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台阶式电动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4606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爬台阶式电动平衡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爬台阶式电动平衡车。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常见的电动平衡车主要分为操控杆控制的电动平衡车或者由两个脚踏座枢接而成的电动平衡扭扭车,其中,操控杆式电动平衡车具有较长的续航能力适合较远距离的行车,所以,正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现有的电动平衡车的作用一般仅局限于在较为平整的地面骑行,对于一些复杂路段,例如,有台阶的路段就需要将整个车体搬上或强行拖上台阶,但是由于电动平衡车重量较大,这样就给电动平衡车的使用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将电动平衡车抬升至台阶上的爬台阶式电动平衡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爬台阶式电动平衡车,包括平衡车主体,所述的平衡车主体连接有行车驱动机构,所述的平衡车主体内设有与行车驱动机构相连的控 制电路,且所述的控制电路与行车驱动机构均与车体供电模块相连,所述的平衡车主体上设有通过有线通讯方式和/或无线通讯方式与控制电路相连的障碍物检测模块,且所述的平衡车主体上设有与控制电路相连且能将平衡车主体抬升的车体升降机构。通过车体升降机构将平衡车主体整个抬升至台阶上实现平衡车的爬台阶功能。

在上述的爬台阶式电动平衡车中,所述的障碍物检测模块为图像定位检测模块、超声波定位检测模块与红外定位检测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在上述的爬台阶式电动平衡车中,所述的车体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活动设置在平衡车主体端部且倾斜分布的摆动架,所述的摆动架端部连接有若干能在前轮驱动器带动下转动的前轮体,且所述的前轮驱动器与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的摆动架连接有能驱动摆动架沿平衡车主体周向摆动的升降驱动组件。

在上述的爬台阶式电动平衡车中,所述的摆动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平衡车主体的端部两侧。

在上述的爬台阶式电动平衡车中,所述的升降驱动组件包括两个倾斜且转动设置在平衡车主体上的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一端与摆动架固定相连,另一端连接有能驱动转动轴周向转动的升降驱动器,且所述的升降驱动器由驱动器电源模块供电和/或所述的升降驱动器由车体供电模块供电。优选地,这里的升降驱动器由车体供电模块供电。

在上述的爬台阶式电动平衡车中,所述的升降驱动器为步进电机。

在上述的爬台阶式电动平衡车中,所述的图像定位检测模块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所述的图像采集模块连接有图像分析模块,且所述的图像分析模块与控制电路相连。

在上述的爬台阶式电动平衡车中,所述的图像采集模块为设置在平衡车主体上的摄像头。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爬台阶式电动平衡车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能使电动平衡车整个抬升至台阶上,从而实现电动平衡车的爬台阶功能,这样使得电动平衡车不仅仅局限平坦地面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框图。

图中,平衡车主体1、脚踏座11、操控杆12、行车驱动机构2、控制电路3、车体供电模块4、障碍物检测模块5、图像定位检测模块51、图像采集模块511、图像分析模块512、超声波定位检测模块52、红外定位检测模块53、车体升降机构6、摆动架61、前轮驱动器611、前轮体612、转动轴62、升降驱动器63、驱动器电源模块6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爬台阶式电动平衡车,包括平衡车主体1,其主要包括:脚踏座11以及设置在脚踏座11上的操控杆12,平衡车主体1连接有行车驱动机构2,其中,行车驱动机构2为设置在脚踏座11上的轮毂电机,平衡车主体1内设有与行车驱动机构2相连的控制电路3,控制电路3设置在脚踏座11内的控制电路板上,且控制电路3与行车驱动机构2均与车体供电模块4相连,这里的车体供电模块4为设置在脚踏座11内的电池,平衡车 主体1上设有通过有线通讯方式和/或无线通讯方式与控制电路3相连的障碍物检测模块5,且平衡车主体1上设有与控制电路3相连且能将平衡车主体1抬升的车体升降机构6,通过车体升降机构6将平衡车主体1整个抬升至台阶上实现平衡车的爬台阶功能。

具体地,这里的障碍物检测模块5为图像定位检测模块51、超声波定位检测模块52与红外定位检测模块5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其中,这里的图像定位检测模块51包括图像采集模块511,图像采集模块511为设置在平衡车主体1上的摄像头,这里的摄像头可以设置在脚踏座11上也可以直接设置在操控杆12上,图像采集模块511连接有图像分析模块512,且图像分析模块512与控制电路3相连。

为了实现抬升平衡车主体的目的,这里的车体升降机构6包括至少一个活动设置在平衡车主体1端部且倾斜分布的摆动架61,摆动架61端部连接有若干能在前轮驱动器611带动下转动的前轮体612,且前轮驱动器611与控制电路3相连,摆动架61连接有能驱动摆动架61沿平衡车主体1周向摆动的升降驱动组件,其中,这里的摆动架6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脚踏座11的端部两侧,优选地,这里的升降驱动组件包括两个倾斜且转动设置在平衡车主体1上的转动轴62,转动轴62一端与摆动架61固定相连,另一端连接有能驱动转动轴62周向转动的升降驱动器63,且升降驱动器63由驱动器电源模块64供电和/或升降驱动器63由车体供电模块4供电,优选地,这里的升降驱动器63由车体供电模块4供电,且这里的升降驱动器63为步进电机。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 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平衡车主体1、脚踏座11、操控杆12、行车驱动机构2、控制电路3、车体供电模块4、障碍物检测模块5、图像定位检测模块51、图像采集模块511、图像分析模块512、超声波定位检测模块52、红外定位检测模块53、车体升降机构6、摆动架61、转动轴62、升降驱动器63、驱动器电源模块6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