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姿折叠滑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475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俯姿折叠滑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力驱动车,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俯姿折叠滑车,包括轮子或滑板、车架和滑车主体,所述车架包括手柄、止动装置、支撑杆Ⅰ、支撑杆Ⅱ、与手柄连接的支撑杆Ⅳ、减震件,所述滑车主体包括支撑组件和摆杆组件,支撑组件通过定位件活动连接在支撑杆Ⅰ上,摆杆组件连接在支撑组件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代步方式与娱乐、健身方式,适用人群广泛,使用安全舒适方便,折叠体积小、启动快、适于远行,适合在路面、冰面、雪面和水面使用,构造简单的滑行代步工具。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力驱动车,具体涉及一种俯姿折叠滑车。 俯姿折叠滑车

【背景技术】
[0002] 本实用新型做出以前,滑板和旱冰鞋简单轻便、价格便宜,但是速度较慢,对地面 状况要求高,并且不适合远行;对于人力驱动的自行车来说,不足之处是在雪地和冰面使用 艰难,适于实用的体积的自行车,其缩小的幅度较小,并且,随着体积的减小,使行进速度与 骑行舒适度会明显下降。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行进、运动方式与使用姿态,折叠体积小,启动 快,适于远行,适合在路面、冰面、雪面和水面使用的滑行代步工具,使用安全方便,构造简 单的俯姿折叠滑车。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技术方案:
[0005]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俯姿折叠滑车,包括轮子或滑板、车架和滑车主体,所述车架包 括手柄、止动装置、支撑杆I、支撑杆II、与手柄连接的支撑杆IV、减震件,其中,支撑杆IV的 一端与轮子或滑板连接,支撑杆IV的上部通过轴套与支撑杆I的一端连接,支撑杆II的一 端与支撑杆I连接,支撑杆II的另一端与轮子或滑板连接,减震件连接在支撑杆II与支撑 杆I之间,所述滑车主体包括支撑组件和摆杆组件,支撑组件通过定位件活动连接在支撑 杆I上,摆杆组件连接在支撑组件上。
[0006] 其中,所述支撑组件由支撑杆V、支撑杆VI、支撑杆W、支撑杆W、支杆和托带组 成,其中,支撑杆V的上端与摆杆组件连接,下端通过螺栓与定位件连接,定位件与支撑杆 W活动连接,其中,支撑杆VI包括两根支杆、托件、U形件、轴和弹簧,其中,U形件通过轴分 别与两根支杆的顶端活动连接,弹簧和U形件与托件连接,两根支杆的下端设有可相互啮 合的齿轮,两根支杆的下端与支撑杆W之间通过接头连接,接头上连接有螺栓,支撑杆W的 下部通过定位件与支撑杆I连接,支撑杆w可伸缩,支撑杆w的一端通过定位件连接在支 撑杆W上,另一端与支杆连接,所述托带连接在支杆的一端、支撑杆V的上部或摆杆组件 上、支撑杆VI的顶端的托件上。
[0007] 其中,所述摆杆组件由协调器、摆杆、连杆、轴、滑轮、绳、脚蹬组成,其中,脚蹬由底 板、活动底板、提板、轴和弹簧组成,其中,活动底板和弹簧通过轴与底板连接,提板下端与 底板侧边连接而形成η形,提板的上面设有轴套,其中,协调器与支撑杆V、摆杆连接,摆杆 的另一端与连杆连接,所述连杆是由两根杆之间通过轴活动连接构成,其中,一根杆为可伸 缩杆,连杆的可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有轴和绳,轴穿过脚蹬上的轴套与脚蹬连接,绳穿过摆杆 上的滑轮与协调器连接。
