤器55A。
[0091]燃料过滤器55A配置于在燃料箱24与主框架14之间形成的空间241中。这里所谓的空间241是指侧视观察下由燃料箱24、主框架14、前侧箱支承件14A、设置于燃料箱24的前部下部的前部支承件76、后侧箱支承件17A、座椅框架17、17(仅图示左侧的座椅框架17)以及悬挂托架16所包围的部分。
[0092]具体来说,燃料过滤器55A配置于空间241的后端并且一部分配置于比座椅框架17、17更靠下方的位置。
[0093]以往,燃料箱以横跨主框架的方式安装在主框架上,无法在燃料箱与主框架之间配置部件,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在燃料箱24与主框架14之间沿上下方向形成的空间241中配置燃料过滤器55A,能够高效率地将燃料过滤器55A配置于车身空间。
[0094]另外,由于在空间241的后端且在比座椅框架17、17的前端更靠下方的位置配置燃料过滤器55A的一部分,所以能够将燃料过滤器55A紧凑地配置于空间241内,还能够在空间241内(例如空间241的前端侧)配置其他部件(图2所示的进气管道40B等)。
[0095]再有,由于空间241是上下方向扁平的部分,所以能够使燃料泵55与燃料过滤器55A接近,燃料软管55B、55C几乎不向上下方向弯曲地大致沿燃料箱24的底部以及主框架14的上表面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燃料软管55B、55C的全长。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进行燃料软管55B、55C向燃料泵55以及燃料过滤器55A的连接作业,并且能够抑制燃料软管55B、55C的材料费用。
[0096]图5是表示燃料箱24的俯视图。
[0097]在燃料箱24前部的上表面的车宽方向的中央,设置有供油口 70。供油口 70形成为圆筒状,上部从燃料箱24的上表面突出。供油口 70被供油口盖71开闭自如地堵住。另夕卜,在燃料箱24后部的上表面的车宽方向的中央,设置有与设于座椅12(参照图2)前端的下表面上的卡合部(未图示)卡合的卡合凸部75。
[0098]在燃料箱24的凸缘部79的后部设置有紧固在座椅框架17、17 (参照图3)的后侧箱支承件17A、17A(参照图3)上的左右一对的后部固定部79A、79A。在燃料箱24的前端的凸缘部79上,形成有用于固定箱罩60 (参照图1)的卡合孔部79B。
[0099]俯视观察下,燃料过滤器55A配置于比配置在燃料箱24内的燃料泵55更靠车身后方的位置且配置于燃料箱24的车宽方向中央的下方。
[0100]图6是表示燃料箱24、燃料泵55、燃料过滤器55A以及其周围的仰视图。
[0101]燃料箱24以使在其车宽方向的中央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与通过车身的车宽方向中心而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车身中心线250重合的方式配置,主框架14沿车身中心线250配置。
[0102]燃料过滤器55A配置于与车身中心线250重合的位置,并且燃料过滤器55A的轴线55a相对于车身中心线250以角度Θ倾斜。由于在燃料过滤器55A的一端面55f分别设置有与燃料软管55B、55C连接的软管连接口,因此通过上述角度Θ,即使燃料泵55与燃料过滤器55A接近,也能够使燃料软管55B、55C容易连接于燃料过滤器55A。
[0103]燃料泵55和燃料过滤器55A与从燃料泵55向燃料过滤器55A供给燃料的燃料供给侧的燃料软管55B、以及从燃料过滤器55A向燃料泵55返回燃料的燃料返回侧的燃料软管55C连接。燃料软管55B较短地配置成俯视L字形,燃料软管55C配置得比燃料软管55B长且配置成钓钩形,在与燃料过滤器55A的连接部处,燃料软管55B配置于燃料软管55C的上方。另外,从燃料泵55延伸出向节气门体41 (参照图2)供给燃料的燃料供给软管55D。此外,附图标记55e是泵侧连接器,该泵侧连接器用于连接向燃料泵55所具备的马达供给电力的电气配线的连接器。
[0104]燃料泵55通过两块大致圆弧形状的固定板(setting plate) 243、244安装在燃料箱24的底部。在一方的固定板244上经由支承件251安装支承板252,并在该支承板252的前端部卡合形成于燃料过滤器55A的外周面的被卡合部55g,由此支承燃料过滤器55A。
[0105]以下对燃料泵55的安装要点进行说明。
[0106]首先,将燃料泵55从下方插入设置于燃料箱24底部的开口中,使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设置在燃料箱24的开口的边缘的多个螺栓246贯穿设置于燃料泵55下部的凸缘部,并使凸缘部与开口的边缘抵接。然后,将两块固定板243、244以成为大致圆形的方式从下方重合于凸缘部,使上述多个螺栓246贯通固定板243、244。接下来,在多个螺栓246的前端分别螺纹结合螺母247。由此,燃料泵55向燃料箱24的安装完成。
