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复杂地形的电杆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3361阅读:856来源:国知局
用于复杂地形的电杆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复杂地形的电杆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电杆是电力线路架设的必用设施,在水泥电杆安装过程中,难度最大的是水泥电杆的运输问题。在平顺的道路上,水泥电杆的搬运非常方便,利用拖车即可,但是,很多情况下线路架设是在复杂的地形进行的,如山区、陡坡等,由于现在的电杆运输小车是两个轮的,只适应在平地上运输,如在山地中则很难行走,如果将这种搬运小车设计上很多车轮,则在山区中无法转弯,因此,这在复杂地形中就需要人工搬运。

人工搬运一般是用绳子绑在水泥杆上抬,或者用撬棍撬着前行,一根水泥杆需要15-20个人去搬运,复杂的地形中,每小时能搬运几十米,极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成本预算,延误了线路架设的工期。

因此,设计一种可以适用于复杂地形的搬运装置会大大提高线路架设的工期,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复杂地形的电杆搬运装置,它大大提高了电杆在复杂地形中的搬运效率,缩短了工期,节省了大量劳动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复杂地形的电杆搬运装置,它包括电杆托和轮子,所述电杆托包括两根主梁和设置在两根主梁之间的弧形托板,所述轮子通过轮架设置在两根主梁下方,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杆托的两侧均布有多个轮子;

所述轮子包括可升降轮和固定轮,在所述电杆托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分别设置一组可升降轮,所述可升降轮通过千斤顶升降;在所述电杆托的底部固定有横柱,所述固定轮固定在所述横柱两侧;

在所述电杆托末端的弧形托板上竖直设置有一个挡板;在所述电杆托中间位置的弧形托板为组装式托板,所述组装式托板包括底座、托板芯和盖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托板芯凹槽Ⅰ,在底座的两端设置有耳孔板Ⅰ,所述托板芯包括与电杆相适应的弧形槽和耳孔板Ⅱ,所述盖板包括托板芯凹槽Ⅱ和耳孔板Ⅲ;

在所述横柱上铰接连接有防倒滑杆;所述防倒滑杆为底部带有尖端的钢筋。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电杆托同一侧的可升降轮和固定轮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所述可升降轮位于外侧。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可升降轮的外侧设置有握把。

优选的,所述握把包括轮盘。

优选的,所述握把包括在所述可升降轮上呈环形排列的短杆。

优选的,在每根所述主梁上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千斤顶包括连接外套,所述连接外套与所述千斤顶的缸体一体,所述连接外套上设置有若干螺纹孔,在所述电杆托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外套配合的固定板,所述连接外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

所述千斤顶的活塞杆前端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可升降轮上设置有连接座和夹板,所述连接座、连接板和夹板依次放置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和夹板的上端为与所述千斤顶的活塞杆配合的半圆形套。

优选的,在所述千斤顶的缸体顶端设置有手柄套筒。

在所述千斤顶的一侧设置有套筒,所述千斤顶的手柄包括杆体和杆头,所述杆体的直径小于所述套筒,所述杆头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且在所述杆体上部设置有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它在电杆托的两侧设置多个轮子,可以适应复杂地形,具有很好的通过性能;基于多个轮子不能转弯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可升降轮,并在电杆托的两端和中间位置设置可升降轮,在需要转弯时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升起两端或中间的可升降轮,保证了在狭窄的山路上的转弯。

2、在电杆托末端的弧形托板上设置有一个挡板可以防止电杆滑落,再配合组装式托板可以保证电杆稳固的固定在电杆托上,不需要额外的捆绑;组装式托板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托板芯,适应性强。

3、它的可升降轮和固定轮不在同一面,错开设置,不仅方便千斤顶的手柄操作,而且在推行过程中也方便人们找到舒适的位置来扶持轮子;它的设计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在复杂的地形中,位于同一平面的轮子处于不利于行走的地形中时,其错开的轮子可以照常行走。

4、千斤顶的固定方式牢固,而且在更换维修千斤顶时也比较方便;将手柄套筒设置在千斤顶的顶端,极大的方便了手柄的按压操作。

5、它设置有防倒滑杆,在正常行走过程中防倒滑杆不影响行走,一旦在爬坡过程中整个装置产生倒滑时,防倒滑杆可以插入地中,起到防止倒滑的作用;而且,在上坡路上人们想休息一会时也可以利用防倒滑杆的作用而用很少的力拉住电杆托即可。

本发明的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也不高,能够适应各种地形,极大的减少了电杆搬运的时间和劳动力。当然,本发明的有效效果并非上述几点,其他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例中结合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2为本发明的剖开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千斤顶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千斤顶的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托板芯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杆托1、主梁12、把手121、弧形托板13、挡板131、底座141、托板芯凹槽Ⅰ1411、耳孔板Ⅰ1412、托板芯142、弧形槽1421、耳孔板Ⅱ1422、横柱15、可升降轮2、固定轮3、连接座31、对接板311、夹板32、对接板321、千斤顶4、连接外套41、螺纹孔411、活塞杆42、连接板421、手柄43、杆体431、杆头432、通孔433、手柄套筒44、防倒滑杆5、轮盘6、短杆7、套筒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5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描述:

本发明包括电杆托1、可升降轮2和固定轮3,所述电杆托1包括两根主梁12和设置在两根主梁12之间的弧形托板13和组装式托板14,在所述电杆托1的两侧均布有多个(图1中总共有十个轮子,当然,轮子的个数可以少于十个或大于十个)可升降轮2和固定轮3。

在所述电杆托1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分别设置一组可升降轮2,所述可升降轮2通过千斤顶4升降。在所述电杆托1的底部通过角形钢铁焊接成的三角形架(即轮架)上固定有横柱15,所述固定轮3固定在所述横柱15两侧。

在所述电杆托1末端的弧形托板13上竖直设置有一个挡板131,这样可以挡住电杆防止滑出,弧形托板13可以紧挨设置两个,以保证能托住电杆。在所述电杆托1中间位置的弧形托板为组装式托板,所述组装式托板包括底座141、托板芯142和盖板(盖板的结构与底座141相同,因此没有画出),所述底座141上设置有托板芯凹槽Ⅰ1411,在底座141的两端设置有耳孔板Ⅰ1412,所述托板芯142包括与电杆相适应的弧形槽1421和耳孔板Ⅱ1422,所述盖板包括托板芯凹槽Ⅱ和耳孔板Ⅲ。使用时,将托板芯142放入托板芯凹槽Ⅰ1411内,然后将电杆放在弧形槽1421上,再盖上盖板,将耳孔板Ⅰ1412、耳孔板Ⅱ1422和耳孔板Ⅲ对其后用螺栓固定连接即可。当然,对于组装式托板的设置位置和个数不限,可以在一端设置一个,中间设置一个。

在所述横柱15上铰接连接有防倒滑杆5;所述防倒滑杆5为底部带有尖端的钢筋。防倒滑杆5在本装置前行过程中如图2中所示,是一中拖行的状态,一旦本装置向后发生倒滑了,防倒滑杆5的尖端就会插入地中,防止倒滑。倒滑杆5逆时针转动的最大角度是与水平面垂直。

由于千斤顶4在使用时操作手柄会受空间限制,而且在推行过程中人也很不好找到舒适的位置来扶持轮子,因此,位于所述电杆托1同一侧的可升降轮2和固定轮3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所述可升降轮3位于外侧。这样就能留出很大的空间,方便千斤顶操作和人推行电杆托。它的设计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在复杂的地形中,位于同一平面的轮子处于不利于行走的地形中时,其错开的轮子可以照常行走。

为了方便人们在推行中能用上力,在所述可升降轮3的外侧设置有握把。作为握把的一中优选方式,所述握把包括轮盘6,在行走过程中人可握着轮盘6推动。作为握把的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握把包括在所述可升降轮3上呈环形排列的短杆7。对于身高较高的人来说,握着握把可能需要弯下腰,很吃力,因此,在每根所述主梁12上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把手121,这样,高的人就可以握着把手121推行。图1中为了方便视图,只在一根主梁上画出了把手121,而另一侧的主梁上也同样设置有把手121。

本发明中,为了保证千斤顶的固定牢靠和方便更换维修,千斤顶与电杆托和轮子的连接采用了如图3所示的方式:所述千斤顶4包括连接外套41,所述连接外套41与所述千斤顶的缸体一体,所述连接外套41上设置有若干螺纹孔411,在所述电杆托1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外套41配合的固定板,所述连接外套4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电杆托1上的固定板设置方式为:在主梁上焊接有钢筋支架(可以是两根钢筋焊接成的三角形架),固定板焊接在钢筋支架和主梁上。

所述千斤顶4的活塞杆42前端上设置有连接板421,所述可升降轮3上设置有连接座31和夹板32,连接座31固定在可升降轮的中心固定轴(即轮子中心与轴承的内圈固定的轴)上。所述连接座31、连接板421和夹板32依次放置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座31和夹板32的上端为与所述千斤顶4的活塞杆42配合的半圆形套,连接座31和夹板32对接后,在两者的对接处用螺栓将对接板(连接座31上的对接板311和夹板32上的对接板321)固定连接。安装时连接座31和夹板32的上端将活塞杆42上端包围后通过螺栓连接。

为了方便操作千斤顶4的手柄,在所述千斤顶4的缸体顶端设置有手柄套筒44。为了方便携带千斤顶4的手柄,在所述千斤顶4的一侧设置有套筒8,如图5所示,所述千斤顶的手柄43包括杆体431和杆头432,所述杆体431的直径小于所述套筒8的直径,所述杆头432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8的直径,且在所述杆体431上部设置有通孔433。在不使用手柄43时,手柄插入所述套筒8,然后用铅锁或铁丝穿过所述通孔433将手柄43固定。使用时拆下铅锁或铁丝,取下手柄43插入手柄套筒44使用即可。

以上所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