[0008] 其中,所述协调器由超越提拉器、单向齿轮、齿轮、齿板、固定架、轴、主轴、轴承、滑 轮和罩子组成,所述单向齿轮是由齿轮与单向轴承连接构成,固定架由支撑板连接构成左 右互为镜面对称的架体,固定架的中部连接有接头,单向齿轮活动连接在主轴上,主轴与轴 承连接,滑轮和轴承分别连接在支撑板上,其中,齿板与齿轮连接,其中,两侧的支撑板下部 都连接有两根轴,齿轮和齿板连接在每一侧的两根轴上,同一侧的两根轴上的齿轮相互啮 合,齿板上端的齿与单向齿轮的齿啮合,每侧的一个齿板的下端与摆杆连接,罩子连接在固 定架上。
[0009] 其中,所述超越提拉器包括从动定向传动件和从动调节件,其中,从动定向传动件 的外壁上连接有突件,从动定向传动件连接在主轴的一端,其中,从动调节件的内部连接有 弹簧,弹簧一端与球节连接,绳穿过从动调节件上的绳固定孔与球节连接,从动调节件与主 轴或从动定向传动件活动连接。
[0010] 其中,所述协调器由超越提拉器、单向滑轮、拉件、绳、固定架、轴、主轴、轴承、滑轮 和罩子组成,所述单向滑轮是由滑轮与单向轴承连接构成,固定架由支撑板连接构成左右 互为镜面对称的架体,固定架的中部连接有接头,单向滑轮活动连接在主轴上,主轴与轴承 连接,滑轮连接在滑轮固定架上,滑轮固定架和轴承分别连接在支撑板上,其中,两侧的支 撑板下部都连接有轴,拉件活动连接在轴上,拉件的上端与绕在单向滑轮上的绳的端部连 接,下端与摆杆连接,罩子连接在固定架上。
[0011] 其中,所述协调器由超越提拉器、单向滑轮伞齿组合件、单向伞齿、伞齿或直齿或 斜齿、拉件、绳、固定架、轴、主轴、轴承、滑轮和罩子组成,所述单向滑轮伞齿组合件是由滑 轮、伞齿与单向轴承连接构成,单向伞齿是由伞齿与单向轴承连接构成,固定架由支撑板连 接构成左右互为镜面对称的架体,固定架的中部连接有接头,伞齿或直齿或斜齿连接在支 撑板上,伞齿的齿与单向滑轮伞齿组合件和单向伞齿的齿啮合,单向滑轮伞齿组合件和单 向伞齿活动连接在主轴上,主轴与轴承连接,滑轮和轴承分别连接在支撑板上,其中,两侧 的支撑板下部都连接有轴,拉件活动连接在轴上,拉件的上端与绕在单向滑轮伞齿组合件 上的绳的端部连接,下端与摆杆连接,罩子连接在固定架上。
[0012] 其中,所述协调器由超越提拉器、单向齿轮组合件、单向伞齿、伞齿或直齿或斜齿、 齿板、固定架、轴、主轴、轴承、滑轮和罩子组成,所述单向齿轮组合件是由齿轮与单向轴承 连接构成,固定架由支撑板连接构成左右互为镜面对称的架体,固定架的中部连接有接头, 伞齿或直齿或斜齿连接在支撑板上,伞齿的齿与单向齿轮组合件和单向伞齿的齿啮合,单 向齿轮组合件和单向伞齿活动连接在主轴上,主轴与轴承连接,滑轮和轴承分别连接在支 撑板上,其中,两侧的支撑板下部都连接有轴,齿板活动连接在轴上,齿板的上端与单向齿 轮组合件的齿啮合,下端与摆杆连接,罩子连接在固定架上。
[0013] 其中,所述协调器由超越提拉器、单向滑轮、单向齿轮、拉件、齿板、绳、固定架、轴、 主轴、轴承、滑轮和罩子组成,所述固定架是由支撑板连接构成左右互为镜面对称的架体, 固定架的中部连接有接头,单向滑轮和单向齿轮活动连接在主轴上,主轴与轴承连接,滑轮 和轴承分别连接在支撑板上,其中,两侧的支撑板下部都连接有轴,两侧的轴上都活动连接 有拉件和齿板,拉件的上端与绕在单向滑轮上的绳的端部连接,齿板上端的齿与单向齿轮 的齿啮合,齿板和拉件下端都与摆杆连接,罩子连接在固定架上。
[0014] 其中,所述车架包括支撑杆I、与手柄连接的支撑杆III、支杆和止动装置,其中,支 撑杆I的一端与轮子或滑板连接,支撑杆I的中部连接有定位件,支撑杆I的上部通过轴 与支撑杆III的上端的轴套活动连接,支撑杆III的下端与轮子或滑板连接,支杆为两根,支杆 之间通过轴活动连接,两端通过轴与定位件连接,定位件分别连接在支撑杆I和支撑杆III 上。
[0015] 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6]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脚对地面的作用力完成后,能轻松顺利地回到预备状态,省 力舒适;
[0017] 2.本实用新型启动速度快,推力大;
[0018] 3.本实用新型折叠体积小,更为轻便,且能适于远行;
[0019] 4.本实用新型能提供新的行进、运动方式与使用姿态,形成新的娱乐方式,健身方 式;