[0107]图7是图1的VII — VII线剖视图。
[0108]燃料泵55设置于燃料箱24底部的车宽方向中央,在燃料箱24的下方且在方管状的主框架14的上方配置有燃料过滤器55A。具体来说,燃料过滤器55A配置为与主框架14的右侧面14R齐平或比右侧面14R靠左方,并且以比主框架14的左侧面14L更向左方突出的方式配置。
[0109]这样,通过在配置于车宽方向中央的主框架14的上方且在燃料箱24的下方配置燃料过滤器55A,能够使燃料过滤器55A与燃料泵55更接近地配置。另外,因为燃料过滤器55A的下方被主框架14覆盖,所以能够保护燃料过滤器55A不受来自路面的飞石等影响。
[0110]图8是图2的VIII — VIII线剖视图。
[0111]主框架14侧的前侧箱支承件14A、14A分别是以向上方延伸的方式分别安装在主框架14的左侧面14L以及右侧面14R的平板状的板,燃料箱24侧的前部支承件76是截面-字形状的部件。
[0112]将这些前侧箱支承件14A、14A与前部支承件76结合的前侧结合部260包括:安装于前部支承件76的下端的外筒261 ;隔着筒状的橡胶262而分别从两端侧插入该外筒261中的带凸缘的外侧轴环263、263 ;从这些外侧轴环263、263的各自的凸缘侧插入的带凸缘的内侧轴环264、264 ;配置于这些外侧轴环263与内侧轴环264的各自的凸缘之间的环板形状的橡胶266 ;贯通前侧箱支承件14A、14A及内侧轴环264、264的螺栓267 ;以及与该螺栓267的前端部螺纹结合的螺母268。
[0113]由于在上述的前侧结合部260中在与螺栓267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配置筒状的橡胶262,并且在螺栓267的轴向上配置环板形状的橡胶266,因此能够允许燃料箱24的前部相对于主框架14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下方向以及车身左右方向上的位移。
[0114]图9是图2的IX — IX线剖视图。
[0115]座椅框架17侧的后侧箱支承件17A是截面-字形状的部件,在左右一对的后侧箱支承件17A、17A上经由左右一对的后侧结合部270、270而安装燃料箱24的凸缘部79的后端部。
[0116]后侧结合部270包括:带凸缘的轴环271,其以贯通后侧箱支承件17A的上部的方式安装;橡胶制的后部固定部(橡胶衬套)79A,其具有与该轴环271的上部嵌合并且与在燃料箱24的凸缘部79上开设的孔79b嵌合的环状槽79c ;垫圈273,其与该后部固定部79A的上表面抵接;以及螺栓274,其将这些垫圈273、后部固定部79A从上向下贯穿并与形成于轴环271的内螺纹螺纹结合。
[0117]这样,燃料箱24的凸缘部79经由做成橡胶衬套的后部固定部79A而安装于后侧箱支承件17A,因此能够允许燃料箱24相对于座椅框架17、17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下方向以及车身左右方向上的位移,并且能够提高燃料箱24与座椅框架17之间的安装强度。
[0118]如上述图2、图3、图4以及图6所示,作为跨骑型车辆的自动二轮车I (参照图1)配置有头管13,且从该头管13沿着在车宽方向中央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车身中心线250配置有一根主框架14,在该主框架14的上部安装有燃料箱24,在主框架14的下方配置有发动机30,该自动二轮车I具备:支承座椅12的座椅框架17 ;以及从主框架14的后端向上方延伸的作为托架的悬挂托架16,座椅框架17的前部安装于悬挂托架16的上部,座椅框架17的前端部延伸至燃料箱24的后端部,通过主框架14、悬挂托架16和燃料箱24而在座椅框架17前方且在燃料箱24的下方形成空间241。
[0119]根据该构成,通过由燃料箱24、主框架14和悬挂托架16形成空间241,在燃料箱24下方形成配置辅机等的空间,提高了部件的配置自由度。
[0120]另外,如图3以及图4所示,座椅框架17左右一对地设置,且分别支承燃料箱24的后端部的左右,因此能够由左右的座椅框架稳定地支承燃料箱。
[0121]另外,如图2所示,悬挂托架16支承下端安装在摆臂11上的后减震器单元27的上端,因此能够由悬挂托架16兼作座椅框架支承部和后减震器单元支承部。
[0122]另外,如图2以及图4所示,在燃料箱24的内部内置燃料泵55,在主框架14与燃料箱24之间的空间241中配置燃料过滤器55A,因此通过将夹装在燃料泵55与设置于节气门体41侧的喷油器(未图示)之间的燃料过滤器55A配置于燃料箱24与主框架14之间的空间241中,能够设置与主框架14下方的发动机30更接近的燃料配管,从而能够缩短燃料配管并降低成本。
