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扭方向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1457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自扭方向童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背景技术:
:童车市场越来越大,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导致一些童车厂生存难以为继,究其原因是没有适销对路的产品,任何产品不是越贵越好,也不一定是越豪华越好,适销对路才是好产品。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多数人能够买得起,好使用,灵活方便,生产销售价格低,且效益好,经久耐用,是目前亟待转产的童车厂、即将要购买童车者的首选项目自扭方向童车。



技术实现要素:
: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前轮装在车架前部,后轮装在车架后部两侧,座椅装在车架中部上侧,推手装在车架后上侧的灵活方便,生产销售价格低,且效益好,经久耐用,是目前亟待转产的童车厂、即将要购买童车者的首选项目自扭方向童车,其特征在于:前轮(12)装在车架(10)前部下侧,扶手柱(11)装在车架(10)前端,扶手(9)装在扶手柱(11)上部,座椅(7)装在车架(10)中上部,座板(8)装在座椅(7)内,脚搭(13)装在座椅(7)前下端,后梁(14)装在车架(10)后端,后轮(1装在)后梁(14)两端,载物篓(2)装在后梁(14)后侧,中柱(3)装在后梁(14)中部,推手(5)装在中柱(3)内,固定卡(4)固定在中柱(3)外面,遮阳蓬(6)装在推手(5)前边。扶手柱(11)下部为扇形。遮阳蓬(6)后中部设置一个销头;推手(5)前侧设置一个销栓;销头插入销栓内,即是展开遮阳蓬。载物篓(2)两侧设置由两个插孔,后梁(14)后侧设置两个插杆,插杆插入插孔内,即为展开载物篓(2)。扭向柄(15)设置在中柱(3)下端,扭向环(16)设置在扶手柱(11)底端,扭向器(17)前部钩入扭向环(16),后部钩入扭向柄(15)内。扭向器(17)两端设置两个卡钩。推手(5)保持正中不动扭向器实现直走,推手(5)向左扭即触动扭向器(17)前轮(12)即会向左走,反之向右走。固定卡(4)左端设置铰链轴(19)连接扳手(18)。内侧设置扣嘴(20)。扣头(21)设置在固定卡(4)右侧顶端。扣嘴(20)套住扣头(21)时即为紧固。反之即为放开。

附图说明:附图1是自扭方向童车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扭向器(17)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固定卡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固定卡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前轮(12)装在车架(10)前部下侧,扶手柱(11)装在车架(10)前端,扶手(9)装在扶手柱(11)上部,座椅(7)装在车架(10)中上部,座板(8)装在座椅(7)内,脚搭(13)装在座椅(7)前下端,后梁(14)装在车架(10)后端,后轮(1装在)后梁(14)两端,载物篓(2)装在后梁(14)后侧,中柱(3)装在后梁(14)中部,推手(5)装在中柱(3)内,固定卡(4)固定在中柱(3)外面,遮阳蓬(6)装在推手(5)前边,以上构建构成了一种由前轮装在车架前部,后轮装在车架后部两侧,座椅装在车架中部上侧,推手装在车架后上侧的灵活方便,生产销售价格低,且效益好,经久耐用,是目前亟待转产的童车厂、即将要购买童车者的首选项目自扭方向童车。扶手柱(11)下部为扇形。遮阳蓬(6)后中部设置一个销头;推手(5)前侧设置一个销栓;销头插入销栓内,即是展开遮阳蓬。载物篓(2)两侧设置由两个插孔,后梁(14)后侧设置两个插杆,插杆插入插孔内,即为展开载物篓(2)。扭向柄(15)设置在中柱(3)下端,扭向环(16)设置在扶手柱(11)底端,扭向器(17)前部钩入扭向环(16),后部钩入扭向柄(15)内。扭向器(17)两端设置两个卡钩。推手(5)保持正中不动扭向器实现直走,推手(5)向左扭即触动扭向器(17)前轮(12)即会向左走,反之向右走。固定卡(4)左端设置铰链轴(19)连接扳手(18)。内侧设置扣嘴(20)。扣头(21)设置在固定卡(4)右侧顶端。扣嘴(20)套住扣头(21)时即为紧固。反之即为放开。上述的辅助部件提高了其质量和功能性作用。促使消费者有了较强的购买欲,很快的会形成很大的市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刻联想到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