[0020] 5.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路面、冰面、雪面和水面使用;
[0021] 6.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例1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VI的上端构成以及与托带连接的前视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VI的上端构成以及与托带连接的侧视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脚蹬的示意图;
[0026]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W与定位件、支撑杆V、支撑杆VI、支撑杆W之间连接示 意图;
[0027] 图6为本实用新型摆杆组件及其协调器示例1的侧视示意图;
[0028]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协调器示例1的内部连接侧视示意图;
[0029] 图8为本实用新型协调器不例1的后视不意图;
[0030] 图9为本实用新型超越提拉器的前视示意图;
[0031]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超越提拉器的侧视示意图;
[0032]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摆杆组件及协调器示例2的侧视示意图;
[0033]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协调器示例2的一侧的俯视示意图;
[0034]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协调器示例2的一侧的后视示意图;
[0035]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协调器示例3的一侧的后视示意图;
[0036]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协调器示例4的一侧的后视示意图;
[0037]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协调器示例5的一侧的后视示意图;
[0038]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协调器示例6的一侧的后视示意图;
[0039]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协调器示例7的一侧的后视示意图;
[0040]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协调器示例8的一侧的后视示意图;
[0041] 图20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例2的示意图;
[0042]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I与滑板、止动装置连接示意图。
[0043] 图中:1、支撑杆I ;2、支撑杆II ;3、支撑杆111;4、支撑杆IV ;5、支撑杆V ;6、支撑 杆VI ;7、支撑杆W ;8、支撑杆W ;9、手柄;10、止动装置;11、单向齿轮;12、摆杆;13、滑板; 14、脚蹬;15、协调器;16、齿板;17、支杆;18、接头;19、单向伞齿;20、固定架;21、轮子;22、 伞齿;23、弹簧;24、单向伞齿行星轮;25、突件;26、连杆;27、轴套;28、轴承;29、滑轮;30、 单向滑轮;31、齿轮;32、定位件;33、U形件;34、从动调节件;35、减震件;36、球节;37、超 越提拉器;38、螺栓;39、支撑板;40、绳;41、托件;42、托带;43、主轴;44、轴;45、绳固定孔; 