[0123]另外,如图1以及图2所示,作为跨骑型车辆的自动二轮车I (参照图1)配置有头管13,且从该头管13沿着在车宽方向中央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车身中心线250而配置有一根主框架14,在该主框架14的上部安装有内置有燃料泵55的燃料箱24,在该燃料箱24的周边配置有燃料过滤器55A,在主框架14的下方配置有发动机30,该自动二轮车I具备:支承座椅12的座椅框架17 ;以及从主框架14的后端向上方延伸的作为托架的悬挂托架16,座椅框架17的前部经由悬挂托架16而安装于主框架14,在主框架14与燃料箱24之间的在上下方向上形成的空间241内配置有燃料过滤器55A。
[0124]根据该构成,能够利用主框架14与燃料箱24之间的空间241高效率地将燃料过滤器55A配置于空间241。另外,通过将燃料过滤器55A配置于主框架14与燃料箱24之间的空间241,能够使燃料箱24与燃料过滤器55A更接近,能够使作为燃料配管的燃料软管55B、55C的组装性提高从而提高生产率,并且能够通过燃料软管55B、55C的缩短而降低成本。
[0125]另外,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座椅框架17在其前端部设置有比悬挂托架16更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17c,在该延伸部17c上支承有燃料箱24的后端,因此能够利用座椅框架17的前端的延伸部17c容易地支承燃料箱24,不需要特别设置燃料箱24的支承部,从而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并降低成本。
[0126]另外,悬挂托架16支承后减震器单元27的上端,该后减震器单元27使得振动不会从后轮3向主框架14侧传递,因此能够由悬挂托架16兼作座椅框架支承部和后减震器单元支承部,从而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能够降低成本。
[0127]另外,在主框架14的前端具备向上方延伸并作为支承燃料箱24的燃料箱支承托架的前侧箱支承件14A,因此通过前侧箱支承件14A,空间241变得更高,能够增加燃料过滤器55A向空间241的配置自由度。
[0128]另外,因为发动机30的汽缸轴L沿前后方向水平地延伸,所以能够将主框架14设置于更低的位置,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大空间241的高度,能够增加燃料过滤器55A向空间241的配置自由度。
[0129]另外,因为在发动机30的前方斜上方配置有空气滤清器箱40,所以能够在主框架14与发动机30之间设置空间235,能够在该空间235内配置部件,例如能够配置空气滤清器箱40以外的进气装置39。
[0130]另外,如图4以及图5所示,载置于座椅框架17上的座椅12的前端被燃料箱24的上表面支承,具体来说,设置于燃料箱24的后部上表面的卡合凸部75与设置于座椅12的前端下表面的卡合部卡合,因此无需在座椅框架17前端特意设置座椅支承部,从而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能够实现轻质化以及成本降低。
[0131]另外,燃料过滤器55A的一部分配置在比座椅框架17的前端更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通过座椅框架17与主框架14之间的空间241而紧凑地配置燃料过滤器55A的一部分,在空间241中配置其他部件的情况下,能够增加其配置自由度。
[0132]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形态,能够在不超出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任意地变形以及应用。
[0133]再有,本发明并不限于适用于自动二轮车I的情况,也能够适用于包括自动二轮车以外的车辆在内的跨骑型车辆。
[0134]附图标记说明
[0135]I 自动二轮车(跨骑型车辆)
[0136]3 后轮
[0137]12 座椅
[0138]13 头管
[0139]14 主框架
[0140]14A前侧箱支承件(燃料箱支承托架)
[0141]16 悬挂托架(托架)
[0142]17 座椅框架
[0143]17c延伸部
[0144]24 燃料箱
[0145]27 后减震器单元
[0146]30 发动机
[0147]40 空气滤清器箱
[0148]55 燃料泵
[0149]55A燃料过滤器
[0150]75 卡合凸部
[0151]241 空间
[0152]250车身中心线
[0153]L 汽缸轴
【权利要求】
