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8512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机,包括活动连接的底盘总成、挖掘总成、输送总成、驾驶总成、液压总成和电气总成,其中,挖掘总成、输送总成、驾驶总成、液压总成和电气总成均由底盘总成支撑且随底盘共同运动,底盘总成包括活动连接的一底盘支撑机构和两个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液压马达、引导轮、涨紧装置、履带组件、托轮、行走架、驱动轮和承重轮,引导轮半径小于所述驱动轮半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机通过调整引导轮与驱动轮之间的位置关系,解决了因突出岩石过大而导致行走机构阻死的问题,提升了爬坡能力,增大了爬坡角度,实现了功能的强化,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机,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机,属于矿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们对生产、建设的需求日益增加,挖掘装载机成为电力、水利、石油化工、建材、煤炭、冶金矿山、交通运输、农林工程、城乡建设、港口建设、机场和国防建设等方面不可缺少的工具。挖掘装载机出现在所有工地上的主要原因是,各种工程都需要挖掘和搬运泥土或石块。例如,需要开挖沟渠以便排布管道和地下线缆,为建筑物奠基并建立排水系统等。其他许多工具虽然也可以完成诸如此类工作,但是挖掘装载机可以一边展开挖掘作业一边展开装载作业,不仅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节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常见的挖掘装载机按照用途来分,可以分为通用、矿用、船用和特种挖掘装载机;按照行走方式则可分轮胎式、轨道式和履带式挖掘装载机。
[0003]据了解,轮胎式挖掘装载机只适宜1.7米空间里工作的微小机型,只能在平巷工作,它的缺点是在水土质围岩和硬质围岩隧道巷道中容易出现打滑和下陷以及划破轮胎,效益较低,吃料力度小;它的优点是超小空间装渣装矿,价格最便宜但比人工更划算。轨道式挖掘装载机适宜配套有轨运输更节省,但它的工作范围受限,架铺钢轨较麻烦也不能在坡度上工作;它的优点是价格适中,效益较高,吃料力度较大,扒料大又多。履带式挖掘装载机综合了以上所有的优点,但前期投入较贵点,可效益却大大的翻倍且工期成本降到了现有的最低点。因而工程应用中,人们多将履带式挖掘装载机视为此类工程机械首选。
[0004]履带式挖掘装载机主要应用于煤矿,非煤矿山,铁路隧道,工程斜巷以及平巷煤岩等工程中,传统的挖掘装载机在井下或巷道中工作时,须随实际工况对其实施移动,一般都需在专用轨道上才能行走,一旦专用轨道上遇到岩石等障碍物,装载机将无法前行。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517219U公开的大斜坡用履带式挖掘装载机,集行走、挖掘、输送和装车功能于一体,能在大斜坡的斜井及地下施工,能耗小、效率高且操作简便,但是其翻越障碍物的能力没有加强。又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428455Y公开了一种矿用挖掘装载机履带行走及铲板组合机构,采用履带行走无需轨道,行动方便,可到地况较复杂的地方作业,铲板可以铲除掉落在履带前面的障碍物,使履带行走更顺利,但若遇到大的岩石等障碍物时,装载机上的铲板无法铲除障碍物,需增加辅助矿工才能解决此类问题。为了节约运营成本,减少人工支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447725U公开了一种矿用挖掘装载机新型推板组合机构,不但可以推平周围的小煤块,还能推除掉落在履带两旁及前方的障碍物,使履带行走更顺利,但是,因矿井下工况恶劣,巷道具有一定坡度,里面高低不平,若遇到推板无法推平的障碍物,矿用挖掘装载机的行走机构还是会因突出岩石大于引导轮半径,超过液压马达的驱动能力,导致行走机构阻死,使其无法前进或后退。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机,该挖掘装载机能够解决行走机构因突出岩石大于引导轮半径,超过液压马达的驱动能力,导致行走机构阻死,使其无法移动的问题,通过调整引导轮与驱动轮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引导轮与驱动轮半径比来改变履带式挖掘装载机的爬坡角度,爬坡能力增强。
[0006]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机,包括活动连接的底盘总成、挖掘总成、输送总成、驾驶总成、液压总成和电气总成,挖掘总成、输送总成、驾驶总成、液压总成和电气总成均由底盘总成支撑且随底盘运动共运动,底盘总成包括活动连接的一底盘支撑机构和两个行走机构;其中,行走机构的引导轮半径小于驱动轮半径。
[0008]优选地,引导轮与驱动轮半径之比为0.4?0.8:1,优选为0.6:1。
[0009]优选地,链轨折弯半径为250?450mm,优选为300mm。
[0010]链轨折弯半径的定义:链轨与引导轮之间允许的包角半径。
[0011]值的注意的是,由于使用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机的目的不同,所以使用的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机的情况也不同,根据不同需求可生产出引导轮与驱动轮半径比不同的机型,以达到业主对设备的需求;即不同型号的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机的引导轮与驱动轮半径之比在0.4?0.8:1这一范围内,业主可根据具体需求来选择不同机型。
[0012]优选地,行走机构至少包括液压马达、引导轮、涨紧装置、履带组件、托轮、行走架、驱动轮和承重轮。
[0013]更优选地,引导轮、托轮、承重轮和驱动轮安装在行走架上,其中,引导轮和驱动轮设置在行走架上沿行走方向的前后两端。
[0014]更优选地,履带组件围绕液压马达、引导轮、托轮、行走架、驱动轮和承重轮。
