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遥控式智能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3017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遥控式智能电动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物理平衡的遥控式智能电动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电动车的数量及种类与日俱增。电动平衡车便是其中一种环保的新型交通工具,与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车轮前后排列方式不同,电动平衡车采用两轮并排固定的方式。两轮电动平衡车采用两个轮子支撑,蓄电池供电,无刷电机驱动,加上单片机控制,陀螺仪等传感器采集角速度和角度信号,共同协调控制车体的平衡,仅仅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便可以实现车辆的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等动作。

然而,正是由于大部分电动平衡车采用陀螺仪等控制部件进行平衡,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隐患。例如,当控制部件出故障时,车体便会失去平衡,若电动平衡车正在以较高速度行进中,对于用户而言无疑具有很高的危险性。

因此,提出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智能电动车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电动平衡车仅仅依赖控制部件进行平衡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遥控式智能电动车。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遥控式智能电动车,包括相互交叉连接的主机壳和踏板壳;所述踏板壳具有与主机壳连接的固定锁按键;所述固定锁按键在锁定状态下踏板壳与主机壳固定,所述固定锁按键在非锁定状态下踏板壳可相对于所述主机壳旋转;所述主机壳内部安装有控制电路板和电池组,所述主机壳的两端各安装有一轮毂电机,所述电池组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及各轮毂电机供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与各轮毂电机控制连接,且与外部遥控器遥控连接;所述踏板壳的两端各安装一万向轮,且各万向轮的底部与各轮毂电机的底部大致平齐于同一平面上,以保持整体平衡。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主机壳上具有竖向设置的连接孔洞以及锁定孔;所述固定锁按键具有竖向设置的连接旋转轴以及锁定柱;所述连接旋转轴安装在所述连接孔洞上,所述锁定柱在锁定状态下安装在所述锁定孔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主机壳包括左主机上壳、右主机上壳、左主机中壳、右主机中壳、左主机下壳、右主机下壳以及左右主机壳连接键;所述左主机上壳和右主机上壳通过所述左右主机壳连接键连接;所述左主机中壳连接在所述左主机上壳和左主机下壳之间;所述右主机中壳连接在所述右主机上壳和右主机下壳之间;所述连接孔洞位于所述左右主机壳连接键的中部。当然,主机壳也可以是一个整体的壳体,而并非必须分成若干部分。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踏板壳包括左踏板上壳、右踏板上壳、左踏板中壳、右踏板中壳、左踏板下壳、右踏板下壳、左右踏板连接键以及所述固定锁按键;所述左踏板上壳和右踏板上壳通过所述左右踏板连接键连接;所述左踏板中壳连接在所述左踏板上壳和左踏板下壳之间;所述右踏板中壳连接在所述右踏板上壳和右踏板下壳之间;所述左右踏板连接键与所述固定锁按键固定连接。当然,踏板壳也可以是一个整体的壳体,而并非必须分成若干部分。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左踏板上壳的上面、右踏板上壳的上面分别安装有左硅胶脚垫、右硅胶脚垫。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固定锁按键的上方安装有导光柱;所述导光柱内置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LED灯,以指示所述电池组的电量。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主机壳上还具有与所述电池组充电连接的充电接口。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主机壳上还具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控制连接的电源开关。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电池组通过一电池固定套装在主机壳内部。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主机壳内部还装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热接触的散热片。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的遥控式智能电动车具有相互交叉连接的主机壳和踏板壳,主机壳的两端各安装有一轮毂电机,踏板壳的两端各安装一万向轮,且各万向轮的底部与各轮毂电机的底部大致平齐于同一平面上,从而可实现物理平衡,即使控制部件出现故障也不会导致车体失去平衡,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电动平衡车更为安全可靠。

此外,踏板壳还具有与主机壳连接的固定锁按键,通过固定锁按键可全方位调整踏板壳和主机壳夹角,可获得多种体验及满足多种动作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遥控式智能电动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遥控式智能电动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遥控式智能电动车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遥控式智能电动车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遥控式智能电动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遥控式智能电动车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遥控式智能电动车的主机壳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遥控式智能电动车的踏板壳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主机壳,111-左主机上壳,112-右主机上壳,121-左主机中壳,122-右主机中壳,131-左主机下壳,132-右主机下壳,140-左右主机壳连接键,141-连接孔洞,142-锁定孔,150-控制电路板,160-电池组,161-电池固定套,162-充电接口,171-左轮毂电机,172-右轮毂电机,180-电源开关;