1.一种跨骑型车辆,其配置有头管(13),且从该头管(13)沿着在车宽方向中央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车身中心线(250)配置有一根主框架(14),在该主框架(14)的上部安装有燃料箱(24),在所述主框架(14)的下方配置有发动机(30),所述跨骑型车辆的特征在于, 该跨骑型车辆(I)具备:支承座椅(12)的座椅框架(17);以及从所述主框架(14)的后端向上方延伸的托架(16),所述座椅框架(17)的前部安装于所述托架(16)的上部,所述座椅框架(17)的前端部延伸至所述燃料箱(24)的后端部,通过所述主框架(14)、所述托架(16)和所述燃料箱(24),在所述座椅框架(17)前方且在所述燃料箱(24)的下方形成空间(2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框架(17)的所述前端部具有比所述托架(16)的上部更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17c),在该延伸部(17c)上支承所述燃料箱(24)的所述后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框架(17)左右一对地设置,分别支承所述燃料箱(24)的后端部的左右。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16)支承后减震器单元(27)的上端,该后减震器单元(27)的下端部安装于摆臂(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框架(14)的前端具备向上方延伸并支承所述燃料箱(24)的燃料箱支承托架(14A)。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30)的汽缸轴(L)在前后方向上水平地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动机(30)的前方斜上方配置有空气滤清器箱(4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载置于所述座椅框架(17)上的所述座椅(12)的前端被所述燃料箱(24)的上表面支承。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燃料箱(24)的内部内置燃料泵(55),在所述主框架(14)与所述燃料箱(24)之间的所述空间(241)中配置燃料过滤器(55A)。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过滤器(55A)的一部分配置在比所述座椅框架(17)的前端更靠下方的位置。
11.一种跨骑型车辆,其配置有头管(13),且从该头管(13)沿着在车宽方向中央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车身中心线(250)配置有一根主框架(14),在该主框架(14)的上部安装有内置有燃料泵(55)的燃料箱(24),在该燃料箱(24)的周边配置有燃料过滤器(55A),在所述主框架(14)的下方配置有发动机(30),所述跨骑型车辆的特征在于, 该跨骑型车辆(I)具备:支承座椅(12)的座椅框架(17);以及从所述主框架(14)的后端向上方延伸的托架(16),所述座椅框架(17)的前部经由所述托架(16)而安装于所述主框架(14),在所述主框架(14)与所述燃料箱(24)之间的在上下方向上形成的空间(241)中配置有所述燃料过滤器(55A)。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框架(17)在其前端部设置有比所述托架(16)更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17c),在该延伸部(17c)上支承所述燃料箱(24)的后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16)支承后减震器单元(27)的上端,该后减震器单元(27)使得振动不会从后轮(3)向所述主框架(14)侧传递。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框架(14)的前端具备向上方延伸并支承所述燃料箱(24)的燃料箱支承托架(14A)。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30)的汽缸轴(L)在前后方向上水平地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动机(30)的前方斜上方配置有空气滤清器箱(40)。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载置于所述座椅框架(17)上的所述座椅(12)的前端被所述燃料箱(24)的上表面支承。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过滤器(55A)的一部分配置在比所述座椅框架(17)的前端更靠下方的位置。
【文档编号】B62K11/06GK104321244SQ201280073267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河野翔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