[0015]更优选地,引导轮和驱动轮在履带组件内侧分别与其啮合。
[0016]进一步优选地,托轮在行走架上支撑履带组件的重量。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承重轮支撑整个履带式挖掘装载机的重量。
[0018]综上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机,解决了行走机构因突出岩石大于引导轮半径,超过液压马达的驱动能力,导致行走机构阻死,使其无法移动的问题,通过调整引导轮与驱动轮之间的位置,提升了挖掘装载机的爬坡能力,使得因不同要求生产的不同机型的履带式挖掘装载机的爬坡角度范围提升为10?20°,实现了履带式挖掘装载机的功能强化,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立体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侧视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行走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
[0023]图1和图2为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机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至图2所示,该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机包括底盘总成1、挖掘总成2、输送总成3、驾驶总成4、电气总成和液压总成(图中未标注),其中,挖掘总成2连接在输送总成3上,输送总成3、驾驶总成
4、电气总成和液压总成依次连接在底盘总成I上;电气总成是整机的电力输送通道,液压总成为整机工作提供动力,工人在驾驶总成4内部驾驶履带式挖掘装载机在巷道内前进、后退及转弯,并控制挖掘总成2进行物料挖掘,最终通过输送总成3将物料输送至整机尾部,运输至地面。为了解决行走机构因突出岩石大于引导轮半径,超过液压马达的驱动能力,导致行走机构阻死,使其无法移动的问题,上述结构中发明人针对底盘总成I中行走机构12做出了改进,挖掘总成2、输送总成3、驾驶总成4、电气总成和液压总成均可采用现有技术,如本公司生产的型号为 ZWY-220/75L、ZWY-180/75L、ZWY-150/55L、ZWY-120/55L、ZWY-100/45L、ZWY-80/45L、ZWY-60/37L 等产品,在此不做赘述。
[0024]如图2行走机构示意图所示,行走机构12包括液压马达(图中未标注)、引导轮121、涨紧装置(图中未标注)、履带组件122、托轮123、行走架124、驱动轮125和承重轮126 ;其中,液压马达、引导轮121、涨紧装置、托轮123、承重轮126和驱动轮125顺次连接在行走架124上,履带组件122围绕液压马达、引导轮121、涨紧装置、托轮123、行走架124、驱动轮125和承重轮126,引导轮121和驱动轮125在履带组件122内侧分别与其啮合,托轮123在行走架124上支撑履带组件122的重量,承重轮126支撑整个履带式挖掘装载机的重量,具体地,涨紧装置固定安装在行走架上,能让正时履带保持合适的涨紧度,即不因过松而跳牙也不因过紧而发生损坏。引导轮121引导履带式挖掘装载机在巷道内行走或转弯,当液压泵驱动液压马达旋转时,液压马达带动驱动轮125转动,通过驱动轮125上的轮齿和履带节销之间的啮合使履带组件122不断卷起,实现整个履带式挖掘装载机的移动;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发明人对行走机构12进行了改进,在对引导轮121与驱动轮125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了大量实验后发现,当引导轮121的半径小于驱动轮125的半径时,行走机构12可实现的爬坡角度a为10°?20°,增大了其跨越障碍物能力和爬坡能力,使其在道路上遇到较大岩块或一定程度的坡道时能顺利通过;其中,不同机型的引导轮121和驱动轮125半径比如下所述:
[0025]引导轮121与驱动轮125半径比为0.4:1时,链轨折弯半径为100mm,爬坡角度为20。;
[0026]引导轮121与驱动轮125半径比为0.6:1时,链轨折弯半径为150mm,爬坡角度为10。;
[0027]弓I导轮121与驱动轮125半径比为0.8:1时,链轨折弯半径为200mm,爬坡角度为
5° 0
[0028]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机,包括活动连接的底盘总成、挖掘总成、输送总成、驾驶总成、液压总成和电气总成,其中,挖掘总成、输送总成、驾驶总成、液压总成和电气总成均由底盘总成支撑且随底盘共同运动,底盘总成包括活动连接的一底盘支撑机构和两个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的引导轮半径小于驱动轮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的引导轮与驱动轮半径之比为0.4?0.8: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的引导轮与驱动轮半径之比为0.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的链轨折弯半径为250?4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的链轨折弯半径为3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至少包括液压马达、引导轮、涨紧装置、履带组件、托轮、行走架、驱动轮和承重轮,所述引导轮、托轮、承重轮和驱动轮顺次连接在行走架上,其中,引导轮和驱动轮设置在行走架上沿行走方向的前后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组件围绕液压马达、引导轮、托轮、行走架、驱动轮和承重轮。
【文档编号】B62D55/14GK203806024SQ201420203781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5日
【发明者】施林, 杨锁祥, 李洪金 申请人:湖南新天和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