46、底板;47、孔;48、提板;49、活动底板;50、滑轮固定架;51、罩子;52、单向滑轮伞齿组合 件;53、单向齿轮组合件;54、拉件;55、从动定向传动件;56、单向行星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45]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俯姿折叠滑车,包括轮子21或滑板13、车架和滑车主 体,所述车架包括手柄9、止动装置10、支撑杆I 1、支撑杆II 2、与手柄9连接的支撑杆IV 4、 减震件35,其中,支撑杆IV 4的一端与轮子21或滑板13连接,支撑杆IV 4的上部通过轴套 27与支撑杆I 1的一端连接,支撑杆II 2的一端与支撑杆I 1连接,支撑杆II 2的另一端与 轮子21或滑板13连接,减震件35连接在支撑杆II与支撑杆I之间,所述滑车主体包括支 撑组件和摆杆组件,支撑组件通过定位件32活动连接在支撑杆I 1上,摆杆组件连接在支 撑组件上。
[0046] 现将【具体实施方式】说明如下:
[0047] -、参见图1、图2、图3、图5,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组件由支撑杆V 5、支撑杆VI 6、支 撑杆W 7、支撑杆W 8、支杆17和托带42组成,其中,支撑杆V 5的上端与摆杆组件连接,下 端通过螺栓38与定位件32连接,定位件32与支撑杆W 7活动连接,其中,支撑杆VI 6包括 两根支杆、托件41、U形件33、轴44和弹簧23,其中,U形件33通过轴44分别与两根支杆 的顶端活动连接,弹簧23和U形件33与托件41连接,两根支杆的下端设有可相互啮合的 齿轮,两根支杆的下端与支撑杆W 7之间通过接头18连接,接头18上连接有螺栓38,支撑 杆W 7的下部通过定位件32与支撑杆I 1连接,支撑杆W 8可伸缩,支撑杆W 8的一端通 过定位件32连接在支撑杆W 7上,另一端与支杆17连接,所述托带42连接在支杆17的一 端、支撑杆V 5的上部或摆杆组件上、支撑杆VI 6的顶端的托件41上。
[0048] 二、参见图1、图4、图6、图11、图20,本实用新型的摆杆组件由协调器15、摆杆12、 连杆26、轴44、滑轮29、绳40、脚蹬14组成,其中,脚蹬14由底板46、活动底板49、提板48、 轴44和弹簧23组成,其中,活动底板49和弹簧23通过轴44与底板46连接,提板48下端 与底板46侧边连接而形成η形,提板48的上面设有轴套27,其中,协调器15与支撑杆V 5、 摆杆12连接,摆杆12的另一端与连杆26连接,所述连杆26是由两根杆之间通过轴44活 动连接构成,其中,一根杆为可伸缩杆,连杆26的可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有轴44和绳40,轴 44穿过脚蹬14上的轴套27与脚蹬14连接,绳40穿过摆杆12上的滑轮29与协调器15连 接。
[0049] 三、参见图6、图7、图8,本实用新型的协调器15由超越提拉器37、单向齿轮11、齿 轮31、齿板16、固定架20、轴44、主轴43、轴承28、滑轮29和罩子51组成,所述单向齿轮11 是由齿轮31与单向轴承连接构成,固定架20由支撑板39连接构成左右互为镜面对称的架 体,固定架20的中部连接有接头18,单向齿轮11活动连接在主轴43上,主轴43与轴承28 连接,滑轮29和轴承28分别连接在支撑板39上,其中,齿板16与齿轮31连接,其中,两侧 的支撑板39下部都连接有两根轴44,齿轮31和齿板16连接在每一侧的两根轴44上,同一 侧的两根轴44上的齿轮31相互啮合,齿板16上端的齿与单向齿轮11的齿啮合,每侧的一 个齿板16的下端与摆杆12连接,罩子51连接在固定架20上。
[0050] 四、参见图9、图10,本实用新型超越提拉器37包括从动定向传动件55和从动调 节件34,其中,从动定向传动件55的外壁上连接有突件25,从动定向传动件55连接在主轴 43的一端,其中,从动调节件34的内部连接有弹簧23,弹簧23 -端与球节36连接,绳40 穿过从动调节件34上的绳固定孔45与球节36连接,从动调节件34与主轴43或从动定向 传动件55活动连接。
