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及车辆,其中,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包括:手柄安装支架和发动机盖开启手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包括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和第三限位结构,手柄安装支架上设有第一手柄安装孔和第二手柄安装孔,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均插入第一安装孔内,且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分别抵顶所述第一手柄安装孔的相对两端,第三限位结构插入第二安装孔内并通过夹槽夹设在手柄安装支架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中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通过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与手柄安装支架的第一手柄安装孔的卡接,第三限位结构与第二手柄安装孔的卡接实现了有效连接,卡接牢固性较好,结构强度较高。
【专利说明】一种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0002]发动机盖开启手柄是汽车必不可少的零件之一,发动机盖的频繁开启加上不小的开启力,导致发动机盖开启手柄需要较高的结构强度和卡接牢固性,否则直接影响客户对整车的质量印象,而现有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结构强度以及卡接牢固性均不够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及车辆,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盖开启手柄结构强度以及卡接牢固性均不够高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包括:手柄安装支架和发动机盖开启手柄;其中,所述发动机盖开启手柄包括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和第三限位结构,所述手柄安装支架上设有第一手柄安装孔和第二手柄安装孔,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均插入所述第一手柄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分别抵顶所述第一手柄安装孔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三限位结构插入所述第二手柄安装孔内并通过夹槽夹设在所述手柄安装支架上。
[0005]上述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其中,所述发动机盖开启手柄包括:
[0006]手柄本体;
[0007]与所述手柄安装支架配合的限位结构总成,所述限位结构总成与所述手柄本体相连,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均设置于所述限位结构总成上。
[0008]上述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其中,所述限位结构总成形成为块状,包括第一设置表面、第二设置表面和第三设置表面,其中所述第二设置表面与所述第三设置表面相对,所述第二设置表面和所述第三设置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设置表面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和第三限位结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设置表面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设置表面突出。
[0009]上述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设置表面的一侧,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设置表面突出的第一部分和垂直于所述第二设置表面突出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插伸进入所述第一手柄安装孔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安装支架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状态以及移动至所述第一手柄安装孔的内壁抵压住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相连接处端面的状态。
[0010]上述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其中,所述第三限位结构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三设置表面的一侧,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设置表面突出的第一部分,且所述突出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设置表面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设置表面平行的夹槽;所述突出的第一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手柄安装孔中,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包括通过所述夹槽夹设于所述手柄安装支架上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安装支架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状态以及移动至所述夹槽的底端抵压住所述第二手柄安装孔的状态。
[0011]上述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三限位结构之间,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弹性突出件,所述弹性突出件包括被所述手柄安装支架抵压的状态以及通过所述第一手柄安装孔露出的状态。
[0012]上述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其中,所述弹性突出件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均与所述第一设置端面相连且存在空间形成镂空结构。
[00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
[001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上述方案中,所述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中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通过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与手柄安装支架的第一手柄安装孔的卡接,第三限位结构与第二手柄安装孔的卡接实现了有效连接,卡接牢固性较好,结构强度较高,两者之间的配合安装方便,且通用性强、生产工艺简单、技术成熟、可实现大批量生产,价格低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柄安装支架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2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中发动机盖开启手柄结构强度以及卡接牢固性均不够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手柄安装支架10和发动机盖开启手柄20 ;其中,所述发动机盖开启手柄20包括第一限位结构210、第二限位结构220和第三限位结构230,所述手柄安装支架10上设有第一手柄安装孔11和第二手柄安装孔12,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10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220均插入所述第一手柄安装孔11内,且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10与第二限位结构220分别抵顶所述第一手柄安装孔11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三限位结构230插入所述第二手柄安装孔12内并通过夹槽231夹设在所述手柄安装支架10上。
[00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中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通过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与手柄安装支架的第一手柄安装孔的卡接,第三限位结构与第二手柄安装孔的卡接实现了有效连接,卡接牢固性较好,结构强度较高,两者之间的配合安装方便,且通用性强、生产工艺简单、技术成熟、可实现大批量生产,价格低廉。
[0025]具体的,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发动机盖开启手柄20包括:手柄本体21 ;与所述手柄安装支架10配合的限位结构总成200,所述限位结构总成200与所述手柄本体21相连,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10、所述第二限位结构220和所述第三限位结构230均设置于所述限位结构总成200上。
