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车踏脚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瓶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瓶车踏脚。通过安装板,在安装板的两侧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底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竖部,该竖部上通过可调节升降装置与踏脚板连接;所述踏脚板内侧中央设有向上的凸台,该凸台剖面呈“C”型;所述踏脚板顶面设有防打滑的摩擦部件;实现踏脚可升降,且防脚部打滑。
【专利说明】 电瓶车踏脚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瓶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瓶车踏脚。
【背景技术】
[0002]电瓶车已经是现代社会中,普遍的交通工具;一般在电瓶车后座下方两侧会安装供人们放置脚的踏脚;但是这种踏脚有下列缺点:1) 一般安装在平叉上,位置较为隐秘,安装拆卸时手难以伸入,导致安装拆卸过程复杂耗时;2)由于不同的人腿部长短也不一样,但是踏板位置却是固定的,高度无法调节,长时间使用容易使人们的腿部酸痛,也不利于身体健康;3)由于踏脚板一般采用光滑的平板,在雨雪天气,容易使放置在踏脚板上的脚打滑;4)由于踏脚板一般采用平板式,美观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升降,且防脚部打滑的踏脚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电瓶车踏脚,包括安装板,在安装板的两侧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底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竖部,该竖部上通过可调节升降装置与踏脚板连接;所述踏脚板内侧中央设有向上的“ C ”型凸台;所述踏脚板顶面设有防打滑的摩擦部件。
[0006]所述可调节升降装置包括从上至下均布在竖部的第一螺孔,所述踏脚板与竖部接触面设有与螺孔配合使用的第二螺孔。通过螺钉连接,实现对踏脚板的固定;通过均布的第一螺孔,实现踏脚板高度的调节。
[0007]所述摩擦部件包括均布在踏脚板上的若干齿状凸条。由于均布在踏脚板上的若干齿状凸条,增加了脚部与踏脚板之间的摩擦力,可以有效的防止人们脚部的打滑现象。
[0008]所述摩擦部件包括连续设置在踏脚板上的凸起,该凸起为“四棱锥”型。“四棱锥”型的凸起连续的设置在踏脚板上,不仅美观而且“四棱锥”型的凸起摩擦系数更高,防滑效果更好。
[0009]所述踏脚板上齿状凸条与齿状凸条之间的间隔处设有排水孔。通过设置排水孔,方便间隔处的积水流出踏脚板。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与踏脚板连接的安装板两侧设置安装孔,该安装孔可连接在后挡泥板上,方便安装拆卸踏脚板,简化安装拆卸踏脚板的过程,节约安装拆卸踏脚板的时间。
[0011]2)通过踏脚板内侧中央设有向上的凸台;当人们脚部放置在踏板上时,“C”型凸台的圆弧面正好卡入脚部的低谷内,使脚部放置的更舒适,也使得踏脚板设计的结构更合理,符合人体工程学,而且更美观大方。
[0012]3)通过踏脚板顶面设有防打滑的摩擦部件;利用摩擦部件增强踏脚板与脚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脚部打滑。
[0013]4)竖部上通过可调节升降装置与踏脚板连接;利用可调节升降装置,调节踏脚板在竖部上的高度,间接的调节了踏脚板的高度;方便不同的人选择合适的高度,让人们使用踏脚板时更舒适,并且增强踏脚板高度的选择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001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俯视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前视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槽与滑道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俯视图;
[0021]图7为本实用新型齿状凸条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I为踏脚板,2为安装板,3为安装孔,4为竖部,5为第一螺孔,6为凸台,7为齿状凸条,8为凸起,9为滑轨,10为滑槽,11为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所示,电瓶车踏脚,包括安装板2,在安装板的两侧设有安装孔3 ;所述安装板底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竖部,该竖部上通过可调节升降装置与踏脚板I连接;所述可调节升降装置包括从上至下均布在竖部4的若干第一螺孔5,所述踏脚板I与竖部接触面上设有与第一螺孔配合使用的第二螺孔;所述踏脚板内侧中央设有向上的“C”型凸台6 ;所述凸台圆弧面位于踏脚板上;所述踏脚板顶面设有防打滑的摩擦部件;所述摩擦部件包括均布在踏脚板上的若干齿状凸条7 (所述齿状凸条采用摩擦系数高的硅橡胶,可以增强摩擦力)。