[0051] 五、参见图14、图17,本实用新型协调器15由超越提拉器37、单向滑轮30、拉件 54、绳40、固定架20、轴44、主轴43、轴承28、滑轮29和罩子51组成,所述单向滑轮30是由 滑轮29与单向轴承连接而成,固定架20由支撑板39连接构成左右互为镜面对称的架体, 固定架20的中部连接有接头18,单向滑轮30活动连接在主轴43上,主轴43与轴承28连 接,滑轮29连接在滑轮固定架50上,滑轮固定架50和轴承28分别连接在支撑板39上,其 中,两侧的支撑板39下部都连接有轴44,拉件54活动连接在轴44上,拉件54的上端与绕 在单向滑轮30上的绳40的端部连接,下端与摆杆12连接,罩子51连接在固定架20上。
[0052] 六、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协调器15由超越提拉器37、单向滑轮伞齿组合件52、 单向伞齿19、伞齿22或直齿或斜齿、拉件54、绳40、固定架20、轴44、主轴43、轴承28、滑 轮29和罩子51组成,所述单向滑轮伞齿组合件52是由滑轮29、伞齿22与单向轴承连接构 成,单向伞齿19是由伞齿22与单向轴承连接构成,固定架20由支撑板39连接构成左右互 为镜面对称的架体,固定架20的中部连接有接头18,伞齿22或直齿或斜齿连接在支撑板 39上,伞齿22的齿与单向滑轮伞齿组合件52和单向伞齿19的齿啮合,单向滑轮伞齿组合 件52和单向伞齿19活动连接在主轴43上,主轴43与轴承28连接,滑轮29和轴承28分 别连接在支撑板39上,其中,两侧的支撑板39下部都连接有轴44,拉件54活动连接在轴 44上,拉件54的上端与绕在单向滑轮伞齿组合件52上的绳40的端部连接,下端与摆杆12 连接,罩子51连接在固定架20上。
[0053] 七、参见图16,本实用新型协调器15由超越提拉器37、单向齿轮组合件53、单向 伞齿19、伞齿22或直齿或斜齿、齿板16、固定架20、轴44、主轴43、轴承28、滑轮29和罩子 51组成,所述单向齿轮组合件53是由齿轮与单向轴承连接构成,固定架20由支撑板39连 接构成左右互为镜面对称的架体,固定架20的中部连接有接头18,伞齿22或直齿或斜齿连 接在支撑板39上,伞齿22的齿与单向齿轮组合件53和单向伞齿19的齿啮合,单向齿轮组 合件53和单向伞齿19活动连接在主轴43上,主轴43与轴承28连接,滑轮29和轴承28 分别连接在支撑板39上,其中,两侧的支撑板39下部都连接有轴44,齿板16活动连接在轴 44上,齿板16的上端与单向齿轮组合件53的齿啮合,下端与摆杆12连接,罩子51连接在 固定架20上。
[0054] 八、参见图18,本实用新型协调器15由超越提拉器37、单向滑轮30、单向齿轮11、 拉件54、齿板16、绳40、固定架20、轴44、主轴43、轴承28、滑轮29和罩子51组成,所述固 定架20是由支撑板39连接构成左右互为镜面对称的架体,固定架20的中部连接有接头 18,单向滑轮30和单向齿轮11活动连接在主轴43上,主轴43与轴承28连接,滑轮29和 轴承28分别连接在支撑板39上,其中,两侧的支撑板39下部都连接有轴44,两侧的轴44 上都活动连接有拉件54和齿板16,拉件54的上端与绕在单向滑轮30上的绳40的端部连 接,齿板16上端的齿与单向齿轮11的齿啮合,齿板16和拉件54下端都与摆杆12连接,罩 子51连接在固定架20上。
[0055] 九、参见图11、图12、图13,本实用新型协调器15由超越提拉器37、单向伞齿行星 轮24、单向伞齿19、伞齿22或直齿或斜齿、固定架20、轴、主轴43、轴承28、滑轮29和罩子 51组成,其中,单向伞齿行星轮24是由行星齿轮与伞齿和单向轴承连接构成,单向伞齿行 星轮24和单向伞齿19活动连接在主轴43上,主轴43与轴承28连接,滑轮29和轴承28 分别连接在支撑板39上,其中,单向伞齿行星轮24连接在固定架20两侧的支撑板39上的 轴上,单向伞齿行星轮24的外沿与摆杆12连接,罩子51连接在固定架20上。