[0026]其中,如图5所示,所述限位结构总成200形成为块状,包括第一设置表面201、第二设置表面202和第三设置表面203,其中所述第二设置表面202与所述第三设置表面203相对,所述第二设置表面202和所述第三设置表面203分别与所述第一设置表面201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10、第二限位结构220和第三限位结构230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设置表面201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设置表面201突出。
[0027]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10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设置表面202的一侧,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设置表面201突出的第一部分211和垂直于所述第二设置表面202突出的第二部分212 ;所述第一部分211和所述第二部分212插伸进入所述第一手柄安装孔11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10包括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安装支架10沿第一方向A移动的状态以及移动至所述第一手柄安装孔11的内壁抵压住所述第一部分211和所述第二部分212相连接处端面的状态。
[0028]进一步的,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第三限位结构230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三设置表面203的一侧,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设置表面201突出的第一部分232,且所述突出的第一部分231与所述第一设置表面201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设置表面201平行的夹槽231,所述突出的第一部分232插设于所述第二手柄安装孔12中,所述第三限位结构230包括通过所述夹槽231夹设于所述手柄安装支架10上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安装支架10沿第一方向A移动的状态以及移动至所述夹槽231的底端抵压住所述第二手柄安装孔12的状态。
[0029]其中,所述第二限位结构220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10与所述第三限位结构230之间,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弹性突出件221,所述弹性突出件221包括被所述手柄安装支架10抵压的状态以及通过所述第一手柄安装孔11露出的状态,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弹性突出件221包括第一端2211、第二端2212和第三端2213 ;其中,所述第一端2211和所述第三端2213均与所述第一设置端面201相连且存在空间形成镂空结构。
[0030]下面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的装配过程。
[00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到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的卡接牢固性主要由发动机盖开启手柄的第一限位结构210、第二限位结构220和第三限位结构230共同来保证。其中第一限位结构210和第二限位结构220控制前后方向的卡接牢固性,第一限位结构210和第三限位结构230控制左右方向的卡接牢固性,如图4所示。
[0032]如图5和图6所示,安装发动机盖开启手柄时,只需将发动机盖开启手柄沿着图5中箭头方向A推入手柄安装支架上的两个手柄安装孔:第一手柄安装孔11和第二手柄安装孔12中。安装过程中第一限位结构210和第三限位结构230会分别顺利进入第一手柄安装孔11和第二手柄安装孔12中,此时第二限位结构220会处于压缩状态,如图5所示。当继续推动手柄时,第二限位结构220会进入第一手柄安装孔11中,此时第二限位结构220会弹起,起到限位作用,如图6所示。最终完成发动机盖开启手柄的装配。
[00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在保证发动机盖开启手柄安装方便的前提下,保证了结构强度以及卡接牢固性。
[003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
[0035]其中,上述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车辆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0036]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安装支架和发动机盖开启手柄;其中,所述发动机盖开启手柄包括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和第三限位结构,所述手柄安装支架上设有第一手柄安装孔和第二手柄安装孔,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均插入所述第一手柄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分别抵顶所述第一手柄安装孔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三限位结构插入所述第二手柄安装孔内并通过夹槽夹设在所述手柄安装支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盖开启手柄包括: 手柄本体; 与所述手柄安装支架配合的限位结构总成,所述限位结构总成与所述手柄本体相连,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均设置于所述限位结构总成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总成形成为块状,包括第一设置表面、第二设置表面和第三设置表面,其中所述第二设置表面与所述第三设置表面相对,所述第二设置表面和所述第三设置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设置表面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和第三限位结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设置表面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设置表面突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设置表面的一侧,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设置表面突出的第一部分和垂直于所述第二设置表面突出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插伸进入所述第一手柄安装孔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安装支架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状态以及移动至所述第一手柄安装孔的内壁抵压住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相连接处端面的状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结构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三设置表面的一侧,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设置表面突出的第一部分,且所述突出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设置表面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设置表面平行的夹槽;所述突出的第一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手柄安装孔中,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包括通过所述夹槽夹设于所述手柄安装支架上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安装支架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状态以及移动至所述夹槽的底端抵压住所述第二手柄安装孔的状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三限位结构之间,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弹性突出件,所述弹性突出件包括被所述手柄安装支架抵压的状态以及通过所述第一手柄安装孔露出的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突出件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均与所述第一设置端面相连且存在空间形成镂空结构。
8.—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盖开启手柄装置。
【文档编号】B62D25/12GK204021008SQ201420291260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日
【发明者】许淳富, 施维嘉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