[0024]通过在安装板的两侧设有安装孔,将安装板通过螺丝连接安装在电瓶车后挡泥板上,由于安装板底部的竖部连接有踏脚板,间接的实现踏脚板与电瓶车的连接。通过若干均布在竖部上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沿上下方向分布),以及踏脚板上的第二螺孔,再利用螺纹连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将踏脚板与安装板连接在一起;由于竖部从上至下均布有若干第一螺孔,在与踏脚板连接的过程中,有若干种高度的选择方便人们选择最舒适的高度放置脚(若干种高度的选择举例,当竖部上均布有两个第一螺纹孔时,既有两种踏脚板的高度供人们选择;当竖部上均布有三个第一螺纹孔时,既有三种踏脚板的高度供人们选择)。由于人脚部中央有低谷,通过所述踏脚板内侧中央设有向上的“C”型凸台;所述凸台圆弧面位于踏脚板上;使人们脚部放置在踏板上时,“C”型凸台的圆弧面正好卡入脚部的低谷内,使脚部放置的更舒适,也使得踏脚板设计的结构更合理,符合人体工程学,而且更美观大方。由于在雨雪天气行驶电瓶车的过程中,踏脚板较小,人们的脚部放置在踏脚上时容易打滑;此时,由于均布在踏脚板上的若干齿状凸条,增加了脚部与踏脚板之间的摩擦力,可以有效的防止人们脚部的打滑现象。由于电瓶车车轮中央带有向外凸出的车轴,安装板与竖部连接处设有向外延伸的让位部,参见图1-图2所示;通过让位部使竖部避开车轴,防止竖部与车轴的碰撞。
[0025]在雨雪天气,由于齿状凸条上沾上了水滴,降低了齿状凸条的摩擦系数;针对上述问题,优选的,参见图7所示,所述齿状凸条剖面为直角梯形。由于采用齿状凸条剖面采用直角梯形,直角梯形顶部为一斜面有利于,雨水从齿状凸条上落下来。
[0026]由于摩擦部件采用齿状凸条美观性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参加图3所示,所述摩擦部件包括连续设置在踏脚板上的凸起8,该凸起为“四棱锥”型。由于摩擦部件采用“四棱锥”型的凸起连续的设置在踏脚板上,不仅美观而且“四棱锥”型的凸起摩擦系数更高,防滑效果更好。
[0027]由于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来将踏脚板固定在安装板上,并通过均布在竖部的第一螺孔来调节踏脚板的高度;这种方式安装与拆卸踏脚板工作量较为复杂,且耗时耗力;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参加图4-图5所示,所述可调节升降装置包括从上至下均布在安装板竖部的若干滑轨9 (条形凸缘);所述踏脚板与竖部接触处设有与滑轨配合使用的滑槽10。通过滑槽与滑轨配合使用,将踏脚板连接在安装板上;由于竖部从上至下均布有若干滑轨,这样在与踏脚板与安装板连接的过程中,有若干种高度可以选择,方便人们选择最舒适的高度放置脚。
[0028]由于齿状凸条与齿状凸条之间有间隔,且踏脚板间隔处在雨雪天气会有积水的产生;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参见图6所示,所述踏脚板上齿状凸条与齿状凸条之间的间隔处设有排水孔11。通过设置排水孔,方便间隔处的积水流出踏脚板。
[0029]当电瓶车摔倒时,首先着地的将会是突出电瓶车车架的踏脚板;此时踏脚板受力最大,容易损坏,针对上述问题,优选的,所述踏脚板外侧面底部沿外侧面轮廓线设有缓冲凸条(所述缓冲凸条采用硅橡胶)。由于设有缓冲凸条,电瓶车着地时,首先碰到的将会是缓冲凸条,有效的缓解了电瓶车倒地时踏脚板的冲击力。针对上述问题,还可在踏脚板的底面设置纵横交错的加强筋,增加踏脚板的强度。
[0030]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采用金属铁或铝合金。
[0031]优选的,所述滑轨采用金属铁或铝合金。
[0032]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变,故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电瓶车踏脚,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在安装板的两侧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底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竖部,该竖部上通过可调节升降装置与踏脚板连接;所述踏脚板内侧中央设有向上的“ C ”型凸台;所述踏脚板顶面设有防打滑的摩擦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瓶车踏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升降装置包括从上至下均布在竖部的螺孔,所述踏脚板与竖部的接触面设有与螺孔配合使用的第二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瓶车踏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部件包括均布在踏脚板上的若干齿状凸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瓶车踏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部件包括连续设置在踏脚板上的凸起,该凸起为“四棱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瓶车踏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踏脚板上齿状凸条与齿状凸条之间的间隔处设有排水孔。
【文档编号】B62J25/00GK203975052SQ201420291486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日
【发明者】芦欣兴 申请人:常州市铭鼎车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