[0056] 十、参见图19,本实用新型协调器15由超越提拉器37、单向行星轮56、齿板16、齿 轮31、单向齿轮11、固定架20、轴、主轴43、轴承28、滑轮29和罩子51组成,其中,单向行星 轮56是由行星齿轮的中心齿轮与单向轴承连接构成,单向行星轮56、齿板16和单向齿轮 11活动连接在主轴43上,主轴43与轴承28连接,滑轮29和轴承28分别连接在支撑板39 上,其中,单向行星轮56连接在固定架20两侧的支撑板39上的轴上,齿板16、单向行星轮 56的外沿与摆杆12连接,罩子51连接在固定架20上。
[0057] i^一、参见图20、图21,本实用新型车架包括支撑杆I 1、与手柄9连接的支撑杆 III 3、支杆17和止动装置10,其中,支撑杆I 1的一端与轮子21或滑板13连接,支撑杆I 1 的中部连接有定位件32,支撑杆I 1的上部通过轴与支撑杆III 3的上端的轴套27活动连 接,支撑杆III 3的下端与轮子21或滑板13连接,支杆17为两根,支杆17之间通过轴44活 动连接,两端通过轴44与定位件32连接,定位件32分别连接在支撑杆I 1和支撑杆III 3 上。
[0058] 十二、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人体以俯姿的形式骑在俯姿折叠滑车的托带42上,以 脚的后蹬产生的反作用力为动力,通过摆杆组件的调节使得脚可以轻松复位。
[0059] 本实用新型的摆杆组件既起到支撑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协调作用,其中:
[0060] 摆杆组件的协调器示例1的协调原理:调好支撑组件的高度和绳40在连杆26上 的位置,由于从动调节件34内的弹簧23的作用,绳40 -直被拉紧,脚蹬14 一直贴着鞋底, 腿从后蹬末态回摆的过程中,脚蹬14带动连杆26和摆杆12,摆杆12带动齿板16向后转 动,同时齿板16拨动主轴43上的单向齿轮11向前转动,进而带动主轴43及从动定向传动 件55拨动从动调节件34,使得从动调节件34的绳固定孔45端,开始转离滑轮29所在的 位置,从而拉动绳40将脚上提,当腿回摆至末态时,从动调节件34的绳固定孔45端离滑轮 29所在的位置最远,当腿继续前摆时,从动调节件34的绳固定孔45端可以在绳40的拉动 下,向靠近滑轮29所在的位置自由转动,从动调节件34摆动速度超过从动定向传动件55, 从动调节件34跑到了从动定向传动件55之前,后蹬过程中,从动调节件34的绳固定孔45 端,根据绳40的需要量逐渐向滑轮29所在的位置靠近,与摆杆12连接的齿板16拨动与其 啮合的单向齿轮11向后转动而不带动主轴,未连接摆杆12的齿板16上的齿轮31,在与摆 杆12连接的齿板16上的齿轮31的传动下向后转动,进而带动与未连接摆杆12的齿板16 啮合的单向齿轮11向前转动,从而继续带动主轴43向前转动,从动定向传动件55向前转 动,当脚后蹬至末态时,从动定向传动件55上的突件25又接触上了从动调节件34,当腿再 次回摆又会重复上述过程。摆杆组件的其它协调器实施例的超越提拉器作用过程相同,不 同处在于:
[0061] 摆杆组件的协调器示例3和示例6 :当摆杆12摆动时,摆杆12带动其上的拉件54 摆动,由于连接在每个主轴43上的两个单向滑轮30上的绳40绕向相反,在拉件54摆动过 程中,通过绳40拉动连接在主轴43上的单向滑轮30,使得单向滑轮30始终交替的带动主 轴43向前转动。
[0062] 摆杆组件的协调器示例2、示例4、示例5 :当摆杆12摆动时,摆杆12带动其上的 拉件54或齿板16或单向伞齿行星轮24转动,再带动单向滑轮伞齿组合件52或单向齿轮 组合件53,然后通过伞齿22或直齿或斜齿传动至同一主轴43上的单向伞齿19,单向伞齿 19和单向滑轮伞齿组合件52或单向齿轮组合件53始终交替的带动主轴43向前转动。
[0063] 摆杆组件的协调器示例7 :当摆杆12摆动时,摆杆12带动其上的拉件54和齿板 16摆动,拉件54通过绳40拉动连接在主轴43上的单向滑轮30,齿板16拨动连接在主轴 43上的单向齿轮11,单向滑轮30和单向齿轮11始终交替的带动主轴43向前转动。
[0064] 摆杆组件的协调器示例8 :当摆杆12摆动时,摆杆12带动其上的单向行星轮56和 齿板16转动,齿板16拨动齿轮31从而带动连接在主轴43上的单向齿轮11,单向行星轮 56和单向齿轮11始终交替的带动主轴43向前转动。