200-踏板壳,211-左踏板上壳,212-右踏板上壳,221-左踏板中壳,222-右踏板中壳,231-左踏板下壳,232-右踏板下壳,240-左右踏板连接键,250-固定锁按键,251-连接旋转轴,252-锁定柱,271-左万向轮,272-右万向轮,281-左硅胶脚垫,282-右硅胶脚垫,291-导光柱,292-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本施例提出的一种遥控式智能电动车,包括相互交叉连接的主机壳100和踏板壳200。

如图7所示,主机壳100的一种结构是:包括左主机上壳111、右主机上壳112、左主机中壳121、右主机中壳122、左主机下壳131、右主机下壳132以及左右主机壳连接键140;所述左主机上壳111和右主机上壳112通过所述左右主机壳连接键140连接;所述左主机中壳121连接在所述左主机上壳111和左主机下壳131之间;所述右主机中壳122连接在所述右主机上壳112和右主机下壳132之间。当然,主机壳100也可以是一整体的结构,而非必须分成若干部分。

如图8所示,踏板壳200的一种结构是:包括左踏板上壳211、右踏板上壳212、左踏板中壳221、右踏板中壳222、左踏板下壳231、右踏板下壳232、左右踏板连接键240以及固定锁按键250;左踏板上壳211和右踏板上壳212通过所述左右踏板连接键240连接;所述左踏板中壳221连接在所述左踏板上壳211和左踏板下壳231之间;所述右踏板中壳222连接在所述右踏板上壳212和右踏板下壳232之间;所述左右踏板连接键240与所述固定锁按键250固定连接。当然,踏板壳200也可以是一整体的结构,而非必须分成若干部分。

本实施例中,固定锁按键250在锁定状态下踏板壳200与主机壳100固定,反之,固定锁按键250在非锁定状态下踏板壳200可相对于所述主机壳100旋转。

如图7所示,主机壳100的左右主机壳连接键140中部具有竖向设置的连接孔洞141以及锁定孔142。如图8所示,所述固定锁按键250具有竖向设置的连接旋转轴251以及锁定柱252。连接旋转轴251安装在所述连接孔洞141上,所述锁定柱252在锁定状态下安装在所述锁定孔142上。

继续参阅图7,主机壳100内部安装有控制电路板150和电池组160,所述主机壳100的两端各安装有一轮毂电机,即左轮毂电机171和右轮毂电机172。所述电池组160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150及各轮毂电机171、172供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150与各轮毂电机171、172控制连接,且与外部遥控器(图未示出)遥控连接。遥控器的作用是发射信号指令让本实施例的遥控式智能电动车执行行驶、转弯等动作。主机壳100内部还进一步装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150热接触的散热片(图7中与控制电路板150一体)。

继续参阅图8,踏板壳200的两端各安装一万向轮,即左万向轮271和右万向轮272,且各万向轮271、272的底部与各轮毂电机171、172的底部大致平齐于同一平面上,以保持整体平衡。

当然,本实施例的命名并非意味着左轮毂电机171和左万向轮271同在左边,或者右轮毂电机172和右万向轮272同在右边,而仅仅是为了便于区别描述而采用的命名,在实际使用中往往是分别分布在四个方位上。

如图8所示,所述左踏板上壳211的上面、右踏板上壳212的上面还可分别安装左硅胶脚垫281、右硅胶脚垫282,以增加摩擦力。

同样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所述固定锁按键250的上方安装有导光柱291;所述导光柱291内置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150电连接的LED灯292,以指示所述电池组160的电量。

如图7所示,电池组160通过一电池固定套161装在主机壳100内部,主机壳100上还具有与所述电池组160充电连接的充电接口162,以便为电池组160充电。

同样如图7所示,主机壳100上还具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150控制连接的电源开关180,用于控制本实施例提出的遥控式智能电动车(左轮毂电机171、右轮毂电机172)的启动及关闭。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