[0065]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 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 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之列。
【权利要求】
1. 一种俯姿折叠滑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轮子或滑板、车架和滑车主体,所述车架包括 手柄、止动装置、支撑杆I、支撑杆II、与手柄连接的支撑杆IV、减震件,其中,支撑杆IV的一 端与轮子或滑板连接,支撑杆IV的上部通过轴套与支撑杆I的一端连接,支撑杆II的一端 与支撑杆I连接,支撑杆II的另一端与轮子或滑板连接,减震件连接在支撑杆II与支撑杆 I之间,所述滑车主体包括支撑组件和摆杆组件,支撑组件通过定位件活动连接在支撑杆 I上,摆杆组件连接在支撑组件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俯姿折叠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由支撑杆V、支 撑杆VI、支撑杆W、支撑杆W、支杆和托带组成,其中,支撑杆V的上端与摆杆组件连接,下 端通过螺栓与定位件连接,定位件与支撑杆W活动连接,其中,支撑杆VI包括两根支杆、托 件、U形件、轴和弹簧,其中,U形件通过轴分别与两根支杆的顶端活动连接,弹簧和U形件与 托件连接,两根支杆的下端设有可相互啮合的齿轮,两根支杆的下端与支撑杆W之间通过 接头连接,接头上连接有螺栓,支撑杆W的下部通过定位件与支撑杆I连接,支撑杆W可伸 缩,支撑杆W的一端通过定位件连接在支撑杆W上,另一端与支杆连接,所述托带连接在支 杆的一端、支撑杆V的上部或摆杆组件上、支撑杆VI的顶端的托件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俯姿折叠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组件由协调器、摆 杆、连杆、轴、滑轮、绳、脚蹬组成,其中,脚蹬由底板、活动底板、提板、轴和弹簧组成,其中, 活动底板和弹簧通过轴与底板连接,提板下端与底板侧边连接而形成η形,提板的上面设 有轴套,其中,协调器与支撑杆V、摆杆连接,摆杆的另一端与连杆连接,所述连杆是由两根 杆之间通过轴活动连接构成,其中,一根杆为可伸缩杆,连杆的可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有轴和 绳,轴穿过脚蹬上的轴套与脚蹬连接,绳穿过摆杆上的滑轮与协调器连接。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俯姿折叠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调器由超越提拉器、单 向齿轮、齿轮、齿板、固定架、轴、主轴、轴承、滑轮和罩子组成,所述单向齿轮是由齿轮与单 向轴承连接构成,固定架由支撑板连接构成左右互为镜面对称的架体,固定架的中部连接 有接头,单向齿轮活动连接在主轴上,主轴与轴承连接,滑轮和轴承分别连接在支撑板上, 其中,齿板与齿轮连接,其中,两侧的支撑板下部都连接有两根轴,齿轮和齿板连接在每一 侧的两根轴上,同一侧的两根轴上的齿轮相互啮合,齿板上端的齿与单向齿轮的齿啮合,每 侧的一个齿板的下端与摆杆连接,罩子连接在固定架上。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俯姿折叠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越提拉器包括从动定 向传动件和从动调节件,其中,从动定向传动件的外壁上连接有突件,从动定向传动件连接 在主轴的一端,其中,从动调节件的内部连接有弹簧,弹簧一端与球节连接,绳穿过从动调 节件上的绳固定孔与球节连接,从动调节件与主轴或从动定向传动件活动连接。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俯姿折叠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调器由超越提拉器、 单向滑轮、拉件、绳、固定架、轴、主轴、轴承、滑轮和罩子组成,所述单向滑轮是由滑轮与单 向轴承连接构成,固定架由支撑板连接构成左右互为镜面对称的架体,固定架的中部连接 有接头,单向滑轮活动连接在主轴上,主轴与轴承连接,滑轮连接在滑轮固定架上,滑轮固 定架和轴承分别连接在支撑板上,其中,两侧的支撑板下部都连接有轴,拉件活动连接在轴 上,拉件的上端与绕在单向滑轮上的绳的端部连接,下端与摆杆连接,罩子连接在固定架 上。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俯姿折叠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调器由超越提拉器、 单向滑轮伞齿组合件、单向伞齿、伞齿或直齿或斜齿、拉件、绳、固定架、轴、主轴、轴承、滑轮 和罩子组成,所述单向滑轮伞齿组合件是由滑轮、伞齿与单向轴承连接构成,单向伞齿是由 伞齿与单向轴承连接构成,固定架由支撑板连接构成左右互为镜面对称的架体,固定架的 中部连接有接头,伞齿或直齿或斜齿连接在支撑板上,伞齿的齿与单向滑轮伞齿组合件和 单向伞齿的齿啮合,单向滑轮伞齿组合件和单向伞齿活动连接在主轴上,主轴与轴承连接, 滑轮和轴承分别连接在支撑板上,其中,两侧的支撑板下部都连接有轴,拉件活动连接在轴 上,拉件的上端与绕在单向滑轮伞齿组合件上的绳的端部连接,下端与摆杆连接,罩子连接 在固定架上。
8.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俯姿折叠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调器由超越提拉器、 单向齿轮组合件、单向伞齿、伞齿或直齿或斜齿、齿板、固定架、轴、主轴、轴承、滑轮和罩子 组成,所述单向齿轮组合件是由齿轮与单向轴承连接构成,固定架由支撑板连接构成左右 互为镜面对称的架体,固定架的中部连接有接头,伞齿或直齿或斜齿连接在支撑板上,伞齿 的齿与单向齿轮组合件和单向伞齿的齿啮合,单向齿轮组合件和单向伞齿活动连接在主轴 上,主轴与轴承连接,滑轮和轴承分别连接在支撑板上,其中,两侧的支撑板下部都连接有 轴,齿板活动连接在轴上,齿板的上端与单向齿轮组合件的齿啮合,下端与摆杆连接,罩子 连接在固定架上。
9.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俯姿折叠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调器由超越提拉器、单 向滑轮、单向齿轮、拉件、齿板、绳、固定架、轴、主轴、轴承、滑轮和罩子组成,所述固定架是 由支撑板连接构成左右互为镜面对称的架体,固定架的中部连接有接头,单向滑轮和单向 齿轮活动连接在主轴上,主轴与轴承连接,滑轮和轴承分别连接在支撑板上,其中,两侧的 支撑板下部都连接有轴,两侧的轴上都活动连接有拉件和齿板,拉件的上端与绕在单向滑 轮上的绳的端部连接,齿板上端的齿与单向齿轮的齿啮合,齿板和拉件下端都与摆杆连接, 罩子连接在固定架上。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俯姿折叠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支撑杆I、与 手柄连接的支撑杆III、支杆和止动装置,其中,支撑杆I的一端与轮子或滑板连接,支撑杆 I的中部连接有定位件,支撑杆I的上部通过轴与支撑杆III的上端的轴套活动连接,支撑 杆III的下端与轮子或滑板连接,支杆为两根,支杆之间通过轴活动连接,两端通过轴与定位 件连接,定位件分别连接在支撑杆I和支撑杆III上。
【文档编号】B62M29/00GK203902753SQ201420172700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0日
【发明者】陈伟